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农业大省河南的新型家庭农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也发挥出了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发展制因还较多,要促进发展,就必须采取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型家庭农场;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30-02
作为近几年才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新型家庭农场将在中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一、农业大省加快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客观必然性和战略意义
新型家庭农场是相对于传统的职工家庭农场而言的,是以家庭经营为基本特征,已达到一定的标准规模,已正式登记注册,并实现了企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和知识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加快发展新型家庭农场,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1.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客观必然性。其一,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便是家庭经营。国内外农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量存在家庭经营形式,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对于当前以及不久的将来,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将仍然是家庭经营,而且它还将成为最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二,发展新型家庭农场能够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国家战略。保障粮食安全有“藏粮于民”、“藏粮于地”等多种形式,就“藏粮于地”而言,藏粮于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生产的粮食家庭农场,能够更好地实现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三,发展新型家庭农场更利于保住农民的土地和利益。新型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实现了保护承包者利益、保护耕地红线和耕作者利益的三重耦合。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相比,农民的土地和利益更容易得到保护。其四,新型家庭农场更易于催生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应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农民。新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其建设者、经营者、继承者都必须是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新型家庭农场应新型职业农民而生而旺的一个基本背景。
2.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战略意义。其一,能够使农业效率得到更大提高。对于新型家庭农场而言,其最终目标也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它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会促进农户提高经济效率,同时也会使得农业效率有很大提高。其二,能够使农业高新技术得到更快推广。正是由于逐利的目的,新型家庭农场在面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些外界信息时,往往变得十分敏感,这种有利的关注也会提高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推广水平,这样一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就会有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其三,能够使适度规模经营得到更好发展。在不改变目前农地制度的前提下,新型家庭农场可以利用合作和租赁的方式,让土地按照一个合适的规模集中到农业技术能手的手里,从而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四,能够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正是因为新型家庭农场的孕育和发展,农户们在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时,一定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同时,政府也会在公共服务设施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其五,能够使农户现代意识不断加强。由于农户思想理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之一。因此农户们在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接触到一些外界新的理念,这就使得农户传统的小农思想逐步淡化,现代意识不断加强,最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业大省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特点和作用
1.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河南新型家庭农场不仅有所起步,而且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13年12月底,河南省登记在册的新型家庭农场已超过4 000家。
2.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其一,新型家庭农场一般是由种植养殖大户演变而成。部分种植养殖大户,通过政府和农业工作人员的引导,扩大规模,发展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形成家庭家场。其二,新型家庭农场一般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而成。通常情况是,哪个地方的土地流转较早较快,哪个地方的新型家庭农场发展就较多较好;哪个地方的土地流转较晚较慢,哪个地方的新型家庭农场发展就较少较差。其三,新型家庭农场一般是创业老板创建的。近几年来,河南不少在外创业成功的老板,纷纷回乡,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利用当地土地和生物资源,形成一批新型家庭农场。
3.新型家庭农场的积极作用。一是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相比,新型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能真正达到既增产、又增效的效果。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新型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民取得了稳定的土地租赁收益;另一方面为当地农村中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临时打工的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三是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家庭農场经营面积远大于传统的家庭经营,在品种选择、技术应用、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跟进。四是提高了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就新型农场主而言,他们大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科技意识以及品牌意识,喜欢研究新品种并将其进行种植养殖等,同时还会利用较为先进的科技知识和优良的农业机械来实现粮食的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农业大省新型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1.发展规划明显缺乏。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科学的专业化发展规划,从而对特定地区怎样发展新型家庭农场做出总体部署。而从全省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地方不仅缺乏宏观规划,而且缺乏微观规划。
2.发展政策存有空白。目前,我省对新型家庭农场在政策、制度层面上尚有不少空白,没有明确具体的扶持内容,致使在出台土地流转和大户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时,新型家庭农场无法享受到惠农政策。
3.发展资金存在不足。由于无法办理土地抵押手续,银行部门也没有相关的信贷政策,河南的新型家庭农场目前所遭遇到的困难绝大多数是融资难问题,直接影响到其发展中的土地流转、大型农机具购置费、固定仓储设施建设等。
4.经营技术相当匮乏。由于新型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是家庭内部成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新型家庭农场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科技服务水平和市场营销策略,都不能完全适应农场的规模经营。
四、农业大省加快新型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措施
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另一方面,要引导、督促各个新型家庭农场做好微观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要点。
2.落实完善的支持措施。各地的政府部门有责任给予新型家庭农场相应的指导,专门为其定制在金融、信贷、保险、财政、税收以及用地等方面的优惠的政策。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新型家庭农场的相关项目适当倾斜,用奖励代替补贴等方法来帮助其进行土地流转活动,比如对那些种植粮食的新型家庭农场提供更大程度上的支持,从而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3.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应尽快出台对新型家庭农场的专门资金扶持政策。比如,设立新型家庭农场生产补贴,按种粮规模进行分类补贴;设立新型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基础设施投入项目也要优先安排新型家庭农场承建;提高新型家庭农场购机补贴标准,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家庭农场实行储运补贴,降低粮食运输和储藏成本等。
4.优化农业科技的服务质量。一方面,培养农场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开阔科技视野和眼界,成为合格的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引导新型家庭农场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联系,着力解决农业科技的供求衔接问题,做到供求一致,既不脱节,又不“两张皮”。
参考文献:
[1] 李铜山,刘清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评述[J].中州学刊,2013,(3).
[2] 许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培育研究[J].学术论坛,2014,(1).
[3] 杨大蓉.基于国外经验的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4,(1).
[责任编辑 刘娇娇]
关键词:新型家庭农场;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30-02
作为近几年才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新型家庭农场将在中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一、农业大省加快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客观必然性和战略意义
新型家庭农场是相对于传统的职工家庭农场而言的,是以家庭经营为基本特征,已达到一定的标准规模,已正式登记注册,并实现了企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和知识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加快发展新型家庭农场,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1.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客观必然性。其一,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便是家庭经营。国内外农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量存在家庭经营形式,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对于当前以及不久的将来,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将仍然是家庭经营,而且它还将成为最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二,发展新型家庭农场能够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国家战略。保障粮食安全有“藏粮于民”、“藏粮于地”等多种形式,就“藏粮于地”而言,藏粮于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生产的粮食家庭农场,能够更好地实现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三,发展新型家庭农场更利于保住农民的土地和利益。新型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实现了保护承包者利益、保护耕地红线和耕作者利益的三重耦合。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相比,农民的土地和利益更容易得到保护。其四,新型家庭农场更易于催生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应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农民。新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其建设者、经营者、继承者都必须是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新型家庭农场应新型职业农民而生而旺的一个基本背景。
2.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战略意义。其一,能够使农业效率得到更大提高。对于新型家庭农场而言,其最终目标也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它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会促进农户提高经济效率,同时也会使得农业效率有很大提高。其二,能够使农业高新技术得到更快推广。正是由于逐利的目的,新型家庭农场在面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些外界信息时,往往变得十分敏感,这种有利的关注也会提高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推广水平,这样一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就会有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其三,能够使适度规模经营得到更好发展。在不改变目前农地制度的前提下,新型家庭农场可以利用合作和租赁的方式,让土地按照一个合适的规模集中到农业技术能手的手里,从而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四,能够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正是因为新型家庭农场的孕育和发展,农户们在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时,一定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同时,政府也会在公共服务设施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其五,能够使农户现代意识不断加强。由于农户思想理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之一。因此农户们在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接触到一些外界新的理念,这就使得农户传统的小农思想逐步淡化,现代意识不断加强,最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业大省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特点和作用
1.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河南新型家庭农场不仅有所起步,而且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13年12月底,河南省登记在册的新型家庭农场已超过4 000家。
2.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其一,新型家庭农场一般是由种植养殖大户演变而成。部分种植养殖大户,通过政府和农业工作人员的引导,扩大规模,发展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形成家庭家场。其二,新型家庭农场一般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而成。通常情况是,哪个地方的土地流转较早较快,哪个地方的新型家庭农场发展就较多较好;哪个地方的土地流转较晚较慢,哪个地方的新型家庭农场发展就较少较差。其三,新型家庭农场一般是创业老板创建的。近几年来,河南不少在外创业成功的老板,纷纷回乡,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利用当地土地和生物资源,形成一批新型家庭农场。
3.新型家庭农场的积极作用。一是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相比,新型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能真正达到既增产、又增效的效果。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新型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民取得了稳定的土地租赁收益;另一方面为当地农村中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临时打工的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三是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家庭農场经营面积远大于传统的家庭经营,在品种选择、技术应用、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跟进。四是提高了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就新型农场主而言,他们大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科技意识以及品牌意识,喜欢研究新品种并将其进行种植养殖等,同时还会利用较为先进的科技知识和优良的农业机械来实现粮食的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农业大省新型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1.发展规划明显缺乏。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科学的专业化发展规划,从而对特定地区怎样发展新型家庭农场做出总体部署。而从全省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地方不仅缺乏宏观规划,而且缺乏微观规划。
2.发展政策存有空白。目前,我省对新型家庭农场在政策、制度层面上尚有不少空白,没有明确具体的扶持内容,致使在出台土地流转和大户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时,新型家庭农场无法享受到惠农政策。
3.发展资金存在不足。由于无法办理土地抵押手续,银行部门也没有相关的信贷政策,河南的新型家庭农场目前所遭遇到的困难绝大多数是融资难问题,直接影响到其发展中的土地流转、大型农机具购置费、固定仓储设施建设等。
4.经营技术相当匮乏。由于新型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是家庭内部成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新型家庭农场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科技服务水平和市场营销策略,都不能完全适应农场的规模经营。
四、农业大省加快新型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措施
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另一方面,要引导、督促各个新型家庭农场做好微观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要点。
2.落实完善的支持措施。各地的政府部门有责任给予新型家庭农场相应的指导,专门为其定制在金融、信贷、保险、财政、税收以及用地等方面的优惠的政策。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新型家庭农场的相关项目适当倾斜,用奖励代替补贴等方法来帮助其进行土地流转活动,比如对那些种植粮食的新型家庭农场提供更大程度上的支持,从而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3.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应尽快出台对新型家庭农场的专门资金扶持政策。比如,设立新型家庭农场生产补贴,按种粮规模进行分类补贴;设立新型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基础设施投入项目也要优先安排新型家庭农场承建;提高新型家庭农场购机补贴标准,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家庭农场实行储运补贴,降低粮食运输和储藏成本等。
4.优化农业科技的服务质量。一方面,培养农场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开阔科技视野和眼界,成为合格的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引导新型家庭农场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联系,着力解决农业科技的供求衔接问题,做到供求一致,既不脱节,又不“两张皮”。
参考文献:
[1] 李铜山,刘清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评述[J].中州学刊,2013,(3).
[2] 许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培育研究[J].学术论坛,2014,(1).
[3] 杨大蓉.基于国外经验的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4,(1).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