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营养与AM真菌协同对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fs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东部草原煤矿区土壤贫瘠、生物种群单一以及植物抗逆性差等问题,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施氮(0mg/kg、100 mg/kg)与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0 g/kg、50 g/kg)协同对玉米生长状况、抗逆性和根际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单接种AM真菌、联合施氮和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玉米干质量23%~62%,全株氮吸收量77%~538%,磷吸收量39%~191%,钾吸收量42%~135%。其中,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效果最好。同时,3个处理也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强了其抗逆性。其中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相对电导率最低,单施氮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最低。同一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土壤pH值,却显著增加了土壤电导率、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总球囊霉素(T-GRSP)含量和易提取球囊霉素(EE-GRSP)含量。与单接AM真菌处理相比,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速效钾含量和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综合来说,氮肥与AM真菌协同处理有利于促进菌根效应的发挥,促进玉米生长,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这为菌根肥料应用于东部矿区以进行微生物复垦和生态恢复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现工程管理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从多个方面针对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1972/1976)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名作。通过对其五个乐章的分析,能够把握施尼特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风格脉络:音乐是有目的的写作,技术
高层房屋建筑往往有着较长的建筑工期,涉及的建筑工程技术也较为复杂,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使高层房屋面临的实际需求与标准越来越高,精细化程度也随之上升,这就需要对高层房
目的寻找当归与其掺杂品独活的鉴别要点。方法通过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在性状、显微方面有区别,在薄层色谱中置紫外光灯(365nm)下的荧光斑点有明显区别(见
在经济发展下,建筑行业空前壮大,同时又推动了经济发展.在建筑中,成本管控是一项紧要工作,管控好成本,才能在安全施工、质量保证的同时,获得最大效益,推动建筑单位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