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如景观异质性原理、斑块—廊道—基质原理、景观格局原理等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指导意义。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将其加以运用,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绿地系统;运用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spac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 Some of its basic principles such as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principle, patch-corridor-matrix principle, the landscape pattern such as principle for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guidance.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will be applied to,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s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不仅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模也在显著扩张[1]。城市化过程对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显而易见。如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破坏严重.城市热岛效应等[2]。这些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区域生态质量也受到影响。因为城市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3],人们对其越来越关注。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采取形式和达到效果,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可以减轻城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重建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思路[4].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学者Troll通过航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正式提出的,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产物[5]。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與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6]。简而言之,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7]。
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势在于集中了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精华,克服了两者的弱点,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及对空间异质性的管理[8]。
2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2. 1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之一, 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 是指一个景观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 或某种形状) 在空间( 或时间) 上的变异程度( 或强度)[9].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以及功能异质性, 异质性大、则密度高、稳定性大[10]. 在景观这个层次上, 异质性的主要起源于自然干扰、内部演替和人类活动[11].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景观的异质性使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抵御干扰的柔韧性[12].
2. 2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 斑块、廊道和基质.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其类型、大小、形状、边界、动态及内部均质程度对城市绿地系统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13]。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对生物的迁移、觅食、灭绝等有重要的影响。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14]。斑块的形状则对生态学过程和各种功能流有重要的影响[15]。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型要素,是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16]。廊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17]。根据廊道的起源人类的作用及景观的类型,廊道可分为三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及河流廊道[18]。在城市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廊道分为蓝道(blue way)、绿道(green way)和灰道(gray way)。蓝道即河流廊道它不仅指河流的水面部分,也包括沿河流分布的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19]。绿道主要是指城市中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型要素,即种植廊道如林荫步道防风林带等[20]。而灰道就是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21]。
基质,又称衬质或模地,它是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22]。
2. 3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 往往是指空间格局, 即斑块和其它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与格局不同, 过程则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23]. 格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 点格局、线格局、网格局、平面格局、立体格局[24].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 景观的空间格局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景观的组成和结构即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2)景观中斑块的性质和参数和的空间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作用; (3)景观格局的趋向性即空间规律性或梯度;(4)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即格局的等级结构[25].
3.城市绿地系统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多种绿地类型与规模的绿化用地的整体。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多种要素[26]。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是以绿色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开放空间并具有相对同质性,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可认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种景观元素[27]。而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时, 城市绿地中的不同绿地类型可认为是绿地系统的不同景观元素[28]。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缺乏生态性思考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只强调了“游憩”功能和“景观”功能,却相对忽视了生态性的思考[29]。
4.2 绿地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绿地生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分为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4 项[30],单以4 项定额指标评定一座城市绿化的水准,缺乏科学理性,难以反映真实性[31]。
4.3 受城市建设用地制约及忽视绿地生态性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绿地往往依附于城市结构,而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结构应依赖于生态系统,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并未因生态性需要而优先考虑城市绿化用地[32]。
4.4 城市绿地系统编制、法制不健全,贯彻、执行力度不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生态城市有着战略决策性作用。但是有些城市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法规条例不健全,执法不严格[33]。
4.5 城市绿地系统缺乏城郊之间的完整统一结构决定功能,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必然限制其功能的发挥。许多城市的绿地规划只注重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而忽视了郊区、干道和河道绿化,未能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34]。
4.6 缺乏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起着很大的生态效益,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往往被忽视[35]。
5.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区域范围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在较小的尺度上,城市是一个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构成的景观单元[36]。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城市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3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以点—线—面的形式共同构成城市的绿色体系[38]。站在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在城市范围,公园、风景区、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等都是以缀块的形式存在,河流、道路绿地等有望起到廊道的作用,而城市就是这个景观单元的基质[39]。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40]。有效的景观生态規划对保持绿地系统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确保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主要包括三方面。将景观生态学上的“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概念运用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中,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按照“环、楔、廊、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布置,保证绿地景观的完整性[41]。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可以用生态廊道将绿地斑块有机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绿地生态网络;在公路、铁路等城市轴线上,通过绿地分割作用产生一系列间断的分散集团、飞地、子城或卫星城,在各星状长轴之间形成插入市中心的楔状绿地,构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有机分散的景观格局[42]。这样的绿地廊道规划使得绿地真正融入城市内部,充分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43]。数量模型着手,建立城市绿地系统与其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之间的回归模型,或者利用GIS 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研究,根据城市绿地的三维特征,基于遥感技术建立相应的“绿量”模型,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应定量化[44]。
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5.1.1 整体优化原则。即把景观作为系统来思考和管理,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45]。生态整体性认为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征和明显的视觉特征[46]。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总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构成了景观的异质性。异质性同景观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47]。
5.1.2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地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循环过程作为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应将认为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道路[48]。
5.1.3 独特性原则。每个城市绿地景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景观规划设计不能简单套用、沿袭旧模式,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使城市绿地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达到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符合人们的审美及心理需要[49]。
6.总结
基于生态学的相互关联思想,运用地理学的规划方法,综合在城市绿地规划中,既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50]。运用景观生态学与绿地规划融合原理对城市绿地各种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绿地景观格局,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1]。
参考文献:
[1]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滨谊,张国.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5(06):25- 28
[3]徐乃雄.城市绿地与环境[M].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2).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
[6]R·福尔曼. 景观生态学[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李哈滨. 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框架[ J] . 生态学进展, 1998, 5( 1) : 23- 33.
[10]王仰麟.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 J] . 自然资源译丛, 1991, 36( 4) : 43- 49.
[11]李海丽.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关注公路景观设计[J]. 现代企业教育 , 2008,(12)
[12]肖英, 刘思华. 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9,(02)
[13]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J].华中建筑,2001,19(3):59~60
[14] 隋艳.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9,(08)
[15] 郭玮, 张硕新.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6,(01)
[16] 卫凌志, 牛月波.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 民营科技 , 2008,(07)
[17] 傅立群.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葫芦岛市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 2007,(04)
[18] 吴兴琼, 张绿水. 浅谈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4)[19] 刘纯青, 陈飞平, 张绿水.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02)
[20] 夏娃, 黄守敏.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化趋势[J]. 中国林副特产 , 2007,(05)
[21] 宗跃光.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99,19(2).
[22]唐东芹,傅德亮.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关系的探讨[ J ]. 中国园林, 1999 (3) : 40 - 43.
[2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5]高峻,杨名静,陶康华.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 J ]. 中国园林, 2000 (1) : 53 - 56.
[26]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J ]. 华中建筑, 2005, 23( 3) : 88- 90.
[27]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8]吴效军. 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J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1) : 9- 14.
[29]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J ]. 华中建筑, 2005, 23( 3) : 88- 90.
[30] 王煜倩. 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8,(07)
[31]李敏.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J ]. 建筑学报, 1995,( 2) : 148-157.
[32]许克福.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07,5(2):39~41
[33]张式煜.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34]舟廷刚,陶康华.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統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2).
[35]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
规划,1999,23(8).
[36] 姜允芳, 刘滨谊, 石铁矛. 城市绿地系统多学科的协作研究[J]. 城市问题 , 2009,(02)[37] 刘婧, 张培, 孙峻峰. 成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3)[38] 刘纯青, 陈飞平, 张绿水.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02)
[39] 李小龙. 金溪县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 2008,(12)
[41] 江阜家.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11)[42] 郝本泉, 杜潇, 赵磊. 浅析现代居住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J]. 科技致富向导 , 2008,(24)
[43] 夏林. 浅析景观设计中生态价值的体现[J]. 国外建材科技 , 2007,(02)[44] 陈连波, 张国军. 浅谈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8,(02)[45] 王萍. 景观设计须遵循自然辨证法[J]. 艺海 , 2008,(03)
[46]林耕, 夏青. 创造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深圳特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J ]. 建筑学报, 1997,( 12) : 37- 39.
[47]李嘉乐. 生态园林与园林生态学[ J ]. 中国园林, 1993 (4) : 42 - 43.
[48]赵慎,陈尔鹤. 园林生态学刍议[ J ]. 中国园林, 2001 (3) : 8 - 10.
[49]谷康,江婷,苏同向.城市绿地系统的地方特色初探[J].中国园林, 2005(12):36- 40
[50]张惠远,倪晋仁. 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 J ]. 城市规划, 2001 (7) : 15 - 18.
[51]王进,陈爽,姚士谋.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研究新思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6).
个人简介:姓名:陈天津,籍贯:湖北 天门,现工作于江苏永联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园林绿化施工。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绿地系统;运用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spac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 Some of its basic principles such as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principle, patch-corridor-matrix principle, the landscape pattern such as principle for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guidance.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will be applied to,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s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不仅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模也在显著扩张[1]。城市化过程对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显而易见。如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破坏严重.城市热岛效应等[2]。这些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区域生态质量也受到影响。因为城市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3],人们对其越来越关注。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采取形式和达到效果,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可以减轻城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重建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思路[4].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学者Troll通过航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正式提出的,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产物[5]。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與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6]。简而言之,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7]。
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势在于集中了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精华,克服了两者的弱点,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及对空间异质性的管理[8]。
2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2. 1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之一, 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 是指一个景观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 或某种形状) 在空间( 或时间) 上的变异程度( 或强度)[9].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以及功能异质性, 异质性大、则密度高、稳定性大[10]. 在景观这个层次上, 异质性的主要起源于自然干扰、内部演替和人类活动[11].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景观的异质性使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抵御干扰的柔韧性[12].
2. 2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 斑块、廊道和基质.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其类型、大小、形状、边界、动态及内部均质程度对城市绿地系统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13]。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对生物的迁移、觅食、灭绝等有重要的影响。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14]。斑块的形状则对生态学过程和各种功能流有重要的影响[15]。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型要素,是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16]。廊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17]。根据廊道的起源人类的作用及景观的类型,廊道可分为三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及河流廊道[18]。在城市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廊道分为蓝道(blue way)、绿道(green way)和灰道(gray way)。蓝道即河流廊道它不仅指河流的水面部分,也包括沿河流分布的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19]。绿道主要是指城市中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型要素,即种植廊道如林荫步道防风林带等[20]。而灰道就是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21]。
基质,又称衬质或模地,它是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22]。
2. 3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 往往是指空间格局, 即斑块和其它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与格局不同, 过程则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23]. 格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 点格局、线格局、网格局、平面格局、立体格局[24].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 景观的空间格局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景观的组成和结构即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2)景观中斑块的性质和参数和的空间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作用; (3)景观格局的趋向性即空间规律性或梯度;(4)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即格局的等级结构[25].
3.城市绿地系统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多种绿地类型与规模的绿化用地的整体。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多种要素[26]。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是以绿色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开放空间并具有相对同质性,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可认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种景观元素[27]。而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时, 城市绿地中的不同绿地类型可认为是绿地系统的不同景观元素[28]。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缺乏生态性思考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只强调了“游憩”功能和“景观”功能,却相对忽视了生态性的思考[29]。
4.2 绿地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绿地生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分为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4 项[30],单以4 项定额指标评定一座城市绿化的水准,缺乏科学理性,难以反映真实性[31]。
4.3 受城市建设用地制约及忽视绿地生态性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绿地往往依附于城市结构,而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结构应依赖于生态系统,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并未因生态性需要而优先考虑城市绿化用地[32]。
4.4 城市绿地系统编制、法制不健全,贯彻、执行力度不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生态城市有着战略决策性作用。但是有些城市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法规条例不健全,执法不严格[33]。
4.5 城市绿地系统缺乏城郊之间的完整统一结构决定功能,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必然限制其功能的发挥。许多城市的绿地规划只注重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而忽视了郊区、干道和河道绿化,未能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34]。
4.6 缺乏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起着很大的生态效益,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往往被忽视[35]。
5.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区域范围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在较小的尺度上,城市是一个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构成的景观单元[36]。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城市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3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以点—线—面的形式共同构成城市的绿色体系[38]。站在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在城市范围,公园、风景区、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等都是以缀块的形式存在,河流、道路绿地等有望起到廊道的作用,而城市就是这个景观单元的基质[39]。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40]。有效的景观生态規划对保持绿地系统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确保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主要包括三方面。将景观生态学上的“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概念运用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中,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按照“环、楔、廊、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布置,保证绿地景观的完整性[41]。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可以用生态廊道将绿地斑块有机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绿地生态网络;在公路、铁路等城市轴线上,通过绿地分割作用产生一系列间断的分散集团、飞地、子城或卫星城,在各星状长轴之间形成插入市中心的楔状绿地,构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有机分散的景观格局[42]。这样的绿地廊道规划使得绿地真正融入城市内部,充分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43]。数量模型着手,建立城市绿地系统与其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之间的回归模型,或者利用GIS 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研究,根据城市绿地的三维特征,基于遥感技术建立相应的“绿量”模型,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应定量化[44]。
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5.1.1 整体优化原则。即把景观作为系统来思考和管理,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45]。生态整体性认为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征和明显的视觉特征[46]。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总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构成了景观的异质性。异质性同景观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47]。
5.1.2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地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循环过程作为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应将认为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道路[48]。
5.1.3 独特性原则。每个城市绿地景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景观规划设计不能简单套用、沿袭旧模式,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使城市绿地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达到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符合人们的审美及心理需要[49]。
6.总结
基于生态学的相互关联思想,运用地理学的规划方法,综合在城市绿地规划中,既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50]。运用景观生态学与绿地规划融合原理对城市绿地各种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绿地景观格局,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1]。
参考文献:
[1]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滨谊,张国.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5(06):25- 28
[3]徐乃雄.城市绿地与环境[M].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2).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
[6]R·福尔曼. 景观生态学[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李哈滨. 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框架[ J] . 生态学进展, 1998, 5( 1) : 23- 33.
[10]王仰麟.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 J] . 自然资源译丛, 1991, 36( 4) : 43- 49.
[11]李海丽.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关注公路景观设计[J]. 现代企业教育 , 2008,(12)
[12]肖英, 刘思华. 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9,(02)
[13]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J].华中建筑,2001,19(3):59~60
[14] 隋艳.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9,(08)
[15] 郭玮, 张硕新.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6,(01)
[16] 卫凌志, 牛月波.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 民营科技 , 2008,(07)
[17] 傅立群.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葫芦岛市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 2007,(04)
[18] 吴兴琼, 张绿水. 浅谈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4)[19] 刘纯青, 陈飞平, 张绿水.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02)
[20] 夏娃, 黄守敏.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化趋势[J]. 中国林副特产 , 2007,(05)
[21] 宗跃光.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99,19(2).
[22]唐东芹,傅德亮.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关系的探讨[ J ]. 中国园林, 1999 (3) : 40 - 43.
[2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5]高峻,杨名静,陶康华.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 J ]. 中国园林, 2000 (1) : 53 - 56.
[26]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J ]. 华中建筑, 2005, 23( 3) : 88- 90.
[27]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8]吴效军. 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J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1) : 9- 14.
[29]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J ]. 华中建筑, 2005, 23( 3) : 88- 90.
[30] 王煜倩. 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8,(07)
[31]李敏.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J ]. 建筑学报, 1995,( 2) : 148-157.
[32]许克福.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07,5(2):39~41
[33]张式煜.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34]舟廷刚,陶康华.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統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2).
[35]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
规划,1999,23(8).
[36] 姜允芳, 刘滨谊, 石铁矛. 城市绿地系统多学科的协作研究[J]. 城市问题 , 2009,(02)[37] 刘婧, 张培, 孙峻峰. 成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3)[38] 刘纯青, 陈飞平, 张绿水.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02)
[39] 李小龙. 金溪县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 2008,(12)
[41] 江阜家.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11)[42] 郝本泉, 杜潇, 赵磊. 浅析现代居住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J]. 科技致富向导 , 2008,(24)
[43] 夏林. 浅析景观设计中生态价值的体现[J]. 国外建材科技 , 2007,(02)[44] 陈连波, 张国军. 浅谈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8,(02)[45] 王萍. 景观设计须遵循自然辨证法[J]. 艺海 , 2008,(03)
[46]林耕, 夏青. 创造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深圳特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J ]. 建筑学报, 1997,( 12) : 37- 39.
[47]李嘉乐. 生态园林与园林生态学[ J ]. 中国园林, 1993 (4) : 42 - 43.
[48]赵慎,陈尔鹤. 园林生态学刍议[ J ]. 中国园林, 2001 (3) : 8 - 10.
[49]谷康,江婷,苏同向.城市绿地系统的地方特色初探[J].中国园林, 2005(12):36- 40
[50]张惠远,倪晋仁. 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 J ]. 城市规划, 2001 (7) : 15 - 18.
[51]王进,陈爽,姚士谋.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研究新思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6).
个人简介:姓名:陈天津,籍贯:湖北 天门,现工作于江苏永联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园林绿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