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颅底原发性近端型上皮样肉瘤四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底原发性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roximal epithelioid sarcoma,PES)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及昆明三博脑科医院诊治的颅底原发性PES病例4例,总结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结果

4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46~52岁。病变均原发于颅底,以鞍区受累为主。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改变,伴或不伴横纹肌样肿瘤细胞;同时表达上皮和间叶标记,不同程度表达CD34,INI-1蛋白表达缺失。其中3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均提示存在INI1(22q11.2)基因位点缺失。3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例4患者目前正处于术后第5个月治疗中。

结论

颅底原发性PES多发生于鞍区,临床预后差。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横纹肌样形态,具有上皮及间叶双向分化特征,常CD34阳性表达,INI1基因缺失及蛋白表达缺失是其特征性分子遗传学改变。

其他文献
为评价超声检查胃管位置的可行性,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开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10)岁,BMI(21.8±2.8)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患者入手术室后由手术室护士放置胃管,并行临床评估胃管位置,麻醉医生在气管插管时确定胃管进入食道,麻醉实施后由超声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分别采用胃部超声判断胃管位置。以术中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抽取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辖区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非临床路径组(对照组,53例)和临床路径组(试验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慢性病治疗管理,试验组实施社区临床路径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athma control test,
介绍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生在职教育区域化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包括平台的具体功能模块和主要特点。提示全科医生在职教育区域化平台是未来全科医生培养、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能够提供更加符合全科医生能力建设实际的临床培训项目,但这些工作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溺水已成为威胁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溺水危险地带的防控力度,强调溺水发生后的早期施救及重症溺水患者的监护治疗,是溺水防治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溺水救治的进展。
报道2例合并肝癌的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医生的工作满意度情况,分析与满意度相关的因素,探讨改进措施。方法于2015年6月对北京市朝阳区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0名全科社区医生,通过互联网调查的方式,针对社区医生对职业、收入和执业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419例合格问卷。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各种因素在校正前后与医生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419名研究对象中女性为296人(70.6%);中位年
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靶向治疗的免疫抑制药物,最初用于淋巴瘤的治疗,近年来其用于风湿性疾病治疗也引起关注。但研究发现借鉴淋巴瘤治疗方案中的利妥昔单抗剂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文章综述了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性肾炎和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应用,认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
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是其复发率增高和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年龄≥45岁者。20%~9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存在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颈部中央区。规范中央区淋巴结及各亚分区的解剖范围,对于甲状腺癌的手术范围、预后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央区淋巴结区域的解剖界定、组成部分及细化的各亚分区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进行逐一阐述,认为中央区淋巴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96例下咽鳞癌患者术前行电子胃镜检查的结果,其中男93例,女3例;年龄37~80岁,中位年龄68岁。原发病变为梨状窝癌75例,下咽后壁癌11例,环后癌10例;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32例,Ⅳ期52例。所有患者均无食管和胃的占位性病变史,术前均行电子胃镜下的食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