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改革开放后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持续过程中,当今农业的发展尚未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玉米是我国种植总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也对我国农村经济和食品卫生与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在种植基本农作物时,自然环境和病虫危害通常会严重破坏玉米产业链的发展趋势。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玉米的品质的提高早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科学研究热点话题。因此,在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玉米的种植技术,同时也要改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为了达到相应的玉米储备目标,完善相关收储制度改革工作,确保农民整体经济收益的提升,需要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各级政府对于玉米种植相关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各地市区玉米种植的实际实施情况以及玉米种植产量。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就以往传统玉米种植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解决和处理,不断完善相关种植技术改革,促进玉米种植栽培质量以及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升。
  1玉米种植的现状
  玉米一直是我国北方农业支柱型农作物,这对于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北方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玉米种植。
  但我国玉米种植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后,虽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养护,但主要还是依靠自然气候等环境因素,使玉米自由生长,这样的种植方式虽然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最终的种植结果却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加之我国如今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病虫害现象频繁发生,病虫害对玉米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我国开始进行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病虫害治理方式的探讨。
  2玉米栽培技术
  2.1优选高产栽种良种
  由于玉米在实际种植中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不同地区的地域环境以及生态特点均有明显差异,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种植区域的特点状况选择相适合的品种类型,以确保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在玉米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壤环境以及气候特征,确保玉米品种不会与当地的地域特点产生冲突,可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种子的杂交培育技术,尽可能培育抗旱抗病抗倒伏性强的玉米种子,从而确保其整体种植水平的提升以及栽培工作的开展。
  2.2通过深松促进玉米对养分吸收
  提升玉米的种植产量,除了要选择相适合的种植品种之外,还需要加强其播种之后的田间管理,以提升玉米对于各类养分的吸收效果,犁底层是耕作层以下的土层,由于长时间不受耕作的影响会导致其整体硬度有所增加,加上黏粒的沉积导致其整体土层较厚且较为坚硬,会影响到农作物对于底层养分的吸收,在实际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犁底层的处理,如犁底层深度小于20cm则会影响到其对于养分和能量的传递,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且透气透水性均会受到影响,如出现此类情况则需要进行深度的松土或者翻土处理,以缓解犁底层的土块堆积情况,确保玉米根系能够正常的向下扎入,从而形成盘状的生长状况,以确保根系对各类营养的正常吸收。因此,需要做好早期的深耕松土工作,提升土壤对于水分的储存能力为玉米的生根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此措施的实施对于玉米抗倒伏性的增强比较显著,能够提升玉米的抗病能力,增强玉米的产量。
  2.3根據具体情况确定相对种植密度
  为了根据特定条件阐明农作物的相对密度,关键考虑因素是玉米品种在种植后能否正常消化吸收养分和水分。其中,种子的选择决定了相对种植密度的大小。通常,如果耕地的土壤层是不易插入的疏松土壤,则必须适当扩大玉米的相对种植密度,以合理地避免玉米掉落的情况。如果播种土壤是相对致密而坚硬的土壤,则必须适当降低玉米播种的相对密度,以使玉米能够消化并吸收到充足的阳光,以确保玉米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发育。
  2.4玉米田的创新管理
  玉米播种后,要注意玉米的生育期,特别是要提高对苗期和孕穗期的关注水平,以合理地增加玉米的产量。玉米的苗期是叶片和地下茎的划分的关键环节。这种联系不仅会损害根茎的生长发育,而且会继续损害根茎的相对发达地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和对策,对种苗的生长发育进行创新管理。必须及时处理种植区是否有枯死的幼苗,如果有的话,应立即进行弥补。此外,在幼苗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除草,并选择科研管理方案进行施肥,以保证所有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此期间,必须疏松土壤以确保根茎健康生长和发育。种植后对玉米的创新管理可以合理地防止干旱期间颗粒不够整齐;如果下雨,应立即排干播种面积,以防止玉米掉落。
  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3.1病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幼苗经常发生病害,甚至有部分玉米幼苗死亡。据调查,我国玉米种植病害较多,主要有玉米叶斑病、玉米黑穗病和玉米枯萎病。
  首先,白粉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触了它的细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清除受感染的幼苗,并从根部防止疾病传播。同时,可以采用药物控制,即在玉米苗期或种子期浸种时,可以添加化学物质提高玉米的抗病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其次,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夏季是最容易发生大叶斑病的时期。大叶斑病主要表现为玉米幼苗开始腐烂,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植株逐渐死亡。通过药物控制可以解决玉米叶斑病,将药物应用到玉米的根、叶、茎上,既能达到预防效果,又能保证玉米种植区的正常通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防治病害,是保证我国玉米种植产量提高的有效措施之一。
  最后,玉米枯萎病的病原通过病种传播,病区通过玉米叶甲虫和杂草寄主和越冬传播。玉米青枯病是一种维管束性病害。受影响的植物会萎缩或枯萎,对玉米尤其是甜玉米造成极大危害。
  3.2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通过药物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据调查,我国玉米主要害虫为蚜虫、玉米螟和蝗虫。以我国蝗虫为例,蝗虫是我国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具有繁殖快的特点。因此,为了彻底消灭这种害虫,其工作量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防治。防治主要是定期定点喷洒杀虫剂,以防蝗虫,最大限度地减少蝗虫对玉米的危害。同样,喷药方法对所有害虫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此,采用辛硫磷喷施法可以减少害虫对玉米的危害,最终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玉米种植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科技人员应继续改进玉米种植技术,以获得更理想的种植实用效果。在预防玉米病虫害中,科学技术人员应站在遗传学的角度,对种子的遗传特性进行科学研究,以更好地预防疾病。以水稻种植技术为研究基础,结合水稻栽培品种的抗病特性,充分发挥抗病种植技术的优势。随着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更新和迭代,我国许多农牧业科研机构已逐步启动种子工程项目,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管理体系,并升级了一套玉米种植管理系统。
  结论
  为了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就需要不断完善玉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种植管理技术。对于玉米病虫害技术的防治和种植管理技术的升级,不仅可以解决目前玉米产量低迷的问题,还能有效促进我国整体粮食作物生产工作的进步,在保证供应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粮食作物的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发展。除此之外,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发现病虫害问题去治理的过程,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全面的预防,不仅要使玉米病虫害问题得到治理,更要使其得到有效的预防。只有做好了预防工作,才能将病虫害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的状态,保证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吴东妹.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0(11):74.
  [2]顾景辉,包冠,许浩.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19(21):58.
  [3]齐佳佳.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江西农业,2019(10):28.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问题以及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的热议问题,尽管热议,但是却久久得不到解决。这背后的原因是,养老方案是不具有普适性的。本文通过对该村落的老人情况的阐释,就是希望能够根据实际困境提出实际解决方案,也为相似困境的情况提供思考方向,希望老人的晚年生活是自己美妙一生的华丽结尾或自己繁忙一生的治愈。  关键词:农村老人 晚年生活现状成因  在大多数的普通农村,年龄结构是严重失衡的,农
期刊
摘要:<正>银鲫是我国近年来大面积推广养殖的一个优良新品种,具有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病害少,饲料转换效率高,市场俏销等优点。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需求量骤增,目前已有不少养殖单位和养殖户开展了异育银鲫的人工繁殖。现将异育银鲫繁殖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银鲫培育 繁殖建议  方正银鲫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属黑龙江银鲫的一个地理种群,其群体具有雌、雄两性,染色体均
期刊
近年来,农民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并没有得到高产优质高效益经济效果,反而造成了对土壤及产品质量及环境的危害和资金的浪费。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多年来的经验,适合我县的马铃薯减肥减药高产技术方案。  一、种署准备  1、品种选择与种署挑选  选用脱毒种薯,增强潜力较大的马铃薯品种。如“尤金”“荷兰15”“克13”等。种薯出窖后,首先要进行挑选,除去冻、烂、病伤种薯,而选择那些薯块儿整
期刊
摘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针对传统畜牧养殖进行了技术改革,在保障畜牧养殖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阐述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意义,探究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分析优化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途径,希望为畜牧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绿色;养殖技术;生态环境;推广应用;  在食品安全以及绿色环保理念的作用下,人们当前对
期刊
摘要:辣椒种植在忻府区近年来面积逐年扩大,种植辣椒已经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2020年忻府区辣椒种植面积8.5万亩,占到全区总种植面积的12.5%,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辣椒生产基地”称号。蚜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若虫密集在辣椒幼苗、嫩叶、茎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边缘卷缩变形、发黄,同时,排泄的蜜露还会引发霉污病,导致辣椒产量和质量下降。长期以
期刊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畜禽产业的发展,需要特别针对其中的疾病诊治工作进行重视。我们可以利用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来进行一定的检查工作,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具体的治疗工作提供诊断依据,还能够帮助对畜禽疾病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指明,也能够更好地通过诊断技术来保证治疗效果。本文首先针对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的作用,最后分析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是针对直肠检查工作进行
期刊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经济的高效发展需要依赖第一产业的支撑。在我国的农作物产业结构当中,玉米因为应用范围较广、经济价值显著,在国家粮食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玉米种植时间的不断延长,栽培管理过程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一个不利于玉米健康生长的环境,从而给各种病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应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有效提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母乳喂养的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19年—2021年的200名剖宫产初产妇经过医院的重重筛选,通过对她们的乳汁喂养量及奶粉喂养等的情况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并每天观察两组的对比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经过研究表明,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技能维度得分为(42.34±14.52)分,内心活动维度得分为(43.60±10.27)分。剖宫产初产妇受到文化
期刊
摘要:对于当前的农业发展来说,农机化技术可以加快其进程,进而进一步的增强国民经济,以此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基层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如今科学信息技术,二者之间若是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就一定可以创建出一个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所以,一定要深化农机化技术的实际推广工作,不断对此进行创新探索,进而可以更加全面、合理的了解到相关推广办法。  关键词:基层;农机化;技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山羊养殖业产业飞速发展,消费者对山羊肉及其副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追求高品质、口感好的生态羊肉。要求养殖户不仅是传统式养羊,而是高效地养出品质高的健康山羊。该文从湿度、温度和光照对山羊养殖的影响,列举高效养殖山羊技术方面进行阐述。  山羊不仅肉质细嫩,同时味道鲜美,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山羊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山羊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