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作为首批课改区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的高考地理试题有何特色、亮点?在引领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面有哪些启示与意义?本文试对此做出简要评价与分析。
一、试卷考查的共性特点
1.考点分布
由表1中统计结果看,试卷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大气(大气运动、气候类型)、内外力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区位因素与产业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资源开发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从知识考查角度分析,2010年4省(区)地理试题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均落脚于学科主干知识范畴。试题所考查内容均属于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核心、可再生性的内容,用“新材料、新情景”来突破现行的多版本教材的限制,试题设计既出“意料之外”(课本图文表述之外),但又尽在“情理之中”,从而保证考查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2)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发生明显变化。一是摒弃了过度抽象、有用信息隐蔽的光照图,对空间思维、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有所降低;二是联系实际设置生活场景或以社会热点为素材设置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原理的理解,其对应的思维要求是多考大众性思维、少考特殊解题技巧。
(3)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有所增强。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应用的归宿,因此,新课程更加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4省(区)地理试题对“区域”的定位是:高考试题离不开区域,但不考区域事实知识。区域作为试题背景,提供问题素材和知识载体作为思考对象,不是因区域设题,而是以题选区域。区域不作为问题本身,即不考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即从区域背景中提取信息,运用所学原理和规律解释区域地理现象、论述和说明区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图表呈现
图表是地理学科独有的工具与载体,2010年4省(区)地理试题几乎每个题组都提供了相应的“图表信息语言”,可谓“图行天下”,几乎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对所给图表信息的判断分析,从而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试题所用图表原创度高,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信息量大。试题以图像为载体设置情境,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来考查获取信息判断、分析、说明地理事象的能力,兼顾思维过程和对数量关系、时间变化规律的考查。
3.热点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生活气息浓郁是4省(区)地理试题的突出亮点与特色。2010年4省(区)热点试题的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热点素材多选择全局性、长效性、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及生活化的信息,试题设计集中体现并反映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
(2)将热点问题折射于试题情景中,使其含而不露,但通过答题又能感悟到浓郁的时代气息。
(3)避免对热点的庸俗化追逐,试题设计坚持以“理”为主(用所学原理分析热点所蕴含的地理元素),通过题目内涵体现地理的价值与功能。
4.选修模块
2010年4省(区)选修模块试题呈现的主要特点有以下方面。
(1)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形式为学生多元选择和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设置容量相当、难度均衡的试题,确保对选做不同模块考生的公平性。
(2)试题注重主干知识与思维品质的考查,从而保证试题具有适当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问题设置既有基础考查(利用必修模块知识能得到部分分数),也有深化拓展(没有选修模块知识的系统把握与深层次理解,一定拿不到高分);二是问题设置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综合性问题通过地理要素间的多元联系、思维的跳跃性加大了试题难度,加强了分析、归纳、概括等系统思维水平的考查,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的学习潜质;三是开放性问题倡导学以致用,给考生留下更多思维与想象空间,意在鼓励考生大胆创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试卷相同内容命题角度比较
1.区域发展的考查差异
例1:宁夏卷36题
【立意分析】以区域为载体分析复杂地理要素间的多元联系,侧重自然地理原因的考查,核心是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梳理阐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呈现形式】采用等值线叠加区域的形式,图文简洁、设问浓缩,地理的简约风格跃然纸上。问题的切入点是等值线,但解决问题要回归区域特征,如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区域人类活动等,而这些区域特征都是图中信息应有之义,绝不是靠死记硬背。
【命题思路】第(1)问考查的知识是:地形对雪期的影响(地形—气温—雪期),但问题却反其道而行之考查逆向思维;对应的能力要求是:获取信息(读图找出特点)—调动运用知识(气温与地形的关系)—描述阐释事物(根据雪期长短推断地形差异);第(2)问常规设问,思维线索为: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图示信息)—假设推理(找出可能影响因素,并做出合理推理)—印证确认(从图中找出纬度、海陆位置信息予以印证);第(3)问执果索因,依赖于知识间的联系,逆向推理可理出清晰的思路。先要弄清影响侵蚀的因素(地形、地表植被覆盖),前者图中信息有显示,后者要靠合理想象与推理,有一定难度。
该题涉及的地理要素联系主要是:地形、位置影响雪期、降水量,而地形、人类活动又造成了融雪侵蚀的差异。题目设问就是从这些关系中抽取出的,考查的不是区域具体地理现象和事实材料,而是这些现象和事实背后所隐含的地理原理、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
例2:山东卷26题
【立意分析】关注地理学科本质,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地理问题,体现遵地之规、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
【呈现形式】选取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作为区域背景,用图表组合的形式创设情景,从自然、人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问题,素材和设问都似曾相识却又不尽一致,看似简单,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命题思路】第(1)问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自然、人文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特点;第(3)、(4)、(5)问从地域性的角度,考查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空间上的区域特征差异和时间上的发展差异,引导考生关注不同区域背景下两工业区的发展水平、发展轨迹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试题设问注重方法引导,如第(2)问延续2009年的命题风格,继续强调动手绘图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第(3)问采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区域。表格比较作为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地理概括能力、开拓求异思维、训练应变能力方面优势明显,旧调重弹的目的是彰显其方法引领与示范功能。
2.统计图表的考查差异
例3:山东卷3~4题
以气温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图为载体,从知识角度分析,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综合性突出;从能力要求看,图型简洁但题干及题肢涉及的信息丰富,需要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图示信息作出全面准确的解读,对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要求较高。
例4:广东卷10~11题
采用“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寓动于静,用人口迁移的数量关系揭示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该题主要考查数理推理能力和信息归纳能力。
例5:海南卷14~15题
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既直观表达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又蕴涵着这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而对这种“相关性”的准确解读恰恰是正确解答的“题眼”所在。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审题不细
考生常不注意试题中的关键词,忽视问题的限制约束,忽视题干要求。如海南卷第9题将“制约因素”看成“优势因素”;部分考生忽视广东卷第2题题干文字信息“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容易把乙地气候误判为温带季风气候。
不能很好地从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海南卷4~5题“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图”中横坐标的数字和单位均不同,只比较柱的长短而忽视横坐标的差异,就会误选;宁夏卷36题、山东卷29题,不少学生不是依据图表信息从图中得出结论,而是抛开情境盲目作答、编造答案。
没有明确题目设问的区域背景,抓不住命题意图所在。如海南9~10题,前一题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选择了“水”,但后一题又选本地水能丰富、森林分布广,自相矛盾;宁夏卷37题(2)、(3)问不能从广西、贵州的自然、人文特征出发找出区位优势、劣势,答非所问。如此答法,答得再多也很难得分。
2.基础不牢
一是概念混淆。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其意、不会变通。如海南卷第14题,由于分不清热量和光照,导致部分考生误选D;第21题,“分析基多气温特点”误答成“气候特征”等。宁夏卷37题第(1)题问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部分考生混同于“分布特点”,导致答案相去甚远。因此,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理清概念内涵与外延(少些机械反复训练)是高三地理教与学的重中之重。
二是原理不明。学生往往对原理、规律记了不少,但面对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运用。如山东卷第3题,不知何为逆温、搞不清大气稳定与逆温的关系;山东卷第5题,只知道喀斯特地貌一些形态,却对深层次成因不甚明了;宁夏卷第3题,考生对貌似矛盾的“晴朗、升温、和常年比的涝灾”百思不得其解,最终选出了“天气晴朗——气旋、冷暖锋过境”荒唐的逻辑联系。
3.能力较弱
基础不牢是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而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则是不能得高分的关键。高考基本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即便似曾相识也不尽相同。不少学生面对新情境、新材料读不懂、看不出、说不明。
看不出(脑中无图):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牢,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较薄弱,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较模糊,区域特征、区域差异把握不清晰。如海南卷9~10题,考生因不会根据经纬度等判读区域位置,导致全盘皆输。
读不懂:面对新颖图表,不会从图文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挖掘隐形信息,从而遗漏信息点。如宁夏卷4~5题要求计算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部分考生抛开材料陷入思维定势,没有弄清2001年对该国的转折性意义,即劳动力人口比值最高和最低的年份就是人口负担最轻和最重的年份,从而致使判断失误。
说不明:主要表现在解答综合题时,处理不好多与少、主与次、先与后的关系,不会揭示各种内在关系和主要矛盾,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致使分析角度不对,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思路狭窄,以偏概全——不善于围绕新问题重组、整合原有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辩证、全面地作答。如海南卷24题,分析省外游客在华山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如果考生只着眼于华山本身,忽视附近城市西安的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交通情况,泼墨虽多,却得分较少。
用概括代替具体,只用套话——喜欢答框架和要点,答案空洞,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到位、不详尽、不细致。如区位类试题,逢题必“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缺乏事实论述。海南卷必考题第22题“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有些考生只答“春季气候寒冷多风沙,盛行西北风,降水少”等,没有对民居传统特色进行针对性分析。
用原理代替分析,答不到“位”——不会“向前推理”,即利用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时,不能讲清原理对问题的影响过程或途径,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将原理扩散开来。如宁夏卷36题第(1)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部分考生不明白命题意图,只答出地形分布特点,而没有从根源上层层推进,缺失了“根据……分析”的过程。
四、4省(区)试卷亮点分析
1.山东卷
强调动手能力。26题第(2)小题,绘制锋面剖面示意图不仅考查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同时考查对地理基本原理动手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考核目标的创新考查。
突出地域特色。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滨海旅游区建设等山东特色浓郁的素材选择和情境创设,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家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分析与解决。虽然情景、素材是区域的,但问题设计、所用知识原理、思维过程是共通的,其落脚点仍是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
2.广东卷
强调问题探究。广东卷中一些题目探究意味浓厚,如40题第(4)小题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如何减少CO2排放。41题第(4)小题某市规划工业园区,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应引进三类工业部门的原因;(5)小题该市豪华新城区入住人口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这些试题的共同特点是运用真实案例,提供不完整信息设置结论开放度大的问题,引导考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新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迁移与重构;在问题解答中,考生要作出逻辑、条理、准确的表述,从而体现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过程和结果的能力,意在提高试题思维“含金量”。
重视动态过程。广东卷大量使用了动态图的形式表现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如三峡大坝建坝前后下游河床沉积物粒径的变化、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的变化、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这些图表是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在高考中的具体表现,除了动态地看问题,注重自然地理过程,还应发展地看问题,关注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山东卷在地理过程的考查方面也有不俗表现,如第3~4题以气温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第7~8题组通过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遥感影像对比,找出其变化,视角巧妙不落俗套;第31题围绕台风路径设置的两个问题也恰到好处。
3.宁夏卷
贴近生活,用地理诠释现实。宁夏卷的试题选材加强注重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如源于生活的北疆春季洪灾,取材社会的我国沿海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中国人口红利与机会窗口问题,这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关注社会、联系生活,从地理的视角分析思考实际问题。
出现新知识试题。2010年宁夏卷出现了一类新题,如第36题的等雪期线图为首次出现,第4~5题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和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图是在金字塔图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创新,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负担也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取材脱离教材,以新知识为素材,即试题中的部分知识是考生没有学过的新概念,要求考生借助试题给出的界定与解释对问题做出分析与解答(姑且称之为新知识试题)。这类题目的立意不是知识的难度,而是考生归纳、归类、同化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其实质是充分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辩证评述问题。37题(3)小题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增强了开放性、思辨性,答案设置又给了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一定的选择性。该题意在考查从多个侧面或角度对复杂地理事物进行有选择地分析,考生既可赞成也可反对,但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赞成要从区位优势(有利条件)分析,反对说明制约因素(不利条件),答题模式为:区位原理 区域实际。从此意义而言,试题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渗透和体现了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这种“菜单式”的试题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考命题的主流。
4.海南卷
突出案例研究,凸显学科价值。海南卷中几组试题都通过巧设案例,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不少题组都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如圣诞树生产、某沿海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原因、制鞋业的转移、城市暴雨等,这些案例反映了新课标教材中活动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其考查的实质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考生的思维过程。
精设问题,侧重地理思维考查。海南卷综合题设问简洁清晰,涉及的核心问题有分布、特征、原因、影响、建议,对应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提出,要求考生通过读图、析图,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正确判断、描述和阐释。试题的解答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地理思维的实际水平,对加强地理原理性知识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0年4省(区)地理试题知识、原理源于教材,呈现形式、设问角度却高于教材;问题设置平实但富有思维含量;图表多为原创,图型丰富多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为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总之试题整体上呈现出“平中出新,温和之中见分晓”的特点,对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考查尽显其中。
虽然4省(区)试题留下了许多看点,但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强调“平易中见深刻”的同时,试题的创新程度不够,少了耐人寻味的经典;对鲜活、灵动的研究性学习考查甚少,探究意味不足。▲
一、试卷考查的共性特点
1.考点分布
由表1中统计结果看,试卷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大气(大气运动、气候类型)、内外力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区位因素与产业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资源开发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从知识考查角度分析,2010年4省(区)地理试题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均落脚于学科主干知识范畴。试题所考查内容均属于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核心、可再生性的内容,用“新材料、新情景”来突破现行的多版本教材的限制,试题设计既出“意料之外”(课本图文表述之外),但又尽在“情理之中”,从而保证考查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2)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发生明显变化。一是摒弃了过度抽象、有用信息隐蔽的光照图,对空间思维、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有所降低;二是联系实际设置生活场景或以社会热点为素材设置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原理的理解,其对应的思维要求是多考大众性思维、少考特殊解题技巧。
(3)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有所增强。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应用的归宿,因此,新课程更加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4省(区)地理试题对“区域”的定位是:高考试题离不开区域,但不考区域事实知识。区域作为试题背景,提供问题素材和知识载体作为思考对象,不是因区域设题,而是以题选区域。区域不作为问题本身,即不考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即从区域背景中提取信息,运用所学原理和规律解释区域地理现象、论述和说明区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图表呈现
图表是地理学科独有的工具与载体,2010年4省(区)地理试题几乎每个题组都提供了相应的“图表信息语言”,可谓“图行天下”,几乎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对所给图表信息的判断分析,从而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试题所用图表原创度高,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信息量大。试题以图像为载体设置情境,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来考查获取信息判断、分析、说明地理事象的能力,兼顾思维过程和对数量关系、时间变化规律的考查。
3.热点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生活气息浓郁是4省(区)地理试题的突出亮点与特色。2010年4省(区)热点试题的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热点素材多选择全局性、长效性、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及生活化的信息,试题设计集中体现并反映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
(2)将热点问题折射于试题情景中,使其含而不露,但通过答题又能感悟到浓郁的时代气息。
(3)避免对热点的庸俗化追逐,试题设计坚持以“理”为主(用所学原理分析热点所蕴含的地理元素),通过题目内涵体现地理的价值与功能。
4.选修模块
2010年4省(区)选修模块试题呈现的主要特点有以下方面。
(1)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形式为学生多元选择和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设置容量相当、难度均衡的试题,确保对选做不同模块考生的公平性。
(2)试题注重主干知识与思维品质的考查,从而保证试题具有适当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问题设置既有基础考查(利用必修模块知识能得到部分分数),也有深化拓展(没有选修模块知识的系统把握与深层次理解,一定拿不到高分);二是问题设置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综合性问题通过地理要素间的多元联系、思维的跳跃性加大了试题难度,加强了分析、归纳、概括等系统思维水平的考查,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的学习潜质;三是开放性问题倡导学以致用,给考生留下更多思维与想象空间,意在鼓励考生大胆创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试卷相同内容命题角度比较
1.区域发展的考查差异
例1:宁夏卷36题
【立意分析】以区域为载体分析复杂地理要素间的多元联系,侧重自然地理原因的考查,核心是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梳理阐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呈现形式】采用等值线叠加区域的形式,图文简洁、设问浓缩,地理的简约风格跃然纸上。问题的切入点是等值线,但解决问题要回归区域特征,如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区域人类活动等,而这些区域特征都是图中信息应有之义,绝不是靠死记硬背。
【命题思路】第(1)问考查的知识是:地形对雪期的影响(地形—气温—雪期),但问题却反其道而行之考查逆向思维;对应的能力要求是:获取信息(读图找出特点)—调动运用知识(气温与地形的关系)—描述阐释事物(根据雪期长短推断地形差异);第(2)问常规设问,思维线索为: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图示信息)—假设推理(找出可能影响因素,并做出合理推理)—印证确认(从图中找出纬度、海陆位置信息予以印证);第(3)问执果索因,依赖于知识间的联系,逆向推理可理出清晰的思路。先要弄清影响侵蚀的因素(地形、地表植被覆盖),前者图中信息有显示,后者要靠合理想象与推理,有一定难度。
该题涉及的地理要素联系主要是:地形、位置影响雪期、降水量,而地形、人类活动又造成了融雪侵蚀的差异。题目设问就是从这些关系中抽取出的,考查的不是区域具体地理现象和事实材料,而是这些现象和事实背后所隐含的地理原理、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
例2:山东卷26题
【立意分析】关注地理学科本质,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地理问题,体现遵地之规、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
【呈现形式】选取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作为区域背景,用图表组合的形式创设情景,从自然、人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问题,素材和设问都似曾相识却又不尽一致,看似简单,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命题思路】第(1)问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自然、人文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特点;第(3)、(4)、(5)问从地域性的角度,考查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空间上的区域特征差异和时间上的发展差异,引导考生关注不同区域背景下两工业区的发展水平、发展轨迹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试题设问注重方法引导,如第(2)问延续2009年的命题风格,继续强调动手绘图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第(3)问采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区域。表格比较作为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地理概括能力、开拓求异思维、训练应变能力方面优势明显,旧调重弹的目的是彰显其方法引领与示范功能。
2.统计图表的考查差异
例3:山东卷3~4题
以气温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图为载体,从知识角度分析,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综合性突出;从能力要求看,图型简洁但题干及题肢涉及的信息丰富,需要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图示信息作出全面准确的解读,对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要求较高。
例4:广东卷10~11题
采用“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寓动于静,用人口迁移的数量关系揭示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该题主要考查数理推理能力和信息归纳能力。
例5:海南卷14~15题
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既直观表达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又蕴涵着这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而对这种“相关性”的准确解读恰恰是正确解答的“题眼”所在。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审题不细
考生常不注意试题中的关键词,忽视问题的限制约束,忽视题干要求。如海南卷第9题将“制约因素”看成“优势因素”;部分考生忽视广东卷第2题题干文字信息“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容易把乙地气候误判为温带季风气候。
不能很好地从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海南卷4~5题“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图”中横坐标的数字和单位均不同,只比较柱的长短而忽视横坐标的差异,就会误选;宁夏卷36题、山东卷29题,不少学生不是依据图表信息从图中得出结论,而是抛开情境盲目作答、编造答案。
没有明确题目设问的区域背景,抓不住命题意图所在。如海南9~10题,前一题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选择了“水”,但后一题又选本地水能丰富、森林分布广,自相矛盾;宁夏卷37题(2)、(3)问不能从广西、贵州的自然、人文特征出发找出区位优势、劣势,答非所问。如此答法,答得再多也很难得分。
2.基础不牢
一是概念混淆。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其意、不会变通。如海南卷第14题,由于分不清热量和光照,导致部分考生误选D;第21题,“分析基多气温特点”误答成“气候特征”等。宁夏卷37题第(1)题问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部分考生混同于“分布特点”,导致答案相去甚远。因此,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理清概念内涵与外延(少些机械反复训练)是高三地理教与学的重中之重。
二是原理不明。学生往往对原理、规律记了不少,但面对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运用。如山东卷第3题,不知何为逆温、搞不清大气稳定与逆温的关系;山东卷第5题,只知道喀斯特地貌一些形态,却对深层次成因不甚明了;宁夏卷第3题,考生对貌似矛盾的“晴朗、升温、和常年比的涝灾”百思不得其解,最终选出了“天气晴朗——气旋、冷暖锋过境”荒唐的逻辑联系。
3.能力较弱
基础不牢是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而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则是不能得高分的关键。高考基本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即便似曾相识也不尽相同。不少学生面对新情境、新材料读不懂、看不出、说不明。
看不出(脑中无图):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牢,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较薄弱,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较模糊,区域特征、区域差异把握不清晰。如海南卷9~10题,考生因不会根据经纬度等判读区域位置,导致全盘皆输。
读不懂:面对新颖图表,不会从图文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挖掘隐形信息,从而遗漏信息点。如宁夏卷4~5题要求计算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部分考生抛开材料陷入思维定势,没有弄清2001年对该国的转折性意义,即劳动力人口比值最高和最低的年份就是人口负担最轻和最重的年份,从而致使判断失误。
说不明:主要表现在解答综合题时,处理不好多与少、主与次、先与后的关系,不会揭示各种内在关系和主要矛盾,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致使分析角度不对,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思路狭窄,以偏概全——不善于围绕新问题重组、整合原有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辩证、全面地作答。如海南卷24题,分析省外游客在华山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如果考生只着眼于华山本身,忽视附近城市西安的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交通情况,泼墨虽多,却得分较少。
用概括代替具体,只用套话——喜欢答框架和要点,答案空洞,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到位、不详尽、不细致。如区位类试题,逢题必“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缺乏事实论述。海南卷必考题第22题“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有些考生只答“春季气候寒冷多风沙,盛行西北风,降水少”等,没有对民居传统特色进行针对性分析。
用原理代替分析,答不到“位”——不会“向前推理”,即利用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时,不能讲清原理对问题的影响过程或途径,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将原理扩散开来。如宁夏卷36题第(1)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部分考生不明白命题意图,只答出地形分布特点,而没有从根源上层层推进,缺失了“根据……分析”的过程。
四、4省(区)试卷亮点分析
1.山东卷
强调动手能力。26题第(2)小题,绘制锋面剖面示意图不仅考查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同时考查对地理基本原理动手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考核目标的创新考查。
突出地域特色。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滨海旅游区建设等山东特色浓郁的素材选择和情境创设,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家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分析与解决。虽然情景、素材是区域的,但问题设计、所用知识原理、思维过程是共通的,其落脚点仍是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
2.广东卷
强调问题探究。广东卷中一些题目探究意味浓厚,如40题第(4)小题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如何减少CO2排放。41题第(4)小题某市规划工业园区,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应引进三类工业部门的原因;(5)小题该市豪华新城区入住人口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这些试题的共同特点是运用真实案例,提供不完整信息设置结论开放度大的问题,引导考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新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迁移与重构;在问题解答中,考生要作出逻辑、条理、准确的表述,从而体现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过程和结果的能力,意在提高试题思维“含金量”。
重视动态过程。广东卷大量使用了动态图的形式表现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如三峡大坝建坝前后下游河床沉积物粒径的变化、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的变化、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这些图表是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在高考中的具体表现,除了动态地看问题,注重自然地理过程,还应发展地看问题,关注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山东卷在地理过程的考查方面也有不俗表现,如第3~4题以气温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第7~8题组通过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遥感影像对比,找出其变化,视角巧妙不落俗套;第31题围绕台风路径设置的两个问题也恰到好处。
3.宁夏卷
贴近生活,用地理诠释现实。宁夏卷的试题选材加强注重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如源于生活的北疆春季洪灾,取材社会的我国沿海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中国人口红利与机会窗口问题,这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关注社会、联系生活,从地理的视角分析思考实际问题。
出现新知识试题。2010年宁夏卷出现了一类新题,如第36题的等雪期线图为首次出现,第4~5题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和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图是在金字塔图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创新,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负担也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取材脱离教材,以新知识为素材,即试题中的部分知识是考生没有学过的新概念,要求考生借助试题给出的界定与解释对问题做出分析与解答(姑且称之为新知识试题)。这类题目的立意不是知识的难度,而是考生归纳、归类、同化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其实质是充分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辩证评述问题。37题(3)小题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增强了开放性、思辨性,答案设置又给了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一定的选择性。该题意在考查从多个侧面或角度对复杂地理事物进行有选择地分析,考生既可赞成也可反对,但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赞成要从区位优势(有利条件)分析,反对说明制约因素(不利条件),答题模式为:区位原理 区域实际。从此意义而言,试题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渗透和体现了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这种“菜单式”的试题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考命题的主流。
4.海南卷
突出案例研究,凸显学科价值。海南卷中几组试题都通过巧设案例,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不少题组都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如圣诞树生产、某沿海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原因、制鞋业的转移、城市暴雨等,这些案例反映了新课标教材中活动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其考查的实质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考生的思维过程。
精设问题,侧重地理思维考查。海南卷综合题设问简洁清晰,涉及的核心问题有分布、特征、原因、影响、建议,对应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提出,要求考生通过读图、析图,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正确判断、描述和阐释。试题的解答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地理思维的实际水平,对加强地理原理性知识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0年4省(区)地理试题知识、原理源于教材,呈现形式、设问角度却高于教材;问题设置平实但富有思维含量;图表多为原创,图型丰富多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为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总之试题整体上呈现出“平中出新,温和之中见分晓”的特点,对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考查尽显其中。
虽然4省(区)试题留下了许多看点,但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强调“平易中见深刻”的同时,试题的创新程度不够,少了耐人寻味的经典;对鲜活、灵动的研究性学习考查甚少,探究意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