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曾说:“过去绍兴人靠什么为生,一靠土地,二靠当绍兴师爷。”① “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②
  一、周恩来对师爷
  有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师爷?
  师爷就是幕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秘书、智囊、文胆。这个职业自古有之,但是到清朝才广泛地兴起来。
  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规定书生只读四书五经,用孔孟之道可以教化人民,而统治人民、治理国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行政手段,还要有法律、财政税收。通过科举考试当了主官的人并不懂行政管理,不懂法律。这是吏所擅长的。吏是由民间进入官府,是一种行政职务,职务小而作用大。统治国家离不了官和吏,因而人们常常将他们放在一起,称为官吏。以前吏可以靠自己的政绩得到提升,因而官和吏的利益是一致的,要共同治理好地方。朱元璋幼年生活贫困,深受胥吏的欺压,对他们深恶痛绝,他当了皇帝就惩罚胥吏,不准胥吏靠政绩步入仕途,也不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中期这种规定越来越严格,完全堵死住了吏的出路。结果适得其反,胥吏因无出路,变得不求上进而沦落,好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坏的,鱼肉百姓。朝廷有回避制度,为官者不能在家乡当官,也不能在一地任职时间过长。形成主官是流动的,而胥吏是世袭的。
  吏的稳定保证了封建社会统治的延续性。可是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玩弄权术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常常引起民怨。为官者要治理好地方,力求稳定、发展,以图提升。这样官的利益和吏的利益不是统一的而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当官者要管住吏,要约束他们,自己又没有这个本领,怎么办?他们就雇用懂刑法、懂财政税收的人在后面出谋划策,这就是师爷。负责刑法、判案的是刑名师爷,负责财政税收的是钱粮师爷。主官和胥吏的对立,是清朝师爷职业兴起的原因。为官者要在官场上应酬,上下打点,打通关节。要会书琴诗画,常常吟诗作赋、互相唱和,占用大量时间。这也是起用师爷的一个原因。
  师爷的任务是“佐官制吏”,为主官捉刀代笔,出谋划策,以至操纵地方政治,成为维持封建统治不可缺少的人才,既懂民情,又知道官场运作的程序和潜规则。因此他们的思想、生活习惯、作风传统既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又有封建社会的陋习、糟粕,在他们的身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师爷要受专门的训练,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当,那时并没有培养师爷的学校,都是师徒相传。因为绍兴地区读书人多,他们走不通科举之路时就转而当师爷,父子相承,兄弟相传,渐渐垄断了这个职业。清朝时,全国上千个县,各县的主官多请绍兴师爷,上一级行政机关府里的师爷也是绍兴人。哪一级的案子不是绍兴师爷办的,到了上一级就不能让你通过。所以有“无绍不成衙”之说,互通声气,互为党援。有的师爷已经在外多年,在外面(多在河北的沧州、保定)安家落户,也要讲绍兴话,也要称自己是绍兴人。管钱粮的多是沧州师爷,管判案的多是绍兴师爷,说到底还是绍兴师爷。到晚清,随着湘军、淮军的崛起,师爷中皖人才多起来。清朝重臣左宗棠、李鸿章均是师爷出身。
  师爷是明码标价,薪金比较丰厚。他们挣了钱,一个置土地当地主,一个办南货庄当商人。因为人们对官府统治不满,殃及师爷,认为他们控制讼诉,强词夺理,助纣为虐。在旧的戏剧中,师爷多由红鼻头的丑角扮演,被讽刺、挖苦。而没有看到他们在治理地方的作用,没有看到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近来人们的看法才渐渐发生改变。
  周恩来对师爷有深刻的认识。
  周恩来9岁后,父亲在外做一个小职员,难以养家糊口。家里只有爷爷留下的一所房子,并没有地产,靠典当、借钱度日。他为什么却说自己出身于一个封建的家庭呢?1946年他对记者说:“绍兴社会除劳动者(农民、手工业者)外,中上层有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一种是商人,这两种人都是向外发展的。读书人的出路照例是中科举。而绍兴人则有大批当师爷的。”
  他说:“祖坟在绍兴,绍兴的家谱有我的名字,我不能不承认是绍兴人。但我生长在淮安,满嘴的淮安口音,也不能不承认是淮安人。所以我说我是‘原籍浙江,淮安生人,江浙人也。’说是绍兴人,不仅那有祖坟和家谱,更主要的是封建家庭的根子在绍兴。封建家庭的老根子可厉害了,影响思想、影响生活习惯,封建根子不挖清,思想认识不到,你的思想觉悟就提高不了。”③
  我们理解了师爷这个职业的特点,就知道他指的封建的根子是什么了。封建家庭并不等于是地主家庭,靠地租封建剥削为生,而是指家庭的生活习惯、文化、思想传统。
  二、周恩来祖上有几代是
  绍兴师爷?
  周恩来的祖先相传是北宋的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后代,由中原迁到浙江,后来在绍兴落户,繁衍生息,到他太高祖父这一代已是第27代。太高祖的父亲这一房称为“五十房“,五十房始祖活到96岁,在家里大厅挂上“百岁堂”的匾额。周家后代都说自己的老家是绍兴城内保佑桥百岁堂。
  周恩来的太高祖周文灏(1771-1832),以开寿枋店卖棺材为生,但是他不希望子承父业。科举制度使“诗书传家久”深入人心。他送长子周元棠(1791-1851)到绍兴乡下的漓渚六峰读书,以后考取秀才,并成为绍兴著名的诗人。
  周元棠15岁时,周文灏因家境困难,将祖上留下的房屋典当。周元棠30岁前致力于诗词古文,30岁后转而研究“经济性理”之学,由此可推断他是一个有作为的钱粮师爷。他著作数种,但在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时,多已失散,仅保留22岁(1813年)前的诗134首。由他的孙子周昂骏(周恩来的二祖父)抄录,由曾孙子(周恩来的堂伯父)等3人刊印,取名为《海巢书屋诗稿》。由于科场失意,生活困难,他诗文中有生动的描写:“书生无远志,讽咏守清贫。”为生计所迫,他一边学习,一边设帐授徒。他的私塾办在都泗门,离保佑桥不远。
  尽管家境破落,周元棠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正派、耿直,人品高尚。这从他写的诗作《自述》可以看出。   周元棠32岁时,元配夫人病逝,他不得已续弦。35岁(1832年)父亲周文灏去世,他独自撑起家庭生活。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宜推测,他到福建、浙江一带做钱谷师爷。他做师爷不一般,潜心研究,并有“经济性理”著述多种。因而,他指导的学生也比较多,如大儿子周樵水(周恩来的曾祖父)及兄弟、孙子周昂骏及朋友的孩子樊文炜兄弟。大儿子周樵水娶樊文炜之姐为妻。
  周元棠的二孙子周昂骏(1839年7月-1881年10月)才华出众,13岁考取秀才,轰动家乡。④周元棠看到自己年老体衰,大儿子周樵水体弱多病,科举屡试不中。他因年青时家贫,考虑今后家计,没有让周昂骏继续考取功名,而是决定大孙子周晋侯(1836年10月生——约1896年前后)、二孙子周昂骏学习做钱谷师爷,为孙子选定了职业。
  从周元棠开始,周家形成一个小房族,这个小房族有三个特点。
  第一特点:都以大排行计算族内的相互的关系,从这点来说他们的关系是紧密性的。周恩来就出生在一个这样的大家庭中,他爷爷去世后,父亲能力差,他受到众多长辈的帮助。
  第二个特点:世代为师爷,擅长“佐官制吏”。
  第三个特点:他们并不置地产,只有房屋若干。他们是凭自己的才干、学识、品行端正立足、谋生,所以有良好的家风,特别重视后人的教育。
  周元棠不仅决定子孙的职业,而且他的学问和为人都是楷模,深受后人的尊敬。所以他的诗集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来。解放后,周恩来得到《海巢书屋诗稿》,一直珍藏在西花厅。邓颖超病逝后,由邓颖超的秘书赵炜交给淮安周恩来故居收藏。这本诗稿不仅有较高的价值,而且是研究周恩来家世的重要文献,研究周恩来思想成长的文献。
  就在周昂骏考取秀才的第二年,周元棠去世,享年60岁。
  周恩来的曾祖父周樵水完全是以教书为业。因体弱多病,只活了33岁,1851年去世,只比父亲周元棠多活了一个多月。周樵水生了5个儿子,他去世时最大的不过15岁,最小的才5岁,由樊氏抚养成人。孤儿寡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幸亏有周元棠的安排,周晋侯、周昂骏学习做师爷,兄弟俩便随舅舅樊文炜兄弟去苏北生活继续学习幕业。周晋侯学的是钱谷,聪慧的周昂骏不仅学习钱谷,还学了刑名。直到两个大儿子能独立做了师爷,家境才有好转。周恩来的爷爷周起魁(1844年8月—1898年之后)是老三,16岁时母亲病逝,他在家读书,抚养两个弟弟。大约1863年19岁时,也随二哥周昂骏到淮安,随馆学幕。随后老四周联骏(1842年1月―?)、老五周子庞(1846年10月―?)也到了苏北。周恩来的爷爷周起魁兄弟五人,因作师爷都到了江苏。兄弟五人有四人,大、二、三、四从师爷而到知县。⑤
  周恩来父亲周劭纲(1871年7月—1942年7月)这一代十几个兄弟,有三个堂伯父中了举人。他的二伯周龢鼐(1868年-1921年)是周昂骏的次子,做过江苏巡抚的总文案。他过继给周晋侯,是长子长孙,对家人责任心强,曾资助周恩来到日本、欧洲留学的旅费。六伯周嵩尧(1873年7月―1953年)是周昂骏的三子,兄弟们以他最为著名,做过袁世凯的秘书,在中南海办公。周恩来父亲回到绍兴拜师学作师爷,但是没有学成。⑥可以说周恩来是绍兴师爷世家。
  周恩来就是在这样一个“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的氛围中出生、成长。祖上四代师爷给他的烙印,已经融于血液、骨髓,深深植于基因之中。
  周恩来受到师爷世家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书香门第,文化素养高。从小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勤学好问,善取人长,知识广博。
  2.有品德,讲操守。“文革”中,他常说:“我就是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言行一致,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文革,使我少活了十年。”他逝世后,百万人自发为他送行,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纵观历史,放眼世界,有谁得到这样的评价。
  3.耳闻目睹,知道朝廷运行过程,行政管理能力、组织力强。
  4.从家族的变迁,知道世事艰难,成功不易,做事兢兢业业,慎始慎终。他常说:戒慎恐惧,如履薄冰。
  5.师爷的理想是做像曹操、张良、诸葛亮这样的将军、宰相。出将入相,而没有当刘邦、朱元璋的想法。没有称王称霸的僭越之妄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没有个人野心。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责任编辑 殷之俊
  注释:
  ①1964年8月2日,周恩来同侄女周秉德等亲属谈话记录。
  ②《周恩来同志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记录》,《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③1964年8月2日周恩来对周秉德等亲属谈话。
  ④王子余:《绍兴县志》。
  ⑤1964年8月2日周恩来对周秉德等亲属谈话。
  ⑥1964年8月2日周恩来对周秉德等亲属谈话。
其他文献
这已经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我依然记忆犹新。  1973年,当时还在“文革”期间,但人们早已厌倦了派与派的对峙,你争我斗的相互攻击,在复课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街面上,大字报早已销声匿迹。  其时,我在国家卫生部(北京后海北沿45号)科教组(“文革”期间将“司”改为组)筹办了两年的“全国医药卫生科研成果汇报展览”,展出地点设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二楼,全国各省市陆
期刊
深秋的一天,上海还未见寒意,和煦的阳光下,不少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领导、专家学者、爱好读书的年轻人和郑府戚友,聚集在福寿园内人文历史纪念馆前不远处草坪上,举行了郑振铎先生雕像落成揭幕仪式。仪式中和散会后,我一直在想,我应该有机会见过这位“太老伯”,然而遗憾的是搜索枯肠而不得,记不起来了。我幼年还未上学时,时常有客人来看望祖父张元济先生。祖父教导我,凡是他的朋好,都称呼“太老伯”,而不问其实际年龄若
期刊
本刊新设《读史随笔》栏目,推出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玉先生的《申报》社评点评文章。《申报》曾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李教授对该报社评作点校并加点评,对读者了解历史不无帮助。本刊也热诚欢迎各位作者为《读史随笔》栏目赐稿。  苦雨连朝,旅怀恅愺①,不速客仍翩然而至,问于执笔人曰:“我子昨论倭人情事,可谓烛照无遗矣。然转战经年,所费已巨,无论和议不能成就固须筹备军需,即可和矣,而
期刊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除了滋润全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使其成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以外,更是一条关系民族生计的交通大动脉。长江从青藏高原发源,奔腾6300公里,汇入东海。其干流与许多支流都有极好的通航条件。然而,只是在近代市场发育的情况下,长江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回顾近代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长江的自然禀赋所带来的舟楫之利,是在商品流通的情况下才逐渐凸显出来的。
期刊
倪征推荐杨兆龙任  东吴法学院院长  1950年,担任东吴法学院院长24年之久的盛振为被免职后,有人推荐时任该院教务长兼法律系主任倪征来担任此职,但倪征婉辞而积极推荐杨兆龙。倪征在《淡泊从容莅海牙》一书中说:“杨兆龙学业高超,且擅长行政。那时我推荐他任院长,获得全体教师赞同。”倪征何以推荐杨兆龙?他对杨为何了解?  倪征(1906—2003),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1906年,出
期刊
本文系作者根据1932年上海半淞园的一张合影,讲述丁玲与冯达在被捕前的一段短暂而安宁的生活。  丁玲一生有过三个爱人,其中,胡也频和陈明广为人知,而冯达则鲜为人知。冯达是丁玲的第二个丈夫,他在丁玲“寂寞孤凄的时候”,静静地走进了她的生活。他自己没有多少光和热,但是他的感情却给了丁玲极大的光和热,丁玲在与冯达一起生活的一年多里,在上海左翼文学事业中干得轰轰烈烈。  1933年5月14日,冯达因被国民
期刊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发表,揭开了“文革”的序幕。196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至虹口中学当历史教师后,一直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里。1965年下半年,在参加“四清”工作队的后期,我得病了,回校养病。我看了姚文元的文章以后,总感到文章写得太“左”,太武断。在文章里,他以历史上的问题影射现实的单干风,毫无道理。  文汇报周国荣上门约稿  11月中旬,文汇报记者周国荣来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封闭的中国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千千万万青年怀揣的理想梦一夜之间被“接受再教育”的最高指示所打破。  他们的一切,将从落后的原始劳动开始。  “文革”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是件十分时髦而又特别无奈的事情。当时,全国千千万万的家庭都面临这份十分尴尬的抉择。政治潮流,汹涌而激荡,不得不顺应。而落后的农村,原始的劳动,价值低得可怜的“工分
期刊
1975年12月15日,中央对正在服刑的国民党县团级以上人员进行特赦。杨兆龙在狱中度过了44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终于获赦出狱。他在上海的家中已然无人,政府只能把他的户口安置到其女杨黎明栖身的浙江海宁县庆云镇,老少三代四人(杨兆龙、女儿杨黎明和外孙杨路、外孙女陆扬)蜷缩在面积只有9平方米的蜗居之中。  杨兆龙出狱后,见到杨黎明,首先问的就是妻子沙溯因的下落。过去杨黎明总是对父亲隐瞒母亲“文革”初期
期刊
杨兆龙南京初遭不快,  董必武出手相助  1949年8月杨兆龙举家迁回南京,受聘为中央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1950年,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同与会的有金陵女大校长吴贻芳博士,她是1945年与董必武等人出席首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她关注当时的土地改革,对杨兆龙说:“您是法学家,应建议政府制定土改法,俾使土改工作有法可依,保障其健康发展。”杨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