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德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语言教学”不再适应高职德语教学的需求。本文结合高职应用德语专业及学习者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以交际能力为重点的高职德语“言语交际”教学,并对此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例展开探讨。
关键词:言语教学、言语交际、高职德语
一、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
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其讲授的普通语言学课程里第一次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区分开来。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什么是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活动,是现实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就好比工具与工具运用的关系。在外语教学领域,人们也开始思考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语言教学侧重于语言规则体系的教学;言语教学更侧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强调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德语“言语交际”教学的提出
“言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言语行为理论。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人们通过语言进行有效地交际,所有的语言交际都是通过言语实施的。奥斯汀认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简单的符号、词语或语句,而是言语行为。课堂上的言语交际体现为:听话者和说话者针对相关语境,用话语的形式完成口语交际。在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的言语交际,学生与学生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教学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专业名称及人才培养目标均强调“应用”。专科层次的“应用德语专业”和本科层次的“德语专业”,其差异性绝非仅仅多了“应用”两个字而已。相比而言,学制、生源、就业岗位需求、教学资源(师资及适合高职的德语教材)等因素,都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把专科层次的德语毕业生培养为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就专科层次的德语学习者而言,“应用型人才”可以定义为:能用德语顺利进行交际,有能力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人才。
第二,高职德语毕业生就业岗位。笔者对所在高校德语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中发现,高职德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德语相关工作,其岗位主要分布在以下几方面:德语客服、外贸员、语言培训机构以及导游。不难发现,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言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三、高职德语“言语交际”教学实践
笔者尝试在基础德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或者某主题的文章学习都采用以德语语言为载体的言语交际教学,旨在让每位德语学习者都能开口说德语,能用德语进行口语交际。在此,笔者以《Klick auf Deutsch》第一册第九单元德语的“反身代词和反身动词”这一语法知识为例,讲解“言语交际”教学模式在课堂环节的实际运用。这里,我们以45分钟课堂教学为例,该堂课的主题为“走进反身动词”。(整个反身动词知识板块课时设定为4课时)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德语学习者对反身动词的构成形式和用法有初步直观地了解,学习者能辨别哪些是反身动词和反身代词的用法,并能举例说明。
步骤一:复习
这一环节主要是复习上一单元关于完成时的用法。所选主题为“Was hast du am Wochenende gemacht?”主要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在班上随机抽取八到十位同学,进行这一主题的交流。
L:Und du? Was hast du am Wochenende gemacht?
S:Am Morgen habe ich das Buch gelesen und die Hausaufgaben gemacht. Und dann bin ich in die Stadt gefahren. Ich habe etwas gekauft.
L: Was hast du gekauft?
S: Ich habe eine Jacke gekauft.
L: Ach so, du hast dir eine neue Jacke gekauft.
在这一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在该主题对话中,融入了本堂课的新知识,既有效地复习了上单元的知识点,又较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新的知识点。
步骤二:新课导入
这一环节主要是自由提问环节(班上的28位学生,4人一组,一共形成了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将课外讨论后仍存留的问题提交课堂解决。)主要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学生提问,学生补充;或者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在这一环节,允许学生用汉语进行提问和发言。笔者发现,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创造力非常好,常常提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诸如:“反身代词的变形形式为什么只有三格和四格?” “真反身代词和假反身代词的区别比较模糊?”“什么时候用反身代词三格形式?什么时候用四格?”一些较浅的问题,教师可以当即补充解释。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则融入接下来的教学中予以解答。
步骤三:新课学习
1. 反身代词:对比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变形,重点关注“sich”。通过针对情景“Früher und jetzt”依次模仿句式造句练习,理解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区别,以及反身代词的变形及用法。
例如: a. Früher hat mich meine Mutter angezogen. Jetzt ziehe ich mich selber an.
b. Früher hat die Mutter das Kind angezogen. Jetzt zieht sich das Kind selber an.
2. 反身动词:以"Mein Studentenleben"为主题,依次表述, 如:Heute bin ich um sieben aufgestanden. Ich habe mich gewaschen und mir die Z?覿hne geputzt.…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日常用语的口语交际,了解反身动词的基本用法。学习者不仅非常直观地收获了语法知识,口语也得到了加强。
步骤四:总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在这一环节,尝试着自己用德语或中文的词条来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如:“反身动词的基本形式:sich+动词”;也有学生以具体的句子总结自己对反身动词的理解,Ich habe ihm ein Buch gekauft.如果说Ich habe mir ein Buch gekauft,mir就是反身代词的用法,这样说来反身代词并不陌生,只是以前没提过这个概念。”
本堂课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语法教学形式,整堂课是师生一起探讨交流以及言语互动交际的的一个过程。在语法教学方面,深入浅出,以日常交际主题构建语境,以够用为原则,强调学生开口说、开口用德语,重视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本堂课营造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泼生动。
四、“言语交际”教学中的重要因素
1. 语境 言语教学和语言教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言语教学中的话语时刻与语境相关。这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所较为忽视的。语境是言语交际的基础。语境不仅仅包含情景因素,比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对象、场合等,还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在言语交际教学中,语境的构建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帮助学习者不仅仅学会语言,还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
2. 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学习者语音或者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包容或接受,而不得体的表达(语用失误)却常常被看作缺乏礼貌和教养,容易引起交际失败。因此,学习者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学生言语交际过程中,教师不再一味地关注学生表达的语法错误,鼓励学生多说、大胆说,对表达中的语用失误则从语言及文化的视角予以提醒并纠正。因此,如何构建文化与语言相融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3.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得不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对学生“授之以渔”?如何对相关主题构建合理的语境?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如何给学习者合理分配任务?如何对学习者的课堂和课外学习有效地监督和促进?如何引导并激励学生全程参与言语交际?只有处理好了以上问题,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习者真正投入课堂学习。
4.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要想言语交际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还得从很多细节入手:
例一:翻译也通过言语交际来体现,笔者常常在词汇教学环节,将班级分为AB两组。A组看着书上的德语句子,译出中文;B组关着书,将A组同学所说的中文翻译成德语。这一往返交替的过程类似同声传译。
例二: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比如:笔者在课堂中抽查了部分学生,而余下的学生则将语音通过QQ语音、微信音频、短信音频等方式,在课后发给了老师,教师通过相应的方式予以点评回复,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开口说德语。
例三:预习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笔者常常要求学习者把问题一一列举在本子上,经过笔头整理后的提问,不仅能了解学习者预习的情况,还能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例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音频及视频教学,让言语交际的场景更真实化,内容也更生动,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黄利,女,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外语系教师,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关键词:言语教学、言语交际、高职德语
一、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
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其讲授的普通语言学课程里第一次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区分开来。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什么是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活动,是现实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就好比工具与工具运用的关系。在外语教学领域,人们也开始思考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语言教学侧重于语言规则体系的教学;言语教学更侧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强调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德语“言语交际”教学的提出
“言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言语行为理论。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人们通过语言进行有效地交际,所有的语言交际都是通过言语实施的。奥斯汀认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简单的符号、词语或语句,而是言语行为。课堂上的言语交际体现为:听话者和说话者针对相关语境,用话语的形式完成口语交际。在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的言语交际,学生与学生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教学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专业名称及人才培养目标均强调“应用”。专科层次的“应用德语专业”和本科层次的“德语专业”,其差异性绝非仅仅多了“应用”两个字而已。相比而言,学制、生源、就业岗位需求、教学资源(师资及适合高职的德语教材)等因素,都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把专科层次的德语毕业生培养为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就专科层次的德语学习者而言,“应用型人才”可以定义为:能用德语顺利进行交际,有能力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人才。
第二,高职德语毕业生就业岗位。笔者对所在高校德语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中发现,高职德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德语相关工作,其岗位主要分布在以下几方面:德语客服、外贸员、语言培训机构以及导游。不难发现,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言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三、高职德语“言语交际”教学实践
笔者尝试在基础德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或者某主题的文章学习都采用以德语语言为载体的言语交际教学,旨在让每位德语学习者都能开口说德语,能用德语进行口语交际。在此,笔者以《Klick auf Deutsch》第一册第九单元德语的“反身代词和反身动词”这一语法知识为例,讲解“言语交际”教学模式在课堂环节的实际运用。这里,我们以45分钟课堂教学为例,该堂课的主题为“走进反身动词”。(整个反身动词知识板块课时设定为4课时)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德语学习者对反身动词的构成形式和用法有初步直观地了解,学习者能辨别哪些是反身动词和反身代词的用法,并能举例说明。
步骤一:复习
这一环节主要是复习上一单元关于完成时的用法。所选主题为“Was hast du am Wochenende gemacht?”主要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在班上随机抽取八到十位同学,进行这一主题的交流。
L:Und du? Was hast du am Wochenende gemacht?
S:Am Morgen habe ich das Buch gelesen und die Hausaufgaben gemacht. Und dann bin ich in die Stadt gefahren. Ich habe etwas gekauft.
L: Was hast du gekauft?
S: Ich habe eine Jacke gekauft.
L: Ach so, du hast dir eine neue Jacke gekauft.
在这一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在该主题对话中,融入了本堂课的新知识,既有效地复习了上单元的知识点,又较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新的知识点。
步骤二:新课导入
这一环节主要是自由提问环节(班上的28位学生,4人一组,一共形成了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将课外讨论后仍存留的问题提交课堂解决。)主要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学生提问,学生补充;或者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在这一环节,允许学生用汉语进行提问和发言。笔者发现,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创造力非常好,常常提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诸如:“反身代词的变形形式为什么只有三格和四格?” “真反身代词和假反身代词的区别比较模糊?”“什么时候用反身代词三格形式?什么时候用四格?”一些较浅的问题,教师可以当即补充解释。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则融入接下来的教学中予以解答。
步骤三:新课学习
1. 反身代词:对比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变形,重点关注“sich”。通过针对情景“Früher und jetzt”依次模仿句式造句练习,理解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区别,以及反身代词的变形及用法。
例如: a. Früher hat mich meine Mutter angezogen. Jetzt ziehe ich mich selber an.
b. Früher hat die Mutter das Kind angezogen. Jetzt zieht sich das Kind selber an.
2. 反身动词:以"Mein Studentenleben"为主题,依次表述, 如:Heute bin ich um sieben aufgestanden. Ich habe mich gewaschen und mir die Z?覿hne geputzt.…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日常用语的口语交际,了解反身动词的基本用法。学习者不仅非常直观地收获了语法知识,口语也得到了加强。
步骤四:总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在这一环节,尝试着自己用德语或中文的词条来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如:“反身动词的基本形式:sich+动词”;也有学生以具体的句子总结自己对反身动词的理解,Ich habe ihm ein Buch gekauft.如果说Ich habe mir ein Buch gekauft,mir就是反身代词的用法,这样说来反身代词并不陌生,只是以前没提过这个概念。”
本堂课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语法教学形式,整堂课是师生一起探讨交流以及言语互动交际的的一个过程。在语法教学方面,深入浅出,以日常交际主题构建语境,以够用为原则,强调学生开口说、开口用德语,重视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本堂课营造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泼生动。
四、“言语交际”教学中的重要因素
1. 语境 言语教学和语言教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言语教学中的话语时刻与语境相关。这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所较为忽视的。语境是言语交际的基础。语境不仅仅包含情景因素,比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对象、场合等,还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在言语交际教学中,语境的构建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帮助学习者不仅仅学会语言,还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
2. 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学习者语音或者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包容或接受,而不得体的表达(语用失误)却常常被看作缺乏礼貌和教养,容易引起交际失败。因此,学习者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学生言语交际过程中,教师不再一味地关注学生表达的语法错误,鼓励学生多说、大胆说,对表达中的语用失误则从语言及文化的视角予以提醒并纠正。因此,如何构建文化与语言相融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3.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得不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对学生“授之以渔”?如何对相关主题构建合理的语境?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如何给学习者合理分配任务?如何对学习者的课堂和课外学习有效地监督和促进?如何引导并激励学生全程参与言语交际?只有处理好了以上问题,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习者真正投入课堂学习。
4.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要想言语交际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还得从很多细节入手:
例一:翻译也通过言语交际来体现,笔者常常在词汇教学环节,将班级分为AB两组。A组看着书上的德语句子,译出中文;B组关着书,将A组同学所说的中文翻译成德语。这一往返交替的过程类似同声传译。
例二: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比如:笔者在课堂中抽查了部分学生,而余下的学生则将语音通过QQ语音、微信音频、短信音频等方式,在课后发给了老师,教师通过相应的方式予以点评回复,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开口说德语。
例三:预习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笔者常常要求学习者把问题一一列举在本子上,经过笔头整理后的提问,不仅能了解学习者预习的情况,还能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例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音频及视频教学,让言语交际的场景更真实化,内容也更生动,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黄利,女,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外语系教师,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