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如何教”,更应重视引导学生“如何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从实际课堂教学的角度,讲述教学引导的作用和具体实践。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教学 教师引导作用
伴随新课标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普及,课堂教学活动已发生了巨大变革,自主、合作和探究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主张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获得科学知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如何教”,更应重视引导学生“如何学”。
“善教者,善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能力,使其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以下我谈谈教学中一些做法。
一、在概念和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和原理本质特征。
特定的概念和原理必有其本质特征,在理解上容不得半点含糊。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内容本质,从而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例如,在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必须明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得或失电子对应的那部分反应物。只有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特征,才不至于在某一反应物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反应中,对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氧化剂、还原剂的量上产生误解。教学中设计相应的例子加以引导。
例1:指出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教师巡视,先让答案错误的学生回答,接着让答案正确的学生回答,引起错误学生的疑问。教师引导:①指出反应物硫酸和产物硫酸铜、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价态;②硫酸中变价的硫元素转移在硫酸铜还是二氧化硫中;③着重指出氧化剂是反应中得电子(价态变低)对应的那部分反应物,只有变价元素才有得失电子,只有变价的这一部分反应物才是氧化剂或还原剂。紧接着让第一个回答错误的学生阐述出错的原因并回答第二个反应中的问题。第三个反应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通过抓概念本质内容入手,对问题分析找到了依据,深入理解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懂得了如何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既促进思维的发展,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化学平衡状态”这概念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逆、等、定、动、变”这些特征,其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一特征是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原因,是本质,其他特征是本质的衍生,是必须理解彻底的,要对学生特别加以引导,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E.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摇?摇F.反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分析时,引导学生抓住“等”的内涵是:可逆反应体系中任一种物质反应消耗的同时也在生成,当任一种物质反应消耗的量等于生成的量时,这种物质正向反应速率就等于逆向反应速率,反应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那反应体系中其他任一物质的反应消耗的量也就等于生成的量,正向反应速率就等于逆向反应速率。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物质的量不变,各物质的含量也就不变,这就是表征“定”。由此衍生出用不同物质间的正逆反应速率,浓度、颜色、物质的含量、分数、压强、密度等表示平衡状态。
E.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摇?摇F.反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教学中通过典型的例子如等体积与非等体积气体间可逆反应,保持恒容或恒压或固体与气体间的可逆反应的实例加以引导分析,变式训练等手段培养思维、加深理解。
二、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入手,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尽量让学生有亲自动手探究实验的机会,同时设计好问题的切入点,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动机,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从问题中发现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盐类的水解”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是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而盐一般认为是呈中性的。实验教学引导过程设计如下:
又如,在讲氢氧化铝两性这一性质时,在(鲁科版必修一教材)课本验证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这一性质实验后,有铝盐溶液两支试管,再设置探究实验:①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另一支试管的溶液中,思考有什么现象?②将产生的白色沉淀分成两份于另外两支洁净试管中,一支滴加NaOH溶液,另一支滴加稀HSO溶液,思考有什么现象?③请分析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像变魔术一样的实验现象中,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思维,同时巩固复习氢氧化铝两性。
三、复习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培养、知识网络的构建。
1.发散思维的引导。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途径、多方位、多因素等方面思考,使思维变得更敏捷和全面。
如,在“氨气”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的分子式NH,你知道氨气具有哪些方面的性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进行独立思考(多角度),可以得到一系列知识: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为17),易溶于水(极性分子),形成一水合氨(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氨水呈弱碱性(电离),易与酸反应(与H形成配位键键),易液化(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具有还原性等(价态)。又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如何判断醋酸是一种弱酸?(多途径);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多因素);物质的合成,同一实验的多种装置,物质的鉴别与提纯(多方案)的设计等,在这些问题上教师要多加引导。
2.对知识的在再工需引导。化学复习中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知识正迁移能力。要实现对知识的正迁移,就必须抓关键的、易混淆的重点知识再加工。如,采取对比,拓展,加深,等等。 如,在复习二氧化碳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性质时,教学重点放在与碱溶液、与部分盐溶液的反应,同时突出与SO的对比,让思维变得更活跃。教学中采用以下题组引导学习。
例3:(1)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其次引导学生懂得一般情况下,相对较强的酸可制得较弱的酸。为问题②做好铺垫;设置问题②的目的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知识的正迁移(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与部分盐溶液的反应),同时理清二者性质的差异;设置问题③复习了多元弱酸的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突破章节把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引导解题方法,培养思维敏捷性。
在实践中,例题设置上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简单题入手,让大部分学生能入题,然后加设条件,或变换物质,创设更复杂的情境,进行拓展延伸,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题目的潜力,启发学生横向、纵向思维,突破章节内容的限制,疏通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复习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体会到以不断加深典型例题的拓展带动双基复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很好,也很受学生欢迎。
3.指导学生重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建构知识网络和树立化学理论观点。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学习物质性质时要重视化学中理论观点的学习,如,元素价态观、物质分类观、氧化还原观、守恒观、平衡观,微粒观、结构观等认识具体物质在客观反应条件下的性质,使化学不再是易学难记、没有规律的科学。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向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摆正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由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崔子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化学教育,2002.
[2]肖晓鹏.复习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两点思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
[3]薛秀平.化学教师主导作用诌议.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
[4]李嘉音.中学化学学习论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
[5]肖红梅.中考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3).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教学 教师引导作用
伴随新课标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普及,课堂教学活动已发生了巨大变革,自主、合作和探究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主张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获得科学知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如何教”,更应重视引导学生“如何学”。
“善教者,善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能力,使其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以下我谈谈教学中一些做法。
一、在概念和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和原理本质特征。
特定的概念和原理必有其本质特征,在理解上容不得半点含糊。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内容本质,从而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例如,在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必须明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得或失电子对应的那部分反应物。只有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特征,才不至于在某一反应物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反应中,对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氧化剂、还原剂的量上产生误解。教学中设计相应的例子加以引导。
例1:指出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教师巡视,先让答案错误的学生回答,接着让答案正确的学生回答,引起错误学生的疑问。教师引导:①指出反应物硫酸和产物硫酸铜、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价态;②硫酸中变价的硫元素转移在硫酸铜还是二氧化硫中;③着重指出氧化剂是反应中得电子(价态变低)对应的那部分反应物,只有变价元素才有得失电子,只有变价的这一部分反应物才是氧化剂或还原剂。紧接着让第一个回答错误的学生阐述出错的原因并回答第二个反应中的问题。第三个反应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通过抓概念本质内容入手,对问题分析找到了依据,深入理解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懂得了如何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既促进思维的发展,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化学平衡状态”这概念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逆、等、定、动、变”这些特征,其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一特征是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原因,是本质,其他特征是本质的衍生,是必须理解彻底的,要对学生特别加以引导,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E.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摇?摇F.反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分析时,引导学生抓住“等”的内涵是:可逆反应体系中任一种物质反应消耗的同时也在生成,当任一种物质反应消耗的量等于生成的量时,这种物质正向反应速率就等于逆向反应速率,反应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那反应体系中其他任一物质的反应消耗的量也就等于生成的量,正向反应速率就等于逆向反应速率。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物质的量不变,各物质的含量也就不变,这就是表征“定”。由此衍生出用不同物质间的正逆反应速率,浓度、颜色、物质的含量、分数、压强、密度等表示平衡状态。
E.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摇?摇F.反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教学中通过典型的例子如等体积与非等体积气体间可逆反应,保持恒容或恒压或固体与气体间的可逆反应的实例加以引导分析,变式训练等手段培养思维、加深理解。
二、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入手,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尽量让学生有亲自动手探究实验的机会,同时设计好问题的切入点,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动机,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从问题中发现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盐类的水解”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是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而盐一般认为是呈中性的。实验教学引导过程设计如下:
又如,在讲氢氧化铝两性这一性质时,在(鲁科版必修一教材)课本验证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这一性质实验后,有铝盐溶液两支试管,再设置探究实验:①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另一支试管的溶液中,思考有什么现象?②将产生的白色沉淀分成两份于另外两支洁净试管中,一支滴加NaOH溶液,另一支滴加稀HSO溶液,思考有什么现象?③请分析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像变魔术一样的实验现象中,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思维,同时巩固复习氢氧化铝两性。
三、复习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培养、知识网络的构建。
1.发散思维的引导。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途径、多方位、多因素等方面思考,使思维变得更敏捷和全面。
如,在“氨气”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的分子式NH,你知道氨气具有哪些方面的性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进行独立思考(多角度),可以得到一系列知识: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为17),易溶于水(极性分子),形成一水合氨(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氨水呈弱碱性(电离),易与酸反应(与H形成配位键键),易液化(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具有还原性等(价态)。又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如何判断醋酸是一种弱酸?(多途径);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多因素);物质的合成,同一实验的多种装置,物质的鉴别与提纯(多方案)的设计等,在这些问题上教师要多加引导。
2.对知识的在再工需引导。化学复习中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知识正迁移能力。要实现对知识的正迁移,就必须抓关键的、易混淆的重点知识再加工。如,采取对比,拓展,加深,等等。 如,在复习二氧化碳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性质时,教学重点放在与碱溶液、与部分盐溶液的反应,同时突出与SO的对比,让思维变得更活跃。教学中采用以下题组引导学习。
例3:(1)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其次引导学生懂得一般情况下,相对较强的酸可制得较弱的酸。为问题②做好铺垫;设置问题②的目的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知识的正迁移(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与部分盐溶液的反应),同时理清二者性质的差异;设置问题③复习了多元弱酸的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突破章节把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引导解题方法,培养思维敏捷性。
在实践中,例题设置上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简单题入手,让大部分学生能入题,然后加设条件,或变换物质,创设更复杂的情境,进行拓展延伸,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题目的潜力,启发学生横向、纵向思维,突破章节内容的限制,疏通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复习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体会到以不断加深典型例题的拓展带动双基复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很好,也很受学生欢迎。
3.指导学生重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建构知识网络和树立化学理论观点。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学习物质性质时要重视化学中理论观点的学习,如,元素价态观、物质分类观、氧化还原观、守恒观、平衡观,微粒观、结构观等认识具体物质在客观反应条件下的性质,使化学不再是易学难记、没有规律的科学。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向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摆正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由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崔子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化学教育,2002.
[2]肖晓鹏.复习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两点思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
[3]薛秀平.化学教师主导作用诌议.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
[4]李嘉音.中学化学学习论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
[5]肖红梅.中考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