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s5c112j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5例LVEF>0.50,且机械通气时间至少持续48 h后撤机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前的基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充盈指标分析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撤机结果的可能关系。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轻度舒张功能不全(1级)组和中至重度舒张功能不全(2~3级)组,比较各组间患者的撤机结果;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对重症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结果

65例患者最终均纳入分析,撤机失败28例(43.1%),其中22例为首次SBT失败,6例为拔除气管导管后48 h内再次插管。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31例,轻度舒张功能不全组9例,中至重度舒张功能不全组25例;随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患者撤机失败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6.1%、44.4%、76.0%(χ2=20.240,P=0.001)。与撤机成功者相比,撤机失败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E波下降时间(DTE)显著缩短(s:180.4±5.1比196.8±4.0,t=2.567,P=0.013),左室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显著升高(1.47±0.08比1.14±0.05,t=3.827,P=0.000),侧壁部、间隔部及平均左室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比值(E/Em)均显著升高(10.26±0.52比7.28±0.41,t=4.535,P=0.000;10.08±0.58比8.16±0.40,t=2.797,P=0.007;10.17±0.48比7.72±0.35,t=4.231,P=0.000),同时临床指标浅快呼吸指数(RSBI)亦明显升高(61.7±3.6比50.6±2.7,t=2.507,P=0.01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BT前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对撤机结果有较大预测价值,其中E/A和侧壁部E/Em的预测价值最大,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6和0.85±0.06,明显高于RSBI(AUC为0.70±0.07);当临界值为E/A>1.2和侧壁部E/Em>7.9时,敏感度分别为82.6%和91.3%,特异度分别为81.4%和80.7%;二者联合预测撤机结果的AUC为0.86±0.05,敏感度为78.3%,特异度为93.6%。

结论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LVEF>0.50患者的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前E/A>1.2联合侧壁部E/Em>7.9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老年的定义随时间变迁而出现不同的标准,20世纪末被认为65~70岁可算为老年期;实践证明,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为重要,患者本身是否有严重并发症更重要。老年人颈椎病患者由于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及主要器官功能减退,手术及麻醉的耐受能力差,围麻醉期常出现特殊问题,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近5年来,我院收治300余例颈椎手术患者,其中一些年龄高70岁以上。为研究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我们进行了随
右美托咪啶可产生稳定的镇静止痛和觉醒作用,可明显减少诱导麻醉所需的麻醉剂用量[1];有报道对气道管理困难的患者,甚至将右美托咪啶作为术中惟一的静脉麻醉剂来使用[2-3].但右美托咪啶因能在深度镇静下唤醒,单独用于麻醉维持可能会留下不适后遗症,而咪达唑仑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本研究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应用咪达唑仑,麻醉维持采用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微泵给药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c1/MAPK/ERK)信号通路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呼吸组、正常潮气量(VT)组和大VT组,每组10只。自主呼吸组大鼠保留自主呼吸;正常VT组和大VT组大鼠均行气管切开后气管插管,双肺分别给予6 mL/kg和40 mL/kg VT的机械通气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