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港宁大学生“微电影”训练营作为南京大学暑期学校特色课程于2013年7月初拉开帷幕,活动为期三周左右,召集到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的师生们共同参与,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影视创作工作坊。作为本刊记者,我跟随训练营的老师和三组同学,一起于7月11日奔赴安徽的宏村,观摩了这群大学生饱含创作激情的微电影前期拍摄,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此次“微电影”训练营,由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由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韩丛耀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宏村的实地创作就由他亲自带队。位于安徽黄山西南麓的宏村,始建于南宋,整个村落依山伴水而建,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雕梁画栋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也是徽派古建筑的代表。围绕此次皖南风光和民居的特点,学生们的微电影剧本也大多以此展开,内容为有关民国或者江南乡村为背景的短剧情片或者MV。学生们分组明确,每组都安排有两位专业老师担任拍摄指导,除了亲自带队到拍摄现场,并给予拍摄技术上的支持。微电影中的演员既有参加此次训练营的学生,担任自己参与前后期制作的微电影的演员,对于他们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能从制作人员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演员应该如何配合摄像机的拍摄。同时老师们也从南京请邀请了几名专业演员,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们体验到如何指导演员与其在片场进行良好的沟通。
早晨7点30分从南京大学乘大巴出发,虽然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但是同学们并没有觉得疲惫,经过了此前在南京大学里为期一周多的微电影创作理论和技巧学习,对于下一阶段的实地拍摄都充满了期待,跃跃欲试,把所学在这一阶段的微电影前期拍摄中付诸实施。微电影作为近两年来一种新兴的影像形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群体的喜爱,同时对于影像或者传媒专业的学生,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学习影像语言的训练和创作形式。南京大学这次的暑期学校特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虽然最终报名参与的以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居多,但是也有来自其他专业对于影像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这一次的拍摄对于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微电影拍摄。
到达住下的宾馆,放下行礼、匆匆吃完午饭,下午就已经安排下计划,去宏村踩点,为第二天开始的拍摄进行准备。这次学生的拍摄,除了带上了各自的单反相机作为拍摄辅机,更为主要的拍摄工具是由佳能公司提供每一组的佳能EOS C100摄像机。当然训练营的学生们还从南京把三脚架、滑轨、小摇臂、独脚架、手持稳定器、灯具都带了过来。
第二天的拍摄,为了赶上清晨游人较少,同时也是光线最佳的有利时刻,同学们很多4点多以后就起来了,按照前一天的分工和计划,以组为单位,在宏村按照前一天所踩景点进行拍摄。看得出来,每一组成员都很认真,按照剧组的制片模式,有条不紊地以之前写就的分镜头脚本进行拍摄,一条不行就再来一遍。在宏村大部分是游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写生创作的艺术院校美术学子的人丛中,这群在这里进行微电影创作的年轻人显得与众不同。晚上每一组在宾馆宿舍还会开碰头会,老师们会帮着指出观察到的问题,同学们也会自我总结,回放白天拍摄的素材,对白天的进程进行总结,然后对于不满意的素材都进行记录,利于第二天的补拍工作。
根据剧情环境的需要,这次拍摄还给学生们安排了距离宏村不远的南屏古村等其他村落作为外景拍摄。南屏是张艺谋的《菊豆》、李安的《卧虎藏龙》曾经的外景地之一,这次这里迎来了比当年的张艺谋、李安更加年轻,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学子,他们在这里用摄像机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虽然七月太阳如火,有的剧组在皖南二层民居里,冒着闷热的狭小环境进行拍摄,但是成员们都乐此不疲,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去。放松下来的时候,一片西瓜拿在手中,边吃边开着玩笑,剧组的团结合作和良好氛围,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虽然跟随训练营创作的时间才短短两天,来自南京和香港的学子们仍然会在当地进行为期一周多的创作,以这样美丽的皖南民居作为背景,又有富有创作激情的年轻人认真的拍摄,对于此次微电影训练营的成果非常值得期待,随后本刊会继续关注,为读者做更加深入的作品介绍。
此次“微电影”训练营,由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由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韩丛耀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宏村的实地创作就由他亲自带队。位于安徽黄山西南麓的宏村,始建于南宋,整个村落依山伴水而建,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雕梁画栋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也是徽派古建筑的代表。围绕此次皖南风光和民居的特点,学生们的微电影剧本也大多以此展开,内容为有关民国或者江南乡村为背景的短剧情片或者MV。学生们分组明确,每组都安排有两位专业老师担任拍摄指导,除了亲自带队到拍摄现场,并给予拍摄技术上的支持。微电影中的演员既有参加此次训练营的学生,担任自己参与前后期制作的微电影的演员,对于他们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能从制作人员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演员应该如何配合摄像机的拍摄。同时老师们也从南京请邀请了几名专业演员,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们体验到如何指导演员与其在片场进行良好的沟通。
早晨7点30分从南京大学乘大巴出发,虽然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但是同学们并没有觉得疲惫,经过了此前在南京大学里为期一周多的微电影创作理论和技巧学习,对于下一阶段的实地拍摄都充满了期待,跃跃欲试,把所学在这一阶段的微电影前期拍摄中付诸实施。微电影作为近两年来一种新兴的影像形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群体的喜爱,同时对于影像或者传媒专业的学生,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学习影像语言的训练和创作形式。南京大学这次的暑期学校特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虽然最终报名参与的以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居多,但是也有来自其他专业对于影像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这一次的拍摄对于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微电影拍摄。
到达住下的宾馆,放下行礼、匆匆吃完午饭,下午就已经安排下计划,去宏村踩点,为第二天开始的拍摄进行准备。这次学生的拍摄,除了带上了各自的单反相机作为拍摄辅机,更为主要的拍摄工具是由佳能公司提供每一组的佳能EOS C100摄像机。当然训练营的学生们还从南京把三脚架、滑轨、小摇臂、独脚架、手持稳定器、灯具都带了过来。
第二天的拍摄,为了赶上清晨游人较少,同时也是光线最佳的有利时刻,同学们很多4点多以后就起来了,按照前一天的分工和计划,以组为单位,在宏村按照前一天所踩景点进行拍摄。看得出来,每一组成员都很认真,按照剧组的制片模式,有条不紊地以之前写就的分镜头脚本进行拍摄,一条不行就再来一遍。在宏村大部分是游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写生创作的艺术院校美术学子的人丛中,这群在这里进行微电影创作的年轻人显得与众不同。晚上每一组在宾馆宿舍还会开碰头会,老师们会帮着指出观察到的问题,同学们也会自我总结,回放白天拍摄的素材,对白天的进程进行总结,然后对于不满意的素材都进行记录,利于第二天的补拍工作。
根据剧情环境的需要,这次拍摄还给学生们安排了距离宏村不远的南屏古村等其他村落作为外景拍摄。南屏是张艺谋的《菊豆》、李安的《卧虎藏龙》曾经的外景地之一,这次这里迎来了比当年的张艺谋、李安更加年轻,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学子,他们在这里用摄像机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虽然七月太阳如火,有的剧组在皖南二层民居里,冒着闷热的狭小环境进行拍摄,但是成员们都乐此不疲,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去。放松下来的时候,一片西瓜拿在手中,边吃边开着玩笑,剧组的团结合作和良好氛围,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虽然跟随训练营创作的时间才短短两天,来自南京和香港的学子们仍然会在当地进行为期一周多的创作,以这样美丽的皖南民居作为背景,又有富有创作激情的年轻人认真的拍摄,对于此次微电影训练营的成果非常值得期待,随后本刊会继续关注,为读者做更加深入的作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