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来,记者多次致电山东时风集团品牌宣传负责人杨志远,但他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在联系杨志远无果的情况下,记者拨通了山东时风集团办公室的电话,得到的回答是“杨总最近会议比较多,要不你明天再打电话试试吧。”
杨志远和他的同事们是否在针对新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研讨公司的下一步发展策略而无暇顾及媒体宣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新的产业调整政策无疑将会推动农用车企向轻卡转型,而对时风来讲,这就是转型的良机。
是否再次
错失良机?
2004年5月1日,这个日子让时风集团记忆犹新。因为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农用车管理由农业部门转入公安部门。
其结果之一就是,使用农用车的成本平均每年增加两三千元,这对于本来购买力就不强的农用车用户来说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当年,包括时风在内的多家农用车企遭遇了政策困境。
而随后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则又一次推动了汽车、摩托车行业加速向农村进军,这让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农用车业再度“错失良机”。
在错失前两次机会后,农用车企业又将面临一次转型的抉择。
随着《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并逐步实施,“汽车下乡”政策受到了很多微客、轻卡企业的欢迎,然而“几家欢笑,几家愁”。
这一政策在给微客、轻卡带来广阔市场的同时,却让三轮车和低速货车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狭窄。但是鉴于低速货车和轻卡的接近性,向轻卡转型对他们来说不仅显得顺理成章,更是开辟新市场的又一次机遇。
据权威机构预测,“汽车下乡”政策将刺激今年微客、轻卡新增销量约26万辆。农用车市场的萎缩,微客、轻卡市场的良好前景,无一不使农用车企看好转型这条出路。
摆脱低端 技术是关键
“其实农用车和卡车之间的技术壁垒较小,所以向轻卡转型成为农用车企转型的第一选择。”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农用车起步的企业,转型轻卡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品牌认知和产品技术。”
但是这两个难题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北汽福田就是一例。
1996年,北汽福田还是一个不显眼的农用车企,而今却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多产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去年总销量突破40万辆,在国内商用车市场连续5年销量第一。
此外,它还完成了对旗下所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北汽福田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高端技术成为成功的重要砝码。
而同样是农用车出身的时风集团似乎略逊一筹。在时风集团的网站上,记者注意到,在其产品分类中的“时风轻卡汽车”栏内,只有三款轻卡产品,即时风轻卡F1系列、时风轻卡F2系列和时风轻卡F3系列,而这些还是时风转型轻卡初期的产品。
据一位熟悉时风集团的人士透露:“时风现在的轻卡产品一年也就几万辆的产辆,与其年产上百万辆的农用车相比,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农用车企造轻卡,摆脱低端产品是关键,而这靠的是高新技术。”
2002-2003年间,时风与烟台汽车制造厂、中国重汽签订合作协议,但或是因为价格、或因为战略思路的不同,最后都无果而终。直到2003年10月18日,时风与一汽红塔签订了合作生产轻卡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才完成了其转型轻卡的第一步。
时风的技术合作之路走得似乎并不顺利,而这也可能是其在商用车领域无法和出身相同的福田相匹敌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