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帮助弱势家庭修缮房屋的活动,而这也是台湾地区劳工阶层特有的慈善文化。身怀不同“绝技”的工人们,组成大大小小的行善志工团, “掀屋顶、拆房梁、砸墙壁”,个个都是一身“武功”的英雄好汉。
6月21日清晨5时,我和几个朋友从台北出发前往九份山上,一处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破旧土角厝。屋主是一位年过六旬的阿公(爷爷),独自照顾3个孩子,孩子的父母染毒、获刑,而阿嬷(奶奶)也长期卧病在床,需要被照顾。
山下是著名观光胜地九份老街,山上是穷人。从山上望下去,阿公左边的邻居已将房子改建为3、4层楼的透天厝,右边的屋子早已废弃,各种植物旺盛地长于残垣断壁之上。阿公年纪大,爬不上屋顶翻新,下雨的时候,水就一路漏下来,房梁烂了,屋内拥挤且长满墙癌。
此次出行的“爱心义筑小团”专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服务,一年出团1-2次,出钱又出力。这天约莫来了50多名志工,有人甚至从彰化、高雄上来。大家带着自己的“家伙”,基本都是熟工,相互交流着。
6时多,众人搭起鹰架和梯子,监工反复叮咛安全第一后,大家便“动起手来”。一组人进入屋内拆墙板、卸房梁,一组从窗口和大门接力清出废料、去掉木头上的钉子,装袋后再由另一组人开着小卡车载去附近的篮球场分类。
我也像模像样地戴上了安全帽、手套、防尘口罩,准备帮忙清废料。哪知才没弄几块,监工就一眼看出了我的无用,他举起喇叭喊着我的名字,并交给我一个重任—“会拍照吗?”“会,但拍得不好看。”“没关系,你去拍现场,把每个工人做工时的大头照拍一拍。”
为了不辜负这份全场最“重”的責任,我开始到处拍照。众人合力,一个钟头左右,房内就被拆了大半。众人用麻绳绑着梁子一起拉,“轰”,木质屋顶下来了,但仍有粘着柏油的部分需要爬上屋顶才能卸除。工人踩着梯子上了屋顶,我也顺势从半山的水泥路爬下去跳到屋顶上,拍摄工人用电锯和榔头拆除柏油屋顶的画面。
“你要走边上,中间不能走,那些看上去软塌塌的更不能走。”我被告诫道。很快,三角形屋顶就被拆完了。阳光泼洒进去,原本暗沉沉的屋子敞亮起来,旧式的浴缸贴着花色瓷砖,白色的马桶蓝色的盖子,淡黄色的墙壁上贴着绿色的树叶壁纸,一张褪色的老照片被人从废墟里捡了出来……房子的正门和后面粘着红砖,两侧则是混着石头的土墙。
众人继续清理废料,把柏油从木板上刮下来。没打坏的红砖则被整齐地码起来。听志工说,阿公前阵子愁眉苦脸,今天一整天都看上去很开心,还让志工一人带一块红砖回去—这砖是台湾日据时期的一级“TR砖”(“台湾炼瓦株式会社”所产的一级砖,密度高重量足),算是“古迹”了;孩子们则在工地玩闹,被阿公吆喝了回去。
接近中午时,气温已有34度,工人的膀子早就晒黑了一圈。水管也烂了,有人干脆拿着水管冲掉身上的粉尘,光着膀子晒在太阳下,黑手臂白肚皮,他笑呵呵地对我说:“这才是男人的颜色,有没有?”
这一天极有效率,要拆的基本拆完。离开时监工说,希望交屋的时候大家一起,有头有尾。“也希望看到这一家人生活有改变,这样我们出钱出力也值得了。”
这便是做工的人,简单务实地做善事,没有华丽的宣传,也没有虚头滑脑的名目。干完一天活,喝着凉茶,山风吹来,既疲乏又爽快。
6月21日清晨5时,我和几个朋友从台北出发前往九份山上,一处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破旧土角厝。屋主是一位年过六旬的阿公(爷爷),独自照顾3个孩子,孩子的父母染毒、获刑,而阿嬷(奶奶)也长期卧病在床,需要被照顾。
山下是著名观光胜地九份老街,山上是穷人。从山上望下去,阿公左边的邻居已将房子改建为3、4层楼的透天厝,右边的屋子早已废弃,各种植物旺盛地长于残垣断壁之上。阿公年纪大,爬不上屋顶翻新,下雨的时候,水就一路漏下来,房梁烂了,屋内拥挤且长满墙癌。
此次出行的“爱心义筑小团”专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服务,一年出团1-2次,出钱又出力。这天约莫来了50多名志工,有人甚至从彰化、高雄上来。大家带着自己的“家伙”,基本都是熟工,相互交流着。
6时多,众人搭起鹰架和梯子,监工反复叮咛安全第一后,大家便“动起手来”。一组人进入屋内拆墙板、卸房梁,一组从窗口和大门接力清出废料、去掉木头上的钉子,装袋后再由另一组人开着小卡车载去附近的篮球场分类。
我也像模像样地戴上了安全帽、手套、防尘口罩,准备帮忙清废料。哪知才没弄几块,监工就一眼看出了我的无用,他举起喇叭喊着我的名字,并交给我一个重任—“会拍照吗?”“会,但拍得不好看。”“没关系,你去拍现场,把每个工人做工时的大头照拍一拍。”
为了不辜负这份全场最“重”的責任,我开始到处拍照。众人合力,一个钟头左右,房内就被拆了大半。众人用麻绳绑着梁子一起拉,“轰”,木质屋顶下来了,但仍有粘着柏油的部分需要爬上屋顶才能卸除。工人踩着梯子上了屋顶,我也顺势从半山的水泥路爬下去跳到屋顶上,拍摄工人用电锯和榔头拆除柏油屋顶的画面。
“你要走边上,中间不能走,那些看上去软塌塌的更不能走。”我被告诫道。很快,三角形屋顶就被拆完了。阳光泼洒进去,原本暗沉沉的屋子敞亮起来,旧式的浴缸贴着花色瓷砖,白色的马桶蓝色的盖子,淡黄色的墙壁上贴着绿色的树叶壁纸,一张褪色的老照片被人从废墟里捡了出来……房子的正门和后面粘着红砖,两侧则是混着石头的土墙。
众人继续清理废料,把柏油从木板上刮下来。没打坏的红砖则被整齐地码起来。听志工说,阿公前阵子愁眉苦脸,今天一整天都看上去很开心,还让志工一人带一块红砖回去—这砖是台湾日据时期的一级“TR砖”(“台湾炼瓦株式会社”所产的一级砖,密度高重量足),算是“古迹”了;孩子们则在工地玩闹,被阿公吆喝了回去。
接近中午时,气温已有34度,工人的膀子早就晒黑了一圈。水管也烂了,有人干脆拿着水管冲掉身上的粉尘,光着膀子晒在太阳下,黑手臂白肚皮,他笑呵呵地对我说:“这才是男人的颜色,有没有?”
这一天极有效率,要拆的基本拆完。离开时监工说,希望交屋的时候大家一起,有头有尾。“也希望看到这一家人生活有改变,这样我们出钱出力也值得了。”
这便是做工的人,简单务实地做善事,没有华丽的宣传,也没有虚头滑脑的名目。干完一天活,喝着凉茶,山风吹来,既疲乏又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