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上塘村一个不大的院子里,一条条输气管道交错排列,一个已经停用的天然气闸阀静静地立在地上。闸阀下面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32111钻井队,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血战塘河一号井”的碑文。碑文背后,铭记着一段英勇故事。
生死搏斗于火海
1965年,32111钻井队在川东地区卧龙河构造打完“卧四井”后,开展冬季整训运动。当时,四川石油管理局决定先开发川南油气田,社会上便掀起大战古隆起、大战塘河的川南石油大会战。1966年春节刚过,32111钻井队就接到命令,从川东卧四井直接搬迁到川南气矿的塘河一号井,搞勘探钻井工作。
尽管路程远、时间紧、任务重,32111钻井队队员仍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不分白天黑夜地搬运器材。来到合江与江津交界的塘河一号井后,他们用人拉肩扛的办法和时间赛跑,抢着安装和开钻。由于钻井队来得很快,当地还有少数职工宿舍没修好,一些职工便借住在老乡家。
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32111钻井队在塘河一号井钻至井深3200多米,进入地下“嘉陵江”层段,这是四川主要产气层。然而,因井内的泥浆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发生了泥浆液体外溢。为防止井喷,矿区迅速组织物资、设备和技术人员压井,并安排钻井总工程师张仲珉、调度长郑良波率领队员进行压井施工作业。
1966年6月22日凌晨1点左右,由于地层气压急骤上升,井口接出的一根3号防喷管线突然破裂。从爆破口喷出的高压天然气流,横穿井场,冲破钻台下的防爆灯,顿时引起熊熊大火,形成宽50多米、高30多米的火海。三分钟内,钢铁井架被烈火烧软倒塌,柴油机也被熔成铁块,整个气井面临毁灭的危险。
危急关头,钻井队的工人们立即赶到井场抢险救人。可是第一批人上去后,即被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毒倒。第二批人又用湿毛巾捂鼻上前。但火势太猛,身上的衣服随即起火,队员倒在了火海里。千钧一发之际,张仲珉与井队长王存友立即组织全体职工研究方案,决定首先抢开1、2号防喷管线闸门,把天然气引出井场外,减轻3号闸压力,再关掉3号防喷管线闸门。
在抢险过程中,张仲珉带头冲进火海身负重伤;副指导员雷洪炳先后四次冲进火海,被毒气熏倒。看着工友们一个个倒下,青年工人王有发心急如焚。他知道大火不灭,气井就有可能爆炸,不仅整个气田会毁于一瞬,在场数百名救火群众也将失去生命。他立即和徐光益等十多人顶着一床床湿棉被,再次义无反顾地冲入火海,去抢开1、2号闸门,抢关3号闸门。虽然所有闸门被烧得通红,手抓上去就掉一层皮肉,但大家忍着剧痛、无所畏惧,最终打开了1、2号闸门,并关掉3号闸门。
爆破口氣源被切断,火势得到初步遏制。接着,队员们用水扑灭了钻台上正在燃烧的木板。
经过30分钟的生死搏斗,32111钻井队的英雄们终于扑灭了这场冲天大火,保住了新开的大气井。在抢险中,张永庆、王祖民、王平、罗华太、吴仲启、邓木全6人牺牲,张仲珉等23人负伤。
被烧伤的人员随即被送进合江县人民医院救治。由于有人烧伤面积达到80%,当地医院无力医治。周恩来总理闻讯后,立即派直升机将伤病员接到北京301医院。受周恩来委托,邓颖超来到301医院看望伤病员,还给每人发放了《特殊物资供应证书》。
英勇事迹传全国
1966年9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32111英雄钻井队扑灭火海保住大气井》的文章,并刊发社论,高度评价32111钻井队“用生命和鲜血扑灭了一场冲天大火,在中华儿女的英雄史册上写下了最新的一章”。同日,新华社也播发了长篇通讯《毛泽东思想指挥我们战斗——记32111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血战火海的勇士们》。32111钻井队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国内。
9月29日,32111钻井队到京职工和石油工业战线上的全体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恩来和中央首长的接见,并合影留念。由于钻井队队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石油工业部党委授予32111钻井队“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称号,并授予张永庆等6名牺牲人员和表现突出的张仲珉、雷洪炳、王存友、王有发、胡德炳、冉树荣、彭家治“石油工业部五好标兵”称号,授予牟茂修“五好家属标兵”称号,授予李治国等16人“石油工业部五好职工”称号。其中,27位职工被命名为血战火海的27勇士。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的盛大集会。32111钻井队的张仲珉、王有发、彭家治、王存友等12人登上天安门参加了国庆典礼,杨成全、代大奎、王明举等48人走上了观礼台。王有发在天安门城楼上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为宣传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的英勇事迹,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当年摄制了32111钻井队英雄事迹报告会;邮电部于1967年3月10日发行了《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的邮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32111钻井队——伟大毛泽东时代的英雄集体32111钻井队的光辉事迹》书籍。当时,32111钻井队的英勇事迹在全国家喻户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96年6月,泸州气矿在合江县医院旁专门为32111钻井队牺牲烈士建墓立碑,以祭英灵。6月22日,32111英雄钻井队烈士纪念馆建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2111英雄钻井队的壮举,体现了三线建设时期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如今,在这个英雄集体的诞生地——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上塘村,仍保留着32111英雄钻井队旧址,供人们瞻仰。
光荣继承英雄志
1969年3月,我从泸州气矿半工半读学校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32111英雄钻井队。那时,钻井队已搬到泸州纳溪的沈公山,队上的职工分成两派,各据一地,守井的工人寥寥无几。
初到钻井队时,守井的老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他向我介绍了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的英雄事迹,还带我参观了井场、宿舍、伙食堂、会议室及队部领导办公室。在他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墙上挂着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锦旗,是用金丝绒制作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还堆满了各种纪念品和慰问信,以及各行各业战斗英雄赠送的功勋章、纪念章等。 后来,中央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两派人员在军事管制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促成下,相继回到队上。经过整顿,钻井队重新恢复和选举了新的领导班子。由于我是刚从学校分下来的学生,态度中立,经常在两派之间做思想工作,受到大家好评,因而被一致推选为32111钻井队团支部書记。
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后,带领大家学习铁人精神,要求工作上做到“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当时,井队按部队军事化管理,各班内务要求达到“三清、四无、五个一条线”的标准,即走进各班寝室,看到床铺一条线、箱子一条线、被子一条线、盆子一条线、毛巾一条线,整齐划一。
1972年8月,我参加马列主义培训班学习。1973年,我又参加了矿区团工委筹建的矿区第五届团代会。在矿区共青团第五次团代会上,我矿区女子钻井队指导员唐克碧当选为团委书记,薛铁斌当选为副书记,我被选为委员,留在矿团委工作。矿团委经常深入基层团总支、支部调查研究,也请老红军、老八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还组织成员到红军四渡赤水的太平渡参观,听当年为红军撑船的老船工讲四渡赤水的故事……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唐克碧被选为宜宾地区党代表,参加中共十大。后经中央党校培训,她被任命为四川省委副书记,分管工业系统工作。
1978年8月,唐克碧到川南考察,来到合江县时,提出到附近的钻井队看看。下午2点半,我和合江钻井二大队党委书记屈大华赶到马街桥头与她会合,并一同来到榕山二号井的4055钻井队。唐克碧说:“我是从川南矿区出去的,除了解井队工作进程以外,更多是想回娘家看望曾在一起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她的话,使我深受触动,至今记忆深刻。
革命精神励后人
我很荣幸能在32111钻井队工作,为自己是一名英雄钻井队的石油工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工作中,我时刻用32111钻井队埋头苦干、冲锋陷阵、拼搏奉献的革命精神鞭策自己。
井队的板报由团支部负责主办。为当好党的助手,我们在板报、墙报上以诗歌、散文、图画等形式,大量宣传好人好事。我记得板报上曾刊登一首七律诗:“攀登井架不虚夸,飞燕凌空矫影斜。有幸优先迎旭日,无心尔后赏云霞。地中钻进三千尺,场上推抛万担砂。雨雪风霜何所惧,伴随铁塔走天涯。”歌颂了井架工不惧风雪、迎难而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1974年,我与矿区政治部主任张文回到32111钻井队工作组,后又回到队上和全队职工一起工作。1975年5月,合江钻井二大队成立。7月,我调任合江钻井二大队团委书记。
1978年,为抓好32111钻井队钻井进尺上万米的指标,我又同矿区工会主席陈晓、段甲斌来到该队工作组,与井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全队职工的努力下,钻井队年终钻井3口,进尺11500多米,获授“32111铁人式钻井队”先进集体金色奖牌及一面锦旗。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劳模大会上,全队职工每人获得1000元奖金和一套服装。
1987年,川南矿区钻井大队合并,搬到永川成立钻井公司,统管38个钻井队。上至四川宜宾、下至重庆垫江的所有井位都属我大队钻探。此后,我被调往公司办任秘书,1993年因心脏病提前退休。
据不完全统计,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后,到1998年,先后在川南、川中、川东地区打有安全井32口。1998年下半年,钻井队改为试油修井队,在泸县、江津、合江、塘河、石蟆、先市、二里场、凤鸣、榕山等地修井试油达20余口。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井队的编号都含有一定意义:前两个数字代表钻机型号和所能钻井的深度,后面的数字代表该型号钻机的台数编号。32111钻井队中,“32”就代表能钻进地层3200米的钻机,“111”则代表这是第111台此种型号的钻机。
编辑/杨洋
生死搏斗于火海
1965年,32111钻井队在川东地区卧龙河构造打完“卧四井”后,开展冬季整训运动。当时,四川石油管理局决定先开发川南油气田,社会上便掀起大战古隆起、大战塘河的川南石油大会战。1966年春节刚过,32111钻井队就接到命令,从川东卧四井直接搬迁到川南气矿的塘河一号井,搞勘探钻井工作。
尽管路程远、时间紧、任务重,32111钻井队队员仍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不分白天黑夜地搬运器材。来到合江与江津交界的塘河一号井后,他们用人拉肩扛的办法和时间赛跑,抢着安装和开钻。由于钻井队来得很快,当地还有少数职工宿舍没修好,一些职工便借住在老乡家。
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32111钻井队在塘河一号井钻至井深3200多米,进入地下“嘉陵江”层段,这是四川主要产气层。然而,因井内的泥浆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发生了泥浆液体外溢。为防止井喷,矿区迅速组织物资、设备和技术人员压井,并安排钻井总工程师张仲珉、调度长郑良波率领队员进行压井施工作业。
1966年6月22日凌晨1点左右,由于地层气压急骤上升,井口接出的一根3号防喷管线突然破裂。从爆破口喷出的高压天然气流,横穿井场,冲破钻台下的防爆灯,顿时引起熊熊大火,形成宽50多米、高30多米的火海。三分钟内,钢铁井架被烈火烧软倒塌,柴油机也被熔成铁块,整个气井面临毁灭的危险。
危急关头,钻井队的工人们立即赶到井场抢险救人。可是第一批人上去后,即被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毒倒。第二批人又用湿毛巾捂鼻上前。但火势太猛,身上的衣服随即起火,队员倒在了火海里。千钧一发之际,张仲珉与井队长王存友立即组织全体职工研究方案,决定首先抢开1、2号防喷管线闸门,把天然气引出井场外,减轻3号闸压力,再关掉3号防喷管线闸门。
在抢险过程中,张仲珉带头冲进火海身负重伤;副指导员雷洪炳先后四次冲进火海,被毒气熏倒。看着工友们一个个倒下,青年工人王有发心急如焚。他知道大火不灭,气井就有可能爆炸,不仅整个气田会毁于一瞬,在场数百名救火群众也将失去生命。他立即和徐光益等十多人顶着一床床湿棉被,再次义无反顾地冲入火海,去抢开1、2号闸门,抢关3号闸门。虽然所有闸门被烧得通红,手抓上去就掉一层皮肉,但大家忍着剧痛、无所畏惧,最终打开了1、2号闸门,并关掉3号闸门。
爆破口氣源被切断,火势得到初步遏制。接着,队员们用水扑灭了钻台上正在燃烧的木板。
经过30分钟的生死搏斗,32111钻井队的英雄们终于扑灭了这场冲天大火,保住了新开的大气井。在抢险中,张永庆、王祖民、王平、罗华太、吴仲启、邓木全6人牺牲,张仲珉等23人负伤。
被烧伤的人员随即被送进合江县人民医院救治。由于有人烧伤面积达到80%,当地医院无力医治。周恩来总理闻讯后,立即派直升机将伤病员接到北京301医院。受周恩来委托,邓颖超来到301医院看望伤病员,还给每人发放了《特殊物资供应证书》。
英勇事迹传全国
1966年9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32111英雄钻井队扑灭火海保住大气井》的文章,并刊发社论,高度评价32111钻井队“用生命和鲜血扑灭了一场冲天大火,在中华儿女的英雄史册上写下了最新的一章”。同日,新华社也播发了长篇通讯《毛泽东思想指挥我们战斗——记32111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血战火海的勇士们》。32111钻井队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国内。
9月29日,32111钻井队到京职工和石油工业战线上的全体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恩来和中央首长的接见,并合影留念。由于钻井队队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石油工业部党委授予32111钻井队“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称号,并授予张永庆等6名牺牲人员和表现突出的张仲珉、雷洪炳、王存友、王有发、胡德炳、冉树荣、彭家治“石油工业部五好标兵”称号,授予牟茂修“五好家属标兵”称号,授予李治国等16人“石油工业部五好职工”称号。其中,27位职工被命名为血战火海的27勇士。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的盛大集会。32111钻井队的张仲珉、王有发、彭家治、王存友等12人登上天安门参加了国庆典礼,杨成全、代大奎、王明举等48人走上了观礼台。王有发在天安门城楼上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为宣传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的英勇事迹,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当年摄制了32111钻井队英雄事迹报告会;邮电部于1967年3月10日发行了《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的邮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32111钻井队——伟大毛泽东时代的英雄集体32111钻井队的光辉事迹》书籍。当时,32111钻井队的英勇事迹在全国家喻户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96年6月,泸州气矿在合江县医院旁专门为32111钻井队牺牲烈士建墓立碑,以祭英灵。6月22日,32111英雄钻井队烈士纪念馆建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2111英雄钻井队的壮举,体现了三线建设时期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如今,在这个英雄集体的诞生地——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上塘村,仍保留着32111英雄钻井队旧址,供人们瞻仰。
光荣继承英雄志
1969年3月,我从泸州气矿半工半读学校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32111英雄钻井队。那时,钻井队已搬到泸州纳溪的沈公山,队上的职工分成两派,各据一地,守井的工人寥寥无几。
初到钻井队时,守井的老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他向我介绍了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的英雄事迹,还带我参观了井场、宿舍、伙食堂、会议室及队部领导办公室。在他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墙上挂着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锦旗,是用金丝绒制作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还堆满了各种纪念品和慰问信,以及各行各业战斗英雄赠送的功勋章、纪念章等。 后来,中央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两派人员在军事管制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促成下,相继回到队上。经过整顿,钻井队重新恢复和选举了新的领导班子。由于我是刚从学校分下来的学生,态度中立,经常在两派之间做思想工作,受到大家好评,因而被一致推选为32111钻井队团支部書记。
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后,带领大家学习铁人精神,要求工作上做到“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当时,井队按部队军事化管理,各班内务要求达到“三清、四无、五个一条线”的标准,即走进各班寝室,看到床铺一条线、箱子一条线、被子一条线、盆子一条线、毛巾一条线,整齐划一。
1972年8月,我参加马列主义培训班学习。1973年,我又参加了矿区团工委筹建的矿区第五届团代会。在矿区共青团第五次团代会上,我矿区女子钻井队指导员唐克碧当选为团委书记,薛铁斌当选为副书记,我被选为委员,留在矿团委工作。矿团委经常深入基层团总支、支部调查研究,也请老红军、老八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还组织成员到红军四渡赤水的太平渡参观,听当年为红军撑船的老船工讲四渡赤水的故事……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唐克碧被选为宜宾地区党代表,参加中共十大。后经中央党校培训,她被任命为四川省委副书记,分管工业系统工作。
1978年8月,唐克碧到川南考察,来到合江县时,提出到附近的钻井队看看。下午2点半,我和合江钻井二大队党委书记屈大华赶到马街桥头与她会合,并一同来到榕山二号井的4055钻井队。唐克碧说:“我是从川南矿区出去的,除了解井队工作进程以外,更多是想回娘家看望曾在一起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她的话,使我深受触动,至今记忆深刻。
革命精神励后人
我很荣幸能在32111钻井队工作,为自己是一名英雄钻井队的石油工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工作中,我时刻用32111钻井队埋头苦干、冲锋陷阵、拼搏奉献的革命精神鞭策自己。
井队的板报由团支部负责主办。为当好党的助手,我们在板报、墙报上以诗歌、散文、图画等形式,大量宣传好人好事。我记得板报上曾刊登一首七律诗:“攀登井架不虚夸,飞燕凌空矫影斜。有幸优先迎旭日,无心尔后赏云霞。地中钻进三千尺,场上推抛万担砂。雨雪风霜何所惧,伴随铁塔走天涯。”歌颂了井架工不惧风雪、迎难而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1974年,我与矿区政治部主任张文回到32111钻井队工作组,后又回到队上和全队职工一起工作。1975年5月,合江钻井二大队成立。7月,我调任合江钻井二大队团委书记。
1978年,为抓好32111钻井队钻井进尺上万米的指标,我又同矿区工会主席陈晓、段甲斌来到该队工作组,与井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全队职工的努力下,钻井队年终钻井3口,进尺11500多米,获授“32111铁人式钻井队”先进集体金色奖牌及一面锦旗。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劳模大会上,全队职工每人获得1000元奖金和一套服装。
1987年,川南矿区钻井大队合并,搬到永川成立钻井公司,统管38个钻井队。上至四川宜宾、下至重庆垫江的所有井位都属我大队钻探。此后,我被调往公司办任秘书,1993年因心脏病提前退休。
据不完全统计,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后,到1998年,先后在川南、川中、川东地区打有安全井32口。1998年下半年,钻井队改为试油修井队,在泸县、江津、合江、塘河、石蟆、先市、二里场、凤鸣、榕山等地修井试油达20余口。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井队的编号都含有一定意义:前两个数字代表钻机型号和所能钻井的深度,后面的数字代表该型号钻机的台数编号。32111钻井队中,“32”就代表能钻进地层3200米的钻机,“111”则代表这是第111台此种型号的钻机。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