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冲浪久了,很容易觉得现在对和人打交道抱有焦虑的人越来越多,似乎每个人都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有些人只是对和陌生人打交道感到焦虑,有的则连在家都觉得呆不下去。
这种时候便会无比怀念童年,似乎那时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不需要掺杂那么多顾虑。
但实际上,如果因为这样就认定一切交际都是令人厌倦的,并且因此拒绝所有需要和人沟通的事情,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要知道,虽然我们这些不爱社交的人常常以社恐自居,但我们未必就真的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说点儿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概念:社交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共同的兴趣或性格吸引而产生的“共情社交”,一种是可以带来价值和效益的“功利社交”。“功利”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可以广泛地指各方面上的价值交换,所以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互惠社交”。
互惠社交并不算是被现实打败的。随着一个人心智的完善和阅历的丰富,我们都会越来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希望自己与别人的交流是有价值并互相理解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闲扯和浪费时间的各说各话。
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越来越累,多数情况下是将这两种社交混淆的结果。原本是合作关系,偏偏觉得任务结束便甩手走人显得太无情,所以费力维系着没必要的联系;联络人办事从来不好意思开门见山,总要用一堆寒暄话做铺垫,给自己额外附加心理压力;别人向自己示好,总觉得他是不是另有企图,自己以后是不是需要在其他方面补偿回去;想向他人表示点儿什么,又怕说话不周,对方会不会认为自己有弦外之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怀念小时候,因为那时我们几乎不需要互惠社交,只是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联结和支持。
而之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越长大越孤单,则多半是因为我们错误地在互惠社交的人身上寻求共情,一旦发现自己和对方不能相互理解,便很容易受伤;对本身建立在共情社交基础上的朋友又太过多虑,像计算获利一样计较彼此付出的多少,非要达到一种很难实现的绝对平衡。
有一种很简单粗暴的概括,即互惠社交更偏重理性,而共情社交则更需要感性。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自己为处理社交关系感到无力的时候,不妨先分分类,看看对方究竟处于自己關系的哪一层。本是互惠关系的人(或者原本是朋友,但在某一阶段处于互惠的任务中),值不值得自己此刻为如何讨TA开心而绞尽脑汁?本是共情关系的人,究竟应不应该为一点儿分歧斤斤计较?
我们没有必要和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既然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如分配给更值得的人,这也是让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相对省力的存在方式啊。
编辑/张春艳
这种时候便会无比怀念童年,似乎那时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不需要掺杂那么多顾虑。
但实际上,如果因为这样就认定一切交际都是令人厌倦的,并且因此拒绝所有需要和人沟通的事情,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要知道,虽然我们这些不爱社交的人常常以社恐自居,但我们未必就真的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说点儿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概念:社交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共同的兴趣或性格吸引而产生的“共情社交”,一种是可以带来价值和效益的“功利社交”。“功利”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可以广泛地指各方面上的价值交换,所以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互惠社交”。
互惠社交并不算是被现实打败的。随着一个人心智的完善和阅历的丰富,我们都会越来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希望自己与别人的交流是有价值并互相理解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闲扯和浪费时间的各说各话。
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越来越累,多数情况下是将这两种社交混淆的结果。原本是合作关系,偏偏觉得任务结束便甩手走人显得太无情,所以费力维系着没必要的联系;联络人办事从来不好意思开门见山,总要用一堆寒暄话做铺垫,给自己额外附加心理压力;别人向自己示好,总觉得他是不是另有企图,自己以后是不是需要在其他方面补偿回去;想向他人表示点儿什么,又怕说话不周,对方会不会认为自己有弦外之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怀念小时候,因为那时我们几乎不需要互惠社交,只是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联结和支持。
而之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越长大越孤单,则多半是因为我们错误地在互惠社交的人身上寻求共情,一旦发现自己和对方不能相互理解,便很容易受伤;对本身建立在共情社交基础上的朋友又太过多虑,像计算获利一样计较彼此付出的多少,非要达到一种很难实现的绝对平衡。
有一种很简单粗暴的概括,即互惠社交更偏重理性,而共情社交则更需要感性。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自己为处理社交关系感到无力的时候,不妨先分分类,看看对方究竟处于自己關系的哪一层。本是互惠关系的人(或者原本是朋友,但在某一阶段处于互惠的任务中),值不值得自己此刻为如何讨TA开心而绞尽脑汁?本是共情关系的人,究竟应不应该为一点儿分歧斤斤计较?
我们没有必要和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既然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如分配给更值得的人,这也是让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相对省力的存在方式啊。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