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的六大食招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控制主食”向“控制总热量”转变
  
  美国学者提出:糖尿病的恶化不是血糖超标而是血脂过高,因为糖和脂肪都是碳氢化合物,在体内可以互相转化。血糖高时,血糖可以转化为脂肪,而当进食减少或体力消耗过大时,体脂又可分解为血糖。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主食量,也要控制总热量。以一位体重60 kg、轻体力劳动的糖尿病患者为例:每天需要的总热量约7 524千焦(1 800千卡),主食(大米、白面)以300 g计,热量为5 016千焦(1 200千卡),占总热量的66.6 %;蛋白质按每1 000 g体重1 g计,热量为1 004千焦(240千卡),占总热量的13.4 %;尚缺1 504千焦(360千卡),用40 g脂肪补足,占总热量的20%,这是最简单的糖尿病饮食热量分配法。
  
  二、“进餐不定时”向“定时进餐”转变
  
  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调节功能下降,必须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帮助调节。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早、午两餐间隔时间过短,午、晚两餐间隔时间太长,进餐不定时等问题,是导致血糖控制不住的重要原因。科学的方法应是:两餐间隔5~6小时,如早餐6时30分,中餐12时30分,晚餐18时30分。
  
  三、由“先干后稀”向“先稀后干”转变
  
  中国人习惯先吃干饭,然后喝汤。这种进餐顺序对正常人无妨,但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其多表现为餐后高血糖,且饥饿感明显,用“先干后稀”的吃法,不但会使血糖明显升高,且饥饿感缓解不明显。如果采取“先稀后干”的吃法,先有汤垫底,再吃干饭,不但可减轻饥饿感,而且餐后血糖升高速度也会减缓。糖尿病患者可以牢记以下口诀: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四、从“细嚼慢咽”向“定量快嚼快咽”转变
  
  有人在做馒头餐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发现:30分钟吃完100 g馒头者比15分钟吃完者血糖升高明显。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快吃快咽”的进餐方法是比较适合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快吃快咽”是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否则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
  
  五、“随意选主食”向“按升血糖程度选主食”转变
  
  研究发现:吃等量的大米饭和馒头,馒头比大米饭升高血糖明显;吃等量的干饭及稀饭,稀饭比干饭升高血糖明显。按升高血糖程度排序:糯米饭>大米稀饭>馒头>大米干饭>面条>饺子>菜包子。糖尿病患者可以参照上述顺序安排自己的主食。
  
  六、从“炒、炸、煎”向“蒸、煮、拌”转变
  
  由于9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脂,因此在烹调食物时,应尽量选用耗油少、口味好的烹调方法,如蒸、煮、拌等。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许多地区,居民以昆虫为食物,据统计,目前各国食用的昆虫食谱已达370多种。有些地方昆虫甚至成了人们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世界上昆虫食品耗量最大的国家是墨西哥,人们常食用的有蚂蚁、蚂蚱、黄蜂、蝉、蜻蜒以及蝴蝶等50多种昆虫。其烹调方法有烩、炒、炸、煮等。有的还用昆虫制成蜜饯、罐头、饼干或糖果等。居住在干旱地区的居民喜欢吃蚂蚁。据说当地人常常把蚂蚁夹在饼干等食物中,吃起来津津有味。在非洲,蟋
摘 要 紫砂是一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器型的完美,还要选择合理的纹饰与精湛的工艺。一件完美的作品必须兼备形、神、气、态,只有这样才能生动,才能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壶艺;暗香浮动壶;雕塑;设计  紫砂壶的韵味,不仅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体现了中国艺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人们赏壶多先看外观,评判其外形是否美观;然后再用以饮茶,评判其是否宜茶。而
摘 要 紫砂花货以其艺术风格独特且自由、款型巧妙且妙趣横生而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实际应用要求,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欣赏及收藏价值。本篇拟以紫砂“莲蓬喜子壶”为例,探寻花货表现出的自然清趣。  关键词 莲蓬喜子壶;紫砂;清趣  宜兴紫砂壶向以造型丰富而著称,在这其中花货是其一大类。花货主要通过提炼自然中花鸟树木、竹根枝蔓、瓜果鱼虫等物象,辅以丰富多变的装饰手法,而形成了品种繁多、内容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