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容的调控
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文章教学为主,而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倘若不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控,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本人在听课中就发现,有些老师侃侃而讲的内容,恰恰是学生已经懂了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而那些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或者自己领会不深理解不透的地方,老师反倒不讲了;
或者本来想讲一讲没有时问讲了,这种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矛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重敲;温故知新,深入拓展。要达到这个水准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始终保持“和谐共振”,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法的调控
教法调控艺术水平高低是关系到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教法生动、新颖,不仅可吸引学生,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教法不断变化与更新,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1.导语的调控。一个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问里,清楚地了解到这节课要讲的是什么,它的目的要求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机器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动起来。
比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我首先把马克思的名句“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写在小黑板上,由学生集体朗渎。然后告诉他们:“要形象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读一读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启发学生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2.语言的调控。教师语言是传授知识、引导思维、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最基本手段,是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因素,是丰富的理性信息和蕴藏的潜在信息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因此,教师语言应该准确精当、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因为教师只有用准确无误、一语破的的教学语言,有层次地表述信息,才能使学生听起来不会走神;只有用引而不发的语言,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师语言还必须富有磁性魅力。因为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疾缓能调动学生听谋的兴趣,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为教学所创造的优美情境所陶醉,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但是,教师不可一味地追求华丽的语言,大量地堆砌与课文不大相关的词藻,也不可因“灵感”来了,一发不可收。因为那样,教师的“积极性”会填满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才气”会抑制学生的创造灵气。
3.提问的调控。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钥匙。如何把问题设计得恰当有力,使之成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决非一日之功。那么,怎样才能调控好这一手段呢?笔者认为,首先问题要难易适中,即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太难,学生望而生畏,百思不解,抑制探索的积极性。太易,学生不假思索,随意回答,课堂上大合唱一番,貌似活跃,却没有韵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懒于动脑,导致思维松懈。其次,所提问题要适度。
提问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余地,提问就失去了意义。反之,提问过少,就难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其参与意识,也就犯了“满堂灌”教学之大忌。此外,提问还要注意优差生兼顾,使其各有所得,共同提高,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板书的调控。板书是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缩微教案,它能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板书有法,必须遵循“少而精、虚实结合、布局合理、正确工整”的原则,不能“多”书,不能“无”书,只能“精”书,书在点子上,如刘国正先生所言:板书要“醒目”、“悦目”,“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无定法。不同课文、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板书样式。就是同一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板书,都要突出其知识性、启发性、形象性。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用板书调控教学,服务教学。
三、教态的调控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充分看到,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对学生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教态的适度变化在教学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具体来说,教师的情感、声音、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又常常是教学口语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难发现他们总是满面春风走上讲台,之后眼观全班学生,用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始讲课。
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微笑地注视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眼神里流露出鼓励的光芒,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融洽的师生情谊。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节奏的变化,他们的面部表情、目光、声调都在变化,再辅之以得体的动作、适宜的停顿,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情趣盎然。
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教态的变化来调控教学。值得一提的是:教态变化要适度,要不文不火,浓淡相宜。因为教学毕竟不是表演,情态过旺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足又只能是死水微澜,没有生气。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非语言行为的调控作用,要认真掌握好教态变化的分寸,做到言教身教并重。
(河南省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文章教学为主,而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倘若不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控,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本人在听课中就发现,有些老师侃侃而讲的内容,恰恰是学生已经懂了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而那些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或者自己领会不深理解不透的地方,老师反倒不讲了;
或者本来想讲一讲没有时问讲了,这种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矛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重敲;温故知新,深入拓展。要达到这个水准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始终保持“和谐共振”,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法的调控
教法调控艺术水平高低是关系到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教法生动、新颖,不仅可吸引学生,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教法不断变化与更新,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1.导语的调控。一个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问里,清楚地了解到这节课要讲的是什么,它的目的要求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机器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动起来。
比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我首先把马克思的名句“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写在小黑板上,由学生集体朗渎。然后告诉他们:“要形象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读一读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启发学生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2.语言的调控。教师语言是传授知识、引导思维、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最基本手段,是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因素,是丰富的理性信息和蕴藏的潜在信息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因此,教师语言应该准确精当、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因为教师只有用准确无误、一语破的的教学语言,有层次地表述信息,才能使学生听起来不会走神;只有用引而不发的语言,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师语言还必须富有磁性魅力。因为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疾缓能调动学生听谋的兴趣,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为教学所创造的优美情境所陶醉,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但是,教师不可一味地追求华丽的语言,大量地堆砌与课文不大相关的词藻,也不可因“灵感”来了,一发不可收。因为那样,教师的“积极性”会填满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才气”会抑制学生的创造灵气。
3.提问的调控。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钥匙。如何把问题设计得恰当有力,使之成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决非一日之功。那么,怎样才能调控好这一手段呢?笔者认为,首先问题要难易适中,即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太难,学生望而生畏,百思不解,抑制探索的积极性。太易,学生不假思索,随意回答,课堂上大合唱一番,貌似活跃,却没有韵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懒于动脑,导致思维松懈。其次,所提问题要适度。
提问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余地,提问就失去了意义。反之,提问过少,就难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其参与意识,也就犯了“满堂灌”教学之大忌。此外,提问还要注意优差生兼顾,使其各有所得,共同提高,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板书的调控。板书是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缩微教案,它能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板书有法,必须遵循“少而精、虚实结合、布局合理、正确工整”的原则,不能“多”书,不能“无”书,只能“精”书,书在点子上,如刘国正先生所言:板书要“醒目”、“悦目”,“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无定法。不同课文、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板书样式。就是同一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板书,都要突出其知识性、启发性、形象性。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用板书调控教学,服务教学。
三、教态的调控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充分看到,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对学生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教态的适度变化在教学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具体来说,教师的情感、声音、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又常常是教学口语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难发现他们总是满面春风走上讲台,之后眼观全班学生,用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始讲课。
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微笑地注视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眼神里流露出鼓励的光芒,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融洽的师生情谊。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节奏的变化,他们的面部表情、目光、声调都在变化,再辅之以得体的动作、适宜的停顿,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情趣盎然。
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教态的变化来调控教学。值得一提的是:教态变化要适度,要不文不火,浓淡相宜。因为教学毕竟不是表演,情态过旺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足又只能是死水微澜,没有生气。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非语言行为的调控作用,要认真掌握好教态变化的分寸,做到言教身教并重。
(河南省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