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既往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多中心、非随机、开放、单组治疗达标研究,包括2周筛选期、4周导入期和16周治疗期.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每日两次BIAsp30注射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机 构】
: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青岛市立医院内分泌科,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糖尿病防治中心内分泌科,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代谢病科,首都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既往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多中心、非随机、开放、单组治疗达标研究,包括2周筛选期、4周导入期和16周治疗期.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每日两次BIAsp30注射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93例患者(男154,女139)入选,平均年龄(54.0±9.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8.54±5.49)年,平均体重指数(24.89±3.28)kg/m2,HbA1c 8.16%±0.89%,122例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类似物,169例使用人中效胰岛素.经16周的治疗,平均HbA1C降幅达1.30%±0.96%(P<0.01);HbA1C达到<7.0%和≤6.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0.4%和38.9%.患者8点血糖谱各点血糖值均有显著降低(P<0.01),8点血糖均值由基线时的(10.53±2.58)mmol/L降至(7.79±1.58)mmol/L(P<0.01),降幅为2.76 mmol/L.早餐和晚餐后血糖增幅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1.73 mmol/L(P<0.01)和1.28 mmol/L(P<0.01),而午餐后的血糖增幅未发现显著性降低(-0.09 mmol/L,P=0.734 5).研究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和重度低血糖事件报告,总体低血糖发生率为2.68例/患者年;患者体重平均增加(0.76±0.14)kg(P<0.01).结论 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基础胰岛素联合OA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葡萄糖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呈双相分泌特性,即快速的1相分泌和持续缓慢的2相分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分泌缺乏1相,且2相分泌水平也显著降低。检测胰岛素分泌的方法很多。特别是用膜片钳结合膜电容技术检测单个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囊泡出胞的动态过程。每个β细胞含有约10000~13000个胰岛素囊泡,这些囊泡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功能池:易释放池(RRP)和储存池(RP)。约1% ~5%
报道一个以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为首发表现的von HippelLindau(VHL)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研究. 一、临床资料 1.先证者:男性,29岁,因阵发性头痛、心悸、出汗17年于2004年6月首次我院就诊.患者1987年(9岁时)出现阵发性头痛、心悸、大汗,测血压最高300/200 toni Hg(1 mm Hg=0.133kPa),CT示右肾上腺约3.5 cm占位,行保留肾上腺的肿瘤切除
论坛概况 2010年4月10日,第二届默克雪兰诺甲状腺·中国论坛在西子湖畔的杭州香格里拉酒店召开.默克雪兰诺甲状腺·中国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德国默克雪兰诺公司联合举办,旨在为国内外甲状腺学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国际性、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嗜铬细胞瘤(PHEO)和副神经节瘤(PGL)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于源自神经嵴的细胞或器官即副神经节,可位于有副神经节分布的任何部位,嗜铬粒蛋白A免疫染色呈阳性反应.因有功能的肿瘤能产生儿茶酚胺,后者经铬酸盐染色后氧化而呈棕黑色,故称为嗜铬细胞瘤。
女性先证者,14岁零10个月时因确诊甲状腺激素抵抗(RTH)而接受治疗.该患者为其母的第一胎,孕36周经阴道自然分娩,出生时母30岁,父35岁.拥有奥地利/德国血统,出生体重2.8 kg,身长59.7 cm.生后不久出现"腹绞痛"症状,频繁发作哭闹.6~14个月期间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耳部感染而接受抗生索治疗。
盐酸吡格列酮(艾可拓)和伏格列波糖(倍欣)在临床实践中已被证实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口服降糖药。为促进艾可拓和倍欣的学术交流,进一步评估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与武田药品(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将举办“盐酸吡格列酮和伏格列波糖有奖征文及病例收集”活动,有关事宜如下: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八次会议于2010年4月10日在苏州市举行,会议由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主题为"新技术,新视角,关注胰岛β细胞新发展"。
甲状腺激素异常,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在育龄期妇女中很常见,其很容易通过测定血清TSH来进行甄别.一旦发现,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足以安全地将其控制且花费甚微.但若未及时治疗,一些调查证实,将对妊娠和(或)胎儿产生有害影响.上述范例带来一个每年影响400万美国女性的热点话题,简单而又有争议:准备怀孕和刚刚怀孕的妇女是否需要筛查甲状腺疾病?
以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b型(PHPIb)GNA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显示7例患者均存在外显子1A区域的甲基化缺失,提示GNAS1基因外显子1A甲基化缺失可能是PHPIb的致病原因。
垂体促甲状腺素(TSH)分泌瘤引起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非常少见,迄今国内报告的总例数共21例[1-5],其治疗与原发性甲亢截然不同,采用原发性甲亢常用的治疗措施,不仅不能使中枢性甲亢得到控制,反而有加重垂体瘤的危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