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8月的一天,一个叫周荆庭的浙江奉化人走出了很小的一步——他与人合股创办了华孚金笔厂。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应该都不会想到,就是这小小的一步,开创的却是在未来80多年里誉满全球的中国民族品牌——英雄金笔。
这个后来改名为英雄金笔厂的自来水笔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较具规模的自来水笔厂。在英雄钢笔80多年的历史上,造就了大量在中国钢笔界脍炙人口,甚至世界知名的好钢笔,如英雄100金笔、英雄200金笔、英雄800金笔、英雄616铱金笔、英雄329铱金笔等,也走过了一条浮沉变迁的中国民族品牌之路。
实业救国
其实,对于周荆庭来说,他只是做了一件当时很多人都想做也正在做着的事情。上个世纪初期,欧美商品在中国倾销,激发了国人实业救国的热情,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爱国品牌。
但是,1931年之前的周荆庭并非一帆风顺。1916年,16岁的周荆庭到汉口邬文记文具店学业,后来辗转至上海,推销泰生洋行商品、自己设立商行,都不算成功。于是,他再次回到汉口,与人合伙开设文记纸号……
就在这一路奔波中,周荆庭也深深被实业救国的热情所感召,感觉到国内没有自己的自来水笔厂,利权外溢,对国家经济来说是一大漏洞,便有心创设自来水笔厂。当时西学东渐,用钢笔(自来水笔)代替毛笔写字者日益增多,尤其是学生,但与当时的很多商品一样,自来水笔产业几乎由西方企业垄断,这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派克”。
为掌握制造技术与购置器材设备,周荆庭先赴日本考察,学得要领回国,并于1927年再次回到上海,在上海与人共同创办合群自来水笔公司,担任经理。1931年,周荆庭与人合股创办华孚金笔厂,在上海华德路(今长阳路)宏源里作坊式生产自来水笔。当时,与华孚金笔厂类似的企业有60多家,但如今很多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华孚金笔厂在这些爱国实业当中无疑是幸运的,它打出质量的王牌,到20世纪40年代时,已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制笔大厂,华孚金笔也与金星、博士、关勒铭并称上海四大名笔。但当时的中学生大都使用华孚金笔厂生产的新民牌金笔,因为这种笔价格低于其余三大名笔,而且书写流畅,形式美观轻巧,深受学生喜爱。事实上,“英雄”商标则是另一个名为“大同英雄”的金笔厂在1939年注册的。1955年大同英雄金笔厂并入华孚金笔厂,“英雄”商标才一同进入。
昔日辉煌
1958年,公私合营的华孚金笔厂提出了“‘英雄’赶‘派克’、为国争光”的口号,要在2-4年内,使“英雄”牌钢笔赶上美国“派克”笔的质量。
此次“英雄”将目标锁定为顶尖的“派克51”,开始了其赶超历程。当时,金笔厂把追赶笔取名为“100英雄”,含义是“100分的英雄”。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标准,具体有12项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
事实上,1959年金笔厂的目标基本实现: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赶上和超过了“派克51”,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当时的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英雄赶派克》的电影。这一赶超一举奠定了“英雄”的龙头地位。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巅峰”时期,英雄金笔在国内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1984年4月13日,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的注视下“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样在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的联合声明;1996年6月26日中、俄等五国首脑会议声明及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六国首脑会议声明,各国领导人都用“英雄”笔签署;2001年的金秋十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金等国家首脑轻松地用“英雄”笔签下自己的大名……
2014年,英雄笔再次站到了APEC的签字台上,再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时代在发展,英雄,还在那里,但出路在哪里?
那次错过
80年代,是“英雄”品牌的全盛时期,70%的国内金笔市场占有率、50%的国内自来水笔市场占有率,让“英雄”这一品牌当仁不让地成为当时制笔业的龙头老大,也一度成为“上海制造”的典型代表。
此时,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特地参观了英雄金笔厂,当场承认英雄笔厂有许多设备已经超过了他们,还提出要买几台回去或者进行技术合作。其实,这些设备都是金笔厂的老师傅自发在引进设备上进行技术革新研制而成的。
事实上,派克公司不仅认可英雄的实力,还专程派人与英雄笔厂进行合作和合资谈判,希望就“派克”51型这种产品双方合作生产,当时派克公司开出的条件是,英雄笔厂可以得到他们授权生产正宗“派克”笔的资格,但英雄厂生产的“派克”笔只允许在国内销售,并且销售“派克”的部分利润要打到广告费中去。但最终谈判不欢而散,原因是“英雄”誓死捍卫自己“国际化”品牌的地位,一定要坚持自己生产的部分笔能够销售到国外去。
这次合作,注定彼此错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英雄”这个业界风头无二的老大,开始启动多元化战略,拓展除钢笔之外的多家产业,让公司达到了辉煌的顶峰。1993年“英雄”的B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一时间,在上海滩的企业中,“英雄”风光无限。根据1996年的半年财报,“英雄”当时的总资产为7.03亿元,净资产高达3.72亿元,是一份相当不小的优质资产。
然而好景不长,从1999年开始,“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2001年左右,“英雄”由于业绩下滑严重,被迫退市。之后一路下滑,到今天变成了只有数千万资产的亏损企业。
“英雄”终究与“巨头”擦肩而过……
英雄气短
上世纪90年代,英雄可谓是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起和大落,B股挂牌时的风光无限,与为民营企业代工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雄已无资金和精力建设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迫于经营压力,英雄笔厂的相当一部分业务,不仅仅是在为国外同行贴牌加工,还得为国内新崛起的江浙一带民营制笔企业们生产加工部分金笔。江西和浙江的一些民营笔厂开始崛起,不断挤占英雄原有的市场份额。到2006年时,英雄原本最为强势的金笔所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下滑至3%左右。
事实上,据“派克”的母公司纽威尔集团办公室用品部门负责人彭尼表示,中国将可能成为派克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过去三年,派克公司在中国近500个商场专柜中,许多专柜的销售额飙升了30%到50%。派克公司在专柜出售其专门为中国设计的系列。
这足以说明,笔品牌失去的只是低端书写市场,中国的高端市场却仍在稳步上升,英雄的切肤之痛并非全部来自签字笔的挤压。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感叹:“昔日的民族品牌,如今只能拿人家的牌子才能出口。”
和“英雄”一样,万宝龙笔也曾经历过由盛转衰的尴尬,不过,正是依靠着品牌和理念的革新,万宝龙如今成为和派克齐名的钢笔生产商。
对于“英雄”来说,它同样拥有立于世界品牌之林的机会,无奈机会已逝。
这个后来改名为英雄金笔厂的自来水笔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较具规模的自来水笔厂。在英雄钢笔80多年的历史上,造就了大量在中国钢笔界脍炙人口,甚至世界知名的好钢笔,如英雄100金笔、英雄200金笔、英雄800金笔、英雄616铱金笔、英雄329铱金笔等,也走过了一条浮沉变迁的中国民族品牌之路。
实业救国
其实,对于周荆庭来说,他只是做了一件当时很多人都想做也正在做着的事情。上个世纪初期,欧美商品在中国倾销,激发了国人实业救国的热情,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爱国品牌。
但是,1931年之前的周荆庭并非一帆风顺。1916年,16岁的周荆庭到汉口邬文记文具店学业,后来辗转至上海,推销泰生洋行商品、自己设立商行,都不算成功。于是,他再次回到汉口,与人合伙开设文记纸号……
就在这一路奔波中,周荆庭也深深被实业救国的热情所感召,感觉到国内没有自己的自来水笔厂,利权外溢,对国家经济来说是一大漏洞,便有心创设自来水笔厂。当时西学东渐,用钢笔(自来水笔)代替毛笔写字者日益增多,尤其是学生,但与当时的很多商品一样,自来水笔产业几乎由西方企业垄断,这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派克”。
为掌握制造技术与购置器材设备,周荆庭先赴日本考察,学得要领回国,并于1927年再次回到上海,在上海与人共同创办合群自来水笔公司,担任经理。1931年,周荆庭与人合股创办华孚金笔厂,在上海华德路(今长阳路)宏源里作坊式生产自来水笔。当时,与华孚金笔厂类似的企业有60多家,但如今很多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华孚金笔厂在这些爱国实业当中无疑是幸运的,它打出质量的王牌,到20世纪40年代时,已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制笔大厂,华孚金笔也与金星、博士、关勒铭并称上海四大名笔。但当时的中学生大都使用华孚金笔厂生产的新民牌金笔,因为这种笔价格低于其余三大名笔,而且书写流畅,形式美观轻巧,深受学生喜爱。事实上,“英雄”商标则是另一个名为“大同英雄”的金笔厂在1939年注册的。1955年大同英雄金笔厂并入华孚金笔厂,“英雄”商标才一同进入。
昔日辉煌
1958年,公私合营的华孚金笔厂提出了“‘英雄’赶‘派克’、为国争光”的口号,要在2-4年内,使“英雄”牌钢笔赶上美国“派克”笔的质量。
此次“英雄”将目标锁定为顶尖的“派克51”,开始了其赶超历程。当时,金笔厂把追赶笔取名为“100英雄”,含义是“100分的英雄”。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标准,具体有12项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
事实上,1959年金笔厂的目标基本实现:新研制成功的“英雄”100型金笔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赶上和超过了“派克51”,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当时的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英雄赶派克》的电影。这一赶超一举奠定了“英雄”的龙头地位。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巅峰”时期,英雄金笔在国内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1984年4月13日,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的注视下“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样在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的联合声明;1996年6月26日中、俄等五国首脑会议声明及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六国首脑会议声明,各国领导人都用“英雄”笔签署;2001年的金秋十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金等国家首脑轻松地用“英雄”笔签下自己的大名……
2014年,英雄笔再次站到了APEC的签字台上,再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时代在发展,英雄,还在那里,但出路在哪里?
那次错过
80年代,是“英雄”品牌的全盛时期,70%的国内金笔市场占有率、50%的国内自来水笔市场占有率,让“英雄”这一品牌当仁不让地成为当时制笔业的龙头老大,也一度成为“上海制造”的典型代表。
此时,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特地参观了英雄金笔厂,当场承认英雄笔厂有许多设备已经超过了他们,还提出要买几台回去或者进行技术合作。其实,这些设备都是金笔厂的老师傅自发在引进设备上进行技术革新研制而成的。
事实上,派克公司不仅认可英雄的实力,还专程派人与英雄笔厂进行合作和合资谈判,希望就“派克”51型这种产品双方合作生产,当时派克公司开出的条件是,英雄笔厂可以得到他们授权生产正宗“派克”笔的资格,但英雄厂生产的“派克”笔只允许在国内销售,并且销售“派克”的部分利润要打到广告费中去。但最终谈判不欢而散,原因是“英雄”誓死捍卫自己“国际化”品牌的地位,一定要坚持自己生产的部分笔能够销售到国外去。
这次合作,注定彼此错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英雄”这个业界风头无二的老大,开始启动多元化战略,拓展除钢笔之外的多家产业,让公司达到了辉煌的顶峰。1993年“英雄”的B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一时间,在上海滩的企业中,“英雄”风光无限。根据1996年的半年财报,“英雄”当时的总资产为7.03亿元,净资产高达3.72亿元,是一份相当不小的优质资产。
然而好景不长,从1999年开始,“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2001年左右,“英雄”由于业绩下滑严重,被迫退市。之后一路下滑,到今天变成了只有数千万资产的亏损企业。
“英雄”终究与“巨头”擦肩而过……
英雄气短
上世纪90年代,英雄可谓是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起和大落,B股挂牌时的风光无限,与为民营企业代工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雄已无资金和精力建设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迫于经营压力,英雄笔厂的相当一部分业务,不仅仅是在为国外同行贴牌加工,还得为国内新崛起的江浙一带民营制笔企业们生产加工部分金笔。江西和浙江的一些民营笔厂开始崛起,不断挤占英雄原有的市场份额。到2006年时,英雄原本最为强势的金笔所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下滑至3%左右。
事实上,据“派克”的母公司纽威尔集团办公室用品部门负责人彭尼表示,中国将可能成为派克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过去三年,派克公司在中国近500个商场专柜中,许多专柜的销售额飙升了30%到50%。派克公司在专柜出售其专门为中国设计的系列。
这足以说明,笔品牌失去的只是低端书写市场,中国的高端市场却仍在稳步上升,英雄的切肤之痛并非全部来自签字笔的挤压。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感叹:“昔日的民族品牌,如今只能拿人家的牌子才能出口。”
和“英雄”一样,万宝龙笔也曾经历过由盛转衰的尴尬,不过,正是依靠着品牌和理念的革新,万宝龙如今成为和派克齐名的钢笔生产商。
对于“英雄”来说,它同样拥有立于世界品牌之林的机会,无奈机会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