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多读书不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读书会使自己改变精神气质、品性,增长职业智慧,所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从而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读书;改变;提高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给学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师必须紧握“阅读”这柄利剑,斩掉灵魂深处的荆棘杂草,让思想变得深刻,灵魂变得厚重。让学生的世界,因为遇到一位气质高雅、内涵丰富的老师而更加美好。教师想要优秀,请从读书开始,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老师。一个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更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一、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曾国藩也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人的气质,是先天生成的,本身是难以改变的,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到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二、读书,能够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
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当下,人们读书往往受到影视文化的冲击,荧光屏前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但荧光屏前的欣赏,只能是便捷的快餐、可口的零食。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式,更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
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让自己“雅”起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读书是最好的途径。 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来看,是这个道理。但我更欣赏“老师一杯水,换来学生一桶水”的提法,这是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说的。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一职业,就必须让自己的“水源”充沛,储量日益深厚,蓄厚积而待发,才能润泽更多的心灵,达到“风调雨顺、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三、那么我们教师该读些什么书呢?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感叹书真的如海。书籍如此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既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醒自己不能只能浮于海上,要沉于海中。广读群书,博采杂家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四、我们教师怎么读书?
我想一定要做笔记。很多读书大有收获的人,一个共同看法就是不忘读书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文学巨匠所论及的积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读书当然也不例外。我平时认真记了很多笔记,这给我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是我的一大笔财富,在我迷茫混沌时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语文教师不能只照本宣科,不能总迷信教材,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要想做好这些,我们还必须从以下四度出发:
五、广度,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人生在世,经验与书本要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强调通过游历阅览世事沧桑,也要重视书本阅读的广博。不同的书带给你不同的收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六、深度,真正的读书应该触及所读之书的思想核心而不能浅尝辄止
读书必须要抓住书的主题,那么整本书就好理解了。康德的书,难读,但如果看通康德的精神,那就是他要协调人类知情意,让它们和谐统一,你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他的思想。黑格尔的书是逻辑的正反合三段式的演义。海德格尔的书是存在的宣言,存在是他的太阳,一切光辉都是从中发出。如果我们读书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融會贯通起来,可能就会一通百通了。
七、高度,“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能出入所读之书
有人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后自杀,就是太耽溺于书的艺术世界了。读书之人必须要做到清醒与投入同在。不投入不能体会书的韵味;不清醒往往堕为书奴。房龙说的好:“艺术只有一个目的,艺术家要为之不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这个目的就是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生活的艺术。”读书也要从这个生活的艺术的高度出发。
生命因为有广度才姿态万千,因为有深度才波澜不惊,因为有高度才卓而不群。在此,读书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得为学生成长奠基。当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之时,我们就改变自己,用读书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浸润书香的教师,成为一个能照亮学生前行之路的良师。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 延边大学 2010年5月.
[2]曹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年11月.
作者简介:高绪芹,女,42岁,1992年毕业于山东省惠民师范,1997年取得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2003年取得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一直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质课、课件、论文、指导学生作文等多次获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读书;改变;提高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给学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师必须紧握“阅读”这柄利剑,斩掉灵魂深处的荆棘杂草,让思想变得深刻,灵魂变得厚重。让学生的世界,因为遇到一位气质高雅、内涵丰富的老师而更加美好。教师想要优秀,请从读书开始,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老师。一个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更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一、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曾国藩也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人的气质,是先天生成的,本身是难以改变的,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到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二、读书,能够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
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当下,人们读书往往受到影视文化的冲击,荧光屏前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但荧光屏前的欣赏,只能是便捷的快餐、可口的零食。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式,更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
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让自己“雅”起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读书是最好的途径。 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来看,是这个道理。但我更欣赏“老师一杯水,换来学生一桶水”的提法,这是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说的。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一职业,就必须让自己的“水源”充沛,储量日益深厚,蓄厚积而待发,才能润泽更多的心灵,达到“风调雨顺、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三、那么我们教师该读些什么书呢?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感叹书真的如海。书籍如此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既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醒自己不能只能浮于海上,要沉于海中。广读群书,博采杂家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四、我们教师怎么读书?
我想一定要做笔记。很多读书大有收获的人,一个共同看法就是不忘读书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文学巨匠所论及的积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读书当然也不例外。我平时认真记了很多笔记,这给我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是我的一大笔财富,在我迷茫混沌时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语文教师不能只照本宣科,不能总迷信教材,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要想做好这些,我们还必须从以下四度出发:
五、广度,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人生在世,经验与书本要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强调通过游历阅览世事沧桑,也要重视书本阅读的广博。不同的书带给你不同的收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六、深度,真正的读书应该触及所读之书的思想核心而不能浅尝辄止
读书必须要抓住书的主题,那么整本书就好理解了。康德的书,难读,但如果看通康德的精神,那就是他要协调人类知情意,让它们和谐统一,你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他的思想。黑格尔的书是逻辑的正反合三段式的演义。海德格尔的书是存在的宣言,存在是他的太阳,一切光辉都是从中发出。如果我们读书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融會贯通起来,可能就会一通百通了。
七、高度,“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能出入所读之书
有人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后自杀,就是太耽溺于书的艺术世界了。读书之人必须要做到清醒与投入同在。不投入不能体会书的韵味;不清醒往往堕为书奴。房龙说的好:“艺术只有一个目的,艺术家要为之不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这个目的就是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生活的艺术。”读书也要从这个生活的艺术的高度出发。
生命因为有广度才姿态万千,因为有深度才波澜不惊,因为有高度才卓而不群。在此,读书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得为学生成长奠基。当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之时,我们就改变自己,用读书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浸润书香的教师,成为一个能照亮学生前行之路的良师。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 延边大学 2010年5月.
[2]曹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年11月.
作者简介:高绪芹,女,42岁,1992年毕业于山东省惠民师范,1997年取得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2003年取得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一直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质课、课件、论文、指导学生作文等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