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决定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与创新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案导学就是新兴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文章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就初中思品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概念、初中思品教学导学案运用必要性包括导学案的长处和导学案的短处、导学案编制与有效运用策略等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如何对初中思品导学案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兴趣,促进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导学案 兴趣 有效性
著名的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接受,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如何能自主学会知识点,达到比教师讲授还要好的效果,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往往需要靠一个有效的载体——导学案。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准确落实教学目标,扩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运用到的导学案,是由学案和导学两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初中思品“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维果斯基认为,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二、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的必要性
1.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的长处。导学案的长处非常明显:学习目标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一清二楚,探究流程有理有序;导学案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导学案容易进行教学反馈。学生依据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可减少预习环节的盲目性、提升学习环节的针对性及复习环节的系统性,可实现被动的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可实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深化培养,导学案的运用可使学生参照导学案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便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疑问,课堂教学环节的听讲更具针对性,使学生具备较好的预习习惯;在新课内容授课结束之后,学生参照导学案上的复习要点及难点,进行知识框架的初步构建、知识体系的梳理及相关知识的强化复习,可使学生养成较好的复习习惯。可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稳步发展,,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具备着稳固的基础;学生多角度的进行各种问题及想法的创新式的提出,可协助教师就导学案、教学内容、教材等进行深入的把握与研究,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2.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的短处。就目前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而言,导学案中相关内容的开放性、趣味性及生活化还有待强化。导学案教学模式具备较多的益处,但单调乏味的导学案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长期存在,势必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学生就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任何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用的前提,对于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同样如此,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如果导学案中相关内容的趣味性较低,则无法激发起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将会影响导学案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发挥。很多学生常常怀疑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这严重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导学案中涉及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现象,在某中程度上使导学案变为精简版的教材,失去导学案应用的必要性,要求教师要转变该种现象,以生活化内容的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参考价值。针对以上导学案的优缺点,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要扬长避短,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
三、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有效编制与运用策略1.提高导学案有趣性,精编导学案,促进教学有效性(1)增加创境激趣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例如我在九年级《计划生育》一课中我的创境激趣环节用的资料是:“世界人口日宣传图片。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普及生殖健康服务”。醒目的世界人口日宣传图片作为创境激趣材料一下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马上认真阅读导学案,并且学生也知道了世界人口形式的严峻,有利于导入课堂。精心选取创境激趣材料,成为学生学习导学案的兴趣所在。
(2)在导学案里增加漫画,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之好之,方能主动学之,潜心攻之。例如在八年级导学案【合作竞争求双赢】编制中,我运用了一幅漫画。阅读漫画《龟兔赛跑新传》。你认为漫画表达了什么道理?并作简要说明。(哈哈,冠军非我莫属! 啊!这条河我怎么过去呢?兔子划桨,乌龟做舟。)学生看到这幅漫画特别感兴趣,而且这幅漫画又有新意,学生就这副漫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比较高效达到了三维目标,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如果在每份导学案里都有一定的漫画,导学案很美观,通俗易懂,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减少了导学案刻板无趣的短处。 (3)用时事作为导学案的载体,激发学生兴趣。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例如在八年级《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以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妞妞为问题载体,创设一系列问题,吴菊萍履行的是法定义务还是道德义务?学生纷纷回答是道德义务,所以吴菊萍的事迹非常的感人。我就接着问第二个问题,道德义务的定义?作用?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关系?时事是大家所熟悉的最近发生的社会现象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以时事作为载体,有信度,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4)引进有趣的事例和故事作为导学案载体,激发学生兴趣。在七年级《身边的诱惑》我将这个故事:“十九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人员精心的策划了一次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说时迟那时快,用尽全力,跃出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安然逃生。隔了半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次在锅里放满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回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来回游动。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将水慢慢烧热,青蛙仍然悠然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可为时已晚,它欲逃无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中,卧以待毙,终至葬身在锅里。”作为问题并且① 同一只青蛙,同一口铁锅,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②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③这个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虽然这个问题很长,但因为有趣新颖,学生看的很认真,对问题也非常有兴趣,所以他们做的很认真,回答的时候讨论的很激烈,学生对诱惑的危害性印象很深刻,所以促进了教学有效性。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经常将有趣的故事等作为导学案的问题载体,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导学案。
(5)增加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希望得到肯定。我在导学案的每个环节前加上激烈的语言,并且在同学们做导学案时候,我们大家比一比谁的自主学习最有光芒,学生就特别有积极性,学习目标——闪目标之光;自主学习——闪自主之光;合作探究标——闪协作之光;交流提升——闪创新之光;畅谈收获——闪智慧之光。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能促进学生提高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2.课件、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配合,促进教学有效性。
(1)多看多想多说少写,减轻负担,促进预习环节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将导学案当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实现学生利用导学案的导读,导学提纲的列写便于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点的查找,依据相关的要求在导学案上进行记录的书写,或者在书上作出标记,使得学生对将要开展的思品教学内容形成感性认识及初步掌握。但是如果将导学案作为回家作业或者课堂作业,让学生写很多字,不但增加学生负担,而且还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八年级下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一课中,我让学生阅读书本,在书上划出有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等。如果要在导学案上写这么多字,学生肯定觉得很辛苦,没有兴趣,这样导学案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使学生厌烦上思品课。而老师让学生在书上找出答案并且记笔记,或者以填空的形式,只要写少数几个字,学生也不会特别的厌烦。然后老师抽学生回答,检查学生是否该划了该会的会了,落实自主学习,这样也能基本达成目标,学生也不会排斥导学案和思品课。
(2)导学案和信息技术整合和小组合作建设有机结合,促进课堂导学案的有效性。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训练,反馈小结”课堂学习五要素中。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实践中却出现了:多媒体设备闲置,教师不讲,学生不会,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看书、交流、做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兴趣不容易被激发,课堂不够活跃。那么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呢?1)在各环节的过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2)在自主学习环节,用信息技术手段建构知识环节 3)在合作探究环节中用信息技术承启质 疑难点的破解 4) 在展示交流环节中,用信息技术以达深化主题之目的 5)在反馈小结环节中,用信息技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组合作解决自主学习中没能弄懂的问题,小组成员彼此互助,取长补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在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我不懂问组内学生,我会的主动讲解)。集中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互学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比如我在上七年纪上册《走进青春》,组织小组合作,每组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诗词、漫画、歌曲、文字等)来畅想青春。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准备,有朗诵诗歌,有唱歌的形式《青春舞曲》,有画漫画形式《青春悄悄的来了》有小品形式,有舞蹈形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青春到来的认识,非常的快乐,也促进了小组的合作和交流,激发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3)单元整合、专题整合,知识系统性,促进复习环节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将教师精心编写的思品导学案进行汇集整理,导学案也是非常全面系统的复习资料,在复习阶段的有效运用可帮助学生实现温故知新,开展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实现旧知识的复习回顾。我在编制复习导学案时候主要以单元为单位,在自主学习部分我要求学生自主复习,并画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比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我就要求同学们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学生丛整体上整合了这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这样能促进学生丛全局上把握知识结构,知识联系更加清晰更有连贯性。在复习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我编制的导学案,将五位一体建设进行分类,并且让学生对每一类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比如政治建设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地位)、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和推进祖国统一 等。学生进行整理后即知道了政治建设的外延和内涵,也复习了根本制度等知识点,这样有利于知识构成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针对导学案的不足,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等几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导学案的长处。以教学视频多媒体等的充分利用弥补教学案导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小组合作竞赛模式的选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学生利用导学案实现导读、导疑与导析等,最终实现学生视野的扩展、综合能力的提升及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马鑫.浅谈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30).
[2]赵群.导学案教学法在农村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J].学周刊.2010(11).
(作者单位:杭州市留下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导学案 兴趣 有效性
著名的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接受,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如何能自主学会知识点,达到比教师讲授还要好的效果,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往往需要靠一个有效的载体——导学案。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准确落实教学目标,扩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运用到的导学案,是由学案和导学两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初中思品“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维果斯基认为,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二、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的必要性
1.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的长处。导学案的长处非常明显:学习目标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一清二楚,探究流程有理有序;导学案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导学案容易进行教学反馈。学生依据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可减少预习环节的盲目性、提升学习环节的针对性及复习环节的系统性,可实现被动的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可实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深化培养,导学案的运用可使学生参照导学案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便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疑问,课堂教学环节的听讲更具针对性,使学生具备较好的预习习惯;在新课内容授课结束之后,学生参照导学案上的复习要点及难点,进行知识框架的初步构建、知识体系的梳理及相关知识的强化复习,可使学生养成较好的复习习惯。可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稳步发展,,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具备着稳固的基础;学生多角度的进行各种问题及想法的创新式的提出,可协助教师就导学案、教学内容、教材等进行深入的把握与研究,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2.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的短处。就目前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而言,导学案中相关内容的开放性、趣味性及生活化还有待强化。导学案教学模式具备较多的益处,但单调乏味的导学案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长期存在,势必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学生就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任何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用的前提,对于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同样如此,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如果导学案中相关内容的趣味性较低,则无法激发起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将会影响导学案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发挥。很多学生常常怀疑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这严重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导学案中涉及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现象,在某中程度上使导学案变为精简版的教材,失去导学案应用的必要性,要求教师要转变该种现象,以生活化内容的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参考价值。针对以上导学案的优缺点,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要扬长避短,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
三、初中思品教学中导学案有效编制与运用策略1.提高导学案有趣性,精编导学案,促进教学有效性(1)增加创境激趣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例如我在九年级《计划生育》一课中我的创境激趣环节用的资料是:“世界人口日宣传图片。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普及生殖健康服务”。醒目的世界人口日宣传图片作为创境激趣材料一下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马上认真阅读导学案,并且学生也知道了世界人口形式的严峻,有利于导入课堂。精心选取创境激趣材料,成为学生学习导学案的兴趣所在。
(2)在导学案里增加漫画,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之好之,方能主动学之,潜心攻之。例如在八年级导学案【合作竞争求双赢】编制中,我运用了一幅漫画。阅读漫画《龟兔赛跑新传》。你认为漫画表达了什么道理?并作简要说明。(哈哈,冠军非我莫属! 啊!这条河我怎么过去呢?兔子划桨,乌龟做舟。)学生看到这幅漫画特别感兴趣,而且这幅漫画又有新意,学生就这副漫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比较高效达到了三维目标,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如果在每份导学案里都有一定的漫画,导学案很美观,通俗易懂,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减少了导学案刻板无趣的短处。 (3)用时事作为导学案的载体,激发学生兴趣。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例如在八年级《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以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妞妞为问题载体,创设一系列问题,吴菊萍履行的是法定义务还是道德义务?学生纷纷回答是道德义务,所以吴菊萍的事迹非常的感人。我就接着问第二个问题,道德义务的定义?作用?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关系?时事是大家所熟悉的最近发生的社会现象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以时事作为载体,有信度,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4)引进有趣的事例和故事作为导学案载体,激发学生兴趣。在七年级《身边的诱惑》我将这个故事:“十九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人员精心的策划了一次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说时迟那时快,用尽全力,跃出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安然逃生。隔了半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次在锅里放满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回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来回游动。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将水慢慢烧热,青蛙仍然悠然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可为时已晚,它欲逃无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中,卧以待毙,终至葬身在锅里。”作为问题并且① 同一只青蛙,同一口铁锅,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②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③这个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虽然这个问题很长,但因为有趣新颖,学生看的很认真,对问题也非常有兴趣,所以他们做的很认真,回答的时候讨论的很激烈,学生对诱惑的危害性印象很深刻,所以促进了教学有效性。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经常将有趣的故事等作为导学案的问题载体,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导学案。
(5)增加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希望得到肯定。我在导学案的每个环节前加上激烈的语言,并且在同学们做导学案时候,我们大家比一比谁的自主学习最有光芒,学生就特别有积极性,学习目标——闪目标之光;自主学习——闪自主之光;合作探究标——闪协作之光;交流提升——闪创新之光;畅谈收获——闪智慧之光。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能促进学生提高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2.课件、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配合,促进教学有效性。
(1)多看多想多说少写,减轻负担,促进预习环节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将导学案当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实现学生利用导学案的导读,导学提纲的列写便于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点的查找,依据相关的要求在导学案上进行记录的书写,或者在书上作出标记,使得学生对将要开展的思品教学内容形成感性认识及初步掌握。但是如果将导学案作为回家作业或者课堂作业,让学生写很多字,不但增加学生负担,而且还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八年级下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一课中,我让学生阅读书本,在书上划出有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等。如果要在导学案上写这么多字,学生肯定觉得很辛苦,没有兴趣,这样导学案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使学生厌烦上思品课。而老师让学生在书上找出答案并且记笔记,或者以填空的形式,只要写少数几个字,学生也不会特别的厌烦。然后老师抽学生回答,检查学生是否该划了该会的会了,落实自主学习,这样也能基本达成目标,学生也不会排斥导学案和思品课。
(2)导学案和信息技术整合和小组合作建设有机结合,促进课堂导学案的有效性。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训练,反馈小结”课堂学习五要素中。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实践中却出现了:多媒体设备闲置,教师不讲,学生不会,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看书、交流、做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兴趣不容易被激发,课堂不够活跃。那么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呢?1)在各环节的过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2)在自主学习环节,用信息技术手段建构知识环节 3)在合作探究环节中用信息技术承启质 疑难点的破解 4) 在展示交流环节中,用信息技术以达深化主题之目的 5)在反馈小结环节中,用信息技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组合作解决自主学习中没能弄懂的问题,小组成员彼此互助,取长补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在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我不懂问组内学生,我会的主动讲解)。集中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互学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比如我在上七年纪上册《走进青春》,组织小组合作,每组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诗词、漫画、歌曲、文字等)来畅想青春。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准备,有朗诵诗歌,有唱歌的形式《青春舞曲》,有画漫画形式《青春悄悄的来了》有小品形式,有舞蹈形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青春到来的认识,非常的快乐,也促进了小组的合作和交流,激发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3)单元整合、专题整合,知识系统性,促进复习环节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将教师精心编写的思品导学案进行汇集整理,导学案也是非常全面系统的复习资料,在复习阶段的有效运用可帮助学生实现温故知新,开展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实现旧知识的复习回顾。我在编制复习导学案时候主要以单元为单位,在自主学习部分我要求学生自主复习,并画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比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我就要求同学们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学生丛整体上整合了这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这样能促进学生丛全局上把握知识结构,知识联系更加清晰更有连贯性。在复习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我编制的导学案,将五位一体建设进行分类,并且让学生对每一类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比如政治建设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地位)、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和推进祖国统一 等。学生进行整理后即知道了政治建设的外延和内涵,也复习了根本制度等知识点,这样有利于知识构成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针对导学案的不足,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等几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导学案的长处。以教学视频多媒体等的充分利用弥补教学案导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小组合作竞赛模式的选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学生利用导学案实现导读、导疑与导析等,最终实现学生视野的扩展、综合能力的提升及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马鑫.浅谈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30).
[2]赵群.导学案教学法在农村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J].学周刊.2010(11).
(作者单位:杭州市留下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