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房屋建筑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在现代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的安全耐久性。文章探讨了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了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控制,从而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关键词 房屋建筑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C20~C40,在这个范围内再选用混凝土;另外,基础的配筋不仅要满足科学的构造要求及承受能力,还要根据大体积的混凝土配比方法来增加相应承受由水热化引起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的钢筋,用钢筋来控制裂缝的产生。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采用钢模板、木模板或钢木混合模板,每种模板都有自身的一些优势。钢模板有利于混凝土的保温,可以根据温度控制的要求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木模板也可做为保温材料来使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还要先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预算,以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现裂缝。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准备
1、水泥的选择
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而来选择使用水泥。一般来说,内部混凝土多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但是要注意的是,中热硅酸盐水泥中需要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而对于外部混凝土来说,一般应该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它具有抗裂性能好,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等特性。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掺加粉煤灰
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来代替水泥,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更有利于施工操作。在混凝土工程中,应该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掺入粉煤,一般将掺入量控制在15%—20%。
3、骨料选择
粗骨料宜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连续级配骨料配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用量,达到相应的强度,使混凝土均匀、易密实;而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裂性能。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通过试验表明每立方混凝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20—25kg,通常,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kg水泥,在绝热温升中,温度就会降低1℃。
4、优化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要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要进行反复试验,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后选出比较合适的配合比。
三、混凝土的运输
1、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较小,以免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离析和沁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要使用串筒浇筑,尤应控制拌合物的塌落度。
2、输送管道的配管线路最短,管道中尽量少采用弯管和软管,要避免使用弯度过大的弯头,管道末端活动软管弯曲不得超过180°,不要出现扭曲。另外,
泵机出口必须要有一定长度的水平管,然后再接弯头,转向垂直运输,垂直管与水平管长度之比最好是2:1。
3、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充满料斗,料斗内混凝土面最低不得低于料斗口 20cm。保证连续供应混凝土,这样才能使泵送连续进行,以防止出现停歇的情况。一旦出现不能连续供料的状况,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证连续泵送。如果发生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情况,泵机也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合,之后再泵入管道,同时开支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4转,防止混凝土离析。
四、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方法
将混凝土运至到现场后,应该及时进行浇筑,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出现浇筑困难时,就要二次加水拌合使用。我们所采用的办法是浇筑时采用全面分层,当第一层面浇筑全部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还未初凝,就要接着浇筑第二层,进行的是逐层连续浇筑;同时也可以分段分层,这时就要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按照次顺序以此向前浇筑其它各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斜面分层,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此种浇筑方法更适合于应用在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下,并保证浇筑时斜面坡度不大于1/3。
2、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項
浇筑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应该先浇筑,之后再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一旦发现模板有变形、位移的问题,就必须要停止浇筑才行,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对于楼梯混凝土宜自下而上连续浇筑完成,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五、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治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混凝土裂缝。对于这个问题,在发生后该如何治理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第一,建筑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的相关技术及设计意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遵守施工规则和设计要求。如果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缝,那么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理。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应该从实际出来选择出具体的应对方法,这样才更为安全、可靠。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仍不可忽视,要坚持做到简单修补,符合经济原则。对于处理过后的裂缝,要保证不能影响原有的整体性、抗渗性、承载力等技术参数。此外,应该避免发生一些人为损害结构的问题,避免大补、大改,以保持原结构的整体性。
当前我们普遍使用的治理裂缝方法有以下三种:
1、注入法
当出现混凝土裂缝时,最难修补的就是那种窄且深的裂缝,这时要采取向混凝土内部注入修补材料的方法来解决。可以将注入法分为增强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外部粘贴钢板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等几种。
2、填充法
出现较宽裂缝时,所采用的是普通的填充法来进行构建,也就是将修补材料直接铺盖混凝土裂缝上。
3、表面修补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较窄的裂缝修补,一般对于修补混凝土表面美观以及提高耐久性时使用。
六、参考文献
【1】李波《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变化发展分析》[J],《科技风》2013年06期第87页。
【2】马守才《试论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企业导报》2011年06期第107页。
【3】张跃河《浅谈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5期第118页。
关键词 房屋建筑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C20~C40,在这个范围内再选用混凝土;另外,基础的配筋不仅要满足科学的构造要求及承受能力,还要根据大体积的混凝土配比方法来增加相应承受由水热化引起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的钢筋,用钢筋来控制裂缝的产生。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采用钢模板、木模板或钢木混合模板,每种模板都有自身的一些优势。钢模板有利于混凝土的保温,可以根据温度控制的要求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木模板也可做为保温材料来使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还要先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预算,以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现裂缝。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准备
1、水泥的选择
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而来选择使用水泥。一般来说,内部混凝土多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但是要注意的是,中热硅酸盐水泥中需要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而对于外部混凝土来说,一般应该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它具有抗裂性能好,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等特性。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掺加粉煤灰
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来代替水泥,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更有利于施工操作。在混凝土工程中,应该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掺入粉煤,一般将掺入量控制在15%—20%。
3、骨料选择
粗骨料宜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连续级配骨料配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用量,达到相应的强度,使混凝土均匀、易密实;而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裂性能。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通过试验表明每立方混凝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20—25kg,通常,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kg水泥,在绝热温升中,温度就会降低1℃。
4、优化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要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要进行反复试验,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后选出比较合适的配合比。
三、混凝土的运输
1、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较小,以免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离析和沁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要使用串筒浇筑,尤应控制拌合物的塌落度。
2、输送管道的配管线路最短,管道中尽量少采用弯管和软管,要避免使用弯度过大的弯头,管道末端活动软管弯曲不得超过180°,不要出现扭曲。另外,
泵机出口必须要有一定长度的水平管,然后再接弯头,转向垂直运输,垂直管与水平管长度之比最好是2:1。
3、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充满料斗,料斗内混凝土面最低不得低于料斗口 20cm。保证连续供应混凝土,这样才能使泵送连续进行,以防止出现停歇的情况。一旦出现不能连续供料的状况,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证连续泵送。如果发生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情况,泵机也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合,之后再泵入管道,同时开支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4转,防止混凝土离析。
四、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方法
将混凝土运至到现场后,应该及时进行浇筑,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出现浇筑困难时,就要二次加水拌合使用。我们所采用的办法是浇筑时采用全面分层,当第一层面浇筑全部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还未初凝,就要接着浇筑第二层,进行的是逐层连续浇筑;同时也可以分段分层,这时就要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按照次顺序以此向前浇筑其它各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斜面分层,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此种浇筑方法更适合于应用在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下,并保证浇筑时斜面坡度不大于1/3。
2、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項
浇筑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应该先浇筑,之后再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一旦发现模板有变形、位移的问题,就必须要停止浇筑才行,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对于楼梯混凝土宜自下而上连续浇筑完成,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五、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治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混凝土裂缝。对于这个问题,在发生后该如何治理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第一,建筑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的相关技术及设计意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遵守施工规则和设计要求。如果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缝,那么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理。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应该从实际出来选择出具体的应对方法,这样才更为安全、可靠。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仍不可忽视,要坚持做到简单修补,符合经济原则。对于处理过后的裂缝,要保证不能影响原有的整体性、抗渗性、承载力等技术参数。此外,应该避免发生一些人为损害结构的问题,避免大补、大改,以保持原结构的整体性。
当前我们普遍使用的治理裂缝方法有以下三种:
1、注入法
当出现混凝土裂缝时,最难修补的就是那种窄且深的裂缝,这时要采取向混凝土内部注入修补材料的方法来解决。可以将注入法分为增强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外部粘贴钢板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等几种。
2、填充法
出现较宽裂缝时,所采用的是普通的填充法来进行构建,也就是将修补材料直接铺盖混凝土裂缝上。
3、表面修补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较窄的裂缝修补,一般对于修补混凝土表面美观以及提高耐久性时使用。
六、参考文献
【1】李波《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变化发展分析》[J],《科技风》2013年06期第87页。
【2】马守才《试论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企业导报》2011年06期第107页。
【3】张跃河《浅谈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5期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