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和谐丝庄》是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的作品,这部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的马来西亚,小说描写的主角是一个身处马来西亚的华人林强尼,通过林强尼的故事,展现出20世纪40年代、华人在日本帝国主义与英国殖民势力下的多舛命运,艰难人生。当时的华人身处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不得不周旋于不同族群于政治利益集团之间,命运错综复杂,这部小说是对他们命运的真实写照。小说在叙述手法上选择多角度叙事,一个人生故事由多个小说人物进行叙述,艺术效果富有层次,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启发。
关键词:欧大旭 马来西亚 《和谐丝庄》 叙述策略
20世纪40年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灾难深重,是每个华人心头之痛。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控制了东南亚的半壁江山。马来西亚此时正处于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统治下,马来西亚是华人在国外的重要聚集地,马来西亚的华人此时就生存于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夹缝之中,欧大旭的《和谐丝庄》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以多角度叙事方法,描写华人的命运。小说主角林强尼极富传奇色彩,从身无长物至一方掌权者,实现了身份的蜕变。小说内容涉及马来西亚共产单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战争,亦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现实描写,小说神秘色彩浓厚,耐人寻味,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一 小说简介
欧大旭的第一步英文长篇小说即《和谐丝庄》,这部小说历时五年完成,也是欧大旭的代表之作。20世纪40年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农夫林强尼经过不懈奋斗,在河谷之中开了一间丝绸铺,将名字取为“和谐丝庄”,林强尼是河谷中最富足的人,在河谷中拥有极高的地位,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积极组织武装力量抵抗。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得到儿子得认可,相反,他得儿子林宝玉认为他得所作所为难以启齿,觉得他是“最臭名昭著的华人”。丝绸铺知识他用来行恶的工具,他投机倒把、贩卖鸦片,林宝玉认为其父亲是一个叛徒、马奸。小说采用多角度叙事,林强尼的儿子林宝玉、妻子阿雪、英国老友彼得是小说故事的三个视角。作品目录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林宝玉视角下臭名昭著的丝庄,第二部分阿雪视角下四个人的蜜月,第三部分彼得视角下的天堂花园。林宝玉以儿子的角度对父亲一手建立的丝庄定义为“臭名昭著”。在林宝玉看来,父亲的和谐丝庄实际上充当了掩盖非法经营的作用,店铺虽然在小镇中最大,缺失在压榨苦工的基础上建立,这可以通过小说中林宝玉描述父亲和谐丝庄的词语看出来。林宝玉厌恶父亲的所作所为,为了揭发其父的恶行,他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有关父亲恶行的各种资料与数据,并进行分析,最终他认为,父亲是一个彻底的,臭名昭著的华人。林宝玉以批评的心态审视父亲的过去,努力寻找能证明父亲的卑劣行为的各种细节。林宝玉对父亲的恶性的揭发,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悖,这吸引了广大读者。可以说,林宝玉的揭发,使读者可以从客观角度看待林强尼这个小说主角。如林宝玉认为父亲刺死英国矿主是极度残忍的,但是从读者角度看,这是林强尼敢于反对压迫的表现,林强尼刺死了矿主,读者不禁拍手称快。阿雪是林强尼的妻子,也是河谷中最美丽的女人,阿雪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曾在哈佛大学留过学,经历多次相亲之后,她看上了出来拔萃的林强尼,她认为林强尼整洁、精壮、老成、沉稳,是一个成功优秀的男人,但是婚后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与林强尼之间的文化水平存在巨大落差,但是她也只能选择接受命运。彼得是林强尼的生意好友,他们两个关系亲密,互相了解,相处时候无所顾忌,彼得认为,林强尼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内心如孩子般纯真,两人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两人之间愿意分享彼此的秘密。林宝玉、宋雪儿、彼得每个人物都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认知,事件不同小说人物的叙述过程中,逐渐丰满完整,不同人物之间的叙述形成有效补充,整部小说的事件由此叠加达成。
二 华人在帝国主义与殖民势力下的挣扎
林强尼的地位在河谷中是第一位的,林宝玉在证明父亲是“最臭名昭著的华人时”选择了许多林强尼生前的传言,正是林宝玉对父亲的描述,使读者可以看到林强尼这一华人代表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挣扎与无私的高贵品质。1933年,林强尼错手将英国矿主刺杀,当时强尼是一个毫无身份地位可言的矿工,事情发生后,强尼面临两种不同的命运,一是自卫杀人,无罪释放,二是预谋杀人。最终强尼被判为自卫杀人,无罪释放,这反映出虽然殖民主义下的马来西亚华人地位低下,但是还是有道理可讲,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强尼杀人后,失去了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四处流浪,孤独无助,在他最困难的时刻,马来西亚共产党帮助了他,并向他伸出援手,强尼知恩图报,以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当中,随时学习先进共产主义知识,能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物。强尼的富豪地位建立于殖民主义与共产党的扶助之上,可以说强尼的地位是他在殖民注意下不断奋斗的结果。20世纪40年代,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占领马来西亚,林强尼正是这一时期,国外华人的代表,此时,他正面临着朝夕不保的命运。强尼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是自己的大敌,他们的到来,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灾难,于是他积极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对抗。虽然面临各种危险,但是强尼喜怒不形于色,为了家人的安全,选择隐瞒。但当妻子与日本大佐走的过近时,作为一个男人,他感觉到耻辱,但他选择隐忍不发,为了妻子的安全,对妻子包容,这正彰显出了强尼大度、包容的可贵品质。从皮特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强尼的高贵品质。当强尼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以后,日本大佐对其进行要挟,他并不知道出卖他的人是谁,但是为了全局利益,他表面选择合作,其实质是为了保护家人与财产安全。强尼层对皮特说过,如果我死了,麻烦你照顾我的家人。强尼表面迎合日本当局,并合作建立和谐丝庄,在林宝玉看来,这是父亲软弱无能,表现,但是读者深入思考以后发现,林强尼当时别无选择,职能放弃小部分利益,保全大局,与其说林强尼是与日本人勾结,倒不如说这是其委屈求全,大无畏精神的表现。林强尼的故事其实是当时许多华人命运的缩影,多灾多难的命运,顽强的生命力,绝处逢生,这正是20世纪40年代华人命运的真实写照。非常时期,每个华人为了生存,挣扎于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最终保全大局。小说又名《丝之谜》,这以为着特殊时期的人性正如难解的谜团,即使抽丝剥茧,也难找出公认的谜底。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不仅饱受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心系祖国,周旋于不同势力之间,正是一个是非难定,真假难辨的谜团。 三 多角度叙事展现特殊时期华人的生活
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小说《和谐丝庄》的特点,对于小说故事叙述,欧大旭采用多角度叙事。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认识往往不一样,有人是点、线、面的认识,有人则是全方位、立体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可以更全面的认识事物,写作即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认识方式不同,对与写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文学作品应当保持一贯性,运用一个视角对事件进行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一个视角可以保持文学叙事的一贯性,但是也有重要局限,不能全方位、立体、深度表达作者对事件的认知,因此有人大胆采用多角度叙事,拆分事件,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叙述,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多角度叙事。在小说中,林宝玉、送雪儿、彼得,每个小说人物都对林强尼进行叙述,每个人物都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认知,林强尼的形象在不同小说人物的叙述过程中,逐渐丰满完整,不同人物之间的叙述形成有效补充,整部小说的事件由此叠加达成。林宝玉认为父亲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华人,宋雪儿认为丈夫沉稳老练,只是缺乏情趣,彼得认为强尼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并且保持着单纯的内心。三个强尼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他们看到的都是部分的林强尼,整部小说是一幅人生拼图,林宝玉,宋雪儿,彼得各自拥有一份林强尼,每一份都有林强尼的特点,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林强尼。纵观小说,主角林强尼让人觉得心酸,一方面,他是河谷中地位最高的人,河谷中的人们对他充满了敬畏,但是自己最亲最近的儿子,确认为自己是“臭名昭著的华人”,自己最爱的妻子深深伤害了他,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挚友也离他而去,至亲又最疏,没有一个人真正的了解他。20世纪4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生存的真实写照在小说中处处可见,艰苦、勤朴、独立奋斗可谓是这个时代马来西亚华人的共性,小说写尽了人物的悲欢离合,氛围却十分祥和。
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作家热衷于写人生苦难,人间百态不乏种种荒谬、血腥、残酷。描写人生苦难,首先需要作者有勇气正视这些苦难,作者写出的作品应当教人勇敢的面对苦难,在苦难中寻求精神、灵魂的出路。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人生应当经受住灾难的考验,在荒诞中寻找意义,在痛苦中寻找出路,在迷惘中寻找方向,在虚无中寻找充实,在灾难中寻找生的希望。人生和现实并不是完美圆满的,正视人生与现实的缺陷,从中寻找出路,给人希望可谓是文学的责任,作家的使命,这部小说,展现出特殊时代华人生活的艰辛,读完这部小说后,应该感叹,这样黑暗的日子都过去了,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们应该铭记民族历史上最苦难的岁月,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人生的借鉴。
五 结语
小说《和谐丝庄》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主人公命运多舛的,他对妻子的感情令人叹息,对养子的深情付诸东流。主人公心里藏了太多的谜团,从未有过自己的声音,读者只能从别人对他的描述中来猜测事实的真相,使故事充满了悬念。小说叙述的故事,正是是20世纪40年代东南亚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欧大旭熟练运用多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者与人物角色交融,使这部小说成为文坛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一茗:《叙述主体的历史意识:论马来西亚英语作家欧大旭的〈和谐丝庄〉》,《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年第2期。
[2] 朱崇科:《论欧大旭作品中的“大马”认同及吊诡》,《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
[3] 肖淳端:《欧大旭的小说与历史书写》,《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第2期。
[4] 潘碧华、杨国庆、潘碧丝:《〈丝之谜〉的人性主题与历史记忆》,《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5] 张燕:《论〈丝之谜〉的文化身份认同》,《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6] 邓年刚:《多舛命运 况味人生——欧大旭〈丝之谜〉的无穷意味》,《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7] 王丽艳:《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和谐丝庄〉》,《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侯兴华,保山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欧大旭 马来西亚 《和谐丝庄》 叙述策略
20世纪40年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灾难深重,是每个华人心头之痛。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控制了东南亚的半壁江山。马来西亚此时正处于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统治下,马来西亚是华人在国外的重要聚集地,马来西亚的华人此时就生存于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夹缝之中,欧大旭的《和谐丝庄》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以多角度叙事方法,描写华人的命运。小说主角林强尼极富传奇色彩,从身无长物至一方掌权者,实现了身份的蜕变。小说内容涉及马来西亚共产单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战争,亦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现实描写,小说神秘色彩浓厚,耐人寻味,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一 小说简介
欧大旭的第一步英文长篇小说即《和谐丝庄》,这部小说历时五年完成,也是欧大旭的代表之作。20世纪40年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农夫林强尼经过不懈奋斗,在河谷之中开了一间丝绸铺,将名字取为“和谐丝庄”,林强尼是河谷中最富足的人,在河谷中拥有极高的地位,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积极组织武装力量抵抗。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得到儿子得认可,相反,他得儿子林宝玉认为他得所作所为难以启齿,觉得他是“最臭名昭著的华人”。丝绸铺知识他用来行恶的工具,他投机倒把、贩卖鸦片,林宝玉认为其父亲是一个叛徒、马奸。小说采用多角度叙事,林强尼的儿子林宝玉、妻子阿雪、英国老友彼得是小说故事的三个视角。作品目录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林宝玉视角下臭名昭著的丝庄,第二部分阿雪视角下四个人的蜜月,第三部分彼得视角下的天堂花园。林宝玉以儿子的角度对父亲一手建立的丝庄定义为“臭名昭著”。在林宝玉看来,父亲的和谐丝庄实际上充当了掩盖非法经营的作用,店铺虽然在小镇中最大,缺失在压榨苦工的基础上建立,这可以通过小说中林宝玉描述父亲和谐丝庄的词语看出来。林宝玉厌恶父亲的所作所为,为了揭发其父的恶行,他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有关父亲恶行的各种资料与数据,并进行分析,最终他认为,父亲是一个彻底的,臭名昭著的华人。林宝玉以批评的心态审视父亲的过去,努力寻找能证明父亲的卑劣行为的各种细节。林宝玉对父亲的恶性的揭发,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悖,这吸引了广大读者。可以说,林宝玉的揭发,使读者可以从客观角度看待林强尼这个小说主角。如林宝玉认为父亲刺死英国矿主是极度残忍的,但是从读者角度看,这是林强尼敢于反对压迫的表现,林强尼刺死了矿主,读者不禁拍手称快。阿雪是林强尼的妻子,也是河谷中最美丽的女人,阿雪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曾在哈佛大学留过学,经历多次相亲之后,她看上了出来拔萃的林强尼,她认为林强尼整洁、精壮、老成、沉稳,是一个成功优秀的男人,但是婚后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与林强尼之间的文化水平存在巨大落差,但是她也只能选择接受命运。彼得是林强尼的生意好友,他们两个关系亲密,互相了解,相处时候无所顾忌,彼得认为,林强尼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内心如孩子般纯真,两人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两人之间愿意分享彼此的秘密。林宝玉、宋雪儿、彼得每个人物都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认知,事件不同小说人物的叙述过程中,逐渐丰满完整,不同人物之间的叙述形成有效补充,整部小说的事件由此叠加达成。
二 华人在帝国主义与殖民势力下的挣扎
林强尼的地位在河谷中是第一位的,林宝玉在证明父亲是“最臭名昭著的华人时”选择了许多林强尼生前的传言,正是林宝玉对父亲的描述,使读者可以看到林强尼这一华人代表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挣扎与无私的高贵品质。1933年,林强尼错手将英国矿主刺杀,当时强尼是一个毫无身份地位可言的矿工,事情发生后,强尼面临两种不同的命运,一是自卫杀人,无罪释放,二是预谋杀人。最终强尼被判为自卫杀人,无罪释放,这反映出虽然殖民主义下的马来西亚华人地位低下,但是还是有道理可讲,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强尼杀人后,失去了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四处流浪,孤独无助,在他最困难的时刻,马来西亚共产党帮助了他,并向他伸出援手,强尼知恩图报,以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当中,随时学习先进共产主义知识,能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物。强尼的富豪地位建立于殖民主义与共产党的扶助之上,可以说强尼的地位是他在殖民注意下不断奋斗的结果。20世纪40年代,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占领马来西亚,林强尼正是这一时期,国外华人的代表,此时,他正面临着朝夕不保的命运。强尼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是自己的大敌,他们的到来,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灾难,于是他积极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对抗。虽然面临各种危险,但是强尼喜怒不形于色,为了家人的安全,选择隐瞒。但当妻子与日本大佐走的过近时,作为一个男人,他感觉到耻辱,但他选择隐忍不发,为了妻子的安全,对妻子包容,这正彰显出了强尼大度、包容的可贵品质。从皮特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强尼的高贵品质。当强尼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以后,日本大佐对其进行要挟,他并不知道出卖他的人是谁,但是为了全局利益,他表面选择合作,其实质是为了保护家人与财产安全。强尼层对皮特说过,如果我死了,麻烦你照顾我的家人。强尼表面迎合日本当局,并合作建立和谐丝庄,在林宝玉看来,这是父亲软弱无能,表现,但是读者深入思考以后发现,林强尼当时别无选择,职能放弃小部分利益,保全大局,与其说林强尼是与日本人勾结,倒不如说这是其委屈求全,大无畏精神的表现。林强尼的故事其实是当时许多华人命运的缩影,多灾多难的命运,顽强的生命力,绝处逢生,这正是20世纪40年代华人命运的真实写照。非常时期,每个华人为了生存,挣扎于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最终保全大局。小说又名《丝之谜》,这以为着特殊时期的人性正如难解的谜团,即使抽丝剥茧,也难找出公认的谜底。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不仅饱受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心系祖国,周旋于不同势力之间,正是一个是非难定,真假难辨的谜团。 三 多角度叙事展现特殊时期华人的生活
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小说《和谐丝庄》的特点,对于小说故事叙述,欧大旭采用多角度叙事。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认识往往不一样,有人是点、线、面的认识,有人则是全方位、立体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可以更全面的认识事物,写作即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认识方式不同,对与写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文学作品应当保持一贯性,运用一个视角对事件进行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一个视角可以保持文学叙事的一贯性,但是也有重要局限,不能全方位、立体、深度表达作者对事件的认知,因此有人大胆采用多角度叙事,拆分事件,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叙述,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多角度叙事。在小说中,林宝玉、送雪儿、彼得,每个小说人物都对林强尼进行叙述,每个人物都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认知,林强尼的形象在不同小说人物的叙述过程中,逐渐丰满完整,不同人物之间的叙述形成有效补充,整部小说的事件由此叠加达成。林宝玉认为父亲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华人,宋雪儿认为丈夫沉稳老练,只是缺乏情趣,彼得认为强尼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并且保持着单纯的内心。三个强尼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他们看到的都是部分的林强尼,整部小说是一幅人生拼图,林宝玉,宋雪儿,彼得各自拥有一份林强尼,每一份都有林强尼的特点,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林强尼。纵观小说,主角林强尼让人觉得心酸,一方面,他是河谷中地位最高的人,河谷中的人们对他充满了敬畏,但是自己最亲最近的儿子,确认为自己是“臭名昭著的华人”,自己最爱的妻子深深伤害了他,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挚友也离他而去,至亲又最疏,没有一个人真正的了解他。20世纪4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生存的真实写照在小说中处处可见,艰苦、勤朴、独立奋斗可谓是这个时代马来西亚华人的共性,小说写尽了人物的悲欢离合,氛围却十分祥和。
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作家热衷于写人生苦难,人间百态不乏种种荒谬、血腥、残酷。描写人生苦难,首先需要作者有勇气正视这些苦难,作者写出的作品应当教人勇敢的面对苦难,在苦难中寻求精神、灵魂的出路。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人生应当经受住灾难的考验,在荒诞中寻找意义,在痛苦中寻找出路,在迷惘中寻找方向,在虚无中寻找充实,在灾难中寻找生的希望。人生和现实并不是完美圆满的,正视人生与现实的缺陷,从中寻找出路,给人希望可谓是文学的责任,作家的使命,这部小说,展现出特殊时代华人生活的艰辛,读完这部小说后,应该感叹,这样黑暗的日子都过去了,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们应该铭记民族历史上最苦难的岁月,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人生的借鉴。
五 结语
小说《和谐丝庄》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主人公命运多舛的,他对妻子的感情令人叹息,对养子的深情付诸东流。主人公心里藏了太多的谜团,从未有过自己的声音,读者只能从别人对他的描述中来猜测事实的真相,使故事充满了悬念。小说叙述的故事,正是是20世纪40年代东南亚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欧大旭熟练运用多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者与人物角色交融,使这部小说成为文坛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一茗:《叙述主体的历史意识:论马来西亚英语作家欧大旭的〈和谐丝庄〉》,《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年第2期。
[2] 朱崇科:《论欧大旭作品中的“大马”认同及吊诡》,《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
[3] 肖淳端:《欧大旭的小说与历史书写》,《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第2期。
[4] 潘碧华、杨国庆、潘碧丝:《〈丝之谜〉的人性主题与历史记忆》,《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5] 张燕:《论〈丝之谜〉的文化身份认同》,《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6] 邓年刚:《多舛命运 况味人生——欧大旭〈丝之谜〉的无穷意味》,《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7] 王丽艳:《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和谐丝庄〉》,《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侯兴华,保山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