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本文探讨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流程。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从学生个体这一个层面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是个体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来实施的: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等等。对个体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根。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学生自我评价活动遵循一个相对共性的流程,即明确目标——制订标准——进行反思性活动——信息反馈——自我矫正。
(一)明确目标
明确自我评价目标是高质量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导向,是学生自我评价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明确自我评价目标,才能使学生对自我评价活动有清晰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成自我评价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在一些基于任务的学生自我评价活动中,教师在学生确定自我评价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目标,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体效果。
(二)制订标准
制订标准是指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目标制订的自我评价的参照和依据。评价标准是衡量或判定评价对象价值程度的准则和尺度,是评价原则和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对评价对象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恰当的自我评价标准是学生自我评价成功的有力保证。如何帮助学生制订自我评价标准,如何让学生理解标准的意义,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将评价标准转化为评价行为,这是搞好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问题。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就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协商的过程,协商是制订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重要环节。在制订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一起参与,允许学生和教师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这有助于学生内化自我评价标准,感受到自己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三)进行反思性活动
进行反思性活动是学生自我评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直接参与反思性活动,通过上述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两种途径进行反思,才能真正达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一般来说,具有相对明确目标和标准的自我反思活动主要有两类:第一,以目标设定为本的反思性活动。在此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自我评价目标和标准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需求,并进一步根据目标和标准做出具体的规划,进行以直接的自我评价为主的反思性活动。第二,以比较和对照为主的反思性活动。在这一类活动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成果或相对优良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估计自己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对照,来进行以间接的自我评价为主的反思性活动。
(四)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指自我评价的相关信息或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从而影响评价对象,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有评价研究者认为,信息反馈是根据设定的目标,对评价对象做了什么和没有做什么的描述。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个流程中,信息反馈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可靠的信息和畅通的反馈渠道是最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学生本人、教师、同伴以及参与评价的其他主体都成为信息的“源泉”,而这些信息是通过多种方式反馈的,有时是口头的,有时是书面的,有时也是电子化的。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自我评价的流程中,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反馈机制,进行有效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及时、不断地通过交互性的反思活动,调节自身现状和标准之间的距离。
(五)自我矫正
自我矫正是学生自我评价的真正目标,是促使学生最终达到目标和标准的最关键的环节和步骤。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流程中,无论信息反馈来自何种渠道,无论所反馈的信息是如何及时、有效,如果它不能为学生创造自我矫正的机会,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矫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自我矫正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改进自我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主动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我评价内化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行为,并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和习惯,进而通过自我矫正真正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从学生个体这一个层面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是个体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来实施的: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等等。对个体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根。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学生自我评价活动遵循一个相对共性的流程,即明确目标——制订标准——进行反思性活动——信息反馈——自我矫正。
(一)明确目标
明确自我评价目标是高质量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导向,是学生自我评价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明确自我评价目标,才能使学生对自我评价活动有清晰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成自我评价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在一些基于任务的学生自我评价活动中,教师在学生确定自我评价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目标,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体效果。
(二)制订标准
制订标准是指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目标制订的自我评价的参照和依据。评价标准是衡量或判定评价对象价值程度的准则和尺度,是评价原则和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对评价对象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恰当的自我评价标准是学生自我评价成功的有力保证。如何帮助学生制订自我评价标准,如何让学生理解标准的意义,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将评价标准转化为评价行为,这是搞好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问题。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就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协商的过程,协商是制订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重要环节。在制订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一起参与,允许学生和教师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这有助于学生内化自我评价标准,感受到自己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三)进行反思性活动
进行反思性活动是学生自我评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直接参与反思性活动,通过上述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两种途径进行反思,才能真正达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一般来说,具有相对明确目标和标准的自我反思活动主要有两类:第一,以目标设定为本的反思性活动。在此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自我评价目标和标准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需求,并进一步根据目标和标准做出具体的规划,进行以直接的自我评价为主的反思性活动。第二,以比较和对照为主的反思性活动。在这一类活动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成果或相对优良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估计自己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对照,来进行以间接的自我评价为主的反思性活动。
(四)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指自我评价的相关信息或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从而影响评价对象,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有评价研究者认为,信息反馈是根据设定的目标,对评价对象做了什么和没有做什么的描述。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个流程中,信息反馈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可靠的信息和畅通的反馈渠道是最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学生本人、教师、同伴以及参与评价的其他主体都成为信息的“源泉”,而这些信息是通过多种方式反馈的,有时是口头的,有时是书面的,有时也是电子化的。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自我评价的流程中,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反馈机制,进行有效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及时、不断地通过交互性的反思活动,调节自身现状和标准之间的距离。
(五)自我矫正
自我矫正是学生自我评价的真正目标,是促使学生最终达到目标和标准的最关键的环节和步骤。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流程中,无论信息反馈来自何种渠道,无论所反馈的信息是如何及时、有效,如果它不能为学生创造自我矫正的机会,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矫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自我矫正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改进自我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主动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我评价内化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行为,并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和习惯,进而通过自我矫正真正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