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深度学习四个要素,即挑战性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与持续性评价,可以让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具建构性,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深度学习学习要素
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背景下,深度学习逐步成为课程专家关注的对象。深度学习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当时提出的是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两个对立概念),后由我国黎加厚教授等人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给出不同的界定,综合各方不同的观点,可以发现深度学习的定义或是有所不同,但核心要素却是相同的。胡久华等[1]人基于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深度学习的四要素,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进行了理解与思考。
一、挑战性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是指围绕某一核心知识组织起来的,既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又具有系统性的,能够体现化学学科思想与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迈向深入的学习单元。实际教学中,挑战性学习主题的确定,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两个方面来进行。
如执教“硫和氮的氧化物”这一节,笔者联系生活实际(环保主题),抛出一个颇有挑战性的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是从哪里来的?当这个问题抛出之后,课堂教学便易于形成一个学习主题。学生往往会从硫元素与氮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发生氧化反应等角度分析、思考,了解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来源。当然,这些信息尽量不要直接告知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获取,因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度学习才有保证。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占有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思考自然界中游离态或化合态的硫与氮是如何变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的,而这恰恰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深度學习目标
深度学习目标是指学生深度学习之后所能实现的期待,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跟现行的三维目标一样,可以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角度来予以描述。
化学教学中,主题学习的目标是需要认真规划的,这就意味着不能照搬参考书上的阐述。笔者的理解是,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关注学生,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只有各层次的学生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之前设定的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及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说在上面所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中,笔者在确定深度学习的目标时,就特别反思了此前班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学情设定了这样的三点学习目标:(1)知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并了解其化学性质(面向全体);(2)通过自主学习(面向中上等生)和合作学习(面向全体),体验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并能根据实验现象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设计与探究,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面向中上等生)。
这三点目标的确定,既是建立在“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内容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的。尤其是笔者预估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发生的情形,因此对目标的确定进行了层次对应,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证明了这种对应是恰当的。
三、深度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活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具体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学习问题,进而达成深度学习目标的建构性过程。在深度学习的研究中,对于知识的建构性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这里有两个需要考虑的环节:
1.深度学习活动的形式
深度学习通常是由讲授、自主、合作、探究等术语来描述的,而教师需要透过这些术语把握其本质——学习的建构性。学生是怎样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不是靠教师的讲授,而是靠学习情境中的切身感悟。只有亲眼观察到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使之褪色,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只有观察到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水中液面迅速上升,学生才会对二氧化硫的较大溶解性有切身感受。因此,深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应当体现学习的建构性,凡是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形式,都是可取的。
2.深度学习活动的素材选择
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让笔者意识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素材选择特别重要,只有好的素材配上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主动建构有效发生。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还谈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漂白认知是让衣服掉色,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在做品红实验之前,先完成这个实验,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实际上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的形成。
四、持续性评价
持续性评价是指在深度学习中,结合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估。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评价必须是指向学生的,必须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一个有效的评价切入角度,就是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然后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时候,走过哪些弯路?为什么会走这些弯路?如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对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认识一度是认为其中含有氢离子,可后来迅速自我否定了,因为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并不存在氢元素,后来才知道酸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时呈酸性,而不是自身有酸性。应当说,学生有最初的反应,也是深度学习的一种表现,至少学生在思考酸性氧化物这一概念,而后来的学习结果则更体现了深度学习的功效,其让学生完成了一次自我修正。
而又由于这个反思是面向学习过程的,具有持续性特征,因而其就是与深度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久华,罗滨,陈颖.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实践改进[J].课程.教材.教法,2017(3):90-96.
[2]赵志祥.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深度学习学习要素
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背景下,深度学习逐步成为课程专家关注的对象。深度学习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当时提出的是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两个对立概念),后由我国黎加厚教授等人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给出不同的界定,综合各方不同的观点,可以发现深度学习的定义或是有所不同,但核心要素却是相同的。胡久华等[1]人基于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深度学习的四要素,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进行了理解与思考。
一、挑战性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是指围绕某一核心知识组织起来的,既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又具有系统性的,能够体现化学学科思想与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迈向深入的学习单元。实际教学中,挑战性学习主题的确定,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两个方面来进行。
如执教“硫和氮的氧化物”这一节,笔者联系生活实际(环保主题),抛出一个颇有挑战性的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是从哪里来的?当这个问题抛出之后,课堂教学便易于形成一个学习主题。学生往往会从硫元素与氮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发生氧化反应等角度分析、思考,了解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来源。当然,这些信息尽量不要直接告知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获取,因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度学习才有保证。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占有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思考自然界中游离态或化合态的硫与氮是如何变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的,而这恰恰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深度學习目标
深度学习目标是指学生深度学习之后所能实现的期待,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跟现行的三维目标一样,可以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角度来予以描述。
化学教学中,主题学习的目标是需要认真规划的,这就意味着不能照搬参考书上的阐述。笔者的理解是,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关注学生,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只有各层次的学生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之前设定的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及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说在上面所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中,笔者在确定深度学习的目标时,就特别反思了此前班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学情设定了这样的三点学习目标:(1)知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并了解其化学性质(面向全体);(2)通过自主学习(面向中上等生)和合作学习(面向全体),体验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并能根据实验现象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设计与探究,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面向中上等生)。
这三点目标的确定,既是建立在“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内容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的。尤其是笔者预估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发生的情形,因此对目标的确定进行了层次对应,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证明了这种对应是恰当的。
三、深度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活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具体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学习问题,进而达成深度学习目标的建构性过程。在深度学习的研究中,对于知识的建构性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这里有两个需要考虑的环节:
1.深度学习活动的形式
深度学习通常是由讲授、自主、合作、探究等术语来描述的,而教师需要透过这些术语把握其本质——学习的建构性。学生是怎样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不是靠教师的讲授,而是靠学习情境中的切身感悟。只有亲眼观察到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使之褪色,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只有观察到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水中液面迅速上升,学生才会对二氧化硫的较大溶解性有切身感受。因此,深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应当体现学习的建构性,凡是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形式,都是可取的。
2.深度学习活动的素材选择
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让笔者意识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素材选择特别重要,只有好的素材配上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主动建构有效发生。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还谈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漂白认知是让衣服掉色,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在做品红实验之前,先完成这个实验,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实际上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的形成。
四、持续性评价
持续性评价是指在深度学习中,结合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估。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评价必须是指向学生的,必须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一个有效的评价切入角度,就是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然后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时候,走过哪些弯路?为什么会走这些弯路?如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对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认识一度是认为其中含有氢离子,可后来迅速自我否定了,因为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并不存在氢元素,后来才知道酸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时呈酸性,而不是自身有酸性。应当说,学生有最初的反应,也是深度学习的一种表现,至少学生在思考酸性氧化物这一概念,而后来的学习结果则更体现了深度学习的功效,其让学生完成了一次自我修正。
而又由于这个反思是面向学习过程的,具有持续性特征,因而其就是与深度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久华,罗滨,陈颖.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实践改进[J].课程.教材.教法,2017(3):90-96.
[2]赵志祥.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