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某医学专科学校1 0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综合幸福感(生活活力、人格成长、利他行为、正性情感、自我价值)和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对职业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是:高职高专医学生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是影响其职业适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77-03
职业适应是个体运用自身知识、态度和能力参与社会生产服务时,体验环境的变动,感受环境的压力,对自身的角色、能力、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等进行评估并不断做出调整的过程。随着以能力培养为基准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职业适应已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高职高专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面对日益复杂的职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职业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自我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价值取向是内化成人的行为向导时的价值观,是稳定价值观的动态表现。由此可见,幸福感和价值取向对个人行为均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笔者尝试通过量性研究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以便对高职高专医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进行预测,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菏泽市某医学专科学校二年级(已见习)、三年级(已实习)的1 065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31人,占31.1%,女生734人,占68.9%;共涉及4个专业:护理专业占27.8%,口腔专业占32.7%,临床专业占26.7%,麻醉专业占12.8%。
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自编问卷。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专业性质、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情况、人际关系状况、是否获得过奖学金等。(2)大学生职业适应量表。该量表共34个条目,5个维度(职业选择适应、职业心态适应、职业环境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人际适应),采用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适应性越强。该量表Crobachα系数为0.877,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综合幸福感问卷(MHQ)。该问卷由苗元江博士编制,包括一个幸福指数,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9个维度(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共50个条目,9个维度采用7级计分,幸福指数采用9级记分。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在0.6742~0.9056之间,各分量表分半系数在0.6603~0.8835之间,具有较满意的信度和效度。(4)中国民众价值取向问卷(QVOC)。该问卷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民众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辛志勇对其进行了修订,将问卷定为43个条目,包括品格追求、工作成就、家庭家族、金钱权力、从众认同、法律规范、人伦前提、公共利益等8个维度,该问卷Cronbachα系數为0.874,信度和效度较好。
研究实施 以班为单位,用统一指导语阐释研究目的、填表方法及注意事项,本着自愿、保密的原则进行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172份,有效问卷1 065份,有效回收率为88.7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共有1 065名高职高专医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二年级学生586人,占55.0%,三年级学生479人,占45.0%;城镇学生281人,占26.4%,农村学生784人,占73.6%,具体如表1所示。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相关矩阵 为了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按照测试顺序计算出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感各维度、幸福指数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感各维度(除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外)、幸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强度依次为:生活活力、人格成长、自我价值、利他行为、生活满意度、健康关注等。在各维度相关分析中,职业选择适应、职业心态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职业环境适应、人际适应与负性情感无相关性,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心态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指数相关性最强。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价值取向相关矩阵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各维度(除与从众认同不相关、与金钱权利呈弱正相关性外)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强度依次为: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等。在各维度相关分析中,职业适应各维度与工作成就、法律法规、人伦前提、公共利益呈显著正相关;除职业环境适应与品格追求呈弱正相关外,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选择适应与家庭家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仅职业环境适应、人际适应与金钱权利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各维度之间均无相关性;职业环境适应与从众认同呈显著正相关,而职业心态适应与之呈弱负相关,其他各维度之间均无相关性(如表3所示)。
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各维度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逐步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以职业适应为因变量,以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各维度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表4所示)加以分析。综合幸福感中的生活活力、人格成长、利他行为、正性情感、自我价值与价值取向中的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进入回归方程,分别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产生正向预测作用。 讨论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的关系 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不仅包括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人生价值及自我潜能的实现,还包括个体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的评估,以及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融合程度。因此,幸福感越强,人生价值及自我潜能越易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的融合度越高,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而言,就越容易适应职业需求,这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和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三所高校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学习和工作中拥有幸福感的人比心情压抑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可能因为负性情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很容易发展成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进而会影响其职业适应。在各维度相关分析中,仅职业环境适应、人际适应与负性情感无相关性,其他各维度之间均有相关性,这可能与近几年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人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有关。健全的人格可使个体具有高度效能和创造性,在個体职业适应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人格成长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生活活力和利他行为也对职业适应产生很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可能是因为医务工作者不仅长期受到不良情境的刺激,还肩负着“生命相托、性命相系”的重任,容易产生身心疲惫,而积极的生命情感却可以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因此,旺盛的生活活力、强烈的利他行为可以使高职高专医学生为自己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利于职业适应。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价值取向的关系 价值取向是保证人职匹配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一些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扭曲,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阻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端正个人行为,平衡医患关系,有利于职业的适应和发展。职业选择适应、职业心态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与金钱权利不相关,说明高职高专医学生对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权力至上”的不良世俗不再简单地认同,而是能摆正自己的心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职业选择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人际适应与从众认同不相关,意味着高职高专医学生已经构建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不再消极地人云亦云。医疗是一个高责任、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出现离职倾向。高职高专医学生作为医疗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如果比较看重公共利益和工作成就,就会在将来的医疗卫生服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畏困难和挫折,使自己更好地融入治病救人的队伍中去。人伦前提得分较高,表明高职高专医学生比较看重感情,富有爱心,这正是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需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三者得分越高,职业适应性越强。
综上所述,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是影响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强烈的综合幸福感、科学的价值取向可以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职业教育理念,积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增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使其端正价值取向,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实现毕业后职业适应的“零磨合”。
参考文献:
[1]吴玉峰,等.中学青年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实证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18.
[2]苗元江.心理视野的幸福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3]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24.
[4]李兢.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现状与培养对策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7.
[5]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30-34.
[6]金盛华,等.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86):31.
[7]李霞.已婚职业女性的价值取向、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8]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9]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10.
[10]苗元江.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与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3(1):11.
[11]刘晓明,等.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01.
[12]于迪.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0(9):141.
[13]金盛华,等.专业人员价值取向的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l(2):l00-104.
作者简介:
郭娟(197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护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学。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77-03
职业适应是个体运用自身知识、态度和能力参与社会生产服务时,体验环境的变动,感受环境的压力,对自身的角色、能力、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等进行评估并不断做出调整的过程。随着以能力培养为基准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职业适应已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高职高专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面对日益复杂的职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职业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自我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价值取向是内化成人的行为向导时的价值观,是稳定价值观的动态表现。由此可见,幸福感和价值取向对个人行为均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笔者尝试通过量性研究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以便对高职高专医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进行预测,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菏泽市某医学专科学校二年级(已见习)、三年级(已实习)的1 065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31人,占31.1%,女生734人,占68.9%;共涉及4个专业:护理专业占27.8%,口腔专业占32.7%,临床专业占26.7%,麻醉专业占12.8%。
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自编问卷。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专业性质、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情况、人际关系状况、是否获得过奖学金等。(2)大学生职业适应量表。该量表共34个条目,5个维度(职业选择适应、职业心态适应、职业环境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人际适应),采用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适应性越强。该量表Crobachα系数为0.877,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综合幸福感问卷(MHQ)。该问卷由苗元江博士编制,包括一个幸福指数,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9个维度(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共50个条目,9个维度采用7级计分,幸福指数采用9级记分。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在0.6742~0.9056之间,各分量表分半系数在0.6603~0.8835之间,具有较满意的信度和效度。(4)中国民众价值取向问卷(QVOC)。该问卷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民众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辛志勇对其进行了修订,将问卷定为43个条目,包括品格追求、工作成就、家庭家族、金钱权力、从众认同、法律规范、人伦前提、公共利益等8个维度,该问卷Cronbachα系數为0.874,信度和效度较好。
研究实施 以班为单位,用统一指导语阐释研究目的、填表方法及注意事项,本着自愿、保密的原则进行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172份,有效问卷1 065份,有效回收率为88.7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共有1 065名高职高专医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二年级学生586人,占55.0%,三年级学生479人,占45.0%;城镇学生281人,占26.4%,农村学生784人,占73.6%,具体如表1所示。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相关矩阵 为了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按照测试顺序计算出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感各维度、幸福指数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感各维度(除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外)、幸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强度依次为:生活活力、人格成长、自我价值、利他行为、生活满意度、健康关注等。在各维度相关分析中,职业选择适应、职业心态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职业环境适应、人际适应与负性情感无相关性,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心态适应与综合幸福感、幸福指数相关性最强。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价值取向相关矩阵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各维度(除与从众认同不相关、与金钱权利呈弱正相关性外)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强度依次为: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等。在各维度相关分析中,职业适应各维度与工作成就、法律法规、人伦前提、公共利益呈显著正相关;除职业环境适应与品格追求呈弱正相关外,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选择适应与家庭家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仅职业环境适应、人际适应与金钱权利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各维度之间均无相关性;职业环境适应与从众认同呈显著正相关,而职业心态适应与之呈弱负相关,其他各维度之间均无相关性(如表3所示)。
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各维度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逐步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以职业适应为因变量,以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各维度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表4所示)加以分析。综合幸福感中的生活活力、人格成长、利他行为、正性情感、自我价值与价值取向中的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进入回归方程,分别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产生正向预测作用。 讨论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综合幸福感的关系 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不仅包括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人生价值及自我潜能的实现,还包括个体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的评估,以及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融合程度。因此,幸福感越强,人生价值及自我潜能越易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的融合度越高,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而言,就越容易适应职业需求,这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和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三所高校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学习和工作中拥有幸福感的人比心情压抑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可能因为负性情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很容易发展成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进而会影响其职业适应。在各维度相关分析中,仅职业环境适应、人际适应与负性情感无相关性,其他各维度之间均有相关性,这可能与近几年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人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有关。健全的人格可使个体具有高度效能和创造性,在個体职业适应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人格成长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生活活力和利他行为也对职业适应产生很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可能是因为医务工作者不仅长期受到不良情境的刺激,还肩负着“生命相托、性命相系”的重任,容易产生身心疲惫,而积极的生命情感却可以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因此,旺盛的生活活力、强烈的利他行为可以使高职高专医学生为自己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利于职业适应。
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与价值取向的关系 价值取向是保证人职匹配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一些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扭曲,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阻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端正个人行为,平衡医患关系,有利于职业的适应和发展。职业选择适应、职业心态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与金钱权利不相关,说明高职高专医学生对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权力至上”的不良世俗不再简单地认同,而是能摆正自己的心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职业选择适应、学习及技能适应、人际适应与从众认同不相关,意味着高职高专医学生已经构建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不再消极地人云亦云。医疗是一个高责任、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出现离职倾向。高职高专医学生作为医疗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如果比较看重公共利益和工作成就,就会在将来的医疗卫生服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畏困难和挫折,使自己更好地融入治病救人的队伍中去。人伦前提得分较高,表明高职高专医学生比较看重感情,富有爱心,这正是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需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公共利益、工作成就、人伦前提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三者得分越高,职业适应性越强。
综上所述,综合幸福感、价值取向是影响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强烈的综合幸福感、科学的价值取向可以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职业教育理念,积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增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使其端正价值取向,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实现毕业后职业适应的“零磨合”。
参考文献:
[1]吴玉峰,等.中学青年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实证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18.
[2]苗元江.心理视野的幸福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3]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24.
[4]李兢.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现状与培养对策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7.
[5]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30-34.
[6]金盛华,等.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86):31.
[7]李霞.已婚职业女性的价值取向、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8]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9]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10.
[10]苗元江.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与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3(1):11.
[11]刘晓明,等.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01.
[12]于迪.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0(9):141.
[13]金盛华,等.专业人员价值取向的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l(2):l00-104.
作者简介:
郭娟(197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护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