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变迁的普遍存在,可以用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这三个动态过程来解释。其中,空间化与媒介融合有着极大的关联度。通过联系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分析空间化在媒介融合领域的延伸。文章围绕媒介形式、权力结构、空间与时间这三点构建联系,以期从全新的视角解读媒介融合这一潮流趋势。
关键词:媒介形式;权力结构;空间化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我们的任何延伸都会在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种新的尺度打破了世界原有的平衡,于是我们通过变革以谋求新的平衡。空间化延伸亦是如此。空间化一词是由社会理论家亨利·勒菲弗提出的,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一、媒介形式融合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一般而言,我们只对媒介所搭载的内容颇为重视,却忽视了形式本身具有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发展,读者对传统媒体提出新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发展困境。我们不否认内容的重要作用,却也开始重视媒介形式的新颖性。
在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网络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第五媒体与其他媒体的融合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将视觉与听觉相统一,这种感知的结合在麦克卢汉看来,有助于大众的深度卷入。第二阶段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报网互动的形式。网络使用报纸真实准确的新闻内容,报纸搭载网络迅速便捷的传播渠道,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在第三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媒体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朱海松认为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2]。苹果、小米、华为等公司的发展让手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根据《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人。[3]这一事实让众多媒体公司转向关注手机客户端的研发,央视新闻、凤凰新闻等客户端的开发就是例证。
媒介具有商业属性,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对企业集中形式的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媒体行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目前尚处于形式上融合的阶段,但这已然带给受众不同于以往的感受。依托习主席为媒介融合未来发展指明的方向,我们静待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的出现。
二、权力结构融合
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媒体具有“第四权力”的地位,我国的新闻媒体受党领导,是国家上情下达的重要沟通渠道。在新闻媒体的权力结构中,媒体所有权归党和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分布形态和对其融资的政策支持。
按照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资源的方式,我国媒体行业的分布形态呈四纵四横的“井”字结构。四纵指中央、省、地/市、县的行政级次,四横指一省一报业集团、一广电集团的划分模式,这些媒体集团均由地方党委和政府进行管理。这种条块化分割的布局形态筑成了极为森严的行政壁垒,使得媒体资源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优化配置,因而形成的地方垄断和行业垄断使得跨媒介融合极为困难,也使得媒体行业发展呈现东中西部、城市与农村、中心大城市与大中小城市的不平衡分布形态。
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产业的深化改革,国家提出转企改制的方针政策,这同样适用于传媒行业。2014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两个文件。两个《规定》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发展。《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要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传媒产业在内的文化事业转企。《规定》还提出,如果条件具备,还应“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4]。借助转企改制的历史机遇,传媒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中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在2013年达8902.4亿元,预计到201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传媒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依照我国国情,新闻媒体的所有权必须归党和国家所有,这不容动摇。
三、空间时间融合
媒介融合如何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外乎要组建新的空间,并以时间消灭空间。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是媒介融合空间化的关键所在。在媒介融合下,随着新的媒体发布平台的出现而产生了诸如网络新闻、手机新闻、电子报纸、数字化电视等新兴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易信、陌陌等自媒体。这些新事物的产生和运转构建出了一个新空间,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因此淘汰了实体空间。
2014年10月15日,西安交大副校长换届。这一新闻从最初见报,经由媒体扩散而生发出各种质疑,直到最后澄清事实,历时仅3天左右。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最为迅速的是网络媒体,并将这一新闻扩散到全国各地,且读者的互动参与也多以网络为平台。这一消息都不存在于实体空间中,只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里扩散传播。这种省时、省力的新闻传播方式恰是在媒介融合下,通过互联网技术组织起互动交流新空间,并以高效化时间消灭实体空间的一个例证。
媒介融合形式多样,权力归属于党和国家,互联网技术和全球一体化发展推动着新空间的建立,高效化时间消灭实体空间,这正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空间化在媒介融合中的延伸表现。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J].复旦大学学报.2014.
[4]童兵.抓住经营性传媒转企改制的历史机遇[N].新闻与写作.2014.7.
[5]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孟菲,女,民族汉,山西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媒介形式;权力结构;空间化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我们的任何延伸都会在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种新的尺度打破了世界原有的平衡,于是我们通过变革以谋求新的平衡。空间化延伸亦是如此。空间化一词是由社会理论家亨利·勒菲弗提出的,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一、媒介形式融合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一般而言,我们只对媒介所搭载的内容颇为重视,却忽视了形式本身具有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发展,读者对传统媒体提出新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发展困境。我们不否认内容的重要作用,却也开始重视媒介形式的新颖性。
在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网络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第五媒体与其他媒体的融合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将视觉与听觉相统一,这种感知的结合在麦克卢汉看来,有助于大众的深度卷入。第二阶段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报网互动的形式。网络使用报纸真实准确的新闻内容,报纸搭载网络迅速便捷的传播渠道,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在第三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媒体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朱海松认为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2]。苹果、小米、华为等公司的发展让手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根据《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人。[3]这一事实让众多媒体公司转向关注手机客户端的研发,央视新闻、凤凰新闻等客户端的开发就是例证。
媒介具有商业属性,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对企业集中形式的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媒体行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目前尚处于形式上融合的阶段,但这已然带给受众不同于以往的感受。依托习主席为媒介融合未来发展指明的方向,我们静待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的出现。
二、权力结构融合
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媒体具有“第四权力”的地位,我国的新闻媒体受党领导,是国家上情下达的重要沟通渠道。在新闻媒体的权力结构中,媒体所有权归党和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分布形态和对其融资的政策支持。
按照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资源的方式,我国媒体行业的分布形态呈四纵四横的“井”字结构。四纵指中央、省、地/市、县的行政级次,四横指一省一报业集团、一广电集团的划分模式,这些媒体集团均由地方党委和政府进行管理。这种条块化分割的布局形态筑成了极为森严的行政壁垒,使得媒体资源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优化配置,因而形成的地方垄断和行业垄断使得跨媒介融合极为困难,也使得媒体行业发展呈现东中西部、城市与农村、中心大城市与大中小城市的不平衡分布形态。
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产业的深化改革,国家提出转企改制的方针政策,这同样适用于传媒行业。2014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两个文件。两个《规定》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发展。《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要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传媒产业在内的文化事业转企。《规定》还提出,如果条件具备,还应“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4]。借助转企改制的历史机遇,传媒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中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在2013年达8902.4亿元,预计到201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传媒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依照我国国情,新闻媒体的所有权必须归党和国家所有,这不容动摇。
三、空间时间融合
媒介融合如何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外乎要组建新的空间,并以时间消灭空间。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是媒介融合空间化的关键所在。在媒介融合下,随着新的媒体发布平台的出现而产生了诸如网络新闻、手机新闻、电子报纸、数字化电视等新兴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易信、陌陌等自媒体。这些新事物的产生和运转构建出了一个新空间,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因此淘汰了实体空间。
2014年10月15日,西安交大副校长换届。这一新闻从最初见报,经由媒体扩散而生发出各种质疑,直到最后澄清事实,历时仅3天左右。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最为迅速的是网络媒体,并将这一新闻扩散到全国各地,且读者的互动参与也多以网络为平台。这一消息都不存在于实体空间中,只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里扩散传播。这种省时、省力的新闻传播方式恰是在媒介融合下,通过互联网技术组织起互动交流新空间,并以高效化时间消灭实体空间的一个例证。
媒介融合形式多样,权力归属于党和国家,互联网技术和全球一体化发展推动着新空间的建立,高效化时间消灭实体空间,这正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空间化在媒介融合中的延伸表现。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J].复旦大学学报.2014.
[4]童兵.抓住经营性传媒转企改制的历史机遇[N].新闻与写作.2014.7.
[5]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孟菲,女,民族汉,山西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