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澄清模式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纽约大学路易斯·拉思斯教授。该理论注重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与认知,反对强制灌输,因此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一、价值澄清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依据价值澄清模式的基本理念,结合笔者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把价值澄清模式具体细化为以下四个阶段:选择主题、鼓励思考、促进交流、获取知识。这样更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其操作顺序,以有效开展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选择主题
  课堂教学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选择的主题。主题的选择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对话的前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留意学生深感困惑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年龄设计出富有价值意义的主题。其价值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二是主题本身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主题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但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一般而言,教师选择主题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引文。引文的选择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尽量选择容易理解的引文,如名人名言等。第二,视频片段。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视频片段,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三,典型故事。教师可以从报纸、新闻、网络中选择一些典型的故事。总之,这些主题的选择必须具有讨论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
  (二)鼓励思考
  当主题选择以后,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一是要体现教学目标,以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中心;二是要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努力做到使多数学生有话可说。问题设计以后,教师必须留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思考。因为,“倘若不给个体留有思考的余地,思维迟钝的学生、有服从倾向的学生或那些以复杂的方式进行思考的学生,就很难在讨论中发挥富于创见的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应该以鼓励性的语言等形式激发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或是看法。
  (三)促进交流
  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种交流与对话,既可能进一步使学生珍视自己的选择,也可能会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选择。现代课堂教学是多向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不断探讨的过程。为了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师可以预先分好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是感想;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当然如果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也可以自由发言。拉思斯为了鼓励多数学生发言,甚至是能够使一些胆怯的学生主动发言,提出可以把学生分为3~4人一小组;为了控制教学进程,他认为不能给小组太多的时间等。这个过程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教师必须把握好时间与节奏,课堂是有其特定的时间与目标限制的。教师在此阶段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以鼓励性和赏识性语言为主,以激发学生参与交流。
  (四)获取知识
  “最后一步经常是要求学生独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次是思考他们能从这一经历中学到什么。”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初中学生基础德目教育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按照这些德目的要求去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在此阶段,教师要表明自己的主张,这种表明是在学生审慎思考、多方交流的基础上的,因而不是一种直接的理论灌输。当然,这种表明既可以以显现的语言表明,也可以以隐性的方式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下类似这样的句子作为结尾:我认识到或是我发现到等等。尽管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价值澄清模式是无导向的教育,但笔者通过对拉思斯著作的阅读发现,价值澄清模式倡导的价值选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氛围内,甚至指出“在价值有关问题上,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因此,教师显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没有违背价值澄清的基本理论,反而有助于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
  二、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避免道德说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总是强调师道尊严,教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的话是不容怀疑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思想品德课就是呆板的单向的灌输。价值澄清模式的运用需要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学生“思考—交流—思考”,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互动的形式。“我们必须避免表明任何会使开放的思索变得困难的立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对话中感觉到自己不必担心受到责备,也不必担心显得愚蠢或是窘迫不安;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并有所表现,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促使学生审慎思考自己的选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提高其道德思维能力,而不是直接肯定或是否定学生的观点,也就是要避免道德说教。大多数思想品德课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对学生实施灌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运用价值澄清模式进行基础德目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醒自己,价值澄清一定要经过“选择—珍视—行动”三个基本阶段,尤其是第一阶段,必须鼓励学生思考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及其后果。
  (二)注意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的统一
  价值澄清模式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活动。这就是针对初中学生的不成熟性,也是针对不少学者指出的价值澄清模式只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而提出来的。所谓价值引导是指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和方向的,并投射、蕴涵着教育者主观意志与价值观念的引导活动。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着明确价值指向的就是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表明这些价值指向。当学生的观点或是选择违背了教育目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
  自主建构是指学生的价值观是自主、能动构建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现代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自由意识,其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在社会交互活动中自主生成的。过去教师认为通过直接的理论灌输,学生就会实现内化,并最终践行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要求。事实已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这种直接的理论灌输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的接受者。自主建构就是强调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有着自己的特殊需要,而不是物。价值澄清模式之所以受到学生和广大教师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相关的教育情境,通过价值冲突的设计,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使初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同时应该认识到价值引导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建构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统一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词汇是语言的核心基础之一。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目的语词汇容易受母语意义的干扰。语料库的KWIC关键词语境检索功能可以呈现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包括词的语境、
练兵处是清末新军编练的领导机关,它对清末军事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陆军近代化的重要一环。练兵处设立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清朝中央政府欲统一事权、统一规
初中阶段的探究实验可分为:光学、热学、力学、电学、电磁学这几大类。对于探究实验的复习,复习什么?怎样复习?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获得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短短的时间里怎么把那么多的探究实验复习好?探究实验中,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等等,又该如何复习?其实,不少实验之间是有关联的,有的实验是后面实验的基础,
岑参在嘉州逗留时间虽然不长,但其诗歌很有特色。其诗歌创作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嘉州风物的歌吟、对故乡的遥念、对佛门归隐的向往,表现出诗人晚年的复杂心态。其诗作在嘉州的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