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高考分省命题以来,语文卷历经6年嬗变,其作文命题可谓色彩纷呈,呈现出应有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与新课程标准实施同步,至2009年,相继有江苏、天津等9个省、市进入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阶段,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语文试卷结构、题型的重大变化。2009年相关省、市的作文命题走向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这些作文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考试改革的风向标。
2010年,全国各省、市都将进入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高考改革命题年。面对色彩纷呈的作文题,很多高三学生本就困惑,再遇到改革风头正劲的作文题强调既要有社会性又要时代感强,还要讲生活化等等,他们就更不知道高考作文到底要怎样写、写什么。
因此,对2009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梳理与思考是必要的,但这种梳理与思考需在高考喧嚣之后又归于沉寂的时候进行。就作文备考而言,综观2009年全国高考18省市的命题,确实有些可以让我们人乎其里进而厝得的东西。
2009年各省、市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然涉及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新课程里有一个大语文观,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造就能全面发展且语文素养高的人,因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人的发展是何等地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作文教学以及考场作文备考训练中,教师应自觉于作文命题的革新与突破,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在融人社会、体验生活、感知人生的基础上,修炼母语,进而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在乐思善写中表达创新的时代精神。
其实,古人早把有关写作的话讲通透了。唐代自居易就十分强调创作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作用,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样的写作标准,拿来评价当代高考考场的作文,依然甚为妥帖。
不难理解,当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日益被教育界所接受的时候,2009年高考作文题已有了特别的地方,有三个词最能表现其鲜明的色彩,叫做“三发”:发展、发现、发觉。发展是个体的发展,其核心是人,包括人的发展的科学性、个性以及前瞻性等,值得探讨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2009年高考命题理所当然地给予了关注。这样的命题思想,显然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因为在素质教育里,人的发展始终是第一位。发现是社会的发现,主要指命题触及了考生所能讨论的社会问题。青年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2009年高考命题理直气壮地将考场的视野拓宽,有意引导考生学习从主流意识形态上“认识社会”,因而使这类命题有了特别多的社会意义。发觉是生活的发觉,生活主要指的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不难理解。发觉,则要特别说明,它应是有所发现之后的进一步觉悟和反省。发觉与发现,当然有交叉,但之所以与之相区别,是因为有必要强调人对于生活的自省精神。这里试对2009年全国高考18省市的作文题进行梳理:
一、主写“个体的发展”:
全国卷I,“兔子学游泳”的材料作文,核心是“科学与发展”;
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发展与个性”;
上海卷,“板桥体”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展与个性”:
湖南卷,“踮起脚尖”的标题作文,核心是“发展与探究”。
二、主写“社会的发现”:
天津卷,“我说90后”的话题作文,核心是“成长与发现”:
辽宁卷,“明星代言”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责任”:
江苏卷,“品昧时尚”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时尚与发现”;
安徽卷,“弯道超越”的材料作文,核心是“挑战与发现”:
福建卷,“这也是一种——”的半命题作文,核心是“发现与探究”;
江西卷,“兽首流拍”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探究”;
海南卷,“女孩求助”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探究”。
三、主写“生活的发觉”:
全国卷Ⅱ,“道尔顿研究色盲症”等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价值”;
重庆卷,“我与故事”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发觉与悟得”;
山东卷,“见证”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人生与发现”;
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的导语作文,核心是“发觉与情怀”;
广东卷,“对‘常识’的看法”的导语作文,核心是“发觉与常识”;
湖北卷,“站在——的门口”的半命题作文,核心是“发觉与生活”;
四川卷,“熟悉”的标题作文,核心是“发觉与关注”。
在对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全景式扫描后,我们不难发现,2009年作文命题的核心始终是人本位。但是长期以来,在单纯的应试教育观点的主导下,我们短视或无视人本身,固执于猜题、押题、模拟题等,在命题的花样翻新上做足了文章,而学生语文素质的水土流失则是不争的事实。当代作文教学(包括高考作文备考)有理由对自身的现状日益不满。这就需要拨乱反正,进而对作文的功利有所超越,使广大学生在作文价值观上能够正本清源,深层回应新课程关于人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并从单纯的应试教育流程中解放出来,自主、开放且多元地学习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在写作表达上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由此看来,正确的写作理念应是以生活为源头活水。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带来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多元,以交织的音响,多彩的图画,影响着学生,他们的视野被拓宽、心魂被震撼,而这些完全应该驱遣于笔端。令人遗憾的是,作文教学仍然对周围的一切少动或无动于衷,造成学生认识肤浅,思想苍白,对生命历程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如此乏力,生活及其情感就会荒漠化,怎么会因风起舞,写出思想飞扬、内容鲜活、情感饱满的文章呢?
有鉴于此,各省、市作文命题理所当然地积极响应普高《语文课程标准》,而湖南语文卷已有前驱之风。2009年湖南卷“踮起脚尖”的标题作文,隐然成为有关人的发展的标志性命题。可以说,在新课标背景下,具有选拔人才等重要功能的高考作文,其命题思想已日益与当代教育思想合掌。
作文先做人。作文是学生道德水准、人文精神、语文素养、语言能力等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因风起舞,即了解社会,认识自然,感受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命感悟,这是开创作文教学高效之路的综合治理工程。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倡导学生发现社会、经验美好的生活并感悟生命的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社会发现”、“生活发觉”的作文,已理直气壮地进入命题视野,让学生凭借社会的舞台跳写作之舞。多角度地了解社会,多层面地感悟生活及 其伦理,进而向社会、人生要素材、要灵性,力求富于创新的表达。可以这样说,本质是一种有所复归的图新。建国之初,高考作文是关注生活的。1951年作文题“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7年作文题“我的母亲”,1959年作文题“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看到这些作文题,完全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社会生活气息。众所周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2009年辽宁卷“明星代言”的材料作文、江苏卷“品味时尚”的导语、标题作文等,正是社会发现的典型命题。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湖南卷为代表的作文命题早在不遗余力地呼唤:让作文发现社会、发觉生活而有所表现。
二是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拥有积极的人生并融入时代的主流。学生在作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拓宽写作视野,尤其要让个体生命历程得以融入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成长的美好必须兼容社会共性和生命个性。成长中的青年,应时刻懂得个人在祖国、民族、社会中的位置。关心国家民族和社会,关爱生命包括他人他物,不吹毛求疵。宽容、理性地生活,从而在作文中表达出对现在、未来充满关切的态度和积极融合的精神,并在写作过程中处理好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阴暗、积极与消极、理智与情感,包括宽容理解与自私狭隘、友善关爱与冷漠无情、奋发向上与自鸣得意等关系,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得以凸显。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导语标题作文、上海卷“板桥体”的材料作文、湖南卷“踮起脚尖”的标题作文等,充满了对发展自我的关切。湖南卷,正是以一种健朗的命题心态,来引领中学生走上正确发展自我的路子。
三是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发展探究的精神并表现写作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不难理解,作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学生终身发展的重任,其中包括学生的创造力。故此,高考作文命题应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地、个性地和有创意地表达。2009年各省、市作文题已开始引领这种风气,湖南卷作文命题当然会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追求创造、展现个性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倾注人文关怀,在宽容中理解主体的个性、尊重对象的个别、允许文章的个例。鼓励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敢于有所超越,使源于生命的个性以及自我表现得以舒展。还要帮助学生在探究社会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地怦然心动、灵感顿现,不断地丰富自己生活的积累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实现生命价值与作文水平的同步提高。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的导语作文、湖北卷“站在——的门口”的半命题作文等,似已开始尝试让学生发觉人生、探究社会,其尝试是有益的。
最后要补充说明的是,随风起舞,风,可以是什么呢?可以是歌,可以是一代风气,可以是社会的大气象等等。起舞的是人,是当代的青年,是与社会相和谐发展的自我。随风起舞,还要有科学的辨识。不辨识,一味追风,就会迷失方向;有辨识,做一个追风少年,用如椽之笔,写新的社会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
2010年,全国各省、市都将进入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高考改革命题年。面对色彩纷呈的作文题,很多高三学生本就困惑,再遇到改革风头正劲的作文题强调既要有社会性又要时代感强,还要讲生活化等等,他们就更不知道高考作文到底要怎样写、写什么。
因此,对2009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梳理与思考是必要的,但这种梳理与思考需在高考喧嚣之后又归于沉寂的时候进行。就作文备考而言,综观2009年全国高考18省市的命题,确实有些可以让我们人乎其里进而厝得的东西。
2009年各省、市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然涉及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新课程里有一个大语文观,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造就能全面发展且语文素养高的人,因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人的发展是何等地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作文教学以及考场作文备考训练中,教师应自觉于作文命题的革新与突破,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在融人社会、体验生活、感知人生的基础上,修炼母语,进而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在乐思善写中表达创新的时代精神。
其实,古人早把有关写作的话讲通透了。唐代自居易就十分强调创作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作用,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样的写作标准,拿来评价当代高考考场的作文,依然甚为妥帖。
不难理解,当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日益被教育界所接受的时候,2009年高考作文题已有了特别的地方,有三个词最能表现其鲜明的色彩,叫做“三发”:发展、发现、发觉。发展是个体的发展,其核心是人,包括人的发展的科学性、个性以及前瞻性等,值得探讨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2009年高考命题理所当然地给予了关注。这样的命题思想,显然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因为在素质教育里,人的发展始终是第一位。发现是社会的发现,主要指命题触及了考生所能讨论的社会问题。青年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2009年高考命题理直气壮地将考场的视野拓宽,有意引导考生学习从主流意识形态上“认识社会”,因而使这类命题有了特别多的社会意义。发觉是生活的发觉,生活主要指的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不难理解。发觉,则要特别说明,它应是有所发现之后的进一步觉悟和反省。发觉与发现,当然有交叉,但之所以与之相区别,是因为有必要强调人对于生活的自省精神。这里试对2009年全国高考18省市的作文题进行梳理:
一、主写“个体的发展”:
全国卷I,“兔子学游泳”的材料作文,核心是“科学与发展”;
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发展与个性”;
上海卷,“板桥体”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展与个性”:
湖南卷,“踮起脚尖”的标题作文,核心是“发展与探究”。
二、主写“社会的发现”:
天津卷,“我说90后”的话题作文,核心是“成长与发现”:
辽宁卷,“明星代言”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责任”:
江苏卷,“品昧时尚”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时尚与发现”;
安徽卷,“弯道超越”的材料作文,核心是“挑战与发现”:
福建卷,“这也是一种——”的半命题作文,核心是“发现与探究”;
江西卷,“兽首流拍”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探究”;
海南卷,“女孩求助”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探究”。
三、主写“生活的发觉”:
全国卷Ⅱ,“道尔顿研究色盲症”等的材料作文,核心是“发现与价值”;
重庆卷,“我与故事”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发觉与悟得”;
山东卷,“见证”的导语、标题作文,核心是“人生与发现”;
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的导语作文,核心是“发觉与情怀”;
广东卷,“对‘常识’的看法”的导语作文,核心是“发觉与常识”;
湖北卷,“站在——的门口”的半命题作文,核心是“发觉与生活”;
四川卷,“熟悉”的标题作文,核心是“发觉与关注”。
在对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全景式扫描后,我们不难发现,2009年作文命题的核心始终是人本位。但是长期以来,在单纯的应试教育观点的主导下,我们短视或无视人本身,固执于猜题、押题、模拟题等,在命题的花样翻新上做足了文章,而学生语文素质的水土流失则是不争的事实。当代作文教学(包括高考作文备考)有理由对自身的现状日益不满。这就需要拨乱反正,进而对作文的功利有所超越,使广大学生在作文价值观上能够正本清源,深层回应新课程关于人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并从单纯的应试教育流程中解放出来,自主、开放且多元地学习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在写作表达上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由此看来,正确的写作理念应是以生活为源头活水。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带来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多元,以交织的音响,多彩的图画,影响着学生,他们的视野被拓宽、心魂被震撼,而这些完全应该驱遣于笔端。令人遗憾的是,作文教学仍然对周围的一切少动或无动于衷,造成学生认识肤浅,思想苍白,对生命历程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如此乏力,生活及其情感就会荒漠化,怎么会因风起舞,写出思想飞扬、内容鲜活、情感饱满的文章呢?
有鉴于此,各省、市作文命题理所当然地积极响应普高《语文课程标准》,而湖南语文卷已有前驱之风。2009年湖南卷“踮起脚尖”的标题作文,隐然成为有关人的发展的标志性命题。可以说,在新课标背景下,具有选拔人才等重要功能的高考作文,其命题思想已日益与当代教育思想合掌。
作文先做人。作文是学生道德水准、人文精神、语文素养、语言能力等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因风起舞,即了解社会,认识自然,感受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命感悟,这是开创作文教学高效之路的综合治理工程。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倡导学生发现社会、经验美好的生活并感悟生命的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社会发现”、“生活发觉”的作文,已理直气壮地进入命题视野,让学生凭借社会的舞台跳写作之舞。多角度地了解社会,多层面地感悟生活及 其伦理,进而向社会、人生要素材、要灵性,力求富于创新的表达。可以这样说,本质是一种有所复归的图新。建国之初,高考作文是关注生活的。1951年作文题“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7年作文题“我的母亲”,1959年作文题“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看到这些作文题,完全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社会生活气息。众所周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2009年辽宁卷“明星代言”的材料作文、江苏卷“品味时尚”的导语、标题作文等,正是社会发现的典型命题。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湖南卷为代表的作文命题早在不遗余力地呼唤:让作文发现社会、发觉生活而有所表现。
二是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拥有积极的人生并融入时代的主流。学生在作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拓宽写作视野,尤其要让个体生命历程得以融入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成长的美好必须兼容社会共性和生命个性。成长中的青年,应时刻懂得个人在祖国、民族、社会中的位置。关心国家民族和社会,关爱生命包括他人他物,不吹毛求疵。宽容、理性地生活,从而在作文中表达出对现在、未来充满关切的态度和积极融合的精神,并在写作过程中处理好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阴暗、积极与消极、理智与情感,包括宽容理解与自私狭隘、友善关爱与冷漠无情、奋发向上与自鸣得意等关系,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得以凸显。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导语标题作文、上海卷“板桥体”的材料作文、湖南卷“踮起脚尖”的标题作文等,充满了对发展自我的关切。湖南卷,正是以一种健朗的命题心态,来引领中学生走上正确发展自我的路子。
三是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发展探究的精神并表现写作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不难理解,作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学生终身发展的重任,其中包括学生的创造力。故此,高考作文命题应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地、个性地和有创意地表达。2009年各省、市作文题已开始引领这种风气,湖南卷作文命题当然会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追求创造、展现个性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倾注人文关怀,在宽容中理解主体的个性、尊重对象的个别、允许文章的个例。鼓励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敢于有所超越,使源于生命的个性以及自我表现得以舒展。还要帮助学生在探究社会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地怦然心动、灵感顿现,不断地丰富自己生活的积累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实现生命价值与作文水平的同步提高。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的导语作文、湖北卷“站在——的门口”的半命题作文等,似已开始尝试让学生发觉人生、探究社会,其尝试是有益的。
最后要补充说明的是,随风起舞,风,可以是什么呢?可以是歌,可以是一代风气,可以是社会的大气象等等。起舞的是人,是当代的青年,是与社会相和谐发展的自我。随风起舞,还要有科学的辨识。不辨识,一味追风,就会迷失方向;有辨识,做一个追风少年,用如椽之笔,写新的社会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