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电气设备故障的规律,分析目前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常用的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方式,并提出了几点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并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配合,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故障进行检查和维修管理,就会引发更大的故障,影响正常生产,甚至是严重的安全事故。
2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现状
2.1电气设备的故障规律分析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且一般处于长期工作状态,在高负荷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难免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由于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的不同时期,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和种类有所不同,总结起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分为早期故障、偶发故障和耗损故障三个阶段。一是在电气设备使用和运行的初期,由于其本身质量和使用环境的问题,其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且故障种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故障原因主要与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关系;二是在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阶段,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和故障种类逐渐趋于平稳,且故障概率较低,此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故障概率和种类主要与日常维修和保养有关系;三是在接近电气设备的使用期限时,由于其经常长期运行,电气设备的磨损和绝缘老化现象严重,所以此阶段的故障概率较高[1]。
2.2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中,一是存在维修模式相对落后,与现代化生产要求脱节的问题。在企业中普遍采用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定期维修为主,配以事后维修,通常是在系统停机大修时顺便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在小修时对电气设备局部进行配件更换或保养,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维修,此种维修管理模式容易出现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影响正常的生产,还容易引发其他安全事故;二是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部门,通常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工类人员较多,而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较少,在日常的工作中通常以工作经验为主,而缺少对电气设备原理和故障原因的研究和分析,只是简单的对故障进行排除,而无法做到对故障的有效预防,其维修管理方法和技术也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其维修管理水平较低;三是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许多企业制定了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但是缺少具体的维修管理方案,或者是没有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制度和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使得相关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3电气设备的维修方式
3.1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又叫改善性维修,就是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再对其进行维修的方式,此种维修方式历史悠久,应用也最为广泛,但是事后维修模式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当电气设备的故障已经发生才采取专业的技术检测手段进行故障部位和原因的检测,并进行故障处理,会影响设备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故障已经发生还可能会导致其他更大的故障发生,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2]。
3.2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又叫计划性维修,就是针对电气设备制定定期维修計划,定期对电气设备或局部进行维修。此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地应用,目前的应用范围也较广,可以有效排查和发现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预防故障的发生,但是定期维修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电气设备在不同的使用阶段和频率下故障率有所不同,而采用同样的维修计划则有可能导致设备使用前期维修过剩和后期的维修不足的问题。
3.3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又叫间接性维修,是一种新兴的电气设备维修模式,就是采用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的手段,对其进行动态持续性的监测,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维修处理,防止故障扩大而影响正常生产。此种方法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对运行状态下电气设备的各种参数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如电气设备的温度、振动情况、电流、电压等,并配合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的检测,将日常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由其进行分析和诊断,并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可以有效避免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的问题。
4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策略
4.1健全电气设备维系管理相关制度
制定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并根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电气设备维修方案,包括维修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以及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内容,制定维修目标等,将设备维修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岗位和作业过程中,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电气设备维修情况和维修技术的进步,不斷对制度和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要做到与时俱进、保持科学性。此外要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以维修管理目标作为考核基础,对目标完成度高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而对于目标未能达成者进行相应的惩罚,要做到奖惩分明,提高员工维修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实现企业的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目标。
4.2注重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学习、安全讲座、事故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会、维修技能培训、技能比武等形式的活动,采用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制定培训考核制度,每次培训结束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进行再次培训。制定完善的选拔和晋升制度,对于平时学习积极性高、业务能力提升快、工作能力和业绩突出者应给予机会晋升,并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形式进行鼓励,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推动企业电气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提高。
4.3采用科学的电气设备维修方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气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维修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目前的维修方式中较为先进的是状态维修,在实际的生产中,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采用状态维修方式与预防维修、事后维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降低故障概率,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5结语
在电气设备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其故障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应总结电气设备的故障规律,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采用状态维修、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并针对目前企业中存在的电气设备维修制度不完善、维修方式相对落后和维修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在今后的工作中健全和不断完善电气设备维修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维修管理方法,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长城.关于电气设备维修和设备保养的相关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7,44(2):30-31
[2]李金光,赵海伦,孙文强.关于配电设备电气的预防性维护的诊断与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76-176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并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配合,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故障进行检查和维修管理,就会引发更大的故障,影响正常生产,甚至是严重的安全事故。
2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现状
2.1电气设备的故障规律分析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且一般处于长期工作状态,在高负荷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难免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由于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的不同时期,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和种类有所不同,总结起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分为早期故障、偶发故障和耗损故障三个阶段。一是在电气设备使用和运行的初期,由于其本身质量和使用环境的问题,其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且故障种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故障原因主要与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关系;二是在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阶段,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和故障种类逐渐趋于平稳,且故障概率较低,此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故障概率和种类主要与日常维修和保养有关系;三是在接近电气设备的使用期限时,由于其经常长期运行,电气设备的磨损和绝缘老化现象严重,所以此阶段的故障概率较高[1]。
2.2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中,一是存在维修模式相对落后,与现代化生产要求脱节的问题。在企业中普遍采用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定期维修为主,配以事后维修,通常是在系统停机大修时顺便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在小修时对电气设备局部进行配件更换或保养,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维修,此种维修管理模式容易出现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影响正常的生产,还容易引发其他安全事故;二是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部门,通常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工类人员较多,而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较少,在日常的工作中通常以工作经验为主,而缺少对电气设备原理和故障原因的研究和分析,只是简单的对故障进行排除,而无法做到对故障的有效预防,其维修管理方法和技术也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其维修管理水平较低;三是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许多企业制定了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但是缺少具体的维修管理方案,或者是没有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制度和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使得相关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3电气设备的维修方式
3.1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又叫改善性维修,就是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再对其进行维修的方式,此种维修方式历史悠久,应用也最为广泛,但是事后维修模式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当电气设备的故障已经发生才采取专业的技术检测手段进行故障部位和原因的检测,并进行故障处理,会影响设备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故障已经发生还可能会导致其他更大的故障发生,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2]。
3.2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又叫计划性维修,就是针对电气设备制定定期维修計划,定期对电气设备或局部进行维修。此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地应用,目前的应用范围也较广,可以有效排查和发现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预防故障的发生,但是定期维修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电气设备在不同的使用阶段和频率下故障率有所不同,而采用同样的维修计划则有可能导致设备使用前期维修过剩和后期的维修不足的问题。
3.3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又叫间接性维修,是一种新兴的电气设备维修模式,就是采用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的手段,对其进行动态持续性的监测,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维修处理,防止故障扩大而影响正常生产。此种方法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对运行状态下电气设备的各种参数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如电气设备的温度、振动情况、电流、电压等,并配合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的检测,将日常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由其进行分析和诊断,并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可以有效避免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的问题。
4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策略
4.1健全电气设备维系管理相关制度
制定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并根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电气设备维修方案,包括维修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以及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内容,制定维修目标等,将设备维修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岗位和作业过程中,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电气设备维修情况和维修技术的进步,不斷对制度和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要做到与时俱进、保持科学性。此外要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以维修管理目标作为考核基础,对目标完成度高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而对于目标未能达成者进行相应的惩罚,要做到奖惩分明,提高员工维修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实现企业的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目标。
4.2注重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学习、安全讲座、事故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会、维修技能培训、技能比武等形式的活动,采用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制定培训考核制度,每次培训结束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进行再次培训。制定完善的选拔和晋升制度,对于平时学习积极性高、业务能力提升快、工作能力和业绩突出者应给予机会晋升,并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形式进行鼓励,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推动企业电气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提高。
4.3采用科学的电气设备维修方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气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维修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目前的维修方式中较为先进的是状态维修,在实际的生产中,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采用状态维修方式与预防维修、事后维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降低故障概率,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5结语
在电气设备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其故障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应总结电气设备的故障规律,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采用状态维修、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并针对目前企业中存在的电气设备维修制度不完善、维修方式相对落后和维修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在今后的工作中健全和不断完善电气设备维修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维修管理方法,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长城.关于电气设备维修和设备保养的相关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7,44(2):30-31
[2]李金光,赵海伦,孙文强.关于配电设备电气的预防性维护的诊断与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