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各项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各项需求也随之增多,为了提高建筑质量、扩展建筑用途,在建筑工程领域对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标准、施工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也越来越多,这无疑就对当今的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但是我们知道,工程的管理工作都是由人在处理,所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进行妥善处理,那么就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工程项目单位以及建筑所有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害。所以,研究更科学、更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方法,更好、更快的应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是每个企业值得探索的问题。文中分析了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案例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管理人员是被动的开展管理工作,对于各种施工问题的出现没有提前预判、提前防治的意识,只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在出现问题后才开始想办法解决,缺乏对问题产生的危机意识;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而是不断的权衡项目的经济利益,这就很容易为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三是一般来说工程建设的进度安排都较为紧密,这就给施工方造成了较高的工作压力,导致工程管理人员的大多数精力都用在了推动施工进度上,而忽视了具体的管理工作,从而使管理工作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1.2 管理方式较为陈旧缺乏创新
当前仍然有较多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没有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标准,只是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开展管理工作,使得管理效果不佳;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落后,很多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资料、文件没有全面的信息化,导致资料缺失的问题常常出现,而且也无法通过信息技术对工程施工进行数据分析;三是有些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还停留在问题发生之后,缺乏对整个工程所有的施工过程进行无死角管理方式。
1.3 管理机制存在较多漏洞
管理机制中所存在的漏洞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企业在施工前对于工程的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出一个妥善、严密的管理机制,各个工作区域负责人的权责不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常常不知道应该由谁负责解决,从而降低施工效率,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也没有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考核机制,使得工程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4 工程进度情况不够明晰
造成工程进度情况不明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项目开工前,没有对项目现场的各项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导致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突发的自然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进度;二是在项目开工前没有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施工计划,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进展速度进行预估规定,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较为盲目,缺乏清晰的目的性。
1.5 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缺位
部分项目在开工前,没有制定出符合当地政策的施工管理细则,导致工程进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工作准则。另外,某些监理单位也没有认真履行好监管职责,对工程中某些环节的施工工艺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准确的把控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应对策略
2.1 对所有建筑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所有的施工环节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所以,能否对工程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决定着该工程管理效果的好坏。所以,要想提高工程管理效果,就要对其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所有技术人员按照技术等级进行分类,根据各个工程的具体建设需求,安排相應等级的技术人员,确保各个工程环节中都有专业能力够强、施工经验够丰富的技术人员;二是工程管理人员数量要保持充足,具体的管理人员数量安排可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分配,防止工程中管理人员数目过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要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影响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力度。要制定出合理、专业内容充足的培训计划,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2.2 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架构
优化管理体系架构,就是要让所有工程建设相关单位都要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来,各部门之间加强工作沟通力度,围绕着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这一统一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一是要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确保整个工程项目中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按照制度的规定开展;二是监理单位的工作要做到对整个工程所有环节、所有部分都全覆盖,保证监理效果;三是在开展监管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这样才能更加直观、快速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漏洞,同时在制定应对方案时也要让相关部门都参与进来,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保证管理效果。
2.3 增加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
只有做好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过程管理,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对此,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在施工的监管工作中,引入BIM技术,对工程进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数据等信息进行全面、快速的收集,并建立数据模型,模拟出全部的施工过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预判,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二是根据工程进行的实际情况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2.4 增加技术人员专业能力
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监管工作能否落实到位,所以在工程建设中,要提高对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所以,监理单位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让监理工作人员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程建设环节中去。
2.5 继续优化监管体系组织架构
为了确保监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工程质量,在项目开工前就要建设一个全面、科学的监管体系,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需求,在监管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重点环节适当偏移,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进行一定频率的抽查,对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判,全面掌握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的质量情况,增强监管能力,保证工程质量。
总结:
由文中可以看出,在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管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决定着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工程成本能否在范围内维持。所以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形成良好的工程管理工作意识,掌握科学可行的工程管理方法,将工程的管理工作覆盖到整个施工过程的所有环节中,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文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00(011):236-237.
[2]刘显强.关于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330.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管理人员是被动的开展管理工作,对于各种施工问题的出现没有提前预判、提前防治的意识,只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在出现问题后才开始想办法解决,缺乏对问题产生的危机意识;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而是不断的权衡项目的经济利益,这就很容易为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三是一般来说工程建设的进度安排都较为紧密,这就给施工方造成了较高的工作压力,导致工程管理人员的大多数精力都用在了推动施工进度上,而忽视了具体的管理工作,从而使管理工作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1.2 管理方式较为陈旧缺乏创新
当前仍然有较多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没有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标准,只是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开展管理工作,使得管理效果不佳;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落后,很多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资料、文件没有全面的信息化,导致资料缺失的问题常常出现,而且也无法通过信息技术对工程施工进行数据分析;三是有些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还停留在问题发生之后,缺乏对整个工程所有的施工过程进行无死角管理方式。
1.3 管理机制存在较多漏洞
管理机制中所存在的漏洞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企业在施工前对于工程的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出一个妥善、严密的管理机制,各个工作区域负责人的权责不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常常不知道应该由谁负责解决,从而降低施工效率,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也没有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考核机制,使得工程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4 工程进度情况不够明晰
造成工程进度情况不明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项目开工前,没有对项目现场的各项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导致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突发的自然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进度;二是在项目开工前没有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施工计划,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进展速度进行预估规定,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较为盲目,缺乏清晰的目的性。
1.5 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缺位
部分项目在开工前,没有制定出符合当地政策的施工管理细则,导致工程进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工作准则。另外,某些监理单位也没有认真履行好监管职责,对工程中某些环节的施工工艺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准确的把控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应对策略
2.1 对所有建筑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所有的施工环节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所以,能否对工程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决定着该工程管理效果的好坏。所以,要想提高工程管理效果,就要对其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所有技术人员按照技术等级进行分类,根据各个工程的具体建设需求,安排相應等级的技术人员,确保各个工程环节中都有专业能力够强、施工经验够丰富的技术人员;二是工程管理人员数量要保持充足,具体的管理人员数量安排可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分配,防止工程中管理人员数目过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要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影响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力度。要制定出合理、专业内容充足的培训计划,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2.2 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架构
优化管理体系架构,就是要让所有工程建设相关单位都要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来,各部门之间加强工作沟通力度,围绕着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这一统一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一是要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确保整个工程项目中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按照制度的规定开展;二是监理单位的工作要做到对整个工程所有环节、所有部分都全覆盖,保证监理效果;三是在开展监管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这样才能更加直观、快速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漏洞,同时在制定应对方案时也要让相关部门都参与进来,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保证管理效果。
2.3 增加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
只有做好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过程管理,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对此,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在施工的监管工作中,引入BIM技术,对工程进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数据等信息进行全面、快速的收集,并建立数据模型,模拟出全部的施工过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预判,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二是根据工程进行的实际情况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2.4 增加技术人员专业能力
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监管工作能否落实到位,所以在工程建设中,要提高对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所以,监理单位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让监理工作人员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程建设环节中去。
2.5 继续优化监管体系组织架构
为了确保监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工程质量,在项目开工前就要建设一个全面、科学的监管体系,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需求,在监管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重点环节适当偏移,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进行一定频率的抽查,对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判,全面掌握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的质量情况,增强监管能力,保证工程质量。
总结:
由文中可以看出,在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管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决定着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工程成本能否在范围内维持。所以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形成良好的工程管理工作意识,掌握科学可行的工程管理方法,将工程的管理工作覆盖到整个施工过程的所有环节中,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文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00(011):236-237.
[2]刘显强.关于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