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封民国
2007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了争议的十字路口。
海峡那边, “去蒋化”正进入高潮, 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大中至正”牌匾拆换成“自由广场”,已成台湾一景的“两蒋”陵寝哨兵也被撤掉。台当局官员宣称,蒋介石将不再是民众崇拜的“民族救星”,而是有功也有过的政治人物。
而同样在这段时间,两岸的学者却纷如过江之鲫,奔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取经”,这里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日记。从这批日记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蒋介石。
恐怕很少有人如蒋介石那样得到那么多互相矛盾的“头衔”:“民族救星”,“伟大领袖”,“独夫民贼”,“刽子手”,“卖国贼”……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中国时报》的一篇议及台湾“去蒋化”纷争的评论所言:在作为“恶魔”的蒋介石被生产出来的同时,原本静默的“伟人蒋公”也就苏醒了。对大众而言,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世代,“蒋中正”原本是一个不痛不痒的符号。但在最近的论述生产当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一方面如同藏镜人(布袋戏中的一个反面角色)般邪恶,一方面则成为正义的化身。在这心照不宣的共谋中,“蒋中正”不但不会死,还会活得很多元、很有活力。
这段话似乎不仅适用于当前的台湾,也暗合于几十年来围绕这位人物的纷扰。在新的情势下,不仅是蒋介石,陆续的众多民国人物从也在纷争中“复活”了。
2001年,历经沧桑的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立即引发了华人文化圈共同的追忆。作为民国时期最知名的人物之一,张学良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生动的民国历程的代表。在民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经典话题。而在学界,张学良和他发动的“西安事变”的是非曲直又成为研究重点。
两年之后,106岁的宋美龄静静离世。至此,民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人物都已离去,民国彻底走入了历史。
他们的去世,带走了诸多一言难尽的恩怨,也打开了民国大门的一丝缝隙,那些被封存的日记,被上锁的档案,被噤声的人物,渐次开了口。继蒋介石日记之后,2008年3月28日,胡佛研究院又联合复旦大学公布了首批宋子文档案。
由此催生的“民国热”,显然也与当下国共关系回暖、政学两界解冻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愿意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过往的事与人。
与此对应的则是,对民国的书写则以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心态徐徐展开。 “民国热”开始从草根走向庙堂,从虚浮走向沉稳。这一系列行动显然是一个象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民国记忆从密闭的档案室走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也意味着这种记忆由断裂到复苏,由扭曲到复原,由禁忌到开放的一种可能。
在大陆,蒋有一段时期被斥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在台湾,国民党又把他神话成“千古完人”、“伟大领袖”。详细研读了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后,杨天石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蒋介石是民族主义者”。
2007年4月2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红褐色的西班牙式建筑,与美国东部建筑风格判然划开两个天地。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无心浏览异国之美,因为这一天,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要开放1932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原本。
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72年。最早三年(1915到1917年)的日记丢失了。蒋在世的最后3年(1973到1975年)因车祸,右手肌肉萎缩拿不了笔,没写日记。除此之外,50多年里,他每天都用毛笔行书,工整地记日记,一天不落,哪怕是住院,也要写上“住院”两个字。
蒋介石一生经历复杂。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中年,和共产党有过北伐与抗日两次合作,但又两次发动反共内战;晚年,退据台湾,梦想反攻大陆,但坚持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随着日记的曝光,蒋介石——这个对近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从尘封的历史中“走”了出来。
多年来,由于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蒋介石这个历史人物已经面目走形。在大陆,蒋有一段时期被斥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在台湾,国民党又把他神话成“千古完人”、“伟大领袖”。这几乎成了融入两岸民众血液的一种传统阐释。
为了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杨天石两渡重洋,探索那龙飞凤舞的书法中隐藏的历史秘密。蒋介石的日记有个特点,那就是比较坦诚。在以千万计的文字中,不仅记录了蒋的个人隐私,也记录了他各项重大决策时的心理状态。“蒋介石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足以改写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论述。”详细研读了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后,杨天石说,“蒋介石是民族主义者。”
日记入驻胡佛
在胡佛研究院公开日记原本之前,学者能够看到的是日记的摘抄本。杨天石早年写作《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依据的史料,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类抄》。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把一批书信、电报和文稿以及日记交给他的老师、秘书毛思诚保管。毛思诚把日记按内容分类做了摘抄,比如“党政”、“军务”、“学行”等。这就形成《蒋介石日记类抄》。这批档案一直藏在毛思诚的宁波家中,他的后人为了保险,把它们砌在墙里。“文革”期间,红卫兵抄家,把档案抄了出来,万幸的是没有烧毁,而是辗转交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另外,台湾档案机关也保存了5种蒋介石日记的摘抄。第一种叫“困勉记”,意思是在困难中勉励自己努力奋斗。第二种叫“省克记”,反省、克服自己的毛病。第三种叫“爱记”,不是关于爱情,而是关于蒋的人际关系的日记摘抄。第四种叫“学记”,是读书笔记。第五种叫“游记”,是旅行记录。这五种稿本都是编者重新编写的。
杨天石说,随着胡佛逐年公开蒋介石日记原本,摘抄本的价值就小多了。目前,胡佛所藏蒋介石的日记已经开放到1945年,1946到1972年日记也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开放。任何持有照片身份证明的人士,都可以入内阅读蒋介石日记的影印本。
蒋介石日记怎么存到胡佛了呢?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郭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又获得美国俄勒冈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后曾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总统府”新闻局秘书。她于1997年辞去“总统府”工作,在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任副教授。2000年起担任胡佛研究院研究员。两年多以前,郭说服目前担任国民党中常委的蒋介石孙媳妇蒋方智怡,将蒋介石日记暂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蒋方智怡做了一个勇敢和明智的决定,让蒋日记可以在胡佛研究院专业的档案保存技术下,安全地保存起来,客观、公正、公开地让全世界的学者使用。”
蒋日记原来保存在蒋方智怡的丈夫蒋孝勇手上。蒋孝勇是蒋经国的第三子。蒋经国把日记托付给蒋孝勇。蒋经国去世后,蒋孝勇把日记带出了台湾。后来蒋孝勇生病,临终前嘱咐妻子蒋方智怡说,“这些资料非常珍贵,一定要找到适当的场所保存、整理、运用。”
日记被送往胡佛之前,包括台湾“国史馆”在内的很多机构都想方设法,要得到蒋介石日记。饱受压力的蒋方智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蒋公日记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但需要找到一个既专业又有声望、公正、客观的单位,才能交出去。2005年2月16日,蒋家宣布,同意将蒋介石日记暂存胡佛研究院50年,分批公开。
胡佛档案馆与蒋家有工作上的协议,有些隐私,例如蒋辱骂什么人,或涉及他人极重要的隐私,其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还在世,就暂不开放。再有就是有关蒋氏家族成员个人的重要隐私,比如疾病之类的也暂不开放。杨天石说,目前不开放的部分极少,万分之一都不到。凡暂不开放的内容会被“盖住”,阅读者看到的是一个黑框框。当页上方盖有“2006”或“2007”小印。根据协议,这些暂不开放的部分,在30年之后将全部开放。
“李敖没有反驳我”
日记曝光后,两岸三地的学者纷纷前往美国,研究日记里的“历史密码”。大家普遍认为,蒋介石日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个历史宝藏。研究蒋介石日记,是破解近代史若干重大谜团的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一些隐蔽、尘封的密室就打不开。
然而,近日有台湾媒体报道说,李敖日前称,蒋介石用日记骗人,即使日记是真的,也不可信;珍贵史料能否还原历史,就看史学家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研究蒋介石多年的杨天石认为,蒋介石日记比较可信,因为他的日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蒋在日记里写了很多个人隐私,比如他早年好色,逛妓院等在日记里都有记载。这样一部日记原没有公开的打算,真实性当然就比较高。
郭岱君则说,蒋年轻时的日记,确实是真实反应他内心的想法,当时他根本想不到日后自己会成为国家元首。根据他的日记,年轻时他还想去做生意、搞股票,游历欧美。北伐之后,他在军事上成为重要人物,抗战时,他成为国家领袖,下笔之间也许有分寸。但是,看过内容就知道,这日记还是他个人的重要记录,是他治国和修身的参考。
杨天石认为,李敖对蒋介石的评价可能有情绪化的成分。例如,他宣称宋美龄和抗战时期被罗斯福派到中国的特使威尔基有绯闻,写过许多文章,其实并无其事。杨天石写过《关于宋美龄和美国特使威尔基的“绯闻”》,以大量的材料考证,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以李敖的性子,他肯定要反驳我的文章。但到现在为止,李敖还没有反驳我。”杨天石说。
从不抵抗主义到坚决抗战
长期以来,蒋介石抗日的态度始终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大陆史学界对蒋的对日政策一直多有批评。2007年刚刚开放的蒋介石抗战时期的日记,揭示了他有关抗战的真实思想及其复杂性。杨天石研究了蒋日记之后,得出了一个在大陆史学界堪称首创的“民族主义者”说。杨天石说:蒋介石是个民族主义者,他反对日本侵略,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立场是一贯的。但对日态度,不同时期有变化。
杨天石用“妥协退让”这四个字来概括从1928年济南惨案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这段时间蒋的对日政策。以前史学界认为,日本1931年9月18日进攻沈阳北大营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所以把东北全丢了。但是张学良去世之前,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不抵抗是张学良自己决定的,跟蒋介石无关。杨天石看了日记以后发现,这个“不抵抗主义”的发明权还是蒋介石,但时间不是1931年,而是1928年。那一年,蒋介石率兵北伐,打张作霖,但是日本出兵济南,不让蒋北伐,蒋的日记里边清清楚楚地写了七个字,对日军“决议不抵抗主义”。
蒋在日记中写道: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北伐,是打倒张作霖;和日本人打,北伐就无法进行了。后来,北伐军就避开日军,绕道北上。杨天石认为,蒋当时做出“不抵抗”的决定,主要是出于对中日军力的判断。蒋认为,中国国力衰弱,无法和日本打仗。蒋甚至有“三日亡国”之论,担心一旦开战,日军三天内就可以占领中国沿江、沿海的要害地区,切断军事、交通、金融等各项命脉,从而灭亡中国。
杨天石说,蒋终归是一个民族主义者。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之后,蒋在日记中每日写上“雪耻”二字,同时提出一条如何“雪耻”的措施。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立志以越王勾践为榜样,卧薪尝胆,长期奋斗。他在日记中经常以“日倭”、“倭寇”来称呼日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蒋认为已经退无可退。东北丢了,如果不战,平津就会沦为第二个东北,接着南京也会成为平津的翻版。当时许多人反对开战,军政部长何应钦说,至少还需要6个月的军事准备才能一战。北大校长蒋孟麟和胡适等人也都反对。胡适和当时知识界另一代表人物陶希圣曾联名上书给蒋介石,认为中国此时不能和日本打仗,否则中国的精华将毁于一旦,再也不能恢复。胡、陶建议承认“满州国”,以此了结中日间的一切纠纷,换取50年的和平。蒋在国防会议上说,如果日本可信,他可以接受胡、陶之议,但问题是日本根本不可信,日本内阁根本管不住军方。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程潜因此在会中大骂胡适是汉奸,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长居正也说应该把胡适抓起来。但蒋并没有惩罚胡,后来还派胡任驻美大使,让胡到美国去宣传中国抗战。
抗战打响后,蒋的对日态度从妥协退让转为坚决抗战。1939年,日本政府暗中策划扶持汪精卫政权。日方透露消息说,蒋如愿意和日本谈判,日本就不再支持汪精卫,并且会除掉汪。当时日本人透过前天津市长萧振瀛传话,萧报告孔祥熙,孔于是向蒋反映,认为日本人开出的条件不错,主张与日和谈。蒋坚决反对,批示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劝我与日本谈和,以汉奸论处,杀无赦。他在日记中写道:“萧孔等主和者太可笑,应痛斥之。”
杨天石说,历史事实是,蒋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坚持了八年,直到胜利。对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当然,肯定蒋在抗战中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否认他曾经实行过对日妥协、退让政策,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人们不应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个方面。
追求中国国际待遇
有人曾经认为,蒋介石是美国的奴才,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不是为中国,而是为美国抗战。杨天石说,这是天大的冤枉。其实,蒋介石和美国的关系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美国人甚至一度想除掉蒋。
抗战期间,蒋与派到中国来的美国将军史迪威关系恶劣。史迪威在日记中说,“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把蒋除掉。”蒋在日记中则骂史无人格,卑鄙无耻。蒋曾决心换掉史,指令宋子文在美国活动此事。最后考虑到临阵换将对作战不利,才决定不换了。
后来,蒋、史矛盾激化,史迪威曾计划暗杀蒋介石。史迪威的日记记载,开罗会议之后,罗斯福与史迪威有一段秘密谈话,罗问史,蒋能支持多久?史说,如再发生像日军进攻宜昌这样的事,蒋必定垮台。罗说,“那我们就该找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继续干下去。”此后,据史迪威的助手、少将多恩回忆说,史到昆明找到他,当面对他说:“来自最高当局的口令,要求你制定一套暗杀蒋的计划!”于是,多恩制定了三套刺杀蒋的方案。但后来多恩没有接到进一步的指示,此事遂不了了之。
抗战中,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同盟国。杨天石研读了1932年到1945年蒋日记后发现,蒋一直在追求与中国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地位,实现国际平等。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援助被侵略国家的法案——《进一步促进美国国防和其他目的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国防物资。先后受援的国家有英国、苏联、中国、法国等。但是,其间的条件并不平等,给英国、苏联的援助物资可直接拨交,而对中国的援助物资,则必须通过监理人史迪威分配。此外,在华盛顿成立的联合参谋长会议,也将中国拒之门外。
据杨天石考证,蒋介石多次企图改变上述情况。1942年4月19日,蒋致电正在美国争取援助的宋子文,要求宋与罗斯福做“肺腑深谈”。电称:“在联合参谋会议及军用品供应之主要事项中,中国并非受有英、苏之同等待遇,不过类似一受保护人而已。”“将来英美联合参谋会议,如不扩大包括中国,或将中国置于军用品分配董事会之外,则中国势必成为棋中之末卒。”他指示宋子文:“须坚执予等本身之立场,予等须维持本身独立之地位。”5月18日,蒋介石在重庆接见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时直率表示:“今日之参谋团,惟有英美参加,拥有五百万大军与日本作殊死战之中国不能厕及,实非中国所愿见。”“中国军民对此措置,刺激实深。深感中国名为同盟国,实被歧视。战时之待遇已暴露不平等之痕迹,如此战后如何未敢想象矣。”
反思为何不能与共产党抗争
杨天石发现,蒋在日记中的形象,并不是一个顽固派、保守派,而是有若干改革主张,企图振作的。蒋深知当时国民政府与国民党弊病,对国军的腐败也心知肚明,比如四处抓壮丁,军队走私、吃空缺的问题很严重。蒋想整顿军队,提出办法,但无法贯彻,有些表现差的将领仍不得不用。后来蒋号召成立青年军,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旧军队的问题。
1939年3月,蒋介石在重庆开办党政训练班,曾经亲自草拟了一个调查问卷,开了十几个问题要学生回答。其中有本党为何不能与共党抗争,一切组织宣传皆比不上共产党,本党党员为何不肯深入民众做基层工作,本党干部办事为何不切实际,不肯研究与负责,为何办事不彻底、无成效,为何党委变成官僚,为何民众不信任本党与党员,本党为何不能掌握青年,一般大学教员为何要反本党等。他对老百姓也有同情,在日记上写道,四川佃农很苦。日军轰炸重庆造成惨重伤亡,蒋在日记中提到:不知全国还有多少百姓受到同样的苦难。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蒋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殊有价值,本党诚愧不怠。若不急起直追,则败亡无日矣。”他曾主张把中国国民党改名为“中国劳动国民党”,只有农民和革命军人可以参加,这意味着蒋要对国民党进行一个根本的改造。蒋提出,要在3年中培养3万干部,每个干部必须要下乡工作三年。要求国民党要为人民服务,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相结合,各级干部必须由民众产生等等。蒋也想过,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日记中多次提到“要解决耕者有其地”。蒋还多次提出要“二五减租”,就是农民向地主交租,可以从原来的租额中减去25%。后来蒋阅读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了解到中共的军队之所以能打仗,就是因为共产党给农民分了土地,所以他曾经下令,凡是国军收复的地区,之前共产党分给农民的土地不必要追回,承认农民的所有权。但当时国民党需要地主的支持,最后只得放弃原来的想法。
杨天石认为,抗战后期,蒋有心整顿党、政、军的腐败,但当时的国民党已经进入一种“制度性腐朽与制度性无力”状态,蒋的任何改革的念头都无法落实。蒋改革农村的想法一直到他撤退台湾之后才付诸实施,因为台湾的地主与国民党政府没有那么深的关系,才有机会推行下去,台湾的经济起飞与此大有关系。
杨天石研读蒋日记后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蒋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是一个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力图充实自己的政治家。蒋读古书,读宋明理学,也看新书。“五四”时期,他像“五四”青年一样,看《新青年》、《新潮》杂志,读杜威演讲集、胡适的作品,读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上世纪30年代,为了治国的需要,他读法、俄革命史,俾斯麦传。在抗战烽火中还看黑格尔的辩证法。
五四运动以后,蒋的思想曾经有一个向左发展的过程。他那时认为,要想改造中国,首先要消灭两种人,一是消灭乡村士绅,一是消灭资本家,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激进的思想。蒋也曾经是唯物主义者,提出过“不行不能知”的主张。
2007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了争议的十字路口。
海峡那边, “去蒋化”正进入高潮, 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大中至正”牌匾拆换成“自由广场”,已成台湾一景的“两蒋”陵寝哨兵也被撤掉。台当局官员宣称,蒋介石将不再是民众崇拜的“民族救星”,而是有功也有过的政治人物。
而同样在这段时间,两岸的学者却纷如过江之鲫,奔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取经”,这里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日记。从这批日记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蒋介石。
恐怕很少有人如蒋介石那样得到那么多互相矛盾的“头衔”:“民族救星”,“伟大领袖”,“独夫民贼”,“刽子手”,“卖国贼”……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中国时报》的一篇议及台湾“去蒋化”纷争的评论所言:在作为“恶魔”的蒋介石被生产出来的同时,原本静默的“伟人蒋公”也就苏醒了。对大众而言,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世代,“蒋中正”原本是一个不痛不痒的符号。但在最近的论述生产当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一方面如同藏镜人(布袋戏中的一个反面角色)般邪恶,一方面则成为正义的化身。在这心照不宣的共谋中,“蒋中正”不但不会死,还会活得很多元、很有活力。
这段话似乎不仅适用于当前的台湾,也暗合于几十年来围绕这位人物的纷扰。在新的情势下,不仅是蒋介石,陆续的众多民国人物从也在纷争中“复活”了。
2001年,历经沧桑的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立即引发了华人文化圈共同的追忆。作为民国时期最知名的人物之一,张学良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生动的民国历程的代表。在民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经典话题。而在学界,张学良和他发动的“西安事变”的是非曲直又成为研究重点。
两年之后,106岁的宋美龄静静离世。至此,民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人物都已离去,民国彻底走入了历史。
他们的去世,带走了诸多一言难尽的恩怨,也打开了民国大门的一丝缝隙,那些被封存的日记,被上锁的档案,被噤声的人物,渐次开了口。继蒋介石日记之后,2008年3月28日,胡佛研究院又联合复旦大学公布了首批宋子文档案。
由此催生的“民国热”,显然也与当下国共关系回暖、政学两界解冻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愿意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过往的事与人。
与此对应的则是,对民国的书写则以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心态徐徐展开。 “民国热”开始从草根走向庙堂,从虚浮走向沉稳。这一系列行动显然是一个象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民国记忆从密闭的档案室走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也意味着这种记忆由断裂到复苏,由扭曲到复原,由禁忌到开放的一种可能。
在大陆,蒋有一段时期被斥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在台湾,国民党又把他神话成“千古完人”、“伟大领袖”。详细研读了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后,杨天石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蒋介石是民族主义者”。
2007年4月2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红褐色的西班牙式建筑,与美国东部建筑风格判然划开两个天地。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无心浏览异国之美,因为这一天,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要开放1932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原本。
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72年。最早三年(1915到1917年)的日记丢失了。蒋在世的最后3年(1973到1975年)因车祸,右手肌肉萎缩拿不了笔,没写日记。除此之外,50多年里,他每天都用毛笔行书,工整地记日记,一天不落,哪怕是住院,也要写上“住院”两个字。
蒋介石一生经历复杂。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中年,和共产党有过北伐与抗日两次合作,但又两次发动反共内战;晚年,退据台湾,梦想反攻大陆,但坚持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随着日记的曝光,蒋介石——这个对近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从尘封的历史中“走”了出来。
多年来,由于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蒋介石这个历史人物已经面目走形。在大陆,蒋有一段时期被斥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在台湾,国民党又把他神话成“千古完人”、“伟大领袖”。这几乎成了融入两岸民众血液的一种传统阐释。
为了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杨天石两渡重洋,探索那龙飞凤舞的书法中隐藏的历史秘密。蒋介石的日记有个特点,那就是比较坦诚。在以千万计的文字中,不仅记录了蒋的个人隐私,也记录了他各项重大决策时的心理状态。“蒋介石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足以改写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论述。”详细研读了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后,杨天石说,“蒋介石是民族主义者。”
日记入驻胡佛
在胡佛研究院公开日记原本之前,学者能够看到的是日记的摘抄本。杨天石早年写作《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依据的史料,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类抄》。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把一批书信、电报和文稿以及日记交给他的老师、秘书毛思诚保管。毛思诚把日记按内容分类做了摘抄,比如“党政”、“军务”、“学行”等。这就形成《蒋介石日记类抄》。这批档案一直藏在毛思诚的宁波家中,他的后人为了保险,把它们砌在墙里。“文革”期间,红卫兵抄家,把档案抄了出来,万幸的是没有烧毁,而是辗转交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另外,台湾档案机关也保存了5种蒋介石日记的摘抄。第一种叫“困勉记”,意思是在困难中勉励自己努力奋斗。第二种叫“省克记”,反省、克服自己的毛病。第三种叫“爱记”,不是关于爱情,而是关于蒋的人际关系的日记摘抄。第四种叫“学记”,是读书笔记。第五种叫“游记”,是旅行记录。这五种稿本都是编者重新编写的。
杨天石说,随着胡佛逐年公开蒋介石日记原本,摘抄本的价值就小多了。目前,胡佛所藏蒋介石的日记已经开放到1945年,1946到1972年日记也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开放。任何持有照片身份证明的人士,都可以入内阅读蒋介石日记的影印本。
蒋介石日记怎么存到胡佛了呢?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郭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又获得美国俄勒冈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后曾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总统府”新闻局秘书。她于1997年辞去“总统府”工作,在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任副教授。2000年起担任胡佛研究院研究员。两年多以前,郭说服目前担任国民党中常委的蒋介石孙媳妇蒋方智怡,将蒋介石日记暂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蒋方智怡做了一个勇敢和明智的决定,让蒋日记可以在胡佛研究院专业的档案保存技术下,安全地保存起来,客观、公正、公开地让全世界的学者使用。”
蒋日记原来保存在蒋方智怡的丈夫蒋孝勇手上。蒋孝勇是蒋经国的第三子。蒋经国把日记托付给蒋孝勇。蒋经国去世后,蒋孝勇把日记带出了台湾。后来蒋孝勇生病,临终前嘱咐妻子蒋方智怡说,“这些资料非常珍贵,一定要找到适当的场所保存、整理、运用。”
日记被送往胡佛之前,包括台湾“国史馆”在内的很多机构都想方设法,要得到蒋介石日记。饱受压力的蒋方智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蒋公日记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但需要找到一个既专业又有声望、公正、客观的单位,才能交出去。2005年2月16日,蒋家宣布,同意将蒋介石日记暂存胡佛研究院50年,分批公开。
胡佛档案馆与蒋家有工作上的协议,有些隐私,例如蒋辱骂什么人,或涉及他人极重要的隐私,其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还在世,就暂不开放。再有就是有关蒋氏家族成员个人的重要隐私,比如疾病之类的也暂不开放。杨天石说,目前不开放的部分极少,万分之一都不到。凡暂不开放的内容会被“盖住”,阅读者看到的是一个黑框框。当页上方盖有“2006”或“2007”小印。根据协议,这些暂不开放的部分,在30年之后将全部开放。
“李敖没有反驳我”
日记曝光后,两岸三地的学者纷纷前往美国,研究日记里的“历史密码”。大家普遍认为,蒋介石日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个历史宝藏。研究蒋介石日记,是破解近代史若干重大谜团的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一些隐蔽、尘封的密室就打不开。
然而,近日有台湾媒体报道说,李敖日前称,蒋介石用日记骗人,即使日记是真的,也不可信;珍贵史料能否还原历史,就看史学家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研究蒋介石多年的杨天石认为,蒋介石日记比较可信,因为他的日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蒋在日记里写了很多个人隐私,比如他早年好色,逛妓院等在日记里都有记载。这样一部日记原没有公开的打算,真实性当然就比较高。
郭岱君则说,蒋年轻时的日记,确实是真实反应他内心的想法,当时他根本想不到日后自己会成为国家元首。根据他的日记,年轻时他还想去做生意、搞股票,游历欧美。北伐之后,他在军事上成为重要人物,抗战时,他成为国家领袖,下笔之间也许有分寸。但是,看过内容就知道,这日记还是他个人的重要记录,是他治国和修身的参考。
杨天石认为,李敖对蒋介石的评价可能有情绪化的成分。例如,他宣称宋美龄和抗战时期被罗斯福派到中国的特使威尔基有绯闻,写过许多文章,其实并无其事。杨天石写过《关于宋美龄和美国特使威尔基的“绯闻”》,以大量的材料考证,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以李敖的性子,他肯定要反驳我的文章。但到现在为止,李敖还没有反驳我。”杨天石说。
从不抵抗主义到坚决抗战
长期以来,蒋介石抗日的态度始终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大陆史学界对蒋的对日政策一直多有批评。2007年刚刚开放的蒋介石抗战时期的日记,揭示了他有关抗战的真实思想及其复杂性。杨天石研究了蒋日记之后,得出了一个在大陆史学界堪称首创的“民族主义者”说。杨天石说:蒋介石是个民族主义者,他反对日本侵略,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立场是一贯的。但对日态度,不同时期有变化。
杨天石用“妥协退让”这四个字来概括从1928年济南惨案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这段时间蒋的对日政策。以前史学界认为,日本1931年9月18日进攻沈阳北大营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所以把东北全丢了。但是张学良去世之前,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不抵抗是张学良自己决定的,跟蒋介石无关。杨天石看了日记以后发现,这个“不抵抗主义”的发明权还是蒋介石,但时间不是1931年,而是1928年。那一年,蒋介石率兵北伐,打张作霖,但是日本出兵济南,不让蒋北伐,蒋的日记里边清清楚楚地写了七个字,对日军“决议不抵抗主义”。
蒋在日记中写道: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北伐,是打倒张作霖;和日本人打,北伐就无法进行了。后来,北伐军就避开日军,绕道北上。杨天石认为,蒋当时做出“不抵抗”的决定,主要是出于对中日军力的判断。蒋认为,中国国力衰弱,无法和日本打仗。蒋甚至有“三日亡国”之论,担心一旦开战,日军三天内就可以占领中国沿江、沿海的要害地区,切断军事、交通、金融等各项命脉,从而灭亡中国。
杨天石说,蒋终归是一个民族主义者。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之后,蒋在日记中每日写上“雪耻”二字,同时提出一条如何“雪耻”的措施。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立志以越王勾践为榜样,卧薪尝胆,长期奋斗。他在日记中经常以“日倭”、“倭寇”来称呼日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蒋认为已经退无可退。东北丢了,如果不战,平津就会沦为第二个东北,接着南京也会成为平津的翻版。当时许多人反对开战,军政部长何应钦说,至少还需要6个月的军事准备才能一战。北大校长蒋孟麟和胡适等人也都反对。胡适和当时知识界另一代表人物陶希圣曾联名上书给蒋介石,认为中国此时不能和日本打仗,否则中国的精华将毁于一旦,再也不能恢复。胡、陶建议承认“满州国”,以此了结中日间的一切纠纷,换取50年的和平。蒋在国防会议上说,如果日本可信,他可以接受胡、陶之议,但问题是日本根本不可信,日本内阁根本管不住军方。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程潜因此在会中大骂胡适是汉奸,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长居正也说应该把胡适抓起来。但蒋并没有惩罚胡,后来还派胡任驻美大使,让胡到美国去宣传中国抗战。
抗战打响后,蒋的对日态度从妥协退让转为坚决抗战。1939年,日本政府暗中策划扶持汪精卫政权。日方透露消息说,蒋如愿意和日本谈判,日本就不再支持汪精卫,并且会除掉汪。当时日本人透过前天津市长萧振瀛传话,萧报告孔祥熙,孔于是向蒋反映,认为日本人开出的条件不错,主张与日和谈。蒋坚决反对,批示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劝我与日本谈和,以汉奸论处,杀无赦。他在日记中写道:“萧孔等主和者太可笑,应痛斥之。”
杨天石说,历史事实是,蒋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坚持了八年,直到胜利。对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当然,肯定蒋在抗战中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否认他曾经实行过对日妥协、退让政策,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人们不应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个方面。
追求中国国际待遇
有人曾经认为,蒋介石是美国的奴才,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不是为中国,而是为美国抗战。杨天石说,这是天大的冤枉。其实,蒋介石和美国的关系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美国人甚至一度想除掉蒋。
抗战期间,蒋与派到中国来的美国将军史迪威关系恶劣。史迪威在日记中说,“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把蒋除掉。”蒋在日记中则骂史无人格,卑鄙无耻。蒋曾决心换掉史,指令宋子文在美国活动此事。最后考虑到临阵换将对作战不利,才决定不换了。
后来,蒋、史矛盾激化,史迪威曾计划暗杀蒋介石。史迪威的日记记载,开罗会议之后,罗斯福与史迪威有一段秘密谈话,罗问史,蒋能支持多久?史说,如再发生像日军进攻宜昌这样的事,蒋必定垮台。罗说,“那我们就该找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继续干下去。”此后,据史迪威的助手、少将多恩回忆说,史到昆明找到他,当面对他说:“来自最高当局的口令,要求你制定一套暗杀蒋的计划!”于是,多恩制定了三套刺杀蒋的方案。但后来多恩没有接到进一步的指示,此事遂不了了之。
抗战中,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同盟国。杨天石研读了1932年到1945年蒋日记后发现,蒋一直在追求与中国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地位,实现国际平等。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援助被侵略国家的法案——《进一步促进美国国防和其他目的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国防物资。先后受援的国家有英国、苏联、中国、法国等。但是,其间的条件并不平等,给英国、苏联的援助物资可直接拨交,而对中国的援助物资,则必须通过监理人史迪威分配。此外,在华盛顿成立的联合参谋长会议,也将中国拒之门外。
据杨天石考证,蒋介石多次企图改变上述情况。1942年4月19日,蒋致电正在美国争取援助的宋子文,要求宋与罗斯福做“肺腑深谈”。电称:“在联合参谋会议及军用品供应之主要事项中,中国并非受有英、苏之同等待遇,不过类似一受保护人而已。”“将来英美联合参谋会议,如不扩大包括中国,或将中国置于军用品分配董事会之外,则中国势必成为棋中之末卒。”他指示宋子文:“须坚执予等本身之立场,予等须维持本身独立之地位。”5月18日,蒋介石在重庆接见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时直率表示:“今日之参谋团,惟有英美参加,拥有五百万大军与日本作殊死战之中国不能厕及,实非中国所愿见。”“中国军民对此措置,刺激实深。深感中国名为同盟国,实被歧视。战时之待遇已暴露不平等之痕迹,如此战后如何未敢想象矣。”
反思为何不能与共产党抗争
杨天石发现,蒋在日记中的形象,并不是一个顽固派、保守派,而是有若干改革主张,企图振作的。蒋深知当时国民政府与国民党弊病,对国军的腐败也心知肚明,比如四处抓壮丁,军队走私、吃空缺的问题很严重。蒋想整顿军队,提出办法,但无法贯彻,有些表现差的将领仍不得不用。后来蒋号召成立青年军,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旧军队的问题。
1939年3月,蒋介石在重庆开办党政训练班,曾经亲自草拟了一个调查问卷,开了十几个问题要学生回答。其中有本党为何不能与共党抗争,一切组织宣传皆比不上共产党,本党党员为何不肯深入民众做基层工作,本党干部办事为何不切实际,不肯研究与负责,为何办事不彻底、无成效,为何党委变成官僚,为何民众不信任本党与党员,本党为何不能掌握青年,一般大学教员为何要反本党等。他对老百姓也有同情,在日记上写道,四川佃农很苦。日军轰炸重庆造成惨重伤亡,蒋在日记中提到:不知全国还有多少百姓受到同样的苦难。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蒋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殊有价值,本党诚愧不怠。若不急起直追,则败亡无日矣。”他曾主张把中国国民党改名为“中国劳动国民党”,只有农民和革命军人可以参加,这意味着蒋要对国民党进行一个根本的改造。蒋提出,要在3年中培养3万干部,每个干部必须要下乡工作三年。要求国民党要为人民服务,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相结合,各级干部必须由民众产生等等。蒋也想过,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日记中多次提到“要解决耕者有其地”。蒋还多次提出要“二五减租”,就是农民向地主交租,可以从原来的租额中减去25%。后来蒋阅读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了解到中共的军队之所以能打仗,就是因为共产党给农民分了土地,所以他曾经下令,凡是国军收复的地区,之前共产党分给农民的土地不必要追回,承认农民的所有权。但当时国民党需要地主的支持,最后只得放弃原来的想法。
杨天石认为,抗战后期,蒋有心整顿党、政、军的腐败,但当时的国民党已经进入一种“制度性腐朽与制度性无力”状态,蒋的任何改革的念头都无法落实。蒋改革农村的想法一直到他撤退台湾之后才付诸实施,因为台湾的地主与国民党政府没有那么深的关系,才有机会推行下去,台湾的经济起飞与此大有关系。
杨天石研读蒋日记后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蒋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是一个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力图充实自己的政治家。蒋读古书,读宋明理学,也看新书。“五四”时期,他像“五四”青年一样,看《新青年》、《新潮》杂志,读杜威演讲集、胡适的作品,读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上世纪30年代,为了治国的需要,他读法、俄革命史,俾斯麦传。在抗战烽火中还看黑格尔的辩证法。
五四运动以后,蒋的思想曾经有一个向左发展的过程。他那时认为,要想改造中国,首先要消灭两种人,一是消灭乡村士绅,一是消灭资本家,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激进的思想。蒋也曾经是唯物主义者,提出过“不行不能知”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