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临琅琊,感慨万千,在胶南——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再到秦皇汉武,五千多年来曾经上演过多少风云际会、铁戟沉沙。悠久的历史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的足迹烙印在了这片大地的记忆里,历史的注脚铭刻在了经久沧桑的碑石和古建筑中,历史的典故给了胶南人得以拍着胸脯娓娓道来的不朽话题和自豪情感。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胶南设置琅琊邑,被赞誉为“东境上邑”,至少让9位帝王乐不思蜀:如今,这座拥有30多处历史名胜和古文化遗址的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寓于壮美的山海风光中,让海内外游人恋恋不舍,仍不愧于“东方胜地”的美誉。
灿烂的琅琊文化-——从“齐长城”到“琅琊合”
胶南本是古代的琅琊,据考证,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胶南境内就有人类生活繁衍,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胶南设置琅琊邑,史载,齐桓公和齐景公都对琅琊非常向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御鲁楚的进攻,在南部边境建筑了绵延千里的军事屏障——齐国长城。后来,越王勾践灭吴,于公元前472年将国都从会稽迁到琅琊,以此作为建立霸业的基地,历8代君主,共224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后,琅琊作为36郡之一,郡治就在现在的琅琊镇驻地。秦始皇5次巡游天下3次登临琅琊。汉武帝也3次来这里巡游。后来又有汉宣帝、汉明帝等帝王登临琅琊。琅琊港还是中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秦方士徐福从琅琊港启航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最后到达日本,中日友好交往就从这里开始……
孟姜女哭倒的应是齐长城
我们一行人对胶南历史文化的探访是从齐长城遗址开始的。在胶南六汪镇山周村,我们领略了一段“长城岭”的魅力。由于早已不见了城墙的影子,当地的村民都管“齐长城”叫“长城岭”。沿着高耸的山岭望去,依稀可见当年齐长城蜿蜒、雄伟的身姿。
经专家考察论证,齐长城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巨防。远远望去,齐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苍龙巨莽,蜿蜒迤逦于齐鲁大地,昂首奔向东方。它西起长清,东至黄岛入海,全长千余里。在胶南境内绵延50余公里,缘铁镢山和小珠山山脉而建,经过六汪、铁山、黄山、隐珠、灵山卫五个镇(街道)。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齐长城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阡陌沟壑之上,每一关、每一墙都在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自古以来有关长城的故事很多,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了。据说,她把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哭倒了800里。
但后来有学者考究,孟姜女哭倒的应该是齐长城。孟姜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她生活的时间要比秦始皇早数百年。她的真实名字叫孟姜,齐国人,她的丈夫是齐国大将杞良,后在与莒国的作战中阵亡。孟姜得知消息后,在长城下面哭了七天七夜,最后跳海自杀了。
琅琊台,琅琊文化的凝聚点
驱车来到琅琊台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海滨风光。龙湾碧波荡漾,层层银色的浪花徐徐推进,簇拥着弯月形的金沙滩,尤其是每遇5级以上东南风,龙湾就会呈现出万千银龙奔腾聚会的场面,这就是蔚为神奇的“琅琊台观龙”奇观,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而成的,至今夯筑的纹理都很清晰,可以想象当年人们用车推、肩挑、背驮等劳作方式筑台的场面是何等浩大。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现在的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3个层次,递级而上。它海拔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项周长130米。
据史料记载,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入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有许多帝王来这里祭祀四时主。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之地。所以,琅琊台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
在琅琊台景区,由徐福殿、云梯、御路、琅琊刻石、秦始皇遣徐福东渡求仙群雕像等组成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尽显秦汉之风。信步登上琅琊台顶,顿感天高地阔,空气清新,环视四周,海涛变幻,渔帆点点,气象壮观,不禁感叹:难怪秦始皇选择这里筑台,难怪他三次登临,留连忘返,乐之忘归!
人们不仅可以登临琅琊,领略千古一帝的威武,以后还将在动画及影视作品中细细品味那段历史与传说。
青岛墨泽文化创意公司计划在2012年推出《徐福东渡》6幅大型组图和《少年徐福》54集动画片。总经理赵勇介绍说,《徐福东渡》组图如今已经完成了第一幅“史皇东巡”,并且在2010年省文博会上进行了展出,待“祭四时神”、 “首航祭海”等其余5幅图完成后,这将成为史上最宏大的数字油画长卷,总长为22米,人物浩荡数百,场景跨越千里海疆,包容历史风物人文,千年风俗百业,正史异书神话,凝铸先人对中华千秋万代的期盼和新时代中国海疆文化的展望。
另外,动画片《徐福东渡》已经完成了人物设计和剧本创作,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打造真正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动漫作品。
“非遗之花”精彩绽放
往昔的岁月和悠久的历史,不仅留给了胶南丰厚的历史文物古迹,在民间,众多手艺、歌舞、传说等也都祖祖辈辈代代相传,成为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胶南市已完成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大类31项,分别是:民间美术类2项:胶南手绘年画、剪纸;戏曲类1项:茂腔;民间舞蹈类1项:宝山地秧歌;民间文学类7项: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藏马山传说、大珠山传说、灵山岛传说、胶南歌谣、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民间手工技艺类5项:琅琊酿酒工艺;泊里红席编织技艺、藏南钩编工艺、李家洼子地瓜粉条手工工艺、胶南打炕技术;民间知识类1项:琅琊台天文学说;曲艺类1项:藏马大鼓;生产商贸习俗4:海青绿茶种植加工技艺、王戈庄大集、泊里大集、胶河大白菜种植工艺;民族语言1项:胶南方言;饮食民俗4项:王台增聚烩饼、泊里烧肉、炸翻花、塔桥全羊烹制工艺:民间信仰4项:大珠山庙会、王台阁老山庙会、黄山李老爷庙会、灵山岛祭海。
至2009年,胶南市共有5个项目成功进入省级名录(剪纸、茂腔、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泊里红席编织技艺),7个项目进入青岛市级名录(除省级名录外,另有大珠山传说、宝山地秧歌)。2010年,胶南市非遗中心又整理了胶河大白菜种植工艺、泊里大集、大珠山庙会、泊里烧肉、藏马大鼓4大类5个项目申报第三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茂腔”传承人丁森聚、王本宏,“琅琊台传说”传承人王景东,“徐福传说”传承人钟安利,“宝山地秧歌”传承人刘瑞华等5人推荐申报了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52岁的刘瑞华是宝山地秧歌的第六代传承人,他的老家黄山后村是宝山地秧歌的发源地,他回忆说,当年他们全家人都“好”秧歌,父亲曾经是秧歌队里打鼓的,而他是从拉二胡开始学起的。1977年高中毕业后,刘瑞华参加了公社的文化工作,开始寻找整理“宝山地秧歌”这种拥有 年历史、频临消失的民俗文化瑰宝。
乐器,表演中穿插一些段子,还拥有了固定的人物角色,花鼓、大翠花、棒槌、二翠花、小嫂各两名, “我们的花鼓很有特色,鼓槌后面拖着1米多长小辫样的麻绳,在末端有一个疙瘩,打鼓的时候,用鼓槌敲一下鼓,之后麻绳绕过腰,小疙瘩要刚好打’多动作是根据当时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面加工而来的,而动作名称也寄托了百姓们对美、对神、对图腾的向往,如凤凰双摆尾等。
由于宝地山秧歌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很少,刘瑞华想将1986年曾经排练过的那批“老人”再次召集起来,“无论他们现在是出嫁了,还是搬迁了,只要健在的,我都要想办法把他们找回来,一起回忆,重新排练起来,利用录像等科技手段,尽量完整地将这项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编辑/王宇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胶南设置琅琊邑,被赞誉为“东境上邑”,至少让9位帝王乐不思蜀:如今,这座拥有30多处历史名胜和古文化遗址的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寓于壮美的山海风光中,让海内外游人恋恋不舍,仍不愧于“东方胜地”的美誉。
灿烂的琅琊文化-——从“齐长城”到“琅琊合”
胶南本是古代的琅琊,据考证,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胶南境内就有人类生活繁衍,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胶南设置琅琊邑,史载,齐桓公和齐景公都对琅琊非常向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御鲁楚的进攻,在南部边境建筑了绵延千里的军事屏障——齐国长城。后来,越王勾践灭吴,于公元前472年将国都从会稽迁到琅琊,以此作为建立霸业的基地,历8代君主,共224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后,琅琊作为36郡之一,郡治就在现在的琅琊镇驻地。秦始皇5次巡游天下3次登临琅琊。汉武帝也3次来这里巡游。后来又有汉宣帝、汉明帝等帝王登临琅琊。琅琊港还是中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秦方士徐福从琅琊港启航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最后到达日本,中日友好交往就从这里开始……
孟姜女哭倒的应是齐长城
我们一行人对胶南历史文化的探访是从齐长城遗址开始的。在胶南六汪镇山周村,我们领略了一段“长城岭”的魅力。由于早已不见了城墙的影子,当地的村民都管“齐长城”叫“长城岭”。沿着高耸的山岭望去,依稀可见当年齐长城蜿蜒、雄伟的身姿。
经专家考察论证,齐长城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巨防。远远望去,齐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苍龙巨莽,蜿蜒迤逦于齐鲁大地,昂首奔向东方。它西起长清,东至黄岛入海,全长千余里。在胶南境内绵延50余公里,缘铁镢山和小珠山山脉而建,经过六汪、铁山、黄山、隐珠、灵山卫五个镇(街道)。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齐长城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阡陌沟壑之上,每一关、每一墙都在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自古以来有关长城的故事很多,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了。据说,她把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哭倒了800里。
但后来有学者考究,孟姜女哭倒的应该是齐长城。孟姜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她生活的时间要比秦始皇早数百年。她的真实名字叫孟姜,齐国人,她的丈夫是齐国大将杞良,后在与莒国的作战中阵亡。孟姜得知消息后,在长城下面哭了七天七夜,最后跳海自杀了。
琅琊台,琅琊文化的凝聚点
驱车来到琅琊台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海滨风光。龙湾碧波荡漾,层层银色的浪花徐徐推进,簇拥着弯月形的金沙滩,尤其是每遇5级以上东南风,龙湾就会呈现出万千银龙奔腾聚会的场面,这就是蔚为神奇的“琅琊台观龙”奇观,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而成的,至今夯筑的纹理都很清晰,可以想象当年人们用车推、肩挑、背驮等劳作方式筑台的场面是何等浩大。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现在的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3个层次,递级而上。它海拔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项周长130米。
据史料记载,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入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有许多帝王来这里祭祀四时主。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之地。所以,琅琊台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
在琅琊台景区,由徐福殿、云梯、御路、琅琊刻石、秦始皇遣徐福东渡求仙群雕像等组成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尽显秦汉之风。信步登上琅琊台顶,顿感天高地阔,空气清新,环视四周,海涛变幻,渔帆点点,气象壮观,不禁感叹:难怪秦始皇选择这里筑台,难怪他三次登临,留连忘返,乐之忘归!
人们不仅可以登临琅琊,领略千古一帝的威武,以后还将在动画及影视作品中细细品味那段历史与传说。
青岛墨泽文化创意公司计划在2012年推出《徐福东渡》6幅大型组图和《少年徐福》54集动画片。总经理赵勇介绍说,《徐福东渡》组图如今已经完成了第一幅“史皇东巡”,并且在2010年省文博会上进行了展出,待“祭四时神”、 “首航祭海”等其余5幅图完成后,这将成为史上最宏大的数字油画长卷,总长为22米,人物浩荡数百,场景跨越千里海疆,包容历史风物人文,千年风俗百业,正史异书神话,凝铸先人对中华千秋万代的期盼和新时代中国海疆文化的展望。
另外,动画片《徐福东渡》已经完成了人物设计和剧本创作,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打造真正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动漫作品。
“非遗之花”精彩绽放
往昔的岁月和悠久的历史,不仅留给了胶南丰厚的历史文物古迹,在民间,众多手艺、歌舞、传说等也都祖祖辈辈代代相传,成为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胶南市已完成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大类31项,分别是:民间美术类2项:胶南手绘年画、剪纸;戏曲类1项:茂腔;民间舞蹈类1项:宝山地秧歌;民间文学类7项: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藏马山传说、大珠山传说、灵山岛传说、胶南歌谣、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民间手工技艺类5项:琅琊酿酒工艺;泊里红席编织技艺、藏南钩编工艺、李家洼子地瓜粉条手工工艺、胶南打炕技术;民间知识类1项:琅琊台天文学说;曲艺类1项:藏马大鼓;生产商贸习俗4:海青绿茶种植加工技艺、王戈庄大集、泊里大集、胶河大白菜种植工艺;民族语言1项:胶南方言;饮食民俗4项:王台增聚烩饼、泊里烧肉、炸翻花、塔桥全羊烹制工艺:民间信仰4项:大珠山庙会、王台阁老山庙会、黄山李老爷庙会、灵山岛祭海。
至2009年,胶南市共有5个项目成功进入省级名录(剪纸、茂腔、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泊里红席编织技艺),7个项目进入青岛市级名录(除省级名录外,另有大珠山传说、宝山地秧歌)。2010年,胶南市非遗中心又整理了胶河大白菜种植工艺、泊里大集、大珠山庙会、泊里烧肉、藏马大鼓4大类5个项目申报第三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茂腔”传承人丁森聚、王本宏,“琅琊台传说”传承人王景东,“徐福传说”传承人钟安利,“宝山地秧歌”传承人刘瑞华等5人推荐申报了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52岁的刘瑞华是宝山地秧歌的第六代传承人,他的老家黄山后村是宝山地秧歌的发源地,他回忆说,当年他们全家人都“好”秧歌,父亲曾经是秧歌队里打鼓的,而他是从拉二胡开始学起的。1977年高中毕业后,刘瑞华参加了公社的文化工作,开始寻找整理“宝山地秧歌”这种拥有 年历史、频临消失的民俗文化瑰宝。
乐器,表演中穿插一些段子,还拥有了固定的人物角色,花鼓、大翠花、棒槌、二翠花、小嫂各两名, “我们的花鼓很有特色,鼓槌后面拖着1米多长小辫样的麻绳,在末端有一个疙瘩,打鼓的时候,用鼓槌敲一下鼓,之后麻绳绕过腰,小疙瘩要刚好打’多动作是根据当时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面加工而来的,而动作名称也寄托了百姓们对美、对神、对图腾的向往,如凤凰双摆尾等。
由于宝地山秧歌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很少,刘瑞华想将1986年曾经排练过的那批“老人”再次召集起来,“无论他们现在是出嫁了,还是搬迁了,只要健在的,我都要想办法把他们找回来,一起回忆,重新排练起来,利用录像等科技手段,尽量完整地将这项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