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备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曾6次启动一级战备。抗美援朝战争、炮击金门、中苏边界冲突以及毛主席逝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都向全军发出了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
战争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警报骤然弹出,司令官一声令下:“全员进入一级战斗戒备状态!”这种情况现实中自然也有,但却不是一个人简单地发个命令就行。提升战备等级意味着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加速运转,几十万、几百万军人准备履行使命,正应了孙子的那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虽然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但总不能每天24小时全都枕戈待旦。这样不仅人受不了,装备和后勤也难堪重负。因此,各国都用战备等级来为军队的作战准备程度划分级别,具体衡量备战这根“弦”什么时候应该“绷”多紧,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部队又该如何应对?
美军的五级战备体制
在美国的军事理论中,与战备等级相对应的概念是警戒状态,细分为高警戒紧急状态和防御准备状态。高警戒紧急状态一般是针对敌方洲际弹道导弹来袭而言,意味着最多半小时后你就能亲眼见到蘑菇云。迄今为止,美国还从未经历过高警戒紧急状态战备。
防御准备状态一共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为了避免使演习命令与实际的作战命令混淆,五角大楼频繁使用各色代号和隐语来描述战备等级。再加上保密因素,美军的战备等级长期以来一直颇为神秘。直到最近几年,美国才解密了其核心力量——战略空军司令部(SAC)在20世纪60年代的战备情况。
五级战备反映了“和平时期的正常情况”,但SAC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在四级战备状态,预警机、侦察机和空中加油机每天都要进行巡逻。
三级战备意味着所有的战斗人员都需要集中在基地,时刻准备驾机疏散。基地的安全警戒加强,洲际弹道导弹开始加注燃料,发射人员24小时值班,导弹的空中指挥所和无线电中继飞机也做好了起飞准备。
二级战备要求战略空军“全员戒备”,所有的人员、轰炸机和导弹都要准备就绪。军官们还将向那些准备执行第一波攻击的机组人员分发作战文件,里面列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和飞行航线。
如果美军进入一级战备,轰炸机和加油机的机组人员就将启动飞机引擎,等待起飞命令。导弹部队要在发射控制台前就位,战备状态不降级不能起身离开。用于发射导弹的发电机也要启动。核战争迫在眉睫,请尽快前去最近的避难所。
一棵树曾触发高级别战备
迄今为止,美军尚未进入过一级战备状态,但有过几次很接近的情况。在1962年10月16至28日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武装部队除了驻欧的美国陆军,都被命令进入三级战备状态,战略空军司令部则奉命进入二级戒备。10月22日,SAC下令B-52轰炸机进入空中警戒状态。第二天,紧张局势加剧,SAC接到命令,随时准备打击苏联境内的目标。
另外,100多枚洲际弹道导弹处于警戒状态,等待白宫的发射命令。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发生。1962年11月20日,美军重返四级战备状态。
此后,美军又有几次提高战备等级。1976年8月,朝韩非军事区中的一棵杨树引发了杀气腾腾的对峙,驻韩美军进入三级战备,五角大楼调动了战略轰炸机和航母战斗群。2001年“9·11”事件中,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下令将防御准备状态级别提高到三级,并随时准备提高到二级。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军最后一次调高战备等级。
枕戈待旦的俄罗斯
中俄两国军队的战备等级,和美军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人民解放軍的战备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曾6次启动一级战备。抗美援朝战争、炮击金门、中苏边界冲突以及毛主席逝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都向全军发出了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备苏联的进攻。
苏军的战备等级也分四级。最低的是“持续战备状态”,是和平时期的正常战备状态,部队进行例行训练和活动,休假可由部队指挥官自行决定。“增加战备状态”要求休假人员归队,进行野外训练的师属单位返回驻地。“临战战备状态”要求部队从驻地进入疏散或待机地域,师级部队的控制权由驻防部队的指挥中心转移到战地指挥部。有特殊技能的预备役人员回归现役,被补充进作战部队。“全面作战状态”要求预备役人员全部归队,部队的装备也满额配备。各单位建立战时指挥、控制和通信结构,全军的疏散和动员也已完成。
冷战时代的苏军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强大的动员能力令对手畏惧不已。最近解密的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就描述了1982年苏军的实力:苏军能在11天内动员其全部210个师实施作战行动,其中最精锐的部队包括国内的5个空降师和驻东欧、阿富汗、蒙古的35个师,一直保持着齐装满员状态,几乎不需要进行动员,便可以在36至60个小时内完成标准战备行动并从驻地出发;另外42个师可以在2至4天内完成动员和部署,若干华约盟国的师也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做到。在西欧方向上,苏军可以在10至11天内将第一、第二梯队的进攻部队部署到位;在远东,25个苏联师将在7至9天内准备就绪,全部56个师将在50天内彻底备战完毕。
这是真正的“枕戈待旦”。二战的惨痛教训使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极度强调对突然袭击作出反应,他们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苏联和俄罗斯启动一级战备的次数不少于100次。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导弹竖起来,启动一级战备,随时应战。
(水云间荐自《Vista看天下》)
战争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警报骤然弹出,司令官一声令下:“全员进入一级战斗戒备状态!”这种情况现实中自然也有,但却不是一个人简单地发个命令就行。提升战备等级意味着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加速运转,几十万、几百万军人准备履行使命,正应了孙子的那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虽然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但总不能每天24小时全都枕戈待旦。这样不仅人受不了,装备和后勤也难堪重负。因此,各国都用战备等级来为军队的作战准备程度划分级别,具体衡量备战这根“弦”什么时候应该“绷”多紧,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部队又该如何应对?
美军的五级战备体制
在美国的军事理论中,与战备等级相对应的概念是警戒状态,细分为高警戒紧急状态和防御准备状态。高警戒紧急状态一般是针对敌方洲际弹道导弹来袭而言,意味着最多半小时后你就能亲眼见到蘑菇云。迄今为止,美国还从未经历过高警戒紧急状态战备。
防御准备状态一共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为了避免使演习命令与实际的作战命令混淆,五角大楼频繁使用各色代号和隐语来描述战备等级。再加上保密因素,美军的战备等级长期以来一直颇为神秘。直到最近几年,美国才解密了其核心力量——战略空军司令部(SAC)在20世纪60年代的战备情况。
五级战备反映了“和平时期的正常情况”,但SAC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在四级战备状态,预警机、侦察机和空中加油机每天都要进行巡逻。
三级战备意味着所有的战斗人员都需要集中在基地,时刻准备驾机疏散。基地的安全警戒加强,洲际弹道导弹开始加注燃料,发射人员24小时值班,导弹的空中指挥所和无线电中继飞机也做好了起飞准备。
二级战备要求战略空军“全员戒备”,所有的人员、轰炸机和导弹都要准备就绪。军官们还将向那些准备执行第一波攻击的机组人员分发作战文件,里面列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和飞行航线。
如果美军进入一级战备,轰炸机和加油机的机组人员就将启动飞机引擎,等待起飞命令。导弹部队要在发射控制台前就位,战备状态不降级不能起身离开。用于发射导弹的发电机也要启动。核战争迫在眉睫,请尽快前去最近的避难所。
一棵树曾触发高级别战备
迄今为止,美军尚未进入过一级战备状态,但有过几次很接近的情况。在1962年10月16至28日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武装部队除了驻欧的美国陆军,都被命令进入三级战备状态,战略空军司令部则奉命进入二级戒备。10月22日,SAC下令B-52轰炸机进入空中警戒状态。第二天,紧张局势加剧,SAC接到命令,随时准备打击苏联境内的目标。
另外,100多枚洲际弹道导弹处于警戒状态,等待白宫的发射命令。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发生。1962年11月20日,美军重返四级战备状态。
此后,美军又有几次提高战备等级。1976年8月,朝韩非军事区中的一棵杨树引发了杀气腾腾的对峙,驻韩美军进入三级战备,五角大楼调动了战略轰炸机和航母战斗群。2001年“9·11”事件中,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下令将防御准备状态级别提高到三级,并随时准备提高到二级。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军最后一次调高战备等级。
枕戈待旦的俄罗斯
中俄两国军队的战备等级,和美军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人民解放軍的战备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曾6次启动一级战备。抗美援朝战争、炮击金门、中苏边界冲突以及毛主席逝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都向全军发出了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备苏联的进攻。
苏军的战备等级也分四级。最低的是“持续战备状态”,是和平时期的正常战备状态,部队进行例行训练和活动,休假可由部队指挥官自行决定。“增加战备状态”要求休假人员归队,进行野外训练的师属单位返回驻地。“临战战备状态”要求部队从驻地进入疏散或待机地域,师级部队的控制权由驻防部队的指挥中心转移到战地指挥部。有特殊技能的预备役人员回归现役,被补充进作战部队。“全面作战状态”要求预备役人员全部归队,部队的装备也满额配备。各单位建立战时指挥、控制和通信结构,全军的疏散和动员也已完成。
冷战时代的苏军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强大的动员能力令对手畏惧不已。最近解密的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就描述了1982年苏军的实力:苏军能在11天内动员其全部210个师实施作战行动,其中最精锐的部队包括国内的5个空降师和驻东欧、阿富汗、蒙古的35个师,一直保持着齐装满员状态,几乎不需要进行动员,便可以在36至60个小时内完成标准战备行动并从驻地出发;另外42个师可以在2至4天内完成动员和部署,若干华约盟国的师也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做到。在西欧方向上,苏军可以在10至11天内将第一、第二梯队的进攻部队部署到位;在远东,25个苏联师将在7至9天内准备就绪,全部56个师将在50天内彻底备战完毕。
这是真正的“枕戈待旦”。二战的惨痛教训使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极度强调对突然袭击作出反应,他们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苏联和俄罗斯启动一级战备的次数不少于100次。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导弹竖起来,启动一级战备,随时应战。
(水云间荐自《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