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猜想一:寿险保费恢复增长 非寿险保费增长放缓
瑞士再保险2011年底发布的报告称,2012年中国寿险保费预计将恢复增长,实际增长率为11%。
“中国寿险2011年保费增长疲软的原因是,加强了对银保产品的监管力度以及引入了新的会计准则。”瑞士再保险驻北京经济分析师邢鹂称。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2011年的银保渠道对保费贡献降低,是由于银保新政出台后,银行刚接手的代理人没有经验和技巧去销售这些设计复杂的产品,但经过一年的磨合期后,各方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趋于一致:在银行一方,自身的保险代理队伍逐渐成长和提高;在保险公司一方,由销售人员到服务和培训人员的转变持续进行,对于高价值产品的销售困境,启动了财富管理等针对银行客户的销售渠道。因此,银保新规执行一年多后,寿险公司2012年银保渠道增速恢复在望。另外,银邮代理的专业化进程也将有助于改变2011年高价值银保保单锐减的状态。
政策变化因素对保费增长率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中国加息周期的结束也减轻了寿险业的压力,2012年寿险保费有望恢复增长。
瑞士再保险报告称,中国2011年非寿险保费增长依然强劲(15.0%),与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保持一致。展望未來,201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将会影响非寿险业务的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表示,2012年财险业的盈利高点可能难以持续:
一是由于2011年新车销售量以及新车保费增速放缓,各财险公司面临业务增长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的车险保费折扣率以及手续费的限高令已经明显松动。
二是车险信息共享平台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步递减;三是拟推行的车险费率改革试点将激化价格竞争;四是随着物价以及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赔付标准也在上升;五是代位追偿因素的影响,未来行业将执行严格的代位追偿,这将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压力。
考虑到这些因素,瑞士再保险报告指出:预期2012年非寿险保费实际增长率将会放缓至12%。
猜想二:重点整肃保险中介违规 保险代理市场重新洗牌
2011年12月27日保监会对外披露,经过治理整顿,2011年已有9000余家中介机构被清理出局。
继2011年12月22日“环球愿景保险联盟”涉嫌传销行为被公告后,日前,保监会又揭露了“中国大爱保险服务集团”类似非法集资的骗局。
据了解,2011年保监会共要求1373家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1772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进行自查自纠,覆盖面基本达到100%。各保监局还累计对51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302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318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处违法违规机构269家次。
截至2011年11月底,保监会已对121家保险中介机构和25名中介管理人员做出行政处罚,共罚款339.5万元,吊销业务许可证24家;注销(含吊销)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法人或分支机构许可证337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许可证9040家;下发监管函及进行监管谈话186次。
可以说,保监会2011年的清理整顿工作,涉及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从业人员等各个层面,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为近年来首次。
保监会指出,要继续在清理整顿中引导银行、车商等兼业代理机构向专业代理机构发展,大力提高中介市场的专业化程度;研究进一步提高代理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进入代理市场的随意性;进一步完善退出制度,使淘汰经营不善、依法合规意识不强的中介机构更加程序化;继续支持保险代理市场的兼并重组、上市融资,鼓励设立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和建立全国性服务网络,推动专业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因此可以预见——2012年,保监会仍将会把保险代理市场的清理整顿作为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保险代理市场经过一些列的重组、上市后,新一轮的“洗牌”将在所难免。
猜想三:保险产品力求“解忧” 主打抗通胀等主题
2011年12月28日,中国人寿宣布2012年主打产品为“福禄鑫尊”、“安欣无忧”。据介绍,“国寿福禄鑫尊两全保险(分红型)”是集理财、养老、保障功能于一身的保险产品。“国寿安欣无忧”是由三款产品的组合,集重疾、意外身故、巨灾身故保障于一身。国寿相关人士介绍,两款2012年主打产品分别是通过对目标客户的调研及2011年销售抢手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而确定的,根据市场反馈,消费者选择能够在通胀环境下有保值增值的产品及重大风险发生时的经济补偿之需。
合资保险公司信诚人寿则抓住孩子是家庭的重点关注人群,推出了“未来有数”保险计划,结合孩子未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分别提供按阶段递增的高中教育金、高等教育金及留学教育金,配合父母安排家庭长期财务规划,缓解孩子成长阶段的学费之忧,确保保险计划在孩子的教育金计划中发挥最大效用。
中意人寿曾在中国做过最大单的200亿养老险团险计划,2011年年末,中意推出“康逸行”综合保障计划,重点在提供重疾保障,“康逸行”提供的疾病保障的疾病种类最高达35种。另外,中意“康逸行”综合保障计划还提供了“年金选择权”,即考虑到许多客户到了退休年龄后不再需要高额寿险保障,而更关心自身的生活品质,所以可以把保险产品变更为年年领取的养老金式的年金产品。
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难关,中国经济的睛雨表——股市、房地产和通胀指数仍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以风险保障、长期家庭理财为特征的保险产品在推出2012年主打产品时将会凸显“解忧”主题,即抗通胀、保重疾风险和子女教育金的储备。
猜想四: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或迎来上市小高峰?
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但目前普遍存在资本金补充速度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业务结构导致资本金消耗过大等问题。在一个阶段内,业务快速发展与资本金不足的矛盾将始终存在。对于达到上市条件的保险公司来讲,能通过上市,获得一个更有效和便捷的融资渠道确实是很多公司希望做到的。
据了解,目前确实不少保险公司有上市的计划。但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保险市场供求环境的变化提升了对资本金以及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保险公司尽管有强烈的上市以及再融资的诉求,但能否达成所愿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公司是否具备上市条件,特别是盈利能力能否达到上市的要求;二是资本市场的状况。在2012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探底回升,未来三年持续升温的预期肯定会让一些公司选择恰当的时机上市,但就此判断将会迎来保险公司的一波上市小高峰可能为时过早。
广发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曹恒乾表示,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上市融资是改善公司偿付能力最简便的渠道。但是,寿险公司还有一大批公司没有度过或者刚刚度过盈亏平衡期,很难满足证监会的上市要求。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有严格的规定,保险企业资产规模通常较大,上市辅导期可能会远长于其他行业;最后,保险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许多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要达到上市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可能会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保、泰康、生命人寿等)上市,而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上市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至于保险专业中介,《保险中介》认为,一直对上市呼声很高的华康、江泰、民太安等公司在2011年都选择集体“沉默”,目前看来,似乎对2012年的上市也都无太大把握。
猜想五:车险费率有望市场化 交强险对外资开放
沿用多年的2007版商业车险有望划上句号。2011年下半年,保监会向各地保监局及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当前国内采用的ABC三款车险条款将被合并,并制定一个行业参考条款和纯损失率,符合条件的财险公司还有望自主制定车险条款和费率。
该征求意见稿被视为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车险费率改革后,车主投保车险可能会节省一笔保费支出;同时,从行业性示范条款来看,在车损险定价、不计免赔额等近40条内容方面进行了修订,与旧版车险相比,增加了对车主利益的保障。据了解,目前车险条款中涉及到的“高保低赔”等霸王条款也有望终结,如修订后的新车险条款明确规定,车损险“投保时按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旧车主的车险保费支出,而在理赔时,投保车损险发生“全部损失按照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付;部分损失在保额内按照实际损失金额赔付。”
从目前来看,尽管征求意见时间已经结束,且尚无下文,但市场对此新规寄予较高期待。有消息称,新方案有望于2012年起正式实施。
此外,有消息称交强险有望于2012年向外资开放。至于开放后是否会影响到现有财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业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专家认为,交强险一旦放开,会对财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专家指出,目前外资公司在财险市场中的份额相对较低,除受开放区域的影响外,经营范围的限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外资公司不能经营交强险,这也使得其难以有效地开展商业车险业务。而车险恰恰是推动中国财险市场成长的最重要业务,这正是外资在财险市场份额中占比低的原因。
因此,一旦对外资放开交强险,外资公司的车险业务占比有可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中资公司而言,可能导致业务分流以及增加競争的压力。但对于交强险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新主体的加入有助于对交强险经营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但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车险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品牌、渠道、服务和规模效益,外资财险公司在品牌方面不具备优势;在渠道方面也不占优势,分支网点较少,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等新渠道也较为落后;在规模效益方面亦明显处于劣势。综合以上考虑,即便放开交强险,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不会有明显上升,对市场竞争格局影响会很小。
猜想六:保险公司增员压力倍增 营销员体制改革破冰?
2011年平安、人寿、太保三大保险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之后,“增员难、留存难、人力产能乏力”等字眼频繁出现在相关投研报告中。“增员、留存”两难已经成为全行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更严峻的问题是,保险业“人力净流失”的现象开始出现。截至2011年5月,寿险业营销员数量约为238万人,较2010年底的252万下降了14万人,已下滑至2009年年末的水平。在银保渠道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营销员“净流失”现象的出现,无疑加重了各公司的业绩压力。
从1992年友邦保险将寿险营销员制度引入中国至今,20年来,针对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很多关键性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解决,增员及留存难问题,困扰行业多年且愈发严重。
目前,市场对现行营销模式存在较大的路径依赖,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有效替代的营销模式,但监管机构已经确定了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努力构建一个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权利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收入与业绩挂钩、基本保障健全、合法规范、渠道多元、充满活力的保险销售新体系,造就一支职业品行良好、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险营销队伍。
2010年10月21日,中国保监会同时公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通知》两个规范性文件,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
《意见》发布之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现行的保险营销制度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我国保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保险营销员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管理粗放、大进大出、素质不高、关系不顺等问题比较突出。
“如果不加快改革进程,市场将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这位负责人称,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保监会发布《意见》,明确营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坚定改革的决心和方向,减少当前保险营销体制下日益突出的矛盾,同时也是向全行业提出原则性要求,作为下一阶段一系列改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改革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防范保险市场系统性风险、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在强调此轮改革重要性的同时,该负责人也坦言:“改革所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保险业发展和营销队伍管理的现实需要来看,全面改革的时机尚不具备。”
现在看来,困难确实很大,因为整个2011年,关于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似乎没有了下文。现在我们将寄希望于保监会新任主席项俊波,期待着在项主席的带领下,中国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在2012年迎来真正的破冰之旅。
瑞士再保险2011年底发布的报告称,2012年中国寿险保费预计将恢复增长,实际增长率为11%。
“中国寿险2011年保费增长疲软的原因是,加强了对银保产品的监管力度以及引入了新的会计准则。”瑞士再保险驻北京经济分析师邢鹂称。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2011年的银保渠道对保费贡献降低,是由于银保新政出台后,银行刚接手的代理人没有经验和技巧去销售这些设计复杂的产品,但经过一年的磨合期后,各方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趋于一致:在银行一方,自身的保险代理队伍逐渐成长和提高;在保险公司一方,由销售人员到服务和培训人员的转变持续进行,对于高价值产品的销售困境,启动了财富管理等针对银行客户的销售渠道。因此,银保新规执行一年多后,寿险公司2012年银保渠道增速恢复在望。另外,银邮代理的专业化进程也将有助于改变2011年高价值银保保单锐减的状态。
政策变化因素对保费增长率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中国加息周期的结束也减轻了寿险业的压力,2012年寿险保费有望恢复增长。
瑞士再保险报告称,中国2011年非寿险保费增长依然强劲(15.0%),与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保持一致。展望未來,201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将会影响非寿险业务的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表示,2012年财险业的盈利高点可能难以持续:
一是由于2011年新车销售量以及新车保费增速放缓,各财险公司面临业务增长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的车险保费折扣率以及手续费的限高令已经明显松动。
二是车险信息共享平台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步递减;三是拟推行的车险费率改革试点将激化价格竞争;四是随着物价以及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赔付标准也在上升;五是代位追偿因素的影响,未来行业将执行严格的代位追偿,这将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压力。
考虑到这些因素,瑞士再保险报告指出:预期2012年非寿险保费实际增长率将会放缓至12%。
猜想二:重点整肃保险中介违规 保险代理市场重新洗牌
2011年12月27日保监会对外披露,经过治理整顿,2011年已有9000余家中介机构被清理出局。
继2011年12月22日“环球愿景保险联盟”涉嫌传销行为被公告后,日前,保监会又揭露了“中国大爱保险服务集团”类似非法集资的骗局。
据了解,2011年保监会共要求1373家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1772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进行自查自纠,覆盖面基本达到100%。各保监局还累计对51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302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318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处违法违规机构269家次。
截至2011年11月底,保监会已对121家保险中介机构和25名中介管理人员做出行政处罚,共罚款339.5万元,吊销业务许可证24家;注销(含吊销)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法人或分支机构许可证337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许可证9040家;下发监管函及进行监管谈话186次。
可以说,保监会2011年的清理整顿工作,涉及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从业人员等各个层面,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为近年来首次。
保监会指出,要继续在清理整顿中引导银行、车商等兼业代理机构向专业代理机构发展,大力提高中介市场的专业化程度;研究进一步提高代理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进入代理市场的随意性;进一步完善退出制度,使淘汰经营不善、依法合规意识不强的中介机构更加程序化;继续支持保险代理市场的兼并重组、上市融资,鼓励设立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和建立全国性服务网络,推动专业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因此可以预见——2012年,保监会仍将会把保险代理市场的清理整顿作为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保险代理市场经过一些列的重组、上市后,新一轮的“洗牌”将在所难免。
猜想三:保险产品力求“解忧” 主打抗通胀等主题
2011年12月28日,中国人寿宣布2012年主打产品为“福禄鑫尊”、“安欣无忧”。据介绍,“国寿福禄鑫尊两全保险(分红型)”是集理财、养老、保障功能于一身的保险产品。“国寿安欣无忧”是由三款产品的组合,集重疾、意外身故、巨灾身故保障于一身。国寿相关人士介绍,两款2012年主打产品分别是通过对目标客户的调研及2011年销售抢手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而确定的,根据市场反馈,消费者选择能够在通胀环境下有保值增值的产品及重大风险发生时的经济补偿之需。
合资保险公司信诚人寿则抓住孩子是家庭的重点关注人群,推出了“未来有数”保险计划,结合孩子未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分别提供按阶段递增的高中教育金、高等教育金及留学教育金,配合父母安排家庭长期财务规划,缓解孩子成长阶段的学费之忧,确保保险计划在孩子的教育金计划中发挥最大效用。
中意人寿曾在中国做过最大单的200亿养老险团险计划,2011年年末,中意推出“康逸行”综合保障计划,重点在提供重疾保障,“康逸行”提供的疾病保障的疾病种类最高达35种。另外,中意“康逸行”综合保障计划还提供了“年金选择权”,即考虑到许多客户到了退休年龄后不再需要高额寿险保障,而更关心自身的生活品质,所以可以把保险产品变更为年年领取的养老金式的年金产品。
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难关,中国经济的睛雨表——股市、房地产和通胀指数仍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以风险保障、长期家庭理财为特征的保险产品在推出2012年主打产品时将会凸显“解忧”主题,即抗通胀、保重疾风险和子女教育金的储备。
猜想四: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或迎来上市小高峰?
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但目前普遍存在资本金补充速度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业务结构导致资本金消耗过大等问题。在一个阶段内,业务快速发展与资本金不足的矛盾将始终存在。对于达到上市条件的保险公司来讲,能通过上市,获得一个更有效和便捷的融资渠道确实是很多公司希望做到的。
据了解,目前确实不少保险公司有上市的计划。但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保险市场供求环境的变化提升了对资本金以及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保险公司尽管有强烈的上市以及再融资的诉求,但能否达成所愿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公司是否具备上市条件,特别是盈利能力能否达到上市的要求;二是资本市场的状况。在2012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探底回升,未来三年持续升温的预期肯定会让一些公司选择恰当的时机上市,但就此判断将会迎来保险公司的一波上市小高峰可能为时过早。
广发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曹恒乾表示,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上市融资是改善公司偿付能力最简便的渠道。但是,寿险公司还有一大批公司没有度过或者刚刚度过盈亏平衡期,很难满足证监会的上市要求。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有严格的规定,保险企业资产规模通常较大,上市辅导期可能会远长于其他行业;最后,保险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许多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要达到上市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可能会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保、泰康、生命人寿等)上市,而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上市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至于保险专业中介,《保险中介》认为,一直对上市呼声很高的华康、江泰、民太安等公司在2011年都选择集体“沉默”,目前看来,似乎对2012年的上市也都无太大把握。
猜想五:车险费率有望市场化 交强险对外资开放
沿用多年的2007版商业车险有望划上句号。2011年下半年,保监会向各地保监局及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当前国内采用的ABC三款车险条款将被合并,并制定一个行业参考条款和纯损失率,符合条件的财险公司还有望自主制定车险条款和费率。
该征求意见稿被视为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车险费率改革后,车主投保车险可能会节省一笔保费支出;同时,从行业性示范条款来看,在车损险定价、不计免赔额等近40条内容方面进行了修订,与旧版车险相比,增加了对车主利益的保障。据了解,目前车险条款中涉及到的“高保低赔”等霸王条款也有望终结,如修订后的新车险条款明确规定,车损险“投保时按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旧车主的车险保费支出,而在理赔时,投保车损险发生“全部损失按照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付;部分损失在保额内按照实际损失金额赔付。”
从目前来看,尽管征求意见时间已经结束,且尚无下文,但市场对此新规寄予较高期待。有消息称,新方案有望于2012年起正式实施。
此外,有消息称交强险有望于2012年向外资开放。至于开放后是否会影响到现有财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业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专家认为,交强险一旦放开,会对财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专家指出,目前外资公司在财险市场中的份额相对较低,除受开放区域的影响外,经营范围的限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外资公司不能经营交强险,这也使得其难以有效地开展商业车险业务。而车险恰恰是推动中国财险市场成长的最重要业务,这正是外资在财险市场份额中占比低的原因。
因此,一旦对外资放开交强险,外资公司的车险业务占比有可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中资公司而言,可能导致业务分流以及增加競争的压力。但对于交强险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新主体的加入有助于对交强险经营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但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车险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品牌、渠道、服务和规模效益,外资财险公司在品牌方面不具备优势;在渠道方面也不占优势,分支网点较少,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等新渠道也较为落后;在规模效益方面亦明显处于劣势。综合以上考虑,即便放开交强险,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不会有明显上升,对市场竞争格局影响会很小。
猜想六:保险公司增员压力倍增 营销员体制改革破冰?
2011年平安、人寿、太保三大保险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之后,“增员难、留存难、人力产能乏力”等字眼频繁出现在相关投研报告中。“增员、留存”两难已经成为全行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更严峻的问题是,保险业“人力净流失”的现象开始出现。截至2011年5月,寿险业营销员数量约为238万人,较2010年底的252万下降了14万人,已下滑至2009年年末的水平。在银保渠道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营销员“净流失”现象的出现,无疑加重了各公司的业绩压力。
从1992年友邦保险将寿险营销员制度引入中国至今,20年来,针对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很多关键性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解决,增员及留存难问题,困扰行业多年且愈发严重。
目前,市场对现行营销模式存在较大的路径依赖,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有效替代的营销模式,但监管机构已经确定了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努力构建一个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权利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收入与业绩挂钩、基本保障健全、合法规范、渠道多元、充满活力的保险销售新体系,造就一支职业品行良好、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险营销队伍。
2010年10月21日,中国保监会同时公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通知》两个规范性文件,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
《意见》发布之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现行的保险营销制度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我国保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保险营销员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管理粗放、大进大出、素质不高、关系不顺等问题比较突出。
“如果不加快改革进程,市场将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这位负责人称,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保监会发布《意见》,明确营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坚定改革的决心和方向,减少当前保险营销体制下日益突出的矛盾,同时也是向全行业提出原则性要求,作为下一阶段一系列改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改革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防范保险市场系统性风险、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在强调此轮改革重要性的同时,该负责人也坦言:“改革所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保险业发展和营销队伍管理的现实需要来看,全面改革的时机尚不具备。”
现在看来,困难确实很大,因为整个2011年,关于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似乎没有了下文。现在我们将寄希望于保监会新任主席项俊波,期待着在项主席的带领下,中国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在2012年迎来真正的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