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艺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专业学科,学校对其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的本位教学。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园艺专业的岗位特点,学校教育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园艺人才,就必须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深层改进,在授课中,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园艺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园艺专业;本位教学; 岗位;全面发展
高校园艺人才培养质量与园艺专业的建设力度是紧密联系的。要想培养的园艺专业人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国家需求,就要求各高校对园艺专业的教学课程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学有用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学校对园艺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模式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的合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一、学校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园艺是一门涵盖广的学科,其中包括园艺技术与花卉研究方向。学校应培养在园艺技术的使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技能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能熟练的服务于园艺产业生产基层,符合园艺专业技术群与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可以在园艺事业里进行自行创业或有更高的研究成果。学校按照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园艺发展的趋势为依据,为学生构建合理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体系,岗位技能培训以结合实际,足够实用为目的,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缩减基础理论教学。学制时间的减少,对学校的教学任务完成进度,是一种有形的制约。为了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了解专业课,教师就应对专业基础课进行合理的知识整合。
2.改变授课方法。园艺专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场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将过去单一的教学场所改为周期性的进行课外、田间教学,将更多抽象难解的专业知识直观化,让学生进行实地观摩,以便更好的接受知识、学习要领。
3.理论结合实践。每个植物都有相应的生长规律,教师可以安排理论课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定期的延长实训时间,观察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细节,学生在学习中全程对园艺植物进行管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会植物周期性发展规律管理的能力,综合素质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
学校对人才模式的组织实施都是依据国家对园艺专业的岗位需求而定的,而学校人才模式建设的核心就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但是课程的设计也要符合于岗位的需求,两者相互统一且又相互制约着。园艺专业教学过程及情境的设计都要以园艺活动为主线络,整个教学过程与园艺专业的岗位需求情境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
1.园艺专家参与设计。学校虽然是大型的教育机构,但是有的时候教学条件设施却不相统一,各学校有各学校的优势之处,校与校之前强强联合、知识互换也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之一。与此同时,学校对园艺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应多请相关企业名家就园艺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内容进行整合补充,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园艺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可行的依据。
2.课程体系满足岗位需求。学校可以针对园艺专业的特殊性,联系一线企业家来校做访,确立园艺专业学生就业以后所必须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然后将岗位需求的工作内容融合在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改造,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境。
3.依据职业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仅仅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咨询师的身份站在课堂之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①明确教学内容,按照课程要求制定教学过程;②设计计划、行动,确立设置小组需进行的活动及要完成的工作任务;③完成制定的计划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成果展示及互相参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善产品;④对以上工作进行总结并完成工作报告。
4.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园艺专业不是独立存在的专业,它也是需要其他专业的助推的,其中尤其以外语教学为主,很多园艺专业的参考书等都含有大量的英文,如果学生们难以读懂英文就很难在园艺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而且要是一味的强调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忽略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学生人际交往及应变能力就会相对很低,就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学校要想让学生们有更高层次的提高,就应该在教学模块中夹杂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专业知识,为以后更好的就业垫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平时训练考核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的与岗位对接,提高学校就业率。
总之,学校欲想培养全方面的园艺技术人才,就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莫实行“单条腿发展”的教学模式。对园艺专业课程进行精心的编排,提高教学质量,为园艺专业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与社会更好的对接,以促进他们全方面素质的提高,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8(6).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尚 婧,女,教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园艺专业;本位教学; 岗位;全面发展
高校园艺人才培养质量与园艺专业的建设力度是紧密联系的。要想培养的园艺专业人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国家需求,就要求各高校对园艺专业的教学课程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学有用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学校对园艺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模式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的合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一、学校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园艺是一门涵盖广的学科,其中包括园艺技术与花卉研究方向。学校应培养在园艺技术的使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技能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能熟练的服务于园艺产业生产基层,符合园艺专业技术群与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可以在园艺事业里进行自行创业或有更高的研究成果。学校按照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园艺发展的趋势为依据,为学生构建合理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体系,岗位技能培训以结合实际,足够实用为目的,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缩减基础理论教学。学制时间的减少,对学校的教学任务完成进度,是一种有形的制约。为了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了解专业课,教师就应对专业基础课进行合理的知识整合。
2.改变授课方法。园艺专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场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将过去单一的教学场所改为周期性的进行课外、田间教学,将更多抽象难解的专业知识直观化,让学生进行实地观摩,以便更好的接受知识、学习要领。
3.理论结合实践。每个植物都有相应的生长规律,教师可以安排理论课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定期的延长实训时间,观察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细节,学生在学习中全程对园艺植物进行管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会植物周期性发展规律管理的能力,综合素质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
学校对人才模式的组织实施都是依据国家对园艺专业的岗位需求而定的,而学校人才模式建设的核心就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但是课程的设计也要符合于岗位的需求,两者相互统一且又相互制约着。园艺专业教学过程及情境的设计都要以园艺活动为主线络,整个教学过程与园艺专业的岗位需求情境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
1.园艺专家参与设计。学校虽然是大型的教育机构,但是有的时候教学条件设施却不相统一,各学校有各学校的优势之处,校与校之前强强联合、知识互换也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之一。与此同时,学校对园艺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应多请相关企业名家就园艺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内容进行整合补充,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园艺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可行的依据。
2.课程体系满足岗位需求。学校可以针对园艺专业的特殊性,联系一线企业家来校做访,确立园艺专业学生就业以后所必须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然后将岗位需求的工作内容融合在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改造,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境。
3.依据职业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仅仅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咨询师的身份站在课堂之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①明确教学内容,按照课程要求制定教学过程;②设计计划、行动,确立设置小组需进行的活动及要完成的工作任务;③完成制定的计划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成果展示及互相参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善产品;④对以上工作进行总结并完成工作报告。
4.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园艺专业不是独立存在的专业,它也是需要其他专业的助推的,其中尤其以外语教学为主,很多园艺专业的参考书等都含有大量的英文,如果学生们难以读懂英文就很难在园艺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而且要是一味的强调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忽略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学生人际交往及应变能力就会相对很低,就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学校要想让学生们有更高层次的提高,就应该在教学模块中夹杂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专业知识,为以后更好的就业垫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平时训练考核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的与岗位对接,提高学校就业率。
总之,学校欲想培养全方面的园艺技术人才,就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莫实行“单条腿发展”的教学模式。对园艺专业课程进行精心的编排,提高教学质量,为园艺专业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与社会更好的对接,以促进他们全方面素质的提高,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8(6).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尚 婧,女,教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