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的拥息预期,公司债的发行,红筹股回归, QDII启动等,这些因素将推动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的提高。
保险股最近成了大盘的中流砥柱。从6月5日至今,中国人寿的累计涨幅超过30%,而另一保险股中国平安的涨幅也接近30%,两者远远跑赢了同期上证指数,也大幅超越了另一领涨龙头招商银行(同期涨幅约20%)。
当市场处于各类利空消息触发的敏感时期,大多数可能引起A股市场回落的利空预期,此时反而构成了支撑保险股走强的利好因素,包括央行的加息预期、公司债的发行、红筹股回归、QDII启动等等,这些因素将推动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的提高。
利好不断
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以及市场对后续政策的预期,均为推动保险股走强的重要因素。也因此,保险股在大盘走软的6月中,显得独树一帜。
首先就加息而言,此前的连续加息以及未来可遇见的加息均有利于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的提高。由于投资渠道有限,目前保险公司的可投资资金中,相当大比例的资金以银行储蓄、固定收益债券的形式存在,因而加息对保险股来说,将直接提高其银行储蓄部分的投资回报水平。
其次,债券市场扩容在即,以及QDII政策的放开也构成了保险公司的利好。保险公司考虑到风险因素,不得不将可投资资金中的大部分投资于债券。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债券市场的规模一直无法满足资金的实际需求。因而随着公司债,尤其是上市公司债试点即将推出,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拓宽和投资回报的提高将是指日可待。而QDII的放开,对保险公司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同样是重大利好。
另外,随之而来的红筹股回归浪潮也将为国寿和平安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送上可观的大礼包。作为超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在获得战略投资者资格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而在红筹回归浪潮中,可以预计两大保险巨头将在一、二级市场之间获得丰厚的回报。有分析员预计,国寿将因此获利达100亿到300亿元人民币。
另一利好是,保险公司期盼已久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也是拓宽投资渠道的重要标志性文件,将成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利好。
除此以外,保险股在指数中的权重也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战略地位。保险股目前在上证综指、上证A股指数和香港国企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10.6%、10.8%和13.55%。
也就是说,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保险股就意味着锁定了10%的大盘。而对于海外资金而言,投资香港的中国股票,必然要选择在指数中占比40%的金融股,其中保险股占比为14%。随着保险公司上市数量的逐渐增加和保险股市值规模的增大,以及单只基金发行规模的扩大,以指数为标尺的大资金,配置保险股是必然选择。
估值分歧
利好连连催生了一波保险股行情,但另一方面,对于保险股的合理估值,争论一直存在,焦点聚集于保险股的高市盈率。保险股是否估值过高?还有多少空间?这些问题直至今日仍是各方争论的焦点。
平安证券的行业分析师邵子钦认为,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保险公司估值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从动态角度来看,这一估值水平与中国保险行业上升周期的高增长是相匹配的。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三大保险公司在过去18年中也曾有过较高的估值,中国公司目前估值只能说是处于其历史估值水平的上轨。
从历史来看,安联集团(Allianz)在1992年时市盈率高达116倍,安盛集团(AXA)在2002年时市盈率达到86倍,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0年时市盈率达到了48倍,三大保险巨头均有过高市盈率的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不少分析师认为,中国人寿和平安的高市盈率尽管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上游,但仍然未到“离谱”阶段,同时和国内高速发展的保险市场也是相匹配的。
相对于以市盈率、市净率为基准的相对估值方法,另一种估值方法——相对估值方法也较为常用。邵子钦表示,中国人寿运用DDM、EVA和EV三种方法得到的合理估值分别为58元、48元和43元。中国平安运用DDM、EVA和EV三种方法得到的合理估值分别为84元、72元和76元,几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
东方证券的保险分析师王小罡则认为,中国平安的目标价应为85元,中国人寿的目标价是45元。王小罡表示:“对平安而言,上市之初,我们就提出与众不同的6个月目标价,即2007年6月30日目标价为70元,当时同行估值一般是45~55元之间。很高兴的是,6月18日平安提前12天达到我们的目标价,说明我们的估值是准确的,或者说,如果我们的估值是准确的,那么市场是有效的。”
王小罡认为:“目前对于平安2007年底的估值依然维持85元/股的水平。对应于平安的寿险业务71元/股,其财险、证券、银行、信托业务分别为5元/股、5元/股、2元/股、1元/股。如果考虑一些乐观因素,比如后援中心开始投入运营、二元化计划逐步拓展空间、银行与财险业务交叉销售初显威力、跨地区银行平台顺利构建,我们认为90元/股也是能够看到的。如果计入未来企业年金业务的贡献(大约10元/股)以及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投资收益(可能达到5元/股),那么105元/股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高估值。”
对国寿而言,王小罡依然维持45元/股的目标价。“如果考虑到国寿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巨大优势(可能达到10元/股),以及近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与美国地产集团、对冲基金管理公司AetosCapital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试水房地产投资业务的传闻,还有未来企业年金业务的贡献(5元/股),那么60元/股是可以想象的最高估值。”在王小罡看来,平安吸引力明显高于中国人寿。
当然也有分析师认为,人寿目前在估值上的吸引力高于平安,除了人寿在一、二级市场上的投资收益以外,人寿在上市之前的资产重组过程中,高息保单被剥离也是原因。
相关公司
中国人寿(601 628)会计准则变更带来变化
中国人寿2006年末实现净利润96.01亿元,同比增长了75.97%。国泰君安的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人寿2006年净利润快速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在于3方面:保费收入稳步增长,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以及实际所得税率有所降低。
2007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88.87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31元,每股净资产4.52元,几乎接近2006年全年的业绩(每股收益为0.54元)。
伍永刚认为,第一季度国寿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保费收入稳步 增长、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大幅增加,同时赔付支出与有效税率的快速增加对净利润形成了负面阻滞。
2007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为728.56亿元,同比增长14.33%,增速与2006年全年14.22%相当。同时,中国人寿在此期间实现的投资收益达到了167.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9.06亿元。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2006年全年中国人寿实现投资收益232.03亿元,按香港会计准则2006年全年净投资收益249.42亿港元(上半年113.41亿港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0.44亿港元。一季度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主要缘于大量股票投资收益的兑现。
值得一提的是会计准则变更所带来的变化。在旧的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均是按照成本入账,采用新会计准则后,入账方式将改为公允价值。
根据数据,截至到2007年3月底,这部分投资的成本价为461.89亿元,而重估价值至少为869.14亿元,投资收益将因此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影响业绩的负面因素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有效税率大幅上升和赔付支出的增加。2007年一季度的实际所得税率为9.66%,比2006年全年2.33%有大幅提高。实际所得税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收益中出售股票投资收益大量增加,而这个部分是不能抵税的。
同时,2007年一季度,中国人寿赔付支出为384.25亿元,超过了2005年全年253.4亿元的赔付支出。这是中国人寿2007年利润增长的主要阻滞因素。
伍永刚预测,国寿2007年净利润增长98.6%,按新会计准则,.预计全年每股净收益为1.30元。
中国平安(601318)几大业务构成新利润增长点
中国平安集团包括平安寿险、财险、证券、银行等几个业务板块。2006年平安集团实现净利润59.86亿元,同比增长79.33%。主要利润驱动因素在于保费收入稳步增长、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以及平安证券净利润大幅增长90倍。而赔款支出大幅增加、营业费用大幅增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大幅增长是平安利润增长的阻滞因素。
平安的寿险业务是其利润快速增长的基础。平安寿险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47.74亿元,同比增长68.5%;寿险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78%,比2005年84.1%的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财险、证券、银行等其他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压缩了寿险利润的比例。
其他几大业务,包括银行、信托、证券逐步成为平安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达到2.47亿元,净利润也达到0.71亿元;2006年平安信托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33.3亿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底的166.77亿元,增长了4倍。平安证券的利润也是快速增长,几乎接近其财险业务的利润。
伍永刚预计,2007年中国平安的净利润将大幅增长64.05%。
保险股最近成了大盘的中流砥柱。从6月5日至今,中国人寿的累计涨幅超过30%,而另一保险股中国平安的涨幅也接近30%,两者远远跑赢了同期上证指数,也大幅超越了另一领涨龙头招商银行(同期涨幅约20%)。
当市场处于各类利空消息触发的敏感时期,大多数可能引起A股市场回落的利空预期,此时反而构成了支撑保险股走强的利好因素,包括央行的加息预期、公司债的发行、红筹股回归、QDII启动等等,这些因素将推动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的提高。
利好不断
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以及市场对后续政策的预期,均为推动保险股走强的重要因素。也因此,保险股在大盘走软的6月中,显得独树一帜。
首先就加息而言,此前的连续加息以及未来可遇见的加息均有利于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的提高。由于投资渠道有限,目前保险公司的可投资资金中,相当大比例的资金以银行储蓄、固定收益债券的形式存在,因而加息对保险股来说,将直接提高其银行储蓄部分的投资回报水平。
其次,债券市场扩容在即,以及QDII政策的放开也构成了保险公司的利好。保险公司考虑到风险因素,不得不将可投资资金中的大部分投资于债券。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债券市场的规模一直无法满足资金的实际需求。因而随着公司债,尤其是上市公司债试点即将推出,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拓宽和投资回报的提高将是指日可待。而QDII的放开,对保险公司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同样是重大利好。
另外,随之而来的红筹股回归浪潮也将为国寿和平安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送上可观的大礼包。作为超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在获得战略投资者资格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而在红筹回归浪潮中,可以预计两大保险巨头将在一、二级市场之间获得丰厚的回报。有分析员预计,国寿将因此获利达100亿到300亿元人民币。
另一利好是,保险公司期盼已久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也是拓宽投资渠道的重要标志性文件,将成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利好。
除此以外,保险股在指数中的权重也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战略地位。保险股目前在上证综指、上证A股指数和香港国企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10.6%、10.8%和13.55%。
也就是说,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保险股就意味着锁定了10%的大盘。而对于海外资金而言,投资香港的中国股票,必然要选择在指数中占比40%的金融股,其中保险股占比为14%。随着保险公司上市数量的逐渐增加和保险股市值规模的增大,以及单只基金发行规模的扩大,以指数为标尺的大资金,配置保险股是必然选择。
估值分歧
利好连连催生了一波保险股行情,但另一方面,对于保险股的合理估值,争论一直存在,焦点聚集于保险股的高市盈率。保险股是否估值过高?还有多少空间?这些问题直至今日仍是各方争论的焦点。
平安证券的行业分析师邵子钦认为,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保险公司估值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从动态角度来看,这一估值水平与中国保险行业上升周期的高增长是相匹配的。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三大保险公司在过去18年中也曾有过较高的估值,中国公司目前估值只能说是处于其历史估值水平的上轨。
从历史来看,安联集团(Allianz)在1992年时市盈率高达116倍,安盛集团(AXA)在2002年时市盈率达到86倍,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0年时市盈率达到了48倍,三大保险巨头均有过高市盈率的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不少分析师认为,中国人寿和平安的高市盈率尽管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上游,但仍然未到“离谱”阶段,同时和国内高速发展的保险市场也是相匹配的。
相对于以市盈率、市净率为基准的相对估值方法,另一种估值方法——相对估值方法也较为常用。邵子钦表示,中国人寿运用DDM、EVA和EV三种方法得到的合理估值分别为58元、48元和43元。中国平安运用DDM、EVA和EV三种方法得到的合理估值分别为84元、72元和76元,几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
东方证券的保险分析师王小罡则认为,中国平安的目标价应为85元,中国人寿的目标价是45元。王小罡表示:“对平安而言,上市之初,我们就提出与众不同的6个月目标价,即2007年6月30日目标价为70元,当时同行估值一般是45~55元之间。很高兴的是,6月18日平安提前12天达到我们的目标价,说明我们的估值是准确的,或者说,如果我们的估值是准确的,那么市场是有效的。”
王小罡认为:“目前对于平安2007年底的估值依然维持85元/股的水平。对应于平安的寿险业务71元/股,其财险、证券、银行、信托业务分别为5元/股、5元/股、2元/股、1元/股。如果考虑一些乐观因素,比如后援中心开始投入运营、二元化计划逐步拓展空间、银行与财险业务交叉销售初显威力、跨地区银行平台顺利构建,我们认为90元/股也是能够看到的。如果计入未来企业年金业务的贡献(大约10元/股)以及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投资收益(可能达到5元/股),那么105元/股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高估值。”
对国寿而言,王小罡依然维持45元/股的目标价。“如果考虑到国寿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巨大优势(可能达到10元/股),以及近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与美国地产集团、对冲基金管理公司AetosCapital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试水房地产投资业务的传闻,还有未来企业年金业务的贡献(5元/股),那么60元/股是可以想象的最高估值。”在王小罡看来,平安吸引力明显高于中国人寿。
当然也有分析师认为,人寿目前在估值上的吸引力高于平安,除了人寿在一、二级市场上的投资收益以外,人寿在上市之前的资产重组过程中,高息保单被剥离也是原因。
相关公司
中国人寿(601 628)会计准则变更带来变化
中国人寿2006年末实现净利润96.01亿元,同比增长了75.97%。国泰君安的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人寿2006年净利润快速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在于3方面:保费收入稳步增长,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以及实际所得税率有所降低。
2007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88.87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31元,每股净资产4.52元,几乎接近2006年全年的业绩(每股收益为0.54元)。
伍永刚认为,第一季度国寿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保费收入稳步 增长、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大幅增加,同时赔付支出与有效税率的快速增加对净利润形成了负面阻滞。
2007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为728.56亿元,同比增长14.33%,增速与2006年全年14.22%相当。同时,中国人寿在此期间实现的投资收益达到了167.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9.06亿元。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2006年全年中国人寿实现投资收益232.03亿元,按香港会计准则2006年全年净投资收益249.42亿港元(上半年113.41亿港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0.44亿港元。一季度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主要缘于大量股票投资收益的兑现。
值得一提的是会计准则变更所带来的变化。在旧的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均是按照成本入账,采用新会计准则后,入账方式将改为公允价值。
根据数据,截至到2007年3月底,这部分投资的成本价为461.89亿元,而重估价值至少为869.14亿元,投资收益将因此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影响业绩的负面因素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有效税率大幅上升和赔付支出的增加。2007年一季度的实际所得税率为9.66%,比2006年全年2.33%有大幅提高。实际所得税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收益中出售股票投资收益大量增加,而这个部分是不能抵税的。
同时,2007年一季度,中国人寿赔付支出为384.25亿元,超过了2005年全年253.4亿元的赔付支出。这是中国人寿2007年利润增长的主要阻滞因素。
伍永刚预测,国寿2007年净利润增长98.6%,按新会计准则,.预计全年每股净收益为1.30元。
中国平安(601318)几大业务构成新利润增长点
中国平安集团包括平安寿险、财险、证券、银行等几个业务板块。2006年平安集团实现净利润59.86亿元,同比增长79.33%。主要利润驱动因素在于保费收入稳步增长、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以及平安证券净利润大幅增长90倍。而赔款支出大幅增加、营业费用大幅增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大幅增长是平安利润增长的阻滞因素。
平安的寿险业务是其利润快速增长的基础。平安寿险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47.74亿元,同比增长68.5%;寿险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78%,比2005年84.1%的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财险、证券、银行等其他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压缩了寿险利润的比例。
其他几大业务,包括银行、信托、证券逐步成为平安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达到2.47亿元,净利润也达到0.71亿元;2006年平安信托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33.3亿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底的166.77亿元,增长了4倍。平安证券的利润也是快速增长,几乎接近其财险业务的利润。
伍永刚预计,2007年中国平安的净利润将大幅增长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