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热潮澎湃,旅游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响当当的支柱产业。今年1~10月,全省旅游总收入已达3108.8亿元,增长21.3%。在煤炭经济下滑的严峻现实面前,山西更清醒地看到另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三晋大地上,一个文化山水旅游的新时代正大步走来。
11月中旬,记者踏着瑞雪相继在临汾、晋城、长治、太原采访。所到之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令人欣喜振奋。
历史演新声,文化旅游花更红
去年底,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七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位列首位。作为产业转型综改的重要引擎,山西各地在文化旅游上下足了功夫。
在临汾市尧庙景区,记者碰到来自香港的林振旺,78岁的老人非常激动:“早就听说二十四节气出在这儿,今天来看了,确实名不虚传。”老人带着一家8口来到临汾,兴奋地里里外外转了个遍,不停地招呼家人合影。
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华夏文明的开端。临汾市尧都区以尧庙为依托,经过近年不断修复开发,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以尧庙—华门旅游区为龙头,以尧陵、仙洞沟东西两条旅游线为两翼,开创了文化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去年,小小的尧都区就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综合收入近63亿元。
“黄河魂、中华根、尧乡韵”,是临汾的旅游名片,但过去景点多而散,精品少。为了弥补短板,临汾市实施“大规划、大招商、大开发、大推介、大服务”战略,积极谋划,全力攻坚,目前,“一带整合、五区支撑、十点辐射、三线崛起”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今年前10个月,全市旅游收入255亿多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758万人次,增速均超过20%。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山西各地的文化旅游正如火如荼。
黑色变绿色,金山银山不是梦
近年来,煤炭经济下行压力骤大,倒逼山西各地调整发展思路,全力进行产业转型。
“再不转型我们就要被时代落下来了。”长治市壶关县委书记李全心说,旅游资源丰富的壶关县,想摆脱煤炭经济的惯性思维,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必然选择。但转型不是喊口号,要想搞出个名堂,必须出高招、用全力。通天峡是壶关的著名景点,它的开发是长治市和壶关县主动出击寻求市场的结果:县四大班子人马“‘三顾茅庐’才把长春开发商欧亚集团请来”。
这只是长治聚力发展旅游的一个缩影。煤炭大市长治市提出将“文化旅游板块”作为转型发展的七大板块之一,通过整合资源,以武乡、黎城、沁县、沁源为主体,深度打好“红色旅游”和“山水峡谷游”两张牌,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目前,长治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庆黄金周交出耀眼的成绩单:各景区共接待游客近3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5%和22.17%,均创新高。
更令人欣喜的是,过去的汾河污染严重,是一条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河沟。通过这些年的修复治理,汾河已成为靓丽的观光旅游区。煤炭大市临汾市汾河段,已呈现“一河清流,两岸锦绣”,成为远近闻名的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太原段树木掩映,花草铺地,亭台楼阁,打造出近21公里的城市中心绿化生态长廊。现在的汾河如同一幅动人的山水画,每天欢歌鸟语,游人如织。
发力正当时,创新引领万木春
转型综改开路径,旅游发力正当时。记者足迹所至,到处可见开发建设“文化山水,山水文化”旅游项目的火热场景。
在临汾丁村遗址考古工地,在陶寺遗址开发现场,记者感到中华古文明的强大魅力。“我们市的目标是唤醒沉睡的古都,让她成为旅游产业活的灵魂,让世界震惊。”临汾市委宣传部长黄翠莲兴奋地介绍,52年前,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丁村的所在地——临汾市襄汾县已为世界瞩目。今天如何让沉睡的资源变活,转化为旅游生产力?市委、市政府形成了“文物是基础,发展靠旅游,升华在节庆”的总思路,正在全力谋划实施丁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同时,定期举行的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蜂拥而来。临汾旅游业正步入快车道,成为全市经济的亮点和新支柱。
站在正紧张施工的晋城市高平市炎帝陵景区大殿的露台上,鸟瞰四方,东、西、北三面峰峦环抱,林木耸翠,正南方的丹河谷地,云蒸霞蔚。高平市委书记张玉宏介绍,这一项目先期投资2.3亿元,开放后将着力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平台,明年春天将举行海峡两岸同胞祭祀炎帝的大典,游客有望三年内突破100万人次。
新景区建设马不停蹄,老景区同样创新发力,志在二次跨越。
已名声在外的晋城皇城相府,正用互联网进行内核升级。市旅游局同志介绍,在无线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可通过定位系统智能推送语音解说。同时,景区正努力打通“无障碍进入”的最后一公里,让游客能通过无线端购票、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景区。
晋城司徒小镇本来主营大型农家乐,但突然就走红了,秘诀是:不断创新、紧跟山西转型发展的热潮。“500块钱租一小块地,家里老人小孩来翻翻地、除除草,吃吃自己种的放心菜!有的玩,有的吃,太棒了。”正侍弄租种菜地的游客王艳青乐得像个孩子。
司徒村村支书周小明自豪地说,正在建设完善的古建步行街、大锅烩特色小吃街、亭台楼阁休闲湖区以及小片体验菜园租种等,已吸引国内外游客迫不及待,蜂拥而来。目前,司徒村已完成投资2.6亿元,正着力打造“吃、住、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
长治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则是旅游资源整合二次发力的典型。整合前,这里的红豆峡、青龙峡等10个景区全部由个人承包,投资乏力,同质化问题突出。2013年,长治市把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和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为综改重点,成立了指挥机构,组建成立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太行山大峡谷山水旅游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总经理靳海塘介绍,截至今年10月7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40.38%。
11月中旬,记者踏着瑞雪相继在临汾、晋城、长治、太原采访。所到之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令人欣喜振奋。
历史演新声,文化旅游花更红
去年底,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七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位列首位。作为产业转型综改的重要引擎,山西各地在文化旅游上下足了功夫。
在临汾市尧庙景区,记者碰到来自香港的林振旺,78岁的老人非常激动:“早就听说二十四节气出在这儿,今天来看了,确实名不虚传。”老人带着一家8口来到临汾,兴奋地里里外外转了个遍,不停地招呼家人合影。
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华夏文明的开端。临汾市尧都区以尧庙为依托,经过近年不断修复开发,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以尧庙—华门旅游区为龙头,以尧陵、仙洞沟东西两条旅游线为两翼,开创了文化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去年,小小的尧都区就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综合收入近63亿元。
“黄河魂、中华根、尧乡韵”,是临汾的旅游名片,但过去景点多而散,精品少。为了弥补短板,临汾市实施“大规划、大招商、大开发、大推介、大服务”战略,积极谋划,全力攻坚,目前,“一带整合、五区支撑、十点辐射、三线崛起”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今年前10个月,全市旅游收入255亿多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758万人次,增速均超过20%。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山西各地的文化旅游正如火如荼。
黑色变绿色,金山银山不是梦
近年来,煤炭经济下行压力骤大,倒逼山西各地调整发展思路,全力进行产业转型。
“再不转型我们就要被时代落下来了。”长治市壶关县委书记李全心说,旅游资源丰富的壶关县,想摆脱煤炭经济的惯性思维,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必然选择。但转型不是喊口号,要想搞出个名堂,必须出高招、用全力。通天峡是壶关的著名景点,它的开发是长治市和壶关县主动出击寻求市场的结果:县四大班子人马“‘三顾茅庐’才把长春开发商欧亚集团请来”。
这只是长治聚力发展旅游的一个缩影。煤炭大市长治市提出将“文化旅游板块”作为转型发展的七大板块之一,通过整合资源,以武乡、黎城、沁县、沁源为主体,深度打好“红色旅游”和“山水峡谷游”两张牌,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目前,长治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庆黄金周交出耀眼的成绩单:各景区共接待游客近3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5%和22.17%,均创新高。
更令人欣喜的是,过去的汾河污染严重,是一条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河沟。通过这些年的修复治理,汾河已成为靓丽的观光旅游区。煤炭大市临汾市汾河段,已呈现“一河清流,两岸锦绣”,成为远近闻名的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太原段树木掩映,花草铺地,亭台楼阁,打造出近21公里的城市中心绿化生态长廊。现在的汾河如同一幅动人的山水画,每天欢歌鸟语,游人如织。
发力正当时,创新引领万木春
转型综改开路径,旅游发力正当时。记者足迹所至,到处可见开发建设“文化山水,山水文化”旅游项目的火热场景。
在临汾丁村遗址考古工地,在陶寺遗址开发现场,记者感到中华古文明的强大魅力。“我们市的目标是唤醒沉睡的古都,让她成为旅游产业活的灵魂,让世界震惊。”临汾市委宣传部长黄翠莲兴奋地介绍,52年前,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丁村的所在地——临汾市襄汾县已为世界瞩目。今天如何让沉睡的资源变活,转化为旅游生产力?市委、市政府形成了“文物是基础,发展靠旅游,升华在节庆”的总思路,正在全力谋划实施丁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同时,定期举行的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蜂拥而来。临汾旅游业正步入快车道,成为全市经济的亮点和新支柱。
站在正紧张施工的晋城市高平市炎帝陵景区大殿的露台上,鸟瞰四方,东、西、北三面峰峦环抱,林木耸翠,正南方的丹河谷地,云蒸霞蔚。高平市委书记张玉宏介绍,这一项目先期投资2.3亿元,开放后将着力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平台,明年春天将举行海峡两岸同胞祭祀炎帝的大典,游客有望三年内突破100万人次。
新景区建设马不停蹄,老景区同样创新发力,志在二次跨越。
已名声在外的晋城皇城相府,正用互联网进行内核升级。市旅游局同志介绍,在无线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可通过定位系统智能推送语音解说。同时,景区正努力打通“无障碍进入”的最后一公里,让游客能通过无线端购票、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景区。
晋城司徒小镇本来主营大型农家乐,但突然就走红了,秘诀是:不断创新、紧跟山西转型发展的热潮。“500块钱租一小块地,家里老人小孩来翻翻地、除除草,吃吃自己种的放心菜!有的玩,有的吃,太棒了。”正侍弄租种菜地的游客王艳青乐得像个孩子。
司徒村村支书周小明自豪地说,正在建设完善的古建步行街、大锅烩特色小吃街、亭台楼阁休闲湖区以及小片体验菜园租种等,已吸引国内外游客迫不及待,蜂拥而来。目前,司徒村已完成投资2.6亿元,正着力打造“吃、住、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
长治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则是旅游资源整合二次发力的典型。整合前,这里的红豆峡、青龙峡等10个景区全部由个人承包,投资乏力,同质化问题突出。2013年,长治市把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和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为综改重点,成立了指挥机构,组建成立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太行山大峡谷山水旅游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总经理靳海塘介绍,截至今年10月7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