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奋力开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十八大召开至今,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迈向新高度,且依然保持着较快速度、较高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质保量完成,提供了人才基础和不竭动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更高质量、更好效果发展,就要先守正、再創新,必须对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
  一是教育普及度显著提升,综合水平初步进入世界中上水平。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基础上,到了2020年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已经超过98%,对比2012年,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令很多中高收入国家都自叹弗如。同时,学前入学率、高中毛入学率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也超过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线上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都在如火如茶的发展之中,这些都显示出我国教育普及度显著提升,不仅确保了公众受教育的机会,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二是教育质量显著增强。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将素质教育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育环节,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升学率或成绩,为使学生成为社会更需要的人打下基础。同时,建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监督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历史等科目教材的采编、审核,从语文、历史等科目开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使其能够在阳光下成长。三是有效推进教育公平。通过政策倾斜、严格管理、合理配置,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截至2018年初,全国已有超过2300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比例达到全国的80%以上,有效强化了教育公平。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义务教育、重视未来,通过守正创新、加速转型及增强时代感,推动形成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对此,要做到:
  一是要在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加强承担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时期,在此阶段贯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学生未来的立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守正创新、不负使命,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塑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价值取向,并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二是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服务力,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正从大水漫灌式走向高质量发展,对工业生产的质量、效率变革的质量等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培育更多个性化、创造性的人才,为填补未来的人才缺口打好基础。为此,我们要发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重视素质教育、全人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时代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质保量,提供人才基础和不竭动力。三是要推动教育事业转型升级,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到2020年底,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将更加富足,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公平、收入增长、待遇提升等现实问题,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的未来所在,作为老百姓的主要关切,需要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型。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和待遇,并在全社会强化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使教育者得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激励;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使其愿意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作出更多努力和付出,更好回应全社会对“上好学”的殷切期望。
  (责任编辑:李芳)
其他文献
在《关于美的塑造性摹仿》一文中,莫里茨不仅阐述了他的美学观念,还在论述过程中表达了他哲学观和理想世界的建构。 In his article “Plastic Modeling of Beauty,” Morit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网络银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在网络泡沫破灭的日子里,网络银行也陷入了困境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本刊摘编如下:  一、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总体思路  一是贯彻中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其作为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和主线遵循,贯穿文件稿的始终。二是立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