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位父母都期望孩子成长的道路光明而平坦但事实告诉我们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怎样才能让孩子经历风雨的洗礼,健康茁壮地成长呢?
【案例】
田田5岁了,班里的同学纷纷报了轮滑班,田田也很想学,爸爸给田田买来了轮滑鞋,带着田田学轮滑。刚开始虽然摔了跤,田田还能勇敢地爬起来,爸爸赞扬田田很勇敢,慢慢地,随着摔跤次数越来越多,田田变得不耐烦,终于躺在地上不起来了,爸爸上前要拉他起来,田田大哭,嘴里嚷着“再也不学轮滑了”。从那以后,田田看见小朋友滑轮滑都要躲着走,无论家人再劝说,也不学轮滑了,
【分析】
如今的爸爸妈妈都学会了夸奖自己的孩子“你真棒!”,可是他们会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仅仅有称赞是不够的,“你真棒”不能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具备抗挫折的能力,也同等的重要。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挫折教育会让爸爸妈妈举棋难定:让宝宝受点挫折吧,宝宝还太小,当爸爸妈妈的难免会心疼;不受挫折吧,又觉得宝宝一直处于家人的溺爱之下,受不了一点风霜,终究对他没有好处。如何才能让小宝贝经历适当的挫折呢?
误区一:挫折就是吃苦头是
洋洋爸爸觉得得让孩子吃点苦头,经历一点挫折,所以,1岁的洋洋在学走路时,爸爸拿着小饼干在前面,吸引洋洋往前走,洋洋跌跌撞撞地走着,却一直够不着饼干,最后生气地坐在地上大哭。洋洋爸爸希望能够让孩子受点挫折,可是他忽略了洋洋的年龄和能力,孩子吃到了苦头,却也重重地挫伤了孩子。
误区二:挫折就是管教严厉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爸爸妈妈认为严厉管教就是对孩子好。“狼爸”就是拿着鸡毛掸子把三个儿女“打”进了北大,却也引起了社会的争论。这种单一、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过度的挫折感,从而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误区三:挫折就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吃苦
常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太娇气,“把他送到农村去吃吃苦”,“把他送到夏令营去锻炼—下”。创造挫折情境属于挫折教育的一种方法,但是屡屡的挫折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所以重要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后是否有恢复能力,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时无所畏惧的自信心。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已经很多了,不用额外给他设置什么障碍。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支招】怎样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呢? 方法一:爸爸妈妈学会放手
爸爸妈妈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总是想把最好的给予孩子,希望他少遇到障碍,少走弯路。但是如果家长包办了宝贝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孩子就失去了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成为生活的“低能儿”。所以如果宝宝摔倒了,鼓励他自己勇敢地爬起来;宝宝搭积木,让他独立完成;宝宝学走路,鼓励他独立行走;宝宝饿了,让他自己吃饭。爸爸妈妈学会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学习独自处理成长中的问题。
方法二:赞扬与批评共行
只有赞扬,会让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旦被批评,就会失去信心,沮丧,长大以后不能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而一味地批评,会使孩子缺乏自信,没有面对挫折的信心。所以平时对宝宝,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明白他并不是个完美的人。
方法三:寓教于游戏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在游戏或故事场景中,用“角色语言”鼓励宝宝,会比平时的讲道理更加有效。嘟嘟摔伤了胳膊,医生固定手臂时,嘟嘟哭闹得大人都没办法,爸爸灵机一动,用嘟嘟最爱的奥特曼鼓励他,奥特曼的胳膊上戴了护腕,所以奥特曼很勇敢,嘟嘟听了,大声说,我也要像奥特曼一样勇敢。装肢架时,虽然有点疼,但是嘟嘟强忍眼泪,坚持了下来,大家都夸奖他很勇敢。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他的兴趣点,给他讲讲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用他喜爱的角色形象做“代言人”,鼓励宝宝克服困难,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四:要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要提高宝宝抗挫折的能力,最好多带他外出,多接触小伙伴。在与同伴交往中,孩子既可以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些挫折,这样孩子经过不断的磨练,从中学会如何和伙伴友好相处,如何合作,另一方面,小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
人的一生,很难说能够事事平顺,没有波折。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一帆风顺,然而世事总难预料,所以有远见的父母不会一味地呵护儿女,替儿女挡风遮雨,而是培养儿女承受挫折的能力。其实经历过挫折,才会在挫折后有幸福的感知,所以挫折教育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他们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祝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在经受风雨的洗礼后,迎接到绚丽多姿的彩虹!
【案例】
田田5岁了,班里的同学纷纷报了轮滑班,田田也很想学,爸爸给田田买来了轮滑鞋,带着田田学轮滑。刚开始虽然摔了跤,田田还能勇敢地爬起来,爸爸赞扬田田很勇敢,慢慢地,随着摔跤次数越来越多,田田变得不耐烦,终于躺在地上不起来了,爸爸上前要拉他起来,田田大哭,嘴里嚷着“再也不学轮滑了”。从那以后,田田看见小朋友滑轮滑都要躲着走,无论家人再劝说,也不学轮滑了,
【分析】
如今的爸爸妈妈都学会了夸奖自己的孩子“你真棒!”,可是他们会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仅仅有称赞是不够的,“你真棒”不能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具备抗挫折的能力,也同等的重要。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挫折教育会让爸爸妈妈举棋难定:让宝宝受点挫折吧,宝宝还太小,当爸爸妈妈的难免会心疼;不受挫折吧,又觉得宝宝一直处于家人的溺爱之下,受不了一点风霜,终究对他没有好处。如何才能让小宝贝经历适当的挫折呢?
误区一:挫折就是吃苦头是
洋洋爸爸觉得得让孩子吃点苦头,经历一点挫折,所以,1岁的洋洋在学走路时,爸爸拿着小饼干在前面,吸引洋洋往前走,洋洋跌跌撞撞地走着,却一直够不着饼干,最后生气地坐在地上大哭。洋洋爸爸希望能够让孩子受点挫折,可是他忽略了洋洋的年龄和能力,孩子吃到了苦头,却也重重地挫伤了孩子。
误区二:挫折就是管教严厉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爸爸妈妈认为严厉管教就是对孩子好。“狼爸”就是拿着鸡毛掸子把三个儿女“打”进了北大,却也引起了社会的争论。这种单一、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过度的挫折感,从而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误区三:挫折就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吃苦
常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太娇气,“把他送到农村去吃吃苦”,“把他送到夏令营去锻炼—下”。创造挫折情境属于挫折教育的一种方法,但是屡屡的挫折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所以重要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后是否有恢复能力,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时无所畏惧的自信心。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已经很多了,不用额外给他设置什么障碍。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支招】怎样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呢? 方法一:爸爸妈妈学会放手
爸爸妈妈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总是想把最好的给予孩子,希望他少遇到障碍,少走弯路。但是如果家长包办了宝贝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孩子就失去了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成为生活的“低能儿”。所以如果宝宝摔倒了,鼓励他自己勇敢地爬起来;宝宝搭积木,让他独立完成;宝宝学走路,鼓励他独立行走;宝宝饿了,让他自己吃饭。爸爸妈妈学会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学习独自处理成长中的问题。
方法二:赞扬与批评共行
只有赞扬,会让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旦被批评,就会失去信心,沮丧,长大以后不能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而一味地批评,会使孩子缺乏自信,没有面对挫折的信心。所以平时对宝宝,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明白他并不是个完美的人。
方法三:寓教于游戏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在游戏或故事场景中,用“角色语言”鼓励宝宝,会比平时的讲道理更加有效。嘟嘟摔伤了胳膊,医生固定手臂时,嘟嘟哭闹得大人都没办法,爸爸灵机一动,用嘟嘟最爱的奥特曼鼓励他,奥特曼的胳膊上戴了护腕,所以奥特曼很勇敢,嘟嘟听了,大声说,我也要像奥特曼一样勇敢。装肢架时,虽然有点疼,但是嘟嘟强忍眼泪,坚持了下来,大家都夸奖他很勇敢。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他的兴趣点,给他讲讲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用他喜爱的角色形象做“代言人”,鼓励宝宝克服困难,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四:要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要提高宝宝抗挫折的能力,最好多带他外出,多接触小伙伴。在与同伴交往中,孩子既可以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些挫折,这样孩子经过不断的磨练,从中学会如何和伙伴友好相处,如何合作,另一方面,小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
人的一生,很难说能够事事平顺,没有波折。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一帆风顺,然而世事总难预料,所以有远见的父母不会一味地呵护儿女,替儿女挡风遮雨,而是培养儿女承受挫折的能力。其实经历过挫折,才会在挫折后有幸福的感知,所以挫折教育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他们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祝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在经受风雨的洗礼后,迎接到绚丽多姿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