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全面化”幼儿园工程的推进,幼儿园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高校学前教育的发展。如何进行设置一个专业技术课程以培養学生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和研究者就成为一大热点问题。基于大学教育专业的调查和访谈,文章分析了当前课程环境中的问题,从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为更好地发展学院和大学进行专业课程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学前教育学生实际和发展前沿。理论课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想为实践服务,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专业发展理论教育课程以基础管理理论进行知识为主,以讲师讲授为主,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理论课程设计内容零散重复,不系统。教师在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时,要考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学会深刻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调查中很多问题学生可以认为学到的理论基础知识很零散,还有些内容进行重复,各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第三,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目前的入学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研究内容笼统,没有一个专业针对性。很多学生对这个专业了解不多,在没有适应大学生活的情况下就开始选修专业课,而且大多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淡薄、对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帮助我们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大学生活学习,了解专业和规划未来也应该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1)各学科内容的比例不能满足要求学生进行发展过程中需要。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学前教育领域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就目前的课程设置而言,无论是想成为社会实践教育工作者的学生发展还是想成为一个理论研究者的学生,需要我们学习的课程内容都是一样的。对于企业就业期待不同的学生,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不同的,这样统-的课程教学安排显然已经不能得到满足要求他们的需要。
(2)选修课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学校中,供自由选择的选修课太少,其中一些被称为选修课。学生学习无法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导致选了的也用不上,想学的却没机会。选修课设置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无法得到很好地促进中国学生进行个人经济发展和专业成长。
(3)部分课程的开设顺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教学安排学生不仅发展需要一个符合学科逻辑,还应顾及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经调查,学校的部分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史课程学习后接受度会更高,教学方法课程应设置在理论课程之后。
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1、从专业课程内容出发
(1)关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建议。一是重视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职业信念。通过一个专门的入学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使学生详细了解自己专业发展情况、学科情况、就业前景等,培养专业信仰。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二是要把专业理论课与实践和学前教育发展前沿相结合,把学前教育实践和发展前沿的新内容融入课程,与理论相结合,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在课程实施发展过程中,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自然,实现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互相呼应:第三,整合课程管理体系,避免复。教师之间应该有更多的沟通,了解课程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差异,共同讨论每门课程的重点,使课程内容完全完整,不遗漏和重复,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2)对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课程的建议。第一,增加艺术文化素养教育课程中的实用性内容。本专业的艺术文化素养课应该充分体现学前幼儿教育的特点,内容上应该侧重实用性和工具性,着重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将简单的艺术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教授给儿童的能力;第二,增强中国艺术素养课程的个性化。学生学完各类基础入门课程,获得一个基本欣赏运用管理能力后,选择其中一项或两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学习。这既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又减轻了专业教师授课和返校的负担,提升了教学效果。
(3)对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议。第一,调整见习时间和形式。见习从大一开始,每学期甚至每周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下园见习,持续的见习可以为学生自己未来的研究教学活动进行积累资料;第二,明确中国教育发展实践能力目标和内容。注意做好实习前、学徒期间的各项准备工作。实习前细化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实践研究活动,发挥中国教育工作实践的真正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师生沟通,给予有效方法指导和评价。教师应定期收集和回答学生在实习期间提出的问题。实践结束后开展社会实践进行交流学习活动,展示学生发展成果,并予以反馈和评价。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学生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收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从专业的课程结构中优化
修改培训计划并调整课程的比例。学生进行前期学完基础教育理论课和基础艺术技能课后,将课程教学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偏向专业发展理论研究知识的学习,满足研究型学生的需求,一种偏向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学习,满足社会实践型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就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存在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彦才,刘雨.海南省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5):92-97+105.
[2]刘雨. 海南省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3]尹培培.浅谈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明日风尚,2019(01):70.
[4]杨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2):108-110.
本文指导老师: 胡莹莹 刘浩浩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学前教育学生实际和发展前沿。理论课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想为实践服务,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专业发展理论教育课程以基础管理理论进行知识为主,以讲师讲授为主,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理论课程设计内容零散重复,不系统。教师在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时,要考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学会深刻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调查中很多问题学生可以认为学到的理论基础知识很零散,还有些内容进行重复,各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第三,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目前的入学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研究内容笼统,没有一个专业针对性。很多学生对这个专业了解不多,在没有适应大学生活的情况下就开始选修专业课,而且大多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淡薄、对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帮助我们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大学生活学习,了解专业和规划未来也应该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1)各学科内容的比例不能满足要求学生进行发展过程中需要。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学前教育领域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就目前的课程设置而言,无论是想成为社会实践教育工作者的学生发展还是想成为一个理论研究者的学生,需要我们学习的课程内容都是一样的。对于企业就业期待不同的学生,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不同的,这样统-的课程教学安排显然已经不能得到满足要求他们的需要。
(2)选修课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学校中,供自由选择的选修课太少,其中一些被称为选修课。学生学习无法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导致选了的也用不上,想学的却没机会。选修课设置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无法得到很好地促进中国学生进行个人经济发展和专业成长。
(3)部分课程的开设顺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教学安排学生不仅发展需要一个符合学科逻辑,还应顾及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经调查,学校的部分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史课程学习后接受度会更高,教学方法课程应设置在理论课程之后。
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1、从专业课程内容出发
(1)关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建议。一是重视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职业信念。通过一个专门的入学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使学生详细了解自己专业发展情况、学科情况、就业前景等,培养专业信仰。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二是要把专业理论课与实践和学前教育发展前沿相结合,把学前教育实践和发展前沿的新内容融入课程,与理论相结合,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在课程实施发展过程中,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自然,实现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互相呼应:第三,整合课程管理体系,避免复。教师之间应该有更多的沟通,了解课程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差异,共同讨论每门课程的重点,使课程内容完全完整,不遗漏和重复,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2)对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课程的建议。第一,增加艺术文化素养教育课程中的实用性内容。本专业的艺术文化素养课应该充分体现学前幼儿教育的特点,内容上应该侧重实用性和工具性,着重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将简单的艺术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教授给儿童的能力;第二,增强中国艺术素养课程的个性化。学生学完各类基础入门课程,获得一个基本欣赏运用管理能力后,选择其中一项或两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学习。这既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又减轻了专业教师授课和返校的负担,提升了教学效果。
(3)对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议。第一,调整见习时间和形式。见习从大一开始,每学期甚至每周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下园见习,持续的见习可以为学生自己未来的研究教学活动进行积累资料;第二,明确中国教育发展实践能力目标和内容。注意做好实习前、学徒期间的各项准备工作。实习前细化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实践研究活动,发挥中国教育工作实践的真正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师生沟通,给予有效方法指导和评价。教师应定期收集和回答学生在实习期间提出的问题。实践结束后开展社会实践进行交流学习活动,展示学生发展成果,并予以反馈和评价。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学生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收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从专业的课程结构中优化
修改培训计划并调整课程的比例。学生进行前期学完基础教育理论课和基础艺术技能课后,将课程教学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偏向专业发展理论研究知识的学习,满足研究型学生的需求,一种偏向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学习,满足社会实践型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就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存在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彦才,刘雨.海南省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5):92-97+105.
[2]刘雨. 海南省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3]尹培培.浅谈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明日风尚,2019(01):70.
[4]杨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2):108-110.
本文指导老师: 胡莹莹 刘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