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时期,供销合作事业也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更好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打造全新供销社,成为摆在供销社人面前的历史课题。
浙江福士达集团(暨浙江省茶叶股份公司)是供销社所属以茶叶经营为主的涉农企业,时刻牢记、积极履行为农服务、助农增收方面的社会责任,近些年,在建立产业基地、做大茶叶主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公司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夯实茶叶产业基础,加强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联系,扩大与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力度,建设稳定、安全、可靠的茶叶流通网络,力争在助农增产增收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建立茶叶现代流通网络的基础,有利于促进茶叶流通
1.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可降低茶农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保护生产积极性。
农产品交易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中存在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单个茶农在获取市场信息、履行交易合约、监督违约行为等方面势单力薄,容易导致农户参与农产品交易时成本过高。合作社统一为社员开辟市场,解决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茶叶销售问题,茶农完全可以不与外部打交道,就实现茶叶销售,节约了交易费用。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超市生鲜农产品直供直销比重达30%,全国农产品经由直采直销销售的比重约为15%,连锁超市通过与合作社对接后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5%左右。单个茶农能以较低价格从合作社获得生产资料、得到合作社茶叶管理方面的技术服务等,可以将精力集中用于茶叶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合作社以整体身份为成员搜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谈判、处理市场纠纷,使茶农回避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议价能力弱的“天然”劣势,在市场竞争中有效保护自己。这充分表明,无论是在时下的平抑物价,还是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都已不言而喻。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搭建农户与农业龙头对接的桥梁,稳定产品供给。
农业生产投资是一种典型的资产专用性质的投资。由于茶叶生产是一个生物过程,一旦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确定,即使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也无法迅速做出调整。茶农在销售茶叶时可供选择的交易对象也很有限,可能还要承担中间商的恶意压价。同样,生产规模较大的茶叶龙头企业,也可能由于茶农分户种植、分散销售、原料质量不稳定等原因而难以得到稳定的货源,从而导致企业货源不足,生产没有保证。茶叶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不但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集中了市场销售的信息,而且还集中了茶叶销售的渠道,分散了各种风险,使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交易关系。合作社成为农户与龙头企业对接的桥梁。
3.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能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减缓市场价格波动。
单个茶农在进行茶叶生产中,由于生产资料不足、供求信息不灵、市场预测不准等原因,在茶叶生产中往往盲目的“随大流”,造成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在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社会资金恶意炒作等情况下,价格会出现剧烈波动,茶农更难把握市场节奏,自身利益没有保障。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把茶农盲目的生产行为统一起来,形成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平衡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冲击,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猪肉价格连续波动,与生猪养殖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与市场不相适应有一定的关系。
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带动能力
1.要健全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合作社凝聚力。合作社是茶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自身管理的基础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如果管理不规范,会影响茶农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是保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等法律法规,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司要积极引导、帮助、督促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合作社要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核心工作,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公开;做好社有资产登记、保管和经营,确保资产安全;要落实“二次返利”制度,规范合作社盈余分配,为每个合作社分别建立账户,按交易量(额)向成员返还盈余。公司要派遣专业财务人员指导合作社建立财务账册和相关制度,为合作社财务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2.要建设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增强合作社实力和带动力。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首要的是初级加工厂,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茶园都分到各户,只有几亩茶园的茶农如自行加工,受限于设备、技术、加工量等原因,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专业合作社办初级加工厂,有生产设备和熟练的加工人员,农户采摘茶叶鲜叶卖给专业合作社或委托专业合作社代加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增加了茶农收入,增强了专业合作社的能力,对专业合作社和茶农是双赢。龙头企业和各级政府支持专业合作社,可以将此作为重点。
3.要建立专业合作社茶叶质量监督和检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农民参加合作社,不但要获得统一的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的市场销售渠道,也要有统一的茶叶质量。合作社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统一制订、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并及时向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等资料,统一技术辅导和培训。公司将为对接合作社开展质量监督和检测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为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提供技术支持。
4.要抓住机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强合作社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和行业自律。在广泛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联合社,是合作社力量的集中、资源的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要承担起单个合作社无法解决的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协调政府部门关系、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的职能。 三、创新对接形式,建立现代流通网络
1.围绕产地建基地,缩短茶叶流通的距离,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茶农增收。
从产地到工厂,茶农或合作社要承担茶叶原料的运输成本。围绕产地建基地,不但可以缩短合作社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茶叶资源,提高茶农收入。公司目前规划建设的茶产业创新示范园区,把特种茶加工中心建在余杭径山,该地区是径山茶的原产地和蒸青茶的主要集散地。由于近年来日本市场的不景气,径山地区蒸青茶生产企业纷纷转产,茶叶原料出现滞销,茶农收入受到影响。在该地区建立特种茶加工中心,可大量吸收该地区相对过剩的茶叶原料,解决了该地区茶叶的出路问题。公司在安吉建立的茶叶精深加工基地,也是利用了安吉丰富的夏秋茶资源,提高了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
2.围绕产地建市场,提高茶叶交易的效率。
“大流通”需要有“大市场”做配套,在我省浙东、浙南都建有规模较大的茶叶市场,对周边地区的茶叶流通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市场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绿茶产地市场第一,有“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联结本地、辐射周边及省外100余万亩茶园。地处浙北的安吉县,以生产白茶为主,背倚安徽,是浙北与安徽、长三角地区茶叶流通的重要通道,但安吉缺乏一个容量大、功能全的茶叶交易市场。公司即将在安吉建设的“中国白茶城”,正好填补了安吉地区茶叶流通的“短板”,为白茶交易提供了实物市场。
3.围绕产品建平台,拓展合作社与市场对接空间。
实物现货交易是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交易模式逐渐从工业产品向农产品延伸。而国际市场,70%的茶叶是通过拍卖交易进行的。公司着力打造的“中国国际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以现货交易和网上交易相结合,为全国茶叶生产、销售者及国内外茶叶采购商搭建公共交易服务平台,为茶叶交易者提供信息交换、价格指导、质量保证和配套服务等功能,通过营造规范安全高效诚信的交易环境,促进茶叶贸易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创新的茶叶交易平台。该平台实行的卖方委托交易制,把生产者由个别利益的竞争者转化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同盟者,广大茶农可以通过合作社进入平台交易,大大拓展了合作社与市场对接的空间,也较大程度地改变生产者在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对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有更大的作用。
浙江福士达集团(暨浙江省茶叶股份公司)是供销社所属以茶叶经营为主的涉农企业,时刻牢记、积极履行为农服务、助农增收方面的社会责任,近些年,在建立产业基地、做大茶叶主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公司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夯实茶叶产业基础,加强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联系,扩大与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力度,建设稳定、安全、可靠的茶叶流通网络,力争在助农增产增收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建立茶叶现代流通网络的基础,有利于促进茶叶流通
1.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可降低茶农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保护生产积极性。
农产品交易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中存在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单个茶农在获取市场信息、履行交易合约、监督违约行为等方面势单力薄,容易导致农户参与农产品交易时成本过高。合作社统一为社员开辟市场,解决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茶叶销售问题,茶农完全可以不与外部打交道,就实现茶叶销售,节约了交易费用。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超市生鲜农产品直供直销比重达30%,全国农产品经由直采直销销售的比重约为15%,连锁超市通过与合作社对接后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5%左右。单个茶农能以较低价格从合作社获得生产资料、得到合作社茶叶管理方面的技术服务等,可以将精力集中用于茶叶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合作社以整体身份为成员搜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谈判、处理市场纠纷,使茶农回避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议价能力弱的“天然”劣势,在市场竞争中有效保护自己。这充分表明,无论是在时下的平抑物价,还是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都已不言而喻。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搭建农户与农业龙头对接的桥梁,稳定产品供给。
农业生产投资是一种典型的资产专用性质的投资。由于茶叶生产是一个生物过程,一旦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确定,即使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也无法迅速做出调整。茶农在销售茶叶时可供选择的交易对象也很有限,可能还要承担中间商的恶意压价。同样,生产规模较大的茶叶龙头企业,也可能由于茶农分户种植、分散销售、原料质量不稳定等原因而难以得到稳定的货源,从而导致企业货源不足,生产没有保证。茶叶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不但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集中了市场销售的信息,而且还集中了茶叶销售的渠道,分散了各种风险,使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交易关系。合作社成为农户与龙头企业对接的桥梁。
3.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能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减缓市场价格波动。
单个茶农在进行茶叶生产中,由于生产资料不足、供求信息不灵、市场预测不准等原因,在茶叶生产中往往盲目的“随大流”,造成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在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社会资金恶意炒作等情况下,价格会出现剧烈波动,茶农更难把握市场节奏,自身利益没有保障。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把茶农盲目的生产行为统一起来,形成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平衡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冲击,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猪肉价格连续波动,与生猪养殖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与市场不相适应有一定的关系。
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带动能力
1.要健全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合作社凝聚力。合作社是茶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自身管理的基础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如果管理不规范,会影响茶农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是保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等法律法规,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司要积极引导、帮助、督促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合作社要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核心工作,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公开;做好社有资产登记、保管和经营,确保资产安全;要落实“二次返利”制度,规范合作社盈余分配,为每个合作社分别建立账户,按交易量(额)向成员返还盈余。公司要派遣专业财务人员指导合作社建立财务账册和相关制度,为合作社财务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2.要建设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增强合作社实力和带动力。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首要的是初级加工厂,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茶园都分到各户,只有几亩茶园的茶农如自行加工,受限于设备、技术、加工量等原因,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专业合作社办初级加工厂,有生产设备和熟练的加工人员,农户采摘茶叶鲜叶卖给专业合作社或委托专业合作社代加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增加了茶农收入,增强了专业合作社的能力,对专业合作社和茶农是双赢。龙头企业和各级政府支持专业合作社,可以将此作为重点。
3.要建立专业合作社茶叶质量监督和检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农民参加合作社,不但要获得统一的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的市场销售渠道,也要有统一的茶叶质量。合作社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统一制订、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并及时向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等资料,统一技术辅导和培训。公司将为对接合作社开展质量监督和检测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为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提供技术支持。
4.要抓住机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强合作社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和行业自律。在广泛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联合社,是合作社力量的集中、资源的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要承担起单个合作社无法解决的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协调政府部门关系、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的职能。 三、创新对接形式,建立现代流通网络
1.围绕产地建基地,缩短茶叶流通的距离,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茶农增收。
从产地到工厂,茶农或合作社要承担茶叶原料的运输成本。围绕产地建基地,不但可以缩短合作社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茶叶资源,提高茶农收入。公司目前规划建设的茶产业创新示范园区,把特种茶加工中心建在余杭径山,该地区是径山茶的原产地和蒸青茶的主要集散地。由于近年来日本市场的不景气,径山地区蒸青茶生产企业纷纷转产,茶叶原料出现滞销,茶农收入受到影响。在该地区建立特种茶加工中心,可大量吸收该地区相对过剩的茶叶原料,解决了该地区茶叶的出路问题。公司在安吉建立的茶叶精深加工基地,也是利用了安吉丰富的夏秋茶资源,提高了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
2.围绕产地建市场,提高茶叶交易的效率。
“大流通”需要有“大市场”做配套,在我省浙东、浙南都建有规模较大的茶叶市场,对周边地区的茶叶流通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市场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绿茶产地市场第一,有“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联结本地、辐射周边及省外100余万亩茶园。地处浙北的安吉县,以生产白茶为主,背倚安徽,是浙北与安徽、长三角地区茶叶流通的重要通道,但安吉缺乏一个容量大、功能全的茶叶交易市场。公司即将在安吉建设的“中国白茶城”,正好填补了安吉地区茶叶流通的“短板”,为白茶交易提供了实物市场。
3.围绕产品建平台,拓展合作社与市场对接空间。
实物现货交易是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交易模式逐渐从工业产品向农产品延伸。而国际市场,70%的茶叶是通过拍卖交易进行的。公司着力打造的“中国国际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以现货交易和网上交易相结合,为全国茶叶生产、销售者及国内外茶叶采购商搭建公共交易服务平台,为茶叶交易者提供信息交换、价格指导、质量保证和配套服务等功能,通过营造规范安全高效诚信的交易环境,促进茶叶贸易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创新的茶叶交易平台。该平台实行的卖方委托交易制,把生产者由个别利益的竞争者转化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同盟者,广大茶农可以通过合作社进入平台交易,大大拓展了合作社与市场对接的空间,也较大程度地改变生产者在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对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有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