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写了《悄悄地表达善意》一文,文中谈到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要给他们留个面子,要对他们有足够的尊重,要学会悄悄地表达善意。我们没有必要非要牺牲学生的面子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学生是错的。
在那篇文章里,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午休时分,李镇西老师抱着一摞作业上楼梯,走到拐角处看见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走廊不远处拥抱。李老师急中生智,把手里的作业哗的一声撒落到地上,然后假装急匆匆低头捡作业本。学生听到响声,回头看见李老师,马上也过来帮忙。他们以为老师没有发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如此,李老师有效阻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又给孩子留了面子。然后,李老师组织了《爱,你准备好了吗》等有关爱情的主题讲座……
昨天中午,遇到一个我很敬佩的同事,她说看了我的文章,非常认可我的观点,但有一点疑问:“每天午饭后,我喜欢和咱学校几个老师去操场晒太阳、散步,常常遇到一些孩子在玩耍。多数孩子是很规矩的,但是有的女孩子实在过分,当着老师的面和男生打打闹闹,甚至坐在男生腿上。我们看见她们这样做了,她们也知道我们看见了,但熟视无睹。这时,我们该怎样悄悄表达善意呢?”
课下聊天:有效引导学生
在职业学校,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学生当着老师的面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还不以为然。
对此,我个人认为,他们表面看是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其实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做法是失礼的。
可能家长从小就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上学后,教材里所写的有关礼貌礼节的内容比较空泛,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在现实生活里,他们并不知道怎样成为一个举止得体、有教养的人。教师对此抱怨是没有用的,而应该想一想: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我如何承担起引导、解惑的责任,做一个真正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人?而且,这些解惑的责任,是要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的。
生活中,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通过讨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防患于未然。
比如,有一些女孩子不太懂得礼仪。倘若我们在她们犯错的时候当场指出,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倘若我们永远都不指出,这些孩子又不会进步。怎么办?
我常常在课下和学生聊天。昨天我就在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交流中谈到职场礼仪,说:“前几天我在培训职场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工作人员。她上身穿白色衬衣,下身是黑色九分裤,肤色袜子,黑色皮鞋。透过白色衬衣,隐约可见粉色文胸。请同学们谈一谈,就职场礼仪而言,她在着装上存在什么问题?”
即使个别同学不知道,也有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即使所有同学都没看出来问题,教师也可以指出来:在夏天,职场丽人尽量不要穿蕾丝花边的文胸到工作场合,而应该换作肤色文胸。九分裤虽然时尚,但和黑色皮鞋之间露出一段肤色袜子,在视觉上是将腿和脚分成了两截,不太好看……通过这样的讨论,女孩子就能避免类似问题在职场出现。这就是有效的引导。顺着这个话题,还可以引申到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裙子长度要合适、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有时候,我会用以前带班时发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比如,在同学们都按时进班的某一个早上,我先夸张地表扬他们守时懂礼,接着谈到以前有的学生迟到后,山呼“报告”,再大摇大摆地进来……我一边叙述,一边模仿某学生大摇大摆进教室的样子,学生便笑。我问:“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合适吗?”学生纷纷摇头,说:“不合适。”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迟到影响了同学们学习,至少内心要有一份歉意,不能这样理直气壮、大摇大摆。”我说:“假如在开会或听报告的时候你迟到了,进教室也不用喊报告。这时,你应该怎么进去?”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一边弯腰做示范从门口走过第一排学生,一边说:“这样弯腰过去,似乎没有平时气宇轩昂有气质,是吗?”学生纷纷点头,我说:“其实,这样的动作会让人刮目相看。因为你这样弯腰过去,显示的是对其他听众的尊重,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歉意……谁不喜欢别人尊重自己呢?”
有时候,我也运用自我开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术语,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敞开心扉,告诉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会非常感兴趣。
我与学生闲聊时,曾谈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前段时间,我们初中同班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特别热闹,同学们每天在一起相互关心、晒幸福、聊天,很开心。同校同年级的另一个班也建了一个微信群,据说里面冷冷清清。为什么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我们班没有谈恋爱的同学。现在大家在一起回首往事,每个人都无所顾忌,很亲热。而另一个班当时有很多人谈恋爱,过了这么多年,在微信群里相聚,多少有一些尴尬。
师生沟通中的自我开放有很多作用。比如:1.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开诚布公的关系。2.使学生感到有人分担自己的困扰,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3.使学生感到老师也是普通人,也和自己一样有七情六欲,从而更加信赖老师。
所谓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感染、润泽和引导。
以上的解惑都是在和学生课下聊天中进行的。更多时候,我建议老师们召开主题班会,将困惑放到课堂上讨论。
主题班会:围绕成长中的困惑来设计
2016年4月份的一个周末,我到荥阳做教师培训。中场休息的时候,一位小学老师向我咨询:“李老师,我现在带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按说孩子年龄不大,但是有的男生做出的事情让你不敢恭维,他们似乎太早熟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你说个具体的例子让我听听。”
这位老师说:“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对家长说,她前面的一个小男生总是借口捡掉在地上的铅笔、橡皮等文具,趁机去摸女孩子的腿一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引导这个男生。”
另一位年轻女老师听了,也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上周我带着我们班的学生去公园玩,公园门口有几个人物雕像,有两三个男生就去摸女性雕像的胸部,几个女孩子在旁边看着嘻嘻哈哈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十一二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这些事情似懂非懂,但那样做真的不雅观,而且几个女孩子还在笑……”
那次培训,我讲的恰好是主题班会的组织和策划,很多老师都说不知道主题班会如何选材。所以,我当时就回答说:“这是多好的主题班会题材啊!我们可以开班会讨论男孩子女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一个真正关心学生成长的班主任,他的班会必然是围绕学生成长中的困惑而设计、策划。”
我有一个朋友,是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一个很帅气的男教师。有一次,他在班会课上带着孩子们讨论什么是性骚扰。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时老师问:“握手算不算性骚扰?”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顺口说:“握手不算。”老师颔首:“你说得完全正确,握手不算。来,咱俩握个手。”女孩子很高兴地把手伸给老师,老师握完手,女孩子想把手缩回来,老师握着她的手不放。女孩子很诧异,继续作势要缩手,老师还是握着不放。女孩子快哭了:“老师,你放开我。”老师这才将手轻轻松开,问:“刚才老师握你的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女孩子:“挺难受的,挺委屈的。”
老师转向同学们:“请大家记住了,所有不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觉的肢体接触,都属于性骚扰(打架除外)……”
我想,如果老师接下来谈如何预防性骚扰,女孩子如何做一个自尊自重的人,男生又应该怎样成为一个绅士,怎样尊重他人……同学们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倾听。这个老师的威信,也会稳步上升。这个班会,其实就解决了上文我的同事的担忧以及荥阳那位小学班主任的困惑。
2016年清明节前后,北京一家酒店发生了歹徒殴打、拉扯女孩子弯弯(化名)的事件。于是,我便和学生讨论“学会保护自己”,告诉孩子怎样避免遇到类似危险,如果遇到了怎样自救、求助……这时,我再附带讲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他们都欣然接受。
所以,遇到学生有种种不文明行为时,我们在惊诧的同时不必抱怨、不必悲观,而是要扪心自问: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在那篇文章里,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午休时分,李镇西老师抱着一摞作业上楼梯,走到拐角处看见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走廊不远处拥抱。李老师急中生智,把手里的作业哗的一声撒落到地上,然后假装急匆匆低头捡作业本。学生听到响声,回头看见李老师,马上也过来帮忙。他们以为老师没有发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如此,李老师有效阻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又给孩子留了面子。然后,李老师组织了《爱,你准备好了吗》等有关爱情的主题讲座……
昨天中午,遇到一个我很敬佩的同事,她说看了我的文章,非常认可我的观点,但有一点疑问:“每天午饭后,我喜欢和咱学校几个老师去操场晒太阳、散步,常常遇到一些孩子在玩耍。多数孩子是很规矩的,但是有的女孩子实在过分,当着老师的面和男生打打闹闹,甚至坐在男生腿上。我们看见她们这样做了,她们也知道我们看见了,但熟视无睹。这时,我们该怎样悄悄表达善意呢?”
课下聊天:有效引导学生
在职业学校,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学生当着老师的面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还不以为然。
对此,我个人认为,他们表面看是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其实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做法是失礼的。
可能家长从小就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上学后,教材里所写的有关礼貌礼节的内容比较空泛,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在现实生活里,他们并不知道怎样成为一个举止得体、有教养的人。教师对此抱怨是没有用的,而应该想一想: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我如何承担起引导、解惑的责任,做一个真正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人?而且,这些解惑的责任,是要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的。
生活中,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通过讨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防患于未然。
比如,有一些女孩子不太懂得礼仪。倘若我们在她们犯错的时候当场指出,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倘若我们永远都不指出,这些孩子又不会进步。怎么办?
我常常在课下和学生聊天。昨天我就在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交流中谈到职场礼仪,说:“前几天我在培训职场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工作人员。她上身穿白色衬衣,下身是黑色九分裤,肤色袜子,黑色皮鞋。透过白色衬衣,隐约可见粉色文胸。请同学们谈一谈,就职场礼仪而言,她在着装上存在什么问题?”
即使个别同学不知道,也有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即使所有同学都没看出来问题,教师也可以指出来:在夏天,职场丽人尽量不要穿蕾丝花边的文胸到工作场合,而应该换作肤色文胸。九分裤虽然时尚,但和黑色皮鞋之间露出一段肤色袜子,在视觉上是将腿和脚分成了两截,不太好看……通过这样的讨论,女孩子就能避免类似问题在职场出现。这就是有效的引导。顺着这个话题,还可以引申到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裙子长度要合适、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有时候,我会用以前带班时发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比如,在同学们都按时进班的某一个早上,我先夸张地表扬他们守时懂礼,接着谈到以前有的学生迟到后,山呼“报告”,再大摇大摆地进来……我一边叙述,一边模仿某学生大摇大摆进教室的样子,学生便笑。我问:“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合适吗?”学生纷纷摇头,说:“不合适。”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迟到影响了同学们学习,至少内心要有一份歉意,不能这样理直气壮、大摇大摆。”我说:“假如在开会或听报告的时候你迟到了,进教室也不用喊报告。这时,你应该怎么进去?”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一边弯腰做示范从门口走过第一排学生,一边说:“这样弯腰过去,似乎没有平时气宇轩昂有气质,是吗?”学生纷纷点头,我说:“其实,这样的动作会让人刮目相看。因为你这样弯腰过去,显示的是对其他听众的尊重,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歉意……谁不喜欢别人尊重自己呢?”
有时候,我也运用自我开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术语,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敞开心扉,告诉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会非常感兴趣。
我与学生闲聊时,曾谈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前段时间,我们初中同班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特别热闹,同学们每天在一起相互关心、晒幸福、聊天,很开心。同校同年级的另一个班也建了一个微信群,据说里面冷冷清清。为什么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我们班没有谈恋爱的同学。现在大家在一起回首往事,每个人都无所顾忌,很亲热。而另一个班当时有很多人谈恋爱,过了这么多年,在微信群里相聚,多少有一些尴尬。
师生沟通中的自我开放有很多作用。比如:1.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开诚布公的关系。2.使学生感到有人分担自己的困扰,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3.使学生感到老师也是普通人,也和自己一样有七情六欲,从而更加信赖老师。
所谓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感染、润泽和引导。
以上的解惑都是在和学生课下聊天中进行的。更多时候,我建议老师们召开主题班会,将困惑放到课堂上讨论。
主题班会:围绕成长中的困惑来设计
2016年4月份的一个周末,我到荥阳做教师培训。中场休息的时候,一位小学老师向我咨询:“李老师,我现在带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按说孩子年龄不大,但是有的男生做出的事情让你不敢恭维,他们似乎太早熟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你说个具体的例子让我听听。”
这位老师说:“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对家长说,她前面的一个小男生总是借口捡掉在地上的铅笔、橡皮等文具,趁机去摸女孩子的腿一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引导这个男生。”
另一位年轻女老师听了,也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上周我带着我们班的学生去公园玩,公园门口有几个人物雕像,有两三个男生就去摸女性雕像的胸部,几个女孩子在旁边看着嘻嘻哈哈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十一二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这些事情似懂非懂,但那样做真的不雅观,而且几个女孩子还在笑……”
那次培训,我讲的恰好是主题班会的组织和策划,很多老师都说不知道主题班会如何选材。所以,我当时就回答说:“这是多好的主题班会题材啊!我们可以开班会讨论男孩子女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一个真正关心学生成长的班主任,他的班会必然是围绕学生成长中的困惑而设计、策划。”
我有一个朋友,是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一个很帅气的男教师。有一次,他在班会课上带着孩子们讨论什么是性骚扰。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时老师问:“握手算不算性骚扰?”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顺口说:“握手不算。”老师颔首:“你说得完全正确,握手不算。来,咱俩握个手。”女孩子很高兴地把手伸给老师,老师握完手,女孩子想把手缩回来,老师握着她的手不放。女孩子很诧异,继续作势要缩手,老师还是握着不放。女孩子快哭了:“老师,你放开我。”老师这才将手轻轻松开,问:“刚才老师握你的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女孩子:“挺难受的,挺委屈的。”
老师转向同学们:“请大家记住了,所有不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觉的肢体接触,都属于性骚扰(打架除外)……”
我想,如果老师接下来谈如何预防性骚扰,女孩子如何做一个自尊自重的人,男生又应该怎样成为一个绅士,怎样尊重他人……同学们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倾听。这个老师的威信,也会稳步上升。这个班会,其实就解决了上文我的同事的担忧以及荥阳那位小学班主任的困惑。
2016年清明节前后,北京一家酒店发生了歹徒殴打、拉扯女孩子弯弯(化名)的事件。于是,我便和学生讨论“学会保护自己”,告诉孩子怎样避免遇到类似危险,如果遇到了怎样自救、求助……这时,我再附带讲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他们都欣然接受。
所以,遇到学生有种种不文明行为时,我们在惊诧的同时不必抱怨、不必悲观,而是要扪心自问: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