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把时间上升到社会历史实践的高度,认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将时间与人的劳动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结合起来,认为时间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形成了“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时间观。这一深邃思想的理性光芒,在今天仍然是我们行动的灯塔,指导人们科学认识时间,珍惜时间,唤醒人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人文情怀,有着十分现实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时间;哲学内涵;实践主体;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159-03
“时间”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把时间上升到社会历史实践的高度,认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将时间与人的劳动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结合起来,认为时间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形成了“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时间观。当历史长河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时间观的理性光芒,仍然是我们行动的灯塔。一切伟大事业的实现都需要激情探索,不懈奋斗。生逢其时是最大的际遇,时不我待,新时代的中华儿女要做时间的主人,奋发进取,创新有为,走好新长征路。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深厚哲学内涵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本质
马克思以生产劳动这一实践的基础方式为桥梁,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将人与时间生动联系起来,认为时间是由人类的具体生产力变革所构成的历史时间。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实践视角出发,论述时间观本质:“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一观点生动说明,没有人的主体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所谓哲学意义的“时间”概念。
1.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
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特点。马克思时间观所定义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一定社会实踐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特点。在传统物理学意义上,时间被认为是一维的存在,它如一条直线“无始无终”,好像与人没有交集。作为时间现象的人类历史,只有在人的主体积极实践和体验中,才能成为人主体有感知的客体。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时间的基点,用商品的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系进一步说明,人通过劳动的方式在有限的自然时间中创造出社会时间。历史时间长河的两岸男耕女织、老少奋斗,两岸文明历史因此而产生,一维的时间长河便成为文明史诗上生动的刻度,记录了人们创造文明的进程,时间与实践中的主体的人就有了密切的关系。人的积极存在,是因为人不仅顺应客观环境,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时间意识的,能够主动把握时间,人对自身生命流逝的体悟是人通过实践,打破生命时间对自身的限制,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2.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
马克思以人类生活的本质——实践这理论基础,认为离开了人这一实践的主体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就没有任何社会意义。人的积极存在彰显了人的创造性,即社会实践中的人有创造价值的美好愿望和能力,所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时代实践,展示自我的智慧和才华,让人的生命融入时代创造,这就使物理意义的时间得以转化为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生命时空,成就了一定主体的历史时代。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被积极实践的人们抒写成奋斗的史诗,个体的生命尺度得以指向“大的我”“深的我”和“广的我”,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永恒。无数投身于实践的优秀生命通过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这过程中这些有厚度的人生使得时间有了价值的高度,这便成为人类前进的历史。
3.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
当时间与实践主体被放在社会层面来思考,时间就具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哲学意义,时间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内涵进一步阐明。一方面,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即人类的生存空间,这一客体与时间相比较起来,可谓是一“静”一“动”,即物质空间相对是“静态”要素;而时间作为人类活动形式,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动态”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不断消费时间这一“动”的要素,从而拓展生存空间这一“静”的要素。个体的发展也如此,人发展的空间取决于人主体能否合理利用时间,而且能够“动善时”,抓住发展时遇,让有效的时间实践回报实践主体发展的“大舞台”。总之,人的发展空间本质上是人实践时间的结晶。另一方面,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异曲同工的美,都是要求摒弃以人的价值沦丧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价值导向。人生的全部学问莫过于与时间打交道,寻找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目标。
(二)马克思时间观的时间构成
马克思时间观不仅深刻论述时间的本质,同时也对时间的构成做了科学的阐释。马克思首先把人的活动时间划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大部分,他从经济社会的视角出发,把实践主体人的劳动时间又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再从人的社会性角度出发,认为自由时间由非自由支配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构成。仔细对比人的活动时间的子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非自由支配时间处于相对不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时间所占的比例会相对缩小,自由时间也因此而相对增加,这说明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提高,对社会实践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越有利。因为,“剩余劳动一方面是社会的自由时间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应积极实践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在量上又直接取决于剩余劳动时间,因此人可以“创造”时间,从而为自身增加自由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实践主体本身更好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马克思指出,“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可见,拥有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由时间是衡量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尺,也就是说,实践主体的人从自觉主体性发展为自信的主体性,充分的自由时间是其成长的必要因素。 二、马克思时间观对人的发展的时代价值
“时间观”属于重要文化因素,文以化之,人们在思想上一旦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其自身的言行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影响。马克思时间观是科学的价值观,对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有积极影响,马克思时间观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更在实践上具有指导性。通过马克思的时间观,我们认识到,对时间的思考,实质上是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思考,要求我们自觉构建起责任和担当的人生坐标。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肩负着新使命,马克思时间观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抢抓机遇意识,形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马克思的时间观,引导青年拥抱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一)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唤醒实践主体的主动性
马克思认为时间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从物理学意义上来讲,时间表现为“逝者如斯夫”的无始无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把时间与人这一实践主体联系起来,对特定的人和具体的事而言,时间是有始有终的,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自然主义时间观认为,时间的“向度”是一唯,即表象为“源于过去,经过现在,流向未来”,从客观因果性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认识到“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时,人是以主体性和自觉性进行社会实践的,在主体性高度自觉的情况下,实践中主体目的性深刻影响着结果的客观因果性。此时,在人的实践中,不仅“过去”(原因)制约着“未来”(结果),而且“未来”(目的)也制约着“现在”(手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的积极存在”的现实意义,在于启迪人们去认识时间于人生的价值,于是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人们的梦想才能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而不是跟着琐碎的生活而放任时光逐流。心中有目标和责任,人就会振奋精神,从而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时间的高度自觉者,做到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勇于担当,积极奉献。有了这份社会责任意识,人才能得以超越自我,成为散布星光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在社会价值的层面上实现人之为人的永恒价值。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中华人民共和国40年的改革征途筚路蓝缕,一条实践检验出的真理历经风雨洗礼颠扑不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不是靠“系统自动生成”的,而是靠全体中华儿女以时不我待的实干。同时,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内在要求人善于抢抓机遇,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负时代的馈赠、历史的青睐。人的实践是带有时代性的活动。与传统的惜时理念相比,当下我们把时间放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时代背景下来认识,发现个人的发展是人民与国家的共进。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的机会,给了每一位中国人出彩的历史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珍惜时间、抢抓机遇就不是简单关系的个人发展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问题。实现中国梦是一种前无足迹、规则可循也无既成的样板可依傍的伟大事业,一场新的考试计时开始,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昂扬姿态,敢于追梦,善于筑梦,积极存在,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实现伟大梦想。高校的文化就是要积极彰显中流击水,奋楫者胜的精神,这样我们的青年学生才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上满怀豪情的划桨者、搏击者。
(二)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激发实践主体发展的创造性
马克思时间观精辟指出,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時间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三个层次,一是物理概念上的生命长度,二是个人能力上的生命强度,三是服务社会的价值高度。时间因为有实践中的人的融入,而具有丰富多彩的“可塑性”,时间存在的“可塑性”与作为实践主体人的主体能动性有着密切联系。这里讲的“尺度”,不仅是指人物理意义上的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指人生价值的高度。时间是常量,人们无法增长时间物理意义上的长度,但是对于奋进者来说,风雨兼程,耕耘不辍,时间因此成了变量,人生价值意义的高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不是以人的生命长度和强度来衡量,还要以人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产生的价值来衡量。有些人也许人生的时间长度不足,但他却在刹那间为社会留下了永恒的精神价值,成就了崇高境界的人生高度。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和“发展”作为人类进步的始终追求正在不断强化着人之间的竞争,人们不像在人类早期,以自然界的潮起潮退、日升日落、月圆月缺为载体来感知时间,形成“日出而作”的时间认知并进行实践活动。形势变化了,认识升级了,人们已深刻体会到时间之于人的深远价值。所以,人们把时间比喻为“资源”或“金钱”,此时的时间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社会有限资源,警醒人们必须高效地管理时间和利用时间,激发了人主体的智慧和奋斗的热情,时间在人们的理性计划中得到高效而有序的利用。诚然,物理意义上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平等”拥有的,但是由于不同主体对时间的感知和实践运用的不同,此时的时间对于不同的实践主体又显得“不公正”,珍惜时间的人和浪费时间的人在等量的物理时间面前会得到“不公平”的回报。时间因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同而含金量不同,人通过社会实践劳动,创造出不同的效率也成就不同的人的生命价值,人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生命长度、能力厚度、价值高度。人的生存能否拥有广阔的时空舞台,关键在于人主体能否找到做好做实工作的时间“点”,这个“点”就是要有科学时空意识,人一旦犹豫、懈怠、畏难,历史变革的时机就会悄然溜走。科学时空意识能力一旦融入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发展动力,人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自己的实践和价值的厚度,从而成就人生的高度。
(三)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彰显实践主体的人文情怀
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大基石组成人们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动过程。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劳动时间所占的比例远大于自由时间。今天,科学技术水平日益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中必要劳动时间也相应缩短了,自然而然的,人的自由时间也相对延长了。这一时间长短的改变只是一个注脚,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社会物质基础,也扩大了个人的发展空间,人既能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心灵上的诗和远方,也能在自由时间里升华生命的价值。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现代人善于合理地安排时间,守时、惜时,掌握时间规律,提高工作效率, 既为个人全面发展争取更宽广人生舞台,又为社会他人的发展增加更丰富的“自由时间”,在升华自我的同时造福社会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又温暖。 自由时间是一个人的重要财富,实践的主体既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心灵上的诗和远方,也要在自由时间里点燃智慧,升华生命的价值。哲学意义上谈人的发展 ,旨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求人在生存空間上进行扩展,而且要求人在生命时间中超越。人只有拥有自由时间,才有可能实现温和和适度的个体价值的张扬,展现个人丰富的人文情怀,具有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因此,自由时间成为人度量幸福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我们衡量幸福社会的一种尺度。因为,“仅靠没有经过个体价值洗礼的人,是组成不了马克思意义上的‘真正集体’”。同时,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是让自由时间为人创造幸福的前提,否则会出现人虽然取得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却在自由时间面前发呆,使自由时间成为苍白的历史过程。对自由时间的利用要克服“物化”,不能沉溺于物欲的不断追求与满足中,对人生丰富价值简单地用物质来衡量。另外,也有人常感叹时间不够用,其实,人应该做到忙而不盲,在忙碌中懂得让心静默,正所谓宁静方能致远,只有拥有一定的自由时间才能产生灵感和创造力。人要善于在自由时间里让自己的思想忙碌起来,让梦想照进现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自由时间里思考自己的目标与自己现在实践的路径是否一致,自觉以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为指导,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由时间,理性调整自由时间的内涵和结构,使自由时间向更高精神层次发展,让自由时间更多地用于享受文化生活,发展自我才能和智力,并温暖社会上的他人,让时光变得富有神采和滋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使人奋发向上,这才叫高尚的日子。
三、结语
躬逢伟大时代,挑战虽艰,希望尤盛,这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历史和人生相统一的马克思的时间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揭示了时间与人生价值深刻的联系,成为我们对待时间和追求人生价值的思想纤夫,是一束耀眼的文化之光,提醒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3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4] 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34.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20-05-28
[基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项目:“三元合一”高职院校园文化的构建逻辑(项目编号:JYCZZCX031502) 。
[作者简介]林秀玲(1969-),女,广东揭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时间;哲学内涵;实践主体;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159-03
“时间”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把时间上升到社会历史实践的高度,认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将时间与人的劳动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结合起来,认为时间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形成了“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时间观。当历史长河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时间观的理性光芒,仍然是我们行动的灯塔。一切伟大事业的实现都需要激情探索,不懈奋斗。生逢其时是最大的际遇,时不我待,新时代的中华儿女要做时间的主人,奋发进取,创新有为,走好新长征路。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深厚哲学内涵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本质
马克思以生产劳动这一实践的基础方式为桥梁,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将人与时间生动联系起来,认为时间是由人类的具体生产力变革所构成的历史时间。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实践视角出发,论述时间观本质:“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一观点生动说明,没有人的主体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所谓哲学意义的“时间”概念。
1.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
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特点。马克思时间观所定义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一定社会实踐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特点。在传统物理学意义上,时间被认为是一维的存在,它如一条直线“无始无终”,好像与人没有交集。作为时间现象的人类历史,只有在人的主体积极实践和体验中,才能成为人主体有感知的客体。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时间的基点,用商品的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系进一步说明,人通过劳动的方式在有限的自然时间中创造出社会时间。历史时间长河的两岸男耕女织、老少奋斗,两岸文明历史因此而产生,一维的时间长河便成为文明史诗上生动的刻度,记录了人们创造文明的进程,时间与实践中的主体的人就有了密切的关系。人的积极存在,是因为人不仅顺应客观环境,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时间意识的,能够主动把握时间,人对自身生命流逝的体悟是人通过实践,打破生命时间对自身的限制,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2.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
马克思以人类生活的本质——实践这理论基础,认为离开了人这一实践的主体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就没有任何社会意义。人的积极存在彰显了人的创造性,即社会实践中的人有创造价值的美好愿望和能力,所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时代实践,展示自我的智慧和才华,让人的生命融入时代创造,这就使物理意义的时间得以转化为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生命时空,成就了一定主体的历史时代。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被积极实践的人们抒写成奋斗的史诗,个体的生命尺度得以指向“大的我”“深的我”和“广的我”,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永恒。无数投身于实践的优秀生命通过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这过程中这些有厚度的人生使得时间有了价值的高度,这便成为人类前进的历史。
3.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
当时间与实践主体被放在社会层面来思考,时间就具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哲学意义,时间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内涵进一步阐明。一方面,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即人类的生存空间,这一客体与时间相比较起来,可谓是一“静”一“动”,即物质空间相对是“静态”要素;而时间作为人类活动形式,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动态”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不断消费时间这一“动”的要素,从而拓展生存空间这一“静”的要素。个体的发展也如此,人发展的空间取决于人主体能否合理利用时间,而且能够“动善时”,抓住发展时遇,让有效的时间实践回报实践主体发展的“大舞台”。总之,人的发展空间本质上是人实践时间的结晶。另一方面,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异曲同工的美,都是要求摒弃以人的价值沦丧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价值导向。人生的全部学问莫过于与时间打交道,寻找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目标。
(二)马克思时间观的时间构成
马克思时间观不仅深刻论述时间的本质,同时也对时间的构成做了科学的阐释。马克思首先把人的活动时间划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大部分,他从经济社会的视角出发,把实践主体人的劳动时间又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再从人的社会性角度出发,认为自由时间由非自由支配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构成。仔细对比人的活动时间的子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非自由支配时间处于相对不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时间所占的比例会相对缩小,自由时间也因此而相对增加,这说明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提高,对社会实践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越有利。因为,“剩余劳动一方面是社会的自由时间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应积极实践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在量上又直接取决于剩余劳动时间,因此人可以“创造”时间,从而为自身增加自由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实践主体本身更好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马克思指出,“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可见,拥有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由时间是衡量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尺,也就是说,实践主体的人从自觉主体性发展为自信的主体性,充分的自由时间是其成长的必要因素。 二、马克思时间观对人的发展的时代价值
“时间观”属于重要文化因素,文以化之,人们在思想上一旦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其自身的言行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影响。马克思时间观是科学的价值观,对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有积极影响,马克思时间观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更在实践上具有指导性。通过马克思的时间观,我们认识到,对时间的思考,实质上是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思考,要求我们自觉构建起责任和担当的人生坐标。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肩负着新使命,马克思时间观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抢抓机遇意识,形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马克思的时间观,引导青年拥抱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一)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唤醒实践主体的主动性
马克思认为时间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从物理学意义上来讲,时间表现为“逝者如斯夫”的无始无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把时间与人这一实践主体联系起来,对特定的人和具体的事而言,时间是有始有终的,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自然主义时间观认为,时间的“向度”是一唯,即表象为“源于过去,经过现在,流向未来”,从客观因果性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认识到“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时,人是以主体性和自觉性进行社会实践的,在主体性高度自觉的情况下,实践中主体目的性深刻影响着结果的客观因果性。此时,在人的实践中,不仅“过去”(原因)制约着“未来”(结果),而且“未来”(目的)也制约着“现在”(手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的积极存在”的现实意义,在于启迪人们去认识时间于人生的价值,于是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人们的梦想才能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而不是跟着琐碎的生活而放任时光逐流。心中有目标和责任,人就会振奋精神,从而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时间的高度自觉者,做到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勇于担当,积极奉献。有了这份社会责任意识,人才能得以超越自我,成为散布星光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在社会价值的层面上实现人之为人的永恒价值。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中华人民共和国40年的改革征途筚路蓝缕,一条实践检验出的真理历经风雨洗礼颠扑不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不是靠“系统自动生成”的,而是靠全体中华儿女以时不我待的实干。同时,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内在要求人善于抢抓机遇,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负时代的馈赠、历史的青睐。人的实践是带有时代性的活动。与传统的惜时理念相比,当下我们把时间放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时代背景下来认识,发现个人的发展是人民与国家的共进。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的机会,给了每一位中国人出彩的历史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珍惜时间、抢抓机遇就不是简单关系的个人发展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问题。实现中国梦是一种前无足迹、规则可循也无既成的样板可依傍的伟大事业,一场新的考试计时开始,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昂扬姿态,敢于追梦,善于筑梦,积极存在,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实现伟大梦想。高校的文化就是要积极彰显中流击水,奋楫者胜的精神,这样我们的青年学生才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上满怀豪情的划桨者、搏击者。
(二)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激发实践主体发展的创造性
马克思时间观精辟指出,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時间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三个层次,一是物理概念上的生命长度,二是个人能力上的生命强度,三是服务社会的价值高度。时间因为有实践中的人的融入,而具有丰富多彩的“可塑性”,时间存在的“可塑性”与作为实践主体人的主体能动性有着密切联系。这里讲的“尺度”,不仅是指人物理意义上的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指人生价值的高度。时间是常量,人们无法增长时间物理意义上的长度,但是对于奋进者来说,风雨兼程,耕耘不辍,时间因此成了变量,人生价值意义的高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不是以人的生命长度和强度来衡量,还要以人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产生的价值来衡量。有些人也许人生的时间长度不足,但他却在刹那间为社会留下了永恒的精神价值,成就了崇高境界的人生高度。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和“发展”作为人类进步的始终追求正在不断强化着人之间的竞争,人们不像在人类早期,以自然界的潮起潮退、日升日落、月圆月缺为载体来感知时间,形成“日出而作”的时间认知并进行实践活动。形势变化了,认识升级了,人们已深刻体会到时间之于人的深远价值。所以,人们把时间比喻为“资源”或“金钱”,此时的时间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社会有限资源,警醒人们必须高效地管理时间和利用时间,激发了人主体的智慧和奋斗的热情,时间在人们的理性计划中得到高效而有序的利用。诚然,物理意义上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平等”拥有的,但是由于不同主体对时间的感知和实践运用的不同,此时的时间对于不同的实践主体又显得“不公正”,珍惜时间的人和浪费时间的人在等量的物理时间面前会得到“不公平”的回报。时间因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同而含金量不同,人通过社会实践劳动,创造出不同的效率也成就不同的人的生命价值,人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生命长度、能力厚度、价值高度。人的生存能否拥有广阔的时空舞台,关键在于人主体能否找到做好做实工作的时间“点”,这个“点”就是要有科学时空意识,人一旦犹豫、懈怠、畏难,历史变革的时机就会悄然溜走。科学时空意识能力一旦融入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发展动力,人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自己的实践和价值的厚度,从而成就人生的高度。
(三)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彰显实践主体的人文情怀
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大基石组成人们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动过程。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劳动时间所占的比例远大于自由时间。今天,科学技术水平日益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中必要劳动时间也相应缩短了,自然而然的,人的自由时间也相对延长了。这一时间长短的改变只是一个注脚,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社会物质基础,也扩大了个人的发展空间,人既能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心灵上的诗和远方,也能在自由时间里升华生命的价值。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现代人善于合理地安排时间,守时、惜时,掌握时间规律,提高工作效率, 既为个人全面发展争取更宽广人生舞台,又为社会他人的发展增加更丰富的“自由时间”,在升华自我的同时造福社会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又温暖。 自由时间是一个人的重要财富,实践的主体既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心灵上的诗和远方,也要在自由时间里点燃智慧,升华生命的价值。哲学意义上谈人的发展 ,旨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求人在生存空間上进行扩展,而且要求人在生命时间中超越。人只有拥有自由时间,才有可能实现温和和适度的个体价值的张扬,展现个人丰富的人文情怀,具有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因此,自由时间成为人度量幸福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我们衡量幸福社会的一种尺度。因为,“仅靠没有经过个体价值洗礼的人,是组成不了马克思意义上的‘真正集体’”。同时,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是让自由时间为人创造幸福的前提,否则会出现人虽然取得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却在自由时间面前发呆,使自由时间成为苍白的历史过程。对自由时间的利用要克服“物化”,不能沉溺于物欲的不断追求与满足中,对人生丰富价值简单地用物质来衡量。另外,也有人常感叹时间不够用,其实,人应该做到忙而不盲,在忙碌中懂得让心静默,正所谓宁静方能致远,只有拥有一定的自由时间才能产生灵感和创造力。人要善于在自由时间里让自己的思想忙碌起来,让梦想照进现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自由时间里思考自己的目标与自己现在实践的路径是否一致,自觉以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为指导,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由时间,理性调整自由时间的内涵和结构,使自由时间向更高精神层次发展,让自由时间更多地用于享受文化生活,发展自我才能和智力,并温暖社会上的他人,让时光变得富有神采和滋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使人奋发向上,这才叫高尚的日子。
三、结语
躬逢伟大时代,挑战虽艰,希望尤盛,这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历史和人生相统一的马克思的时间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揭示了时间与人生价值深刻的联系,成为我们对待时间和追求人生价值的思想纤夫,是一束耀眼的文化之光,提醒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3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4] 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34.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20-05-28
[基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项目:“三元合一”高职院校园文化的构建逻辑(项目编号:JYCZZCX031502) 。
[作者简介]林秀玲(1969-),女,广东揭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