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者五种性格或行为特征,即想做点儿事,不甘于默默无闻;挫折能耐,内心平衡;会给自己找乐,看瓶子的另一半;知道学习,不知道辛苦劳累;讲诚信,挺合人儿。同时我们也指出,这五点只是成功创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了这些特点,创业者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不具备这些性格特点或行为方式,则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创业者及其团队”所要涉及到的另外两个重要问题,即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以及他们应该如何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
核心能力:精神领袖
理想状态下,创业者一般需要在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企业财务或人力资源等不同领域工作数年,已经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广泛的经营能力和技术诀窍。不过,现实中很难有一个创业者在以上各个领域都很出色,更多的情况是他们在某个领域具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通常来说,一名优秀的创业者应该具备以下两大方面的能力:凝聚人心的技能(精神领袖)以及某些方面的专业才能。
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万百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认为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太大的本事,而是因为获得了这些天下奇才。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汉高祖这句话的实质是我们常说的“管理是借力、创业靠人气”。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人才愿意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呢?在现实中,当时中科院外事处处长马雪征为什么愿意放弃原来的工作而投身于柳传志的联想呢?为什么伊利的很多高级管理人员愿意放弃现职投奔刚刚起步的牛根生呢?
在这种破地方,柳传志能讲出他怎么“进军海外”。一共两个半人,野心还挺大,好像已经指挥着千军万马似的。我(指马雪征)心说:“你这儿跟海外差远了!”但是让我惊讶的地方也在这里:这么差的条件,却有这么大的一个志向!你在惊讶之余,就会觉得这公司挺有意思。(凌志军著《联想风云》)。
王富当时担任伊利冰激淋公司销售部副部长。1999年4月14日,他决定加盟蒙牛。牛根生说:伊利工资高,企业大,待你也不薄,蒙牛现在啥也没有……你为什么要过来?王富答:我相信跟着牛总肯定差不了,肯定能好……万一做不好,讨吃要饭也认了……我虽然没有直接与牛总打交道的机会,但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我都知道。(张治国著《蒙牛内幕》)
究其原因, 固然可以讲出多个理由,但是柳传志和牛根生的个人魅力无疑是最大的原因:这些创业者本人的性格和行为使其坚信他们的企业一定能成功(关于创业者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参见上一讲)。
组建团队:互补渐进,动态公平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创业是一个充满危机和苦难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从经营还是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成功创业往往需要的是一个团体而非个人。那么组建创业团队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互补性原则。这里的互补包括两个方面,即能力上的互补和性格上的互补。理想状态下,一个完整的创业团队应该包括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运营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在性格上应该是外向型和内向性、急躁型和稳健型的组合。如果创业团队中有一个能起到“刹车”作用的唱反调者,则可以避免绝对权威下的一意孤行,从而使企业的决策机制更为健全。在创业投资较为发达的美国,这个善意的“冲突制造者”往往是担任外部董事的投资者。
渐进性原则。上面我们列举了创业团队的理想构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创业之初就要一蹴而就,而应是按需逐步配备齐全。为了加深相互了解,在吸收新的创业团队成员之前,可以设立三个月到半年的磨合期,在这期间,团队的原有成员和新成员相互磨合,发现在能力和性格上的互补点与冲突点,最后通过双向选择决定是否续留。从团队的长期稳定性来看,这样的一个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善意和恶意的欺骗。另外,从成本角度来看,创业之初的企业还可以采用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对于一些业务量不大的部门,可以聘请外部的专业人士以兼职的形式加入公司,等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再聘请专职人员。
动态性原则。《三国演义》上讲,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企业的发展,团队成员中出现分歧乃至冲突完全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因此人员流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冯仑在回忆和潘石屹的分手时说:“我们俩不叫分家,是‘协议离婚’。为什么‘离婚’,因为大家对下一步怎么走都没有底。他执意要往东走,就可以活下来。我说往西走,可以突围。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兵分两路。”为了使团队成员能够尽可能愉快地分手,事前建立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必不可少,它应该规定好成员在退出时应该得到的利益和必须遵守的条约,比如禁止同业竞争条款和技术保密条款等。
公平性原则。这里的公平不是指利益的平均分配,而是指根据贡献大小决定创业团队成员的应得利益,主要表现在股权的分配上。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始终都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更合理地激励创业团队?这是创业团队成员极为关注的话题。因为毕竟取得合理的收益是创业收获的具体表现,因此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创业企业的存亡。一般而言,创业者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即团队成员对企业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的多少;在引入外部资源等方面给企业所带来的贡献。另外,为了保持创业团队的活力,企业可以设一些虚职,用以安排那些早期的团队成员,这样做既可维持企业高层的和谐,同时可以新陈代谢团队的成员,使其能力等更适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创办企业的实践中,当创业者选择团队成员时,往往面临着德和才哪一个更为重要的难题。关于这个问题,牛根生的观点是: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