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对于特定社会群体的金融服务模式。重点以大学毕业生群体为例,探讨建立新型金融服务体系的操作性与可行性,以及此模式的推广与发展。
关键词:“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礼金文化;分散支付风险;生活保障;社会服务
一、“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构想
“金融社区”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它是一种为以某种特定利益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特定人群而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模式。
“金融社区”与“社区金融”具有某些共同点,它们都是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什么是“社区金融”?首先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来说,在城市是以街道、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在农村是以乡、村为单位的社区。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银行、离不开金融服务,所以社区也是一个或大或小的金融业务市场。不难理解,“社区金融”就是指社区公众及其组织中所产生的一切金融(银行、证券、保险)需求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满足其需求的一切活动。
而“金融社区”与“社区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金融社区”的目标服务人群在范围上可以极大的扩展。不再只单单局限于空间上的联系(如社区、街道等),而是可以扩大到有各种共同联系的社会群体,空间上的,时间上的联系。甚至感情上的纽带都可以,例如同学,同事,战友等等,远远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
从概念上区分,“社区金融”的主体是金融,是在社区中进行的金融活动;而“金融社区”的主体是社区,是因为某种联系而发生了共同金融活动的特定群体。
“金融社区”的构想符合当下金融市场逐渐细化以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具有贴近生活、方便群众、亲情服务、灵活多变等特点。这种独特而灵活的服务,满足了?金融真空”(空缺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金融社区”在实际运作中将会采取一些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下面以“同窗基金会”为例,对“金融社区”服务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二、同窗基金会
(一)同窗基金会概述
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而且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毕业即失业”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即使国家出台众多的宏观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每年六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同时,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们在悄然之中完成了身份的转换,由象牙塔内的学生真正变为了社会中的一员。他们在承受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的同时,也开始承受起社会生活强加在身上的种种压力。尽管是被动的、不情愿的,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去无奈的面对这些世俗陈规的束缚。其中最为令人头痛的就是随礼,即所谓的“随份子”。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崇尚礼节、重视传统。中国人懂规矩,重感情,讲究礼尚往来。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家中有了婚丧嫁娶等红白事,都要随“份子”,已表祝贺或哀悼之情,这一良好的传统习惯发展到现在,却呈愈演愈烈无法控制之势,在一些城市,不仅红白喜事要随“份子”,晋升提干、乔迁新居、孩子入学、长辈病愈都要随“份子”以表心意,令一些工薪家庭不堪重负。甚至赶上红白喜事密集的月份,普通工薪家庭的当月工资都不够随“份子”的,还要借钱随礼,这样的例子经常见于报端,不胜枚举。
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中的负面影响在此不再过多介绍,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这一人人都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二)同窗基金会的运作方式
1、基本思路
同窗基金会是这样一种基金会,它能把未来面临的支付压力分摊到同学们刚刚毕业的若干年,集中小钱办大事,再进一步说就是同学们每年缴纳一定金额,建立基金会,并在其中形成彼此独立的个人账户。基金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其宗旨是基金的保值增值,累积起尽可能大的基金数额。当未来同学家中发生较大意外变故时,通知基金会,然后由基金会从各个独立账户中提取一定金额形成一笔资金,划拨进该同学的个人账户,从而代表全班同学向其一次性送交若干资金,以示心意。
2、说明
(1)从毕业起,每位同学在同窗基金会中形成其个人账户。刚毕业时同学们收入较低,发生重大事件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此时向基金会缴纳较少费用,建立起同窗基金会。经过两到三年的保值增值后,基金规模有所扩大,此时,婚嫁等情况逐渐增多,基金会支付压力加大,某些年份需贷款来完成支付,但随着年费的持续收缴及婚嫁减少,几年后基金可以完成偿还贷款,达到基本平衡,甚至出现盈余。
不参加同窗基金会的情况下,一位同学在十年内共为其他四十九位同学支付礼金4900元。而在参加同窗基金会的情况下,十年内共向基金会交纳的年费在固定方式和浮动方式下分别为5600元和5948.24元,但是减去最终个人账户余额635.68元和1197.91元,平均每人实际支付的礼金分别为4964.32元和4750.33元。与4900元相比,支付总金额相近或略少,可见这一做法是可行的。
更為重要的是,在近似每年均衡交费的方式下,分散了婚嫁事件集中年份大量礼金的支付风险,避免正常的生活收支被突然打破。
尽管此模型运算的前提假设是实际生活的简化情况,但来源于实际生活。经济上的实惠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对我们最有意义的是其解决问题的开创性思维——把涉及到同学情谊的事务交给基金会统一打理,并采用网络化、电子化的管理方式,极大的减轻了大学毕业生们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当有同学结婚时,只需提前通知基金会,就会在某一时间收到基金会代表全体同学支付的礼金,又省却了接待同学们上门随礼时的麻烦。而有其他同学结婚时,也不需千里迢迢的亲自去登门拜访并送上礼金,只需在接到基金会的通知后确认是否支付礼金。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又不失同窗之间的真情厚意。
(2)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内(2021-2050),除了孩子出生外,其他的红白事件较少。持续的年费收入使得基金规模稳步扩大,可以聘请专业的投资专家和理财顾问对基金进行稳健的投资操作,收益率大于等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以实现保值增值,获得更多的回报。毕业三十年后(即2050年,62岁),可以停止缴费,并可以选择开始领取年金或者选择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余额,也可以选择将其转化为健康保险或死亡保险等。在这同时,亲人去世及本人去世的事件逐渐增多,但之前积累的个人账户余额即基金规模足以支付这些礼金,支付方式及过程与前文所述支付结婚礼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同窗基金会的服务项目可以包括:婚丧嫁娶、孩子出生、亲人过世、本人过世、重大疾病、养老年金等。
(4)同窗基金会的运作奉行权利和义务相互制约的原则,如果某位同学某次选择不支出礼金,即不从本人帐户中提取礼金且 不参加此次活动,那么将来收到的礼金也会相应减少。
(5)同窗基金会可由专业的基金公司进行代管,并由同学推举代表进行监督并参与管理。涉及到基金会的一切事宜都将在其网站进行公示,一切决定采取民主方式做出,以保证操作的公正公开透明。
(三)同窗基金会的其他服务功能
除上述转移支付功能外,还具有:
1、同学联谊会的服务功能。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交流平台,同窗基金会能够成为同学们毕业后保持感情、加强联系的桥梁,将同学们的信息集中在一起,通过各种渠道分享各位同学的情况,掌握分布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同学的动态,了解其生活、事业等近况,便于同学之间互相联系,保持友谊,还可以为工作、生意提供信息,帮助和促进事业的发展。
2、组织活动的服务功能。可在基金会中运用帐户累积款项或投资盈余款项,拨出专门资金,组织同学们定期举行聚餐聚会、回访母校、外地旅游、参观考察等等。相比于旅行社等社会机构提供的服务,更加灵活、自主、温情、方便。
3、创业基金功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同学有创业计划却缺少创业启动资金时,“同窗基金会”可以作为创业基金,向其提供部分资金,作为全班同学对其创业的支持和帮助。还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采取固定本息方式还款,也可以选择与未来该同学结婚等时收取的礼金进行抵消等等。除了资金支持,“同窗基金会”还能够利用专业优势。由专家顾问对创业同学进行指导,提出建议,增加其创业的成功率。
(四)同窗基金会的优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同窗基金会除基金的基本功能外,还融合了保险及同学联谊会等众多服务功能。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并利用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随礼的经济风险进行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
第一,对于个人来说,分散了集中随礼的支付风险。每年固定缴费,方便省时,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基金会对个人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发生事情时,基金会统一通知、统一支付,既向该同学表达了心意,又省却了很多时空不便的麻烦,而且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获得比较全面的保障。
在保持基金会统一性的同时,同学们对个人账户具有所有权及控制权,保证了个人账户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同时,同学们通过与基金会商谈以达成协议,然后授权基金会代为操作其个人账户。基金会的任何操作决定(如随礼、投资等)都会提前通知同学本人,征得其同意,由同学确认后进行执行。同学本人对于各次支付事项都可以独立选择是否动用自己账户参加。即使不参与任何活动,也会达到与存银行同样的储蓄功能。另外,基金专家的运作能使同学个人账户的资金通过投资得到很好的保值增值。
第二,对于全体同学来说,保证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即使分处天涯海角,也不会失去联系,继续保持大学四年积累的珍贵友谊,不至中断。同窗基金会作为同窗们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对于各位同学的生活及事业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在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对其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形式进行改革,把红白事随礼这一陈规陋习,转变为以集体名义统一表达心意,既方便快捷,又文明高雅,有助于消除“礼金文化”的種种弊端,尽量抑制“礼金文化”的恶性循环。这种方式用现代文明的理念赋予“礼金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有利于提倡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同窗基金会的不足
如果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同窗基金会,这样单位层面过低,数目巨大,又很分散,可能会造成帐户过多、数据冗杂、管理繁琐,给基金会的运行带来不便。
可以考虑将建立同窗基金会的单位层面提升至系或者院,例如“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同窗基金会”。也可以考虑以某一专业为单位建立一个永久的基金账户,日后入学的同一专业的各届同学都加入到自己本专业的同窗基金会。例如“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同窗基金会”,不论哪一届的同学,只要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的学生,都可以加入,然后再按届进行分别管理。这样管理脉络会更加清晰,也能够促进不同届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享信息。
三、“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扩展与推广
由以上“同窗基金会”的例子可以看出,“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运转体系建立在实际的社会问题之上,对于解决特定群体的支付风险问题、资金流动运用问题以及生活保障问题,提供了长远思路。
“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不限于同窗的范围,可以扩展推广至企业职工、党政机关、社区居民、部队战友、农民群众等各种社会群体,具有同样的服务及保障功能。目标适用人群十分广泛。此“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业务承担主体可以为专门成立的金融机构,或者是现有的基金公司,也可以是银行机构。如果由银行机构进行操作,笔者认为更加合适,因为现在大中专院校的师生或者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已在某特定银行开立了个人帐户,如果由该特定银行承担“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相关业务,不仅管理起来更加安全高效,资金调拨转账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利用银行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体系,更有利于对分散各地的人群进行周到的服务。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开展此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从中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用,或者分享一部分投资收益作为报酬。这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业务种类,提高效益;而且符合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提供更多的金融领域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礼金文化;分散支付风险;生活保障;社会服务
一、“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构想
“金融社区”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它是一种为以某种特定利益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特定人群而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模式。
“金融社区”与“社区金融”具有某些共同点,它们都是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什么是“社区金融”?首先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来说,在城市是以街道、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在农村是以乡、村为单位的社区。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银行、离不开金融服务,所以社区也是一个或大或小的金融业务市场。不难理解,“社区金融”就是指社区公众及其组织中所产生的一切金融(银行、证券、保险)需求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满足其需求的一切活动。
而“金融社区”与“社区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金融社区”的目标服务人群在范围上可以极大的扩展。不再只单单局限于空间上的联系(如社区、街道等),而是可以扩大到有各种共同联系的社会群体,空间上的,时间上的联系。甚至感情上的纽带都可以,例如同学,同事,战友等等,远远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
从概念上区分,“社区金融”的主体是金融,是在社区中进行的金融活动;而“金融社区”的主体是社区,是因为某种联系而发生了共同金融活动的特定群体。
“金融社区”的构想符合当下金融市场逐渐细化以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具有贴近生活、方便群众、亲情服务、灵活多变等特点。这种独特而灵活的服务,满足了?金融真空”(空缺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金融社区”在实际运作中将会采取一些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下面以“同窗基金会”为例,对“金融社区”服务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二、同窗基金会
(一)同窗基金会概述
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而且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毕业即失业”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即使国家出台众多的宏观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每年六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同时,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们在悄然之中完成了身份的转换,由象牙塔内的学生真正变为了社会中的一员。他们在承受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的同时,也开始承受起社会生活强加在身上的种种压力。尽管是被动的、不情愿的,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去无奈的面对这些世俗陈规的束缚。其中最为令人头痛的就是随礼,即所谓的“随份子”。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崇尚礼节、重视传统。中国人懂规矩,重感情,讲究礼尚往来。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家中有了婚丧嫁娶等红白事,都要随“份子”,已表祝贺或哀悼之情,这一良好的传统习惯发展到现在,却呈愈演愈烈无法控制之势,在一些城市,不仅红白喜事要随“份子”,晋升提干、乔迁新居、孩子入学、长辈病愈都要随“份子”以表心意,令一些工薪家庭不堪重负。甚至赶上红白喜事密集的月份,普通工薪家庭的当月工资都不够随“份子”的,还要借钱随礼,这样的例子经常见于报端,不胜枚举。
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中的负面影响在此不再过多介绍,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这一人人都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二)同窗基金会的运作方式
1、基本思路
同窗基金会是这样一种基金会,它能把未来面临的支付压力分摊到同学们刚刚毕业的若干年,集中小钱办大事,再进一步说就是同学们每年缴纳一定金额,建立基金会,并在其中形成彼此独立的个人账户。基金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其宗旨是基金的保值增值,累积起尽可能大的基金数额。当未来同学家中发生较大意外变故时,通知基金会,然后由基金会从各个独立账户中提取一定金额形成一笔资金,划拨进该同学的个人账户,从而代表全班同学向其一次性送交若干资金,以示心意。
2、说明
(1)从毕业起,每位同学在同窗基金会中形成其个人账户。刚毕业时同学们收入较低,发生重大事件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此时向基金会缴纳较少费用,建立起同窗基金会。经过两到三年的保值增值后,基金规模有所扩大,此时,婚嫁等情况逐渐增多,基金会支付压力加大,某些年份需贷款来完成支付,但随着年费的持续收缴及婚嫁减少,几年后基金可以完成偿还贷款,达到基本平衡,甚至出现盈余。
不参加同窗基金会的情况下,一位同学在十年内共为其他四十九位同学支付礼金4900元。而在参加同窗基金会的情况下,十年内共向基金会交纳的年费在固定方式和浮动方式下分别为5600元和5948.24元,但是减去最终个人账户余额635.68元和1197.91元,平均每人实际支付的礼金分别为4964.32元和4750.33元。与4900元相比,支付总金额相近或略少,可见这一做法是可行的。
更為重要的是,在近似每年均衡交费的方式下,分散了婚嫁事件集中年份大量礼金的支付风险,避免正常的生活收支被突然打破。
尽管此模型运算的前提假设是实际生活的简化情况,但来源于实际生活。经济上的实惠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对我们最有意义的是其解决问题的开创性思维——把涉及到同学情谊的事务交给基金会统一打理,并采用网络化、电子化的管理方式,极大的减轻了大学毕业生们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当有同学结婚时,只需提前通知基金会,就会在某一时间收到基金会代表全体同学支付的礼金,又省却了接待同学们上门随礼时的麻烦。而有其他同学结婚时,也不需千里迢迢的亲自去登门拜访并送上礼金,只需在接到基金会的通知后确认是否支付礼金。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又不失同窗之间的真情厚意。
(2)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内(2021-2050),除了孩子出生外,其他的红白事件较少。持续的年费收入使得基金规模稳步扩大,可以聘请专业的投资专家和理财顾问对基金进行稳健的投资操作,收益率大于等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以实现保值增值,获得更多的回报。毕业三十年后(即2050年,62岁),可以停止缴费,并可以选择开始领取年金或者选择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余额,也可以选择将其转化为健康保险或死亡保险等。在这同时,亲人去世及本人去世的事件逐渐增多,但之前积累的个人账户余额即基金规模足以支付这些礼金,支付方式及过程与前文所述支付结婚礼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同窗基金会的服务项目可以包括:婚丧嫁娶、孩子出生、亲人过世、本人过世、重大疾病、养老年金等。
(4)同窗基金会的运作奉行权利和义务相互制约的原则,如果某位同学某次选择不支出礼金,即不从本人帐户中提取礼金且 不参加此次活动,那么将来收到的礼金也会相应减少。
(5)同窗基金会可由专业的基金公司进行代管,并由同学推举代表进行监督并参与管理。涉及到基金会的一切事宜都将在其网站进行公示,一切决定采取民主方式做出,以保证操作的公正公开透明。
(三)同窗基金会的其他服务功能
除上述转移支付功能外,还具有:
1、同学联谊会的服务功能。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交流平台,同窗基金会能够成为同学们毕业后保持感情、加强联系的桥梁,将同学们的信息集中在一起,通过各种渠道分享各位同学的情况,掌握分布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同学的动态,了解其生活、事业等近况,便于同学之间互相联系,保持友谊,还可以为工作、生意提供信息,帮助和促进事业的发展。
2、组织活动的服务功能。可在基金会中运用帐户累积款项或投资盈余款项,拨出专门资金,组织同学们定期举行聚餐聚会、回访母校、外地旅游、参观考察等等。相比于旅行社等社会机构提供的服务,更加灵活、自主、温情、方便。
3、创业基金功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同学有创业计划却缺少创业启动资金时,“同窗基金会”可以作为创业基金,向其提供部分资金,作为全班同学对其创业的支持和帮助。还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采取固定本息方式还款,也可以选择与未来该同学结婚等时收取的礼金进行抵消等等。除了资金支持,“同窗基金会”还能够利用专业优势。由专家顾问对创业同学进行指导,提出建议,增加其创业的成功率。
(四)同窗基金会的优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同窗基金会除基金的基本功能外,还融合了保险及同学联谊会等众多服务功能。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并利用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随礼的经济风险进行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
第一,对于个人来说,分散了集中随礼的支付风险。每年固定缴费,方便省时,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基金会对个人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发生事情时,基金会统一通知、统一支付,既向该同学表达了心意,又省却了很多时空不便的麻烦,而且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获得比较全面的保障。
在保持基金会统一性的同时,同学们对个人账户具有所有权及控制权,保证了个人账户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同时,同学们通过与基金会商谈以达成协议,然后授权基金会代为操作其个人账户。基金会的任何操作决定(如随礼、投资等)都会提前通知同学本人,征得其同意,由同学确认后进行执行。同学本人对于各次支付事项都可以独立选择是否动用自己账户参加。即使不参与任何活动,也会达到与存银行同样的储蓄功能。另外,基金专家的运作能使同学个人账户的资金通过投资得到很好的保值增值。
第二,对于全体同学来说,保证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即使分处天涯海角,也不会失去联系,继续保持大学四年积累的珍贵友谊,不至中断。同窗基金会作为同窗们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对于各位同学的生活及事业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在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对其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形式进行改革,把红白事随礼这一陈规陋习,转变为以集体名义统一表达心意,既方便快捷,又文明高雅,有助于消除“礼金文化”的種种弊端,尽量抑制“礼金文化”的恶性循环。这种方式用现代文明的理念赋予“礼金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有利于提倡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同窗基金会的不足
如果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同窗基金会,这样单位层面过低,数目巨大,又很分散,可能会造成帐户过多、数据冗杂、管理繁琐,给基金会的运行带来不便。
可以考虑将建立同窗基金会的单位层面提升至系或者院,例如“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同窗基金会”。也可以考虑以某一专业为单位建立一个永久的基金账户,日后入学的同一专业的各届同学都加入到自己本专业的同窗基金会。例如“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同窗基金会”,不论哪一届的同学,只要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的学生,都可以加入,然后再按届进行分别管理。这样管理脉络会更加清晰,也能够促进不同届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享信息。
三、“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扩展与推广
由以上“同窗基金会”的例子可以看出,“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运转体系建立在实际的社会问题之上,对于解决特定群体的支付风险问题、资金流动运用问题以及生活保障问题,提供了长远思路。
“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不限于同窗的范围,可以扩展推广至企业职工、党政机关、社区居民、部队战友、农民群众等各种社会群体,具有同样的服务及保障功能。目标适用人群十分广泛。此“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业务承担主体可以为专门成立的金融机构,或者是现有的基金公司,也可以是银行机构。如果由银行机构进行操作,笔者认为更加合适,因为现在大中专院校的师生或者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已在某特定银行开立了个人帐户,如果由该特定银行承担“金融社区”服务模式的相关业务,不仅管理起来更加安全高效,资金调拨转账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利用银行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体系,更有利于对分散各地的人群进行周到的服务。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开展此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从中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用,或者分享一部分投资收益作为报酬。这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业务种类,提高效益;而且符合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提供更多的金融领域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