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已经发现,凡是带“东”“西”“南”“北”的省份,往往有一个兄弟相伴,如有山东,就有山西;有广东,就有广西;有湖南,就有湖北。到了江西这里,一切都变了:有“江西省”,没有“江东省”!
这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没有跟江西相对的江东?如果有,为何后来没有了?
熟悉或喜欢秦末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会经常遇到“江东”一词,项羽的队伍号称“江东子弟”,他们都是跟随项王一起造反的老乡。
不过,项羽的籍贯是泗水郡下相(今江苏宿迁),位于今苏北地区,这里并没有大江,何来“江东”?其实,项羽起兵,是在今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带,即他们口中的吴中,春秋吴国故地。项羽年轻时跟叔父项梁生活在一起,叔父失手杀人,带他逃到吴中。二人又常常到钱塘江畔游历,以结交豪杰,伺机而动。
在钱塘江畔,项羽邂逅了秦始皇,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彼可取而代之也。”意思是,有一天,我要取代那个人。
江,在项羽的年代,是长江的专称,长江、淮河以外的河流均称“X水”。所以,作为方位,“江东子弟”里的江东,就是“长江以东”之意,而项羽后来发动吴中之兵造反——这一带就是当时人所说的“江东”。
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异议,认为江东是“乌江以东”。据《史记》等记载,项羽兵败之时,逃到一个叫乌江亭的地方,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在这里自刎。这里的乌江,并非一条河流——乌江亭是一个地名,当时十里设一亭。
当时,同情项羽的乌江亭长,备好船只,让他渡河,以图东山再起。这让很多人误以为,项羽自刎于乌江岸。
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既有江东,也有江西出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显然,这二者是成对出现的,江西与江东以江水,也就是长江为界。不过长江不是东西向的吗?按说只能有江南、江北,江西与江东有何渊源?
“江西皆反”提到了江西一带有人造反,指的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大泽乡在哪里?今安徽境内。由此可知,当时背景下人们所说的江西,指的是安徽一带。
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江西湖口县以下即长江下游河段,是呈西南—东北走向,它可以将两岸分成江东和江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长江以东,大体包括今江苏南部、上海至浙江北部一带,并包括江西东北部一小部分——项羽起兵的吴中,恰好就位于江東腹地。
如果以当时的郡县来说,江东的范围主要是会稽郡、鄣郡,江西主要是泗水郡、九江郡。项羽出生地在泗水郡,也就是说,项羽是当时的“江西人”,但是子弟兵却多来自“江东”。
后来的许多名人,如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对项羽的事发表了评论,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江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等等。
但是这里的江东,并不是行政区,而是一个大概的方位。当时的江西,跟今天的江西省命名并没关系。那么,后来作为行政区的江西是如何产生的,后来有没有相应的“江东”呢?
东汉末年,孙吴一方崛起的根据地也被称为江东基业——一开始,孙氏势力主要在吴郡、会稽,即今苏南到绍兴,这时的江东跟秦汉之际的江东,范围大致相同。
到了集团继承人孙策执政时期,其势力范围扩大到扬州刺史部区域,这时候就有了“江东六郡”,即吴郡(郡治江苏苏州)、会稽郡(郡治浙江绍兴)、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今江苏南京)、豫章郡(郡治江西南昌)、庐陵郡(郡治江西泰和附近)、庐江郡(郡治安徽庐江县)。
江东六郡,姑且称之为“江东2.0”。注意,这个时候的今江西省,大体被豫章、庐陵二郡覆盖。也就是说,今江西,当时属于“江东”。
三国到南北朝,提到“江东”,一般在这个范围以内。此时的江东,仍然不是固定建制,而是对某个区域的泛称。
在江东一词盛行的汉代,当时还有另外一个词——江南,是对大江(即长江)中下游河道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的泛称。它所指范围包括了江东,且比后者大得多。
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这个广袤的江南称呼,从汉到唐一直延续。经历魏晋南北朝乱世动荡后,隋朝撤大州,由国家直接管郡;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郡设州(类似地级市的州)将全国分为10个称为“道”的监察区。
汉代文献中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区域,被命名为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10个道扩展为15个道,且有了固定治所,基本上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原江南道被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唐代的江南西道管辖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安徽、贵州、重庆、广西的小部分区域。
今天用于行政区的“江西”正式得名不是秦汉时期的“长江以西”,而是从这里而来——江南西道的简称。
唐开元年间之后,大部分诗文中提到江西,基本上指的是江南西道区域。宋朝又将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改为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两宋时期,江西与江东,如果不是怀古抒情的话,一般指的是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
无论是江南西路,还是江南东路,比唐朝时候的辖区面积大大缩小了——江南西路分出了江南西道原来所辖的今湖南地区,基本管辖着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江南东路分出了江南东道原来所辖的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及福建省区域,仅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及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区域。
浙江及苏南区域,分出后称为两浙路;福建区域分出后,称福建路。这个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面积范围达到了历史最小值,姑且称为江东4.0。
江西和江东,为何越变越小?原因不难找到:唐代之后,经济重心南移,汉代广袤的“江南”,人口越来越稠密,行政区拆分实属合理。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行政区,包括一个中书省、一个宣政院、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其中包括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前者主要包括今江西、广东大部分区域,江浙行省则包括了宋代的两浙路与福建路。
从元代开始,作为行政区的“江东”消失了,“江西”得到保留。明清时期,江西省基本上就是今江西的范围。曾经的江南东道演变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
“江东”之所以被拆分,是因为这一地区自宋代以来,就成为王朝出产稻米最丰饶、人口密度最大、财税地位最重的区域——如果原江南东道继续以一个政区存在,那它在经济、人口上,将高出周边一大截。朱元璋深知这一点,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他不仅拆分了元朝的江浙行省,而且将宋代的两浙路的太湖以北区域与江淮、黄淮区域一起,组成了新的“南直隶省”。
清初,原南直隶改称“江南省”——一个跨淮河、长江两岸,名不副实的“江南”诞生了!这个江南省历史不长,1667年便一分为二:东部称江苏省、西部称安徽省,除了婺源后来划入江西,苏北与皖北略有调整外,行政区划格局大体延续至今。
江西则因为三面环山、一面长江的天然环境,其从汉代豫章郡开始,格局就已确立。(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这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没有跟江西相对的江东?如果有,为何后来没有了?
江东1.0
熟悉或喜欢秦末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会经常遇到“江东”一词,项羽的队伍号称“江东子弟”,他们都是跟随项王一起造反的老乡。
不过,项羽的籍贯是泗水郡下相(今江苏宿迁),位于今苏北地区,这里并没有大江,何来“江东”?其实,项羽起兵,是在今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带,即他们口中的吴中,春秋吴国故地。项羽年轻时跟叔父项梁生活在一起,叔父失手杀人,带他逃到吴中。二人又常常到钱塘江畔游历,以结交豪杰,伺机而动。
在钱塘江畔,项羽邂逅了秦始皇,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彼可取而代之也。”意思是,有一天,我要取代那个人。
江,在项羽的年代,是长江的专称,长江、淮河以外的河流均称“X水”。所以,作为方位,“江东子弟”里的江东,就是“长江以东”之意,而项羽后来发动吴中之兵造反——这一带就是当时人所说的“江东”。
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异议,认为江东是“乌江以东”。据《史记》等记载,项羽兵败之时,逃到一个叫乌江亭的地方,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在这里自刎。这里的乌江,并非一条河流——乌江亭是一个地名,当时十里设一亭。
当时,同情项羽的乌江亭长,备好船只,让他渡河,以图东山再起。这让很多人误以为,项羽自刎于乌江岸。
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既有江东,也有江西出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显然,这二者是成对出现的,江西与江东以江水,也就是长江为界。不过长江不是东西向的吗?按说只能有江南、江北,江西与江东有何渊源?
“江西皆反”提到了江西一带有人造反,指的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大泽乡在哪里?今安徽境内。由此可知,当时背景下人们所说的江西,指的是安徽一带。
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江西湖口县以下即长江下游河段,是呈西南—东北走向,它可以将两岸分成江东和江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长江以东,大体包括今江苏南部、上海至浙江北部一带,并包括江西东北部一小部分——项羽起兵的吴中,恰好就位于江東腹地。
如果以当时的郡县来说,江东的范围主要是会稽郡、鄣郡,江西主要是泗水郡、九江郡。项羽出生地在泗水郡,也就是说,项羽是当时的“江西人”,但是子弟兵却多来自“江东”。
后来的许多名人,如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对项羽的事发表了评论,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江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等等。
但是这里的江东,并不是行政区,而是一个大概的方位。当时的江西,跟今天的江西省命名并没关系。那么,后来作为行政区的江西是如何产生的,后来有没有相应的“江东”呢?
江东2.0
东汉末年,孙吴一方崛起的根据地也被称为江东基业——一开始,孙氏势力主要在吴郡、会稽,即今苏南到绍兴,这时的江东跟秦汉之际的江东,范围大致相同。
到了集团继承人孙策执政时期,其势力范围扩大到扬州刺史部区域,这时候就有了“江东六郡”,即吴郡(郡治江苏苏州)、会稽郡(郡治浙江绍兴)、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今江苏南京)、豫章郡(郡治江西南昌)、庐陵郡(郡治江西泰和附近)、庐江郡(郡治安徽庐江县)。
江东六郡,姑且称之为“江东2.0”。注意,这个时候的今江西省,大体被豫章、庐陵二郡覆盖。也就是说,今江西,当时属于“江东”。
三国到南北朝,提到“江东”,一般在这个范围以内。此时的江东,仍然不是固定建制,而是对某个区域的泛称。
江东3.0
在江东一词盛行的汉代,当时还有另外一个词——江南,是对大江(即长江)中下游河道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的泛称。它所指范围包括了江东,且比后者大得多。
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这个广袤的江南称呼,从汉到唐一直延续。经历魏晋南北朝乱世动荡后,隋朝撤大州,由国家直接管郡;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郡设州(类似地级市的州)将全国分为10个称为“道”的监察区。
汉代文献中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区域,被命名为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10个道扩展为15个道,且有了固定治所,基本上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原江南道被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唐代的江南西道管辖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安徽、贵州、重庆、广西的小部分区域。
今天用于行政区的“江西”正式得名不是秦汉时期的“长江以西”,而是从这里而来——江南西道的简称。
江東4.0
唐开元年间之后,大部分诗文中提到江西,基本上指的是江南西道区域。宋朝又将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改为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两宋时期,江西与江东,如果不是怀古抒情的话,一般指的是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
无论是江南西路,还是江南东路,比唐朝时候的辖区面积大大缩小了——江南西路分出了江南西道原来所辖的今湖南地区,基本管辖着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江南东路分出了江南东道原来所辖的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及福建省区域,仅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及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区域。
浙江及苏南区域,分出后称为两浙路;福建区域分出后,称福建路。这个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面积范围达到了历史最小值,姑且称为江东4.0。
江西和江东,为何越变越小?原因不难找到:唐代之后,经济重心南移,汉代广袤的“江南”,人口越来越稠密,行政区拆分实属合理。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行政区,包括一个中书省、一个宣政院、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其中包括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前者主要包括今江西、广东大部分区域,江浙行省则包括了宋代的两浙路与福建路。
从元代开始,作为行政区的“江东”消失了,“江西”得到保留。明清时期,江西省基本上就是今江西的范围。曾经的江南东道演变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
“江东”之所以被拆分,是因为这一地区自宋代以来,就成为王朝出产稻米最丰饶、人口密度最大、财税地位最重的区域——如果原江南东道继续以一个政区存在,那它在经济、人口上,将高出周边一大截。朱元璋深知这一点,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他不仅拆分了元朝的江浙行省,而且将宋代的两浙路的太湖以北区域与江淮、黄淮区域一起,组成了新的“南直隶省”。
清初,原南直隶改称“江南省”——一个跨淮河、长江两岸,名不副实的“江南”诞生了!这个江南省历史不长,1667年便一分为二:东部称江苏省、西部称安徽省,除了婺源后来划入江西,苏北与皖北略有调整外,行政区划格局大体延续至今。
江西则因为三面环山、一面长江的天然环境,其从汉代豫章郡开始,格局就已确立。(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