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施行快10年了. 这期间,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毋庸讳言,由于部分农村初中还未能真正完全地落实新课标理念,传统教学上的一言堂、陈旧的统一规格式教育、单向的信息交流等等都还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教学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讲究数学课堂上的转变艺术,从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彻底地转变为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就显得相当必要.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向学生的“学”转变
数学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 “学”是教学的重点,但传统的教学是重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 照理说,新课标从开始贯彻执行到今天已有这么长时间,观念的转变似乎应该水到渠成了,但是,传统的东西是顽固的,教师多少年来驾轻就熟的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填鸭式,这可以追溯到古代,“师道尊严”就是例证.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45分钟的数学课堂上,还有少数教师一人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了,即使有些形式上的讨论也无非是走过场. 我认为,要将教学的重点向学生的“学”转变至少需从两方面入手:1. 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新课程对于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从课堂的主宰者、操纵者的权威地位上退下来. 为此,我在教学中,常与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欣赏数学的美,一起为解决某些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有时我索性将需要探究的问题交给学生完成,比如作业评讲,我就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热烈地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平日的练习卷或考卷,我也将评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评、学生纠,教师只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才有可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才会有真正改变学习方式的可能. 学习《等腰三角形》,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活动(1):让学生由折纸、剪纸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提问:除了剪纸,还有什么方法作(画)出等腰三角形?活动(2):通过提问、填写表格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 活动(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提问: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如何证明?活动(4):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运用. 方法:先独立思考后讨论问题,教师共同参与. 活动(5):反馈练习.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活动组织、提问引导. 学习,是学生;讨论,是学生;结论,还是学生. 真正实现了向学生“学”的转变.
二、向差异性教学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名学生、每名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 但在部分农村初中,这种统一规格教育还有一定的市场,考试排名就是这种思想的实际行为反映. 向差异性教学转变,我觉得应该热情帮助学生进步,每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速度及其成熟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一些学生要求自己具有较为坚实的数学基础,另一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相对慢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多点,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热情关心他们的学习,尽可能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活动,知其所难,探查原因,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加强辅导. 曾经有这样一名学生,从初一开始就不太愿意学习,通过了解,发现他在小学就不喜欢数学,原因是老师曾经说过他笨,刺激了他. 找到了症结,我经常找机会让他发言,鼓励他,对他的要求适当降低一些,允许他的学习步子放慢一点,渐渐地他喜欢上数学了,成绩也快速上去. 还有名学生,成绩一般,但平时喜欢钻研一些奥数类题目,我抓住他喜欢钻研这种主动性,跟他一起探讨奥数题,并融进了课本知识,他学习劲头更大了. 向差异性教学转变,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向过程性教学转变
传统教学重结果不重过程,新课标要求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敢于在教学中展示过程,在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的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过程性教学就是让学生完成“做了就理解了”这一道程序. 我在向过程性教学转变中注重师生的互动,我认为,互动就是向过程性教学转变的最实际的行动. 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实践也证明,有没有互动,是有没有向过程性教学转变的试金石. 我曾在两个同轨班级多次作过试验,发现了采用互动进行过程性教学的有效性大大超过了缺少互动性教学的班级. 比如讲《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里的重难点是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由于甲班采用了互动的交流方式,乙班基本上是个人理解消化为主,解决实际题目就有了明显的差距.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数学教学的转变不仅是方法的转变,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 没有新课标理念的支撑,所谓的转变只能是空中楼阁.
一、向学生的“学”转变
数学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 “学”是教学的重点,但传统的教学是重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 照理说,新课标从开始贯彻执行到今天已有这么长时间,观念的转变似乎应该水到渠成了,但是,传统的东西是顽固的,教师多少年来驾轻就熟的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填鸭式,这可以追溯到古代,“师道尊严”就是例证.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45分钟的数学课堂上,还有少数教师一人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了,即使有些形式上的讨论也无非是走过场. 我认为,要将教学的重点向学生的“学”转变至少需从两方面入手:1. 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新课程对于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从课堂的主宰者、操纵者的权威地位上退下来. 为此,我在教学中,常与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欣赏数学的美,一起为解决某些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有时我索性将需要探究的问题交给学生完成,比如作业评讲,我就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热烈地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平日的练习卷或考卷,我也将评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评、学生纠,教师只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才有可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才会有真正改变学习方式的可能. 学习《等腰三角形》,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活动(1):让学生由折纸、剪纸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提问:除了剪纸,还有什么方法作(画)出等腰三角形?活动(2):通过提问、填写表格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 活动(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提问: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如何证明?活动(4):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运用. 方法:先独立思考后讨论问题,教师共同参与. 活动(5):反馈练习.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活动组织、提问引导. 学习,是学生;讨论,是学生;结论,还是学生. 真正实现了向学生“学”的转变.
二、向差异性教学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名学生、每名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 但在部分农村初中,这种统一规格教育还有一定的市场,考试排名就是这种思想的实际行为反映. 向差异性教学转变,我觉得应该热情帮助学生进步,每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速度及其成熟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一些学生要求自己具有较为坚实的数学基础,另一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相对慢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多点,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热情关心他们的学习,尽可能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活动,知其所难,探查原因,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加强辅导. 曾经有这样一名学生,从初一开始就不太愿意学习,通过了解,发现他在小学就不喜欢数学,原因是老师曾经说过他笨,刺激了他. 找到了症结,我经常找机会让他发言,鼓励他,对他的要求适当降低一些,允许他的学习步子放慢一点,渐渐地他喜欢上数学了,成绩也快速上去. 还有名学生,成绩一般,但平时喜欢钻研一些奥数类题目,我抓住他喜欢钻研这种主动性,跟他一起探讨奥数题,并融进了课本知识,他学习劲头更大了. 向差异性教学转变,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向过程性教学转变
传统教学重结果不重过程,新课标要求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敢于在教学中展示过程,在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的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过程性教学就是让学生完成“做了就理解了”这一道程序. 我在向过程性教学转变中注重师生的互动,我认为,互动就是向过程性教学转变的最实际的行动. 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实践也证明,有没有互动,是有没有向过程性教学转变的试金石. 我曾在两个同轨班级多次作过试验,发现了采用互动进行过程性教学的有效性大大超过了缺少互动性教学的班级. 比如讲《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里的重难点是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由于甲班采用了互动的交流方式,乙班基本上是个人理解消化为主,解决实际题目就有了明显的差距.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数学教学的转变不仅是方法的转变,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 没有新课标理念的支撑,所谓的转变只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