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工程项目的实际效益以及企业的发展前途,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措施分析
一、我国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不达标。有些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技术落后,跟不上当前社会建设的发展水平,达不到建筑工程现代化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在建筑施工招标时选择一些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施工单位,使建筑施工工艺超出了承包单位的施工能力范围,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备。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明确、详细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有效可行的奖励惩罚措施,很难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施工质量责任分工不明确,在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能将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而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知识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其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能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的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作业,导致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下降。
4、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不善。工程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基础。然而,目前许多施工项目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不严,造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具体表现在:
1)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不严。施工单位在选择采购原材料时,没有进行详细、准确、严格的审查和评定,使采购来的原材料达不到建筑施工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材料进场后,没有进行严格的现场抽样再检测,导致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的作业环节当中。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用时碍于人情关系,将有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带入施工作业,这些都为建筑施工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质量隐患。
2)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在原材料的采购、库存、领取和使用环节上存在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施工工程的质量水平大打折扣,也造成了严重的材料资源的浪费。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行业想在社会上立足,并想取得一定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建筑业也不例外。而建筑业实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一个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高的建筑企业,能更好地发挥其所掌握的建筑技术和所拥有的建筑技术设备,让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标准。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科学、全面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整体上的指导,并保障达到最初制定质量标准的重要体制。其建立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质量标准的设定须综合考虑设计图纸、工程合同等的要求,若施工合同未明确规定,则一律执行国标或行业标准。开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质量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在施工中逐项监督落实。其次,为杜绝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出现,对工程按照施工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后,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及时针对施工阶段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调整,查漏补缺,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2)加强与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做好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工程建设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应该切实结合两者的实际要求制定工程质量标准。按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暖通工程图纸会审除了考虑工程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外,还要关注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机械设备的使用空间、检修情况、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情况等内容。此外,要保证各类图纸设计理念一致,确保管线的布设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大小管混用、压管等问题,且要为通风管道预留足够的位置。开工前,必须组织调度设计、施工等部门人员对设计图和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找出其中的缺陷加以修正,尽量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工程变更。
2、施工阶段
1)加强现场检查
有些工程质量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经常到各个部门查看,多观察施工,经常记录数据。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那么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无论对于人员还是材料都节省大量空间。
2)抓好重点项目和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锁定重点监控项目或关键部位。量测构件尺寸,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均属于例行检查项目。装设好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必须经过调试和试运行才能正式用于建筑施工。经过安装调试,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设备性能,及时定位故障点,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为日后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不经调试的空调系统,其性能参数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直接用于施工建设,不仅无法发挥通风调节的功效,还可能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另外,通风系统主要用于疏散现场有害气体,如果其性能参数与设计要求不符,必然导致有害气体超标,甚至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性能参数达不到生产标准,则现场一旦突发火灾,系统便整体瘫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便失去基本保障。调试前,先检查测量仪表是否精确,所设定的精密等级必须高于被测设备。施工期间,现场管理者必须立足本职,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3)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要定期检查
机械设备是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施工期间,部门负责人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检查工作。认真记录设备型号、性能以及各故障点的排查情况。检验部门要做到检验和检测项目符合规定、位置明确、数据可靠、记录可追溯、结论判定准确,做到不漏检,不误判,也不因其他人为因素随意进行处理。
3、验收阶段
1)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竣工后,各部门负责人先进行自检,针对其中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将“中间交工证书”提交给工程师签字确认。工程师接收“中间交工证书”后参考施工合同、设计图和施工规范进行竣工验收,发现缺陷后及时通知相關负责人整改,需返工的要求返工,直至工程质量达标后签字验收。
2)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管理工程师组织竣工验收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文件资料和竣工图,根据报验项目进行现场初验,会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单位或单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施工工艺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工作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规范施工,科学管理,从而促进企业朝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宸.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管理科学:45.
[2]任拥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管理科学:172.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措施分析
一、我国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不达标。有些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技术落后,跟不上当前社会建设的发展水平,达不到建筑工程现代化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在建筑施工招标时选择一些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施工单位,使建筑施工工艺超出了承包单位的施工能力范围,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备。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明确、详细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有效可行的奖励惩罚措施,很难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施工质量责任分工不明确,在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能将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而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知识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其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能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的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作业,导致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下降。
4、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不善。工程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基础。然而,目前许多施工项目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不严,造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具体表现在:
1)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不严。施工单位在选择采购原材料时,没有进行详细、准确、严格的审查和评定,使采购来的原材料达不到建筑施工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材料进场后,没有进行严格的现场抽样再检测,导致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的作业环节当中。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用时碍于人情关系,将有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带入施工作业,这些都为建筑施工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质量隐患。
2)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在原材料的采购、库存、领取和使用环节上存在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施工工程的质量水平大打折扣,也造成了严重的材料资源的浪费。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行业想在社会上立足,并想取得一定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建筑业也不例外。而建筑业实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一个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高的建筑企业,能更好地发挥其所掌握的建筑技术和所拥有的建筑技术设备,让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标准。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科学、全面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整体上的指导,并保障达到最初制定质量标准的重要体制。其建立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质量标准的设定须综合考虑设计图纸、工程合同等的要求,若施工合同未明确规定,则一律执行国标或行业标准。开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质量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在施工中逐项监督落实。其次,为杜绝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出现,对工程按照施工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后,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及时针对施工阶段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调整,查漏补缺,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2)加强与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做好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工程建设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应该切实结合两者的实际要求制定工程质量标准。按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暖通工程图纸会审除了考虑工程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外,还要关注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机械设备的使用空间、检修情况、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情况等内容。此外,要保证各类图纸设计理念一致,确保管线的布设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大小管混用、压管等问题,且要为通风管道预留足够的位置。开工前,必须组织调度设计、施工等部门人员对设计图和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找出其中的缺陷加以修正,尽量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工程变更。
2、施工阶段
1)加强现场检查
有些工程质量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经常到各个部门查看,多观察施工,经常记录数据。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那么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无论对于人员还是材料都节省大量空间。
2)抓好重点项目和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锁定重点监控项目或关键部位。量测构件尺寸,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均属于例行检查项目。装设好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必须经过调试和试运行才能正式用于建筑施工。经过安装调试,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设备性能,及时定位故障点,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为日后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不经调试的空调系统,其性能参数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直接用于施工建设,不仅无法发挥通风调节的功效,还可能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另外,通风系统主要用于疏散现场有害气体,如果其性能参数与设计要求不符,必然导致有害气体超标,甚至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性能参数达不到生产标准,则现场一旦突发火灾,系统便整体瘫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便失去基本保障。调试前,先检查测量仪表是否精确,所设定的精密等级必须高于被测设备。施工期间,现场管理者必须立足本职,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3)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要定期检查
机械设备是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施工期间,部门负责人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检查工作。认真记录设备型号、性能以及各故障点的排查情况。检验部门要做到检验和检测项目符合规定、位置明确、数据可靠、记录可追溯、结论判定准确,做到不漏检,不误判,也不因其他人为因素随意进行处理。
3、验收阶段
1)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竣工后,各部门负责人先进行自检,针对其中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将“中间交工证书”提交给工程师签字确认。工程师接收“中间交工证书”后参考施工合同、设计图和施工规范进行竣工验收,发现缺陷后及时通知相關负责人整改,需返工的要求返工,直至工程质量达标后签字验收。
2)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管理工程师组织竣工验收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文件资料和竣工图,根据报验项目进行现场初验,会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单位或单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施工工艺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工作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规范施工,科学管理,从而促进企业朝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宸.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管理科学:45.
[2]任拥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管理科学: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