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来源 :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查询中国知网(CNKI)2018—2020年度收录的有关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文献,对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相关药物治疗后,所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糖、恶性呕吐、消化不良、皮疹瘙痒等,相关不良反应症状一般在停药后或接受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发生不良反应最高的是胰岛素(约为28.00%),其次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约为20.40%),然后是磺酰脲类药物格列本脲(约为18.18%)、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约为17.39%).结论 在具体用药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药物,注意防范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安宁疗护是针对临终期患者的照护过程,是典型的护理重于治疗的临床领域.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疾病死亡谱的改变,独生子女和空巢老人家庭大量产生,社会对安宁疗护的需求日益增大.发展社区安宁疗护模式是大势所趋,符合我国的国情.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是提高安宁疗护质量的关键.迫切需要社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提供个体化、专业化、整体化和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从而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有效减少就医费用.文章对开展安宁疗护的意义、实施社区安宁疗护的必要性、社区安宁疗护专科人才匮乏、社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养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 调查北京市某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4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694例作为筛查对象,对其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和规范化管理,并分析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达标情况.结果 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血压控制情况、空腹血糖情况、心脏病史、吸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三年的规范化管理,BMI、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吸烟、饮酒、运动、饮食的达标率较管理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进行
目的 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药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医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入组者用药种类、用药频度和用药方法等,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各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基本情况、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DDDs最高(19.28),其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11.15);6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6例(40.63%),主要表现为麻疹、面部潮红、红斑、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结论